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永宁-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早有准备,可是此时做起交接与善后工作,却也不是一时之间便可梳理清楚的。

不过李治这会儿却是心情大好,也不觉得辛苦,竟是亲自盯着几处的交接,不眠不休地折腾了几天,直到尘埃落定,各处安稳,他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去了回恩殿。

就在李治处理善后的这几天里,永宁虽然心里着急,可是却也不好去两仪殿打扰,偏偏宫外竟也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进来,更是让她坐立不安。谁知李治忙完回来,便一头倒在榻上睡了个昏天黑地,竟是连句宽心的话都没顾上跟她说。虽然从得顺儿那里问清了详情后,她心里也轻松了下来,可是只要一想起这些天提心掉胆的感觉,便忍不住想生气。

李治睡醒之后,看着一桌子的苦瓜宴,便知道永宁这是恼了他的隐瞒。可是他心里也委屈着呢,他哪里有瞒着永宁的心思,这“提议”谨言慎行,以免让长孙无忌听到风声的却是房玄龄,岳父大人一心为他,他总不好背地里拆台吧?尤其是在岳父大人特地交待过,要瞒着永宁以后,他倒还真不好多说……

“陛下这些天辛苦了,可是要好好补了补呢……”永宁笑得极温柔,然后夹了一筷子的干煸苦瓜直接送到了李治的嘴边。

李治哭丧着脸张开了嘴,几乎连嚼都没嚼就直接咽了下去,虽然没怎么感觉到苦味,却被咽得不轻,端着茶杯润喉的同时,也小心地挡住了嘴,陪着笑对永宁说道:“阿房,我知道你必定是在恼我没提前将事情详细地告知于你,可是这真不是我的本意,若非岳父大人几次三番的这么交待于我,我又怎么可能瞒你?其实要说起来,岳父大人也是为你好,你如今已经够招人眼了,这外朝之事还是少知道为好,免得再让人借机中伤诋毁于你……”

永宁又哪里能真不明白这些,只是心里那口气不顺罢了,听了李治的话,便顺势将手中的筷子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也不理李治,直接朝门外喊道:“来人没看见陛下不喜欢这些菜式吗?还不快去另备一席?”

秀雅和秀娴早就在外面候着了,听见永宁唤人,便笑着应声,将那桌子苦瓜宴撤下去没一会儿,便将一桌子李治平日里喜欢的菜式给摆了出来。

李治都不用秀雅和秀娴给他使眼色,单从这上菜的速度,就知道这必是永宁早就准备好的,刚才那一桌子的苦瓜只怕也就是用来吓唬他的……前几日心中存着事,他便没怎么好好用膳,这会儿倒真是觉出饿来了,也顾不上与永宁说话,径自吃喝了起来。

永宁心里原还存着的那点不痛快,在看到李治这副狼吞虎咽的样子之后,也都消散不见,只剩了满心的心疼,盛汤、夹菜地也随着李治忙活了起来。李治边吃,边在心中偷笑,知道这关算是安稳地过来了,而且呆会儿说不得还能讨些利息回来……一想到这儿,他的下腹不免一紧,吃饭的速度也更快了几分。

永宁又哪里能想到李治在这个时候居然会想起那些事来,见他吃得急,不免一边将已经放到温热的汤推到了李治手边,一边皱着眉头劝道:“你也吃慢些,吃得这么急,也不怕呆会儿积了食气闹胃疼……”

李治却只是抬头笑着看了永宁一眼,并不接话,吃饭的速度也半点没慢下来。

永宁忍不住瞪了李治一眼,可是人家的注意力偏偏都在饭菜上面,她瞪了也是白瞪。轻叹了一声,也只能叫人准备些消食的水果送来。

谁知随着那些水果一起过来的,还有李琮和沁华。两个孩子也有些日子没见过李治了,李琮倒还好,到底年纪大些,已经能理解永宁解释的关于李治这几天政务繁忙的理由,可是沁华却是不管这些的,只拉着永宁要找父皇,每次都让永宁哄她哄得精疲力竭的。

李治还睡着的时候,两个孩子便已经过来看过一回了,便沁华看着李治沉睡的样子,也懂事地噤声离开。只是他们兄妹虽然结伴离去了,却一直都让人注意着这边的动静,教养姑姑虽然一直拦着他们,不许他们过来打扰李治用膳,可是这一上水果,便再也拦不住了。

李治见着孩子心里也是极欢喜的,手中的筷子自然而然地便慢了下来,用膳的礼仪姿势也都端正了过来,再不像只永宁在跟前时的不顾形象。

沁华看见李治便开心地想扑过去,李琮一把将她拉住,按着她一起与李治见礼之后,并不打扰李治用膳,只是坐在永宁身边,一边小声地教育着还不大懂事的沁华,一边时不时地偷偷盯着李治看。

李治这下子是真的吃不下了,虽然才吃了个半饱,可是被儿子、闺女这么看着,他哪里还有心思再吃。放下筷子,漱过口之后,他便抬手将李琮和沁华召到了跟前,笑眯眯地任由沁华爬到他怀里窝着,然后便问起李琮这几日的功课,和弘文馆这几日的动向。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这次虽然辞去了官职,可是身上的爵位却是还在的,并不算白身。而房玄龄教导李琮之事,也并不与官职有什么相干,所以这些天李琮的课业并没有停下来,房玄龄一直都跟往常一般每日进宫为他讲读。李治对李琮的的考查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也不免考虑起房玄龄的建议,李琮虽然聪慧,却没有多少与人相交的经验,这样单独授课对李琮来说,未必便是好事……

而弘文馆在他训斥了一回之后,也已经肃清了环境,端正了那些勋臣贵戚子弟的作风,而李琮经过房玄龄的一番教导,也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倒是可以让他回去大课堂学习了……



我想哭了,笔记本又坏掉了。。。。偏偏似乎又不是什么大毛病,换个新的很不值当。。。。于是这一章又是在网吧码的。。。。下班连家都没回,就先找了家网吧码字。。。。。泪呀~~~~~~~~但愿明天能修好吧,不然我真的会哭的~~~~~~~~~~~~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二三八章破局

第二三八章破局

一切尘埃落定,可是永宁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外面的流言并未停歇,反而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就连房房玄龄辞官之事,也被人传成了以退为进,连带着房遗直也频频被御史鸡蛋里挑骨头似的参奏。

而在背后推动这一切的黑手,根本连猜都不必猜,任谁都知道这必定是长孙无忌在报复。可是即使知道是他在报复,却也让人一时难以应对。其实永宁明白,长孙无忌这次拼得这么狠,只怕是存着鸡飞蛋打的主意,即便房玄龄“赔”上了宰相之位,将他从朝堂之上拉了下来,他也没绝了不让永宁上位的念头。

永宁的为难之处,并不在于那些流言对她的影响,而在于房家如今正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宜稳不宜乱,可是若是眼下这局面再继续下去,对她的影响虽然有限,可是对房家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机。而破局的办法——永宁把目光放在了立政殿。

整件事的根基,就在于多数人都在心里默认了,永宁觊觎皇后之位,这个事实。而永宁现在要做的,便是想办法让已经病入膏肓的皇后王氏,活下来

她手中尚有几瓶星衍宗的伏风仙师当年所赠的养气补身的丹药,虽然在永宁眼里算不上什么极品,可是放在普通人堆儿里,那也绝对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永宁一直收着这些丹药,也只是留待万一,谁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用得着?而且以后再想弄到,怕也是难了。

永宁早悄悄地查看过皇后的病情,一点惊吓就能病势渐沉到这种地步,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些年殚精竭虑地生活,生生地把她的身体给熬垮了,而后来御医开方子一味求稳,又补得过了些,她那身子身然受不住,倒是永宁手中的丹药正是对症。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房家还等着这个机会破局,永宁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既然帮皇后治病,图得是替房家破局,永宁自然不会默默无闻地做好人。一连几天,她都做足了姿态,从日常生活,到请医延药都为立政殿那边打点得极好,而且她也不是刻意地高调,反而是用看起来很平常心的举止,然后出现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让某些人自己去发现、去琢磨……

那丹药永宁每次都是极小剂量地悄无人知地让皇后服下,所以她作秀近十天之后,立政殿才传出了皇后病势见轻的消息。而原本就因为她不焦不躁、妥贴大方的言行,便已经濒临在被拆穿边缘的那些流言,这下更是没有了市场,顺势而起的却都是夸赞她妇德的好话。

永宁从一开始便没瞒着李治此事,李治对于将这丹药用在皇后身上,也觉得有些舍不得,可是永宁的担忧却是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的。他对于房玄龄的所为,心中说不出的感激,自然不愿房家为此再付出什么代价。虽然救活了王氏之后,永宁便要再次与后位失之交臂,可是在李治看来,这样的机会总还是会有的,对此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等御医宣布皇后的病情见好,只待静养,便有望痊愈之后,李治便借机在朝中替永宁、替房家造势,以永宁恭谨恪守、不畏人言、不辞辛苦地照顾皇后为由,大加赏赐。本来就已经转向的那些传言,在李治的这番造势之下,更是朝着好的方向扩散开来,甚至不少大臣在聚会私聊之时,肯定了永宁是有成为皇后的资格的……

不管外面的情势如何,房家却是始终一如平常,并没有显出什么异样,这让许多一直关注着房家动静的人,心情复杂不已。此事也让很多人都明白了,只要房家有房玄龄一天,那么房家就乱不了,而房家只要自己不乱,那么想对付房家便绝对是件难事。

房玄龄退下来之后,虽然还是担着家主之名,可是手边的事务却已经多数交到了房遗直手中,他自己却真的琢磨起了开书院的事来。本来在房遗则提起的时候,他并没能腾出时间深想,那段时间光琢磨侯君集和长孙无忌就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但是当事情都告一段落之后,李治于闲谈间隐晦地表达出了,对如今寒门学子的学习状况有些担忧的意思之后,他便不由自主地再度跑回到了为主分忧的道路上去了。

他现在每天也只是上午进宫给李琮讲读一个时辰,其他时间便都空了下来。可是他这人又哪里是能闲得住的?每天让车夫带着,在长安各处的私塾、书院走访了一遍,然后发现李治的担忧还是很有道理的。

于唐一朝,虽然寒门士子也有出头的机会,但是投文自鉴多数是凭的运气,若论起来自然还是入读国子监比较靠谱。可是国子监的入门槛高低先不去说,只从数量上看,便不知有多少寒门出身的学子被拒之门外了,更何况国子监也并不是只收寒门士子的,其中仍旧是官宦子弟占了多数,毕竟能进弘文馆的限制更高,多数的官宦子弟还是被送进了国子监就读的。

好的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几乎都是与经济和书院册长的名望挂钩的。国子监之所以让人趋之若鹜,除了师资力量雄厚之外,更是因为它有向朝堂举荐人才的资格,几乎每个从国子监出来的学生都披上了官衣,这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房玄龄却是明白从李世民到李治这父子两代皇帝的心思的,他们都在试图摆脱世家豪门的控制,所以一直以来才会或明或暗地扶持寒门出身的官员。而以房玄龄的名望来说,如果他于此时办出一家只收纳寒门士子的书院来,想必也是会倍受寒门士子欢迎的。若是能给他几年时间去操作,便是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