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性论 的研究-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0 頁

        有。然而,諸法雖不能說真實的「有」,但是約其依他起(
        因緣性),不可說無。總之,真諦於人我二法,不定有無,
        因其非有非無,不一不異,空有不有。但俗諦因分別性故,
        雖不可說,有卻也非決定無,因依他性故,雖不可說無,卻
        也非決定有。

            總結而言,世親在破小乘、外道、大乘執見的同時,建
        立了他的佛性觀,其觀點可歸迹缦拢

           (1)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是佛性不可執有,亦不可執
                無。佛性雖可說是「本有」,但並非與「無」相對
                的「有」,而是一種本具的成佛潛能。

           (2)諸法皆無有不變的自性,真實空才是其體性。佛性
                更是如此,它不是靜止定性的本體,而是人法二空
                所顯的真如。

           (3)真諦不否定俗諦,空亦不礙有。空與二諦均非有非
                無,故與佛性相契合。


                           三。佛性的體性

            《佛性論》先在「緣起分」和「破執分」破除對佛性可
        能的铡庵幔又凇革@體分」和「辯相分」詳論佛性義
        。換言之,前二分「破邪」,後二分「顯正」。「顯體分」
        以「三因」、「三性」和「如來藏」解釋佛性的意義。如圖
        示:

                ┌─  三因┌─應得因─三種佛性─┌─住自性性─→道前凡夫位
                |        ├─加行因            ├─引出性  ─→初發心至最
                │        │                    │              終有學位
                |        └─圓滿因            └─至得性  ─→無學位
        佛性體─┤
                │             ┌─三無性─→無相性、無生性、無真實性
                └─ 三性所攝─│
                               └─三自性─→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


                                61頁


            三因佛性乃體證佛果的因素,而它包括三個層次,即所
        謂的應得因,加行因,和圓滿因。《佛性論》解釋說:


              應得因者,二空所現真如。由此空故,應得菩提心,
              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故稱應得。加行因者,謂
              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道品、十地、十波羅蜜
              助道之法,乃至道後法身,是名加行因。圓滿因者,
              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圓滿及果圓滿。(裕28)


        三因佛性的體性,「應得因」是以「無為如理為體」,加行
        因和圓滿因是以「有為願行為體」。雖然說佛性有三因,其
        實三因皆源自第一應得因,因其體性乃人法二空所顯的無為
        如理的真如。由此應得因潛在的激勵作用,才能引生菩提心
        、加行乃至圓滿果。「加行因」即菩提心,由此欣求成佛的
        願心導引出一切成佛之道所須的修行法門,如最基本的三十
        七道品,乃至六度萬行,如此層層增「加」的修「行」,一
        直到證得圓滿法身。「圓滿因」可分因圓滿和果圓滿。因圓
        滿即福慧行,果圓滿包括智德、斷德、恩德。智德者四智成
        就,照了一切法。斷德者斷一切煩惱業無餘。恩德者乘大願
        力救護一切眾生。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四說:「三身
        即三德:法身是斷德,應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由三身故
        至具三德相果。」(裕29)

            應得因雖是「無為如理」為體,但是本身又具有三種佛
        性,與成佛修行歷程的三階段相應。三性是「住自性性」、
        「引出性」、「至得性」,住自性的佛性耄Ш诘狼胺卜蛏
        中,也就是說道前凡夫,雖
        ──────
        (裕28)《佛性論》卷一(《大正藏》卷三一,頁794上)。
        (裕29)《攝大乘論》卷一四(《大正藏》卷一四(《大正藏
               》卷三一,頁257下)。

                                62頁


        還未真正踏上修行成佛之道,他們還是本具住自性佛性,只
        是此時耄Ф灰姟K蟹鸾痰膶嵺‘者,從初發心一直到最後
        的有學拢唬ㄔ'30),他們的佛性即叫做引出性佛性。至得
        性佛性指無學拢唬捶鸸弧HN佛性雖因修證歷程而有
        不同,皆源自應得因,而以無為真如為體。雖因證悟程度而
        區分為三,其本伲鼰o有差別。

            賢洲的《佛性論節義》解釋「應得因」為「正因佛性空
        如來藏」,因「無有離二空所顯真如而能厭苦求涅槃」(裕31)
        。由於此二空的積極作用,引出福慧行,即緣了二因,能令
        正因佛性出障,顯現至果,成就三德三身。此解釋頗能符合
        《佛性論》將佛性視為積極動態的潛能,而非不變的本體。

            其次,《佛性論》以瑜伽系的三性解釋佛性。三性包括
        三無性及三自性。三無性是無相性、無生性、無真性。《佛
        性論》說:「此三性攝如來性盡。何以故?以此三性通為體
        。」(裕32)如來性是二空所顯真如,離有離無。一切諸法
        無有相可得,也無有性可得,故以三無性為通體。如離三無
        性,則墮斷常等邪執,不能證入佛性非有非無。故言佛性為
        三無性所攝盡,如此解釋可使佛性義符合佛教傳統無我思想
        ,免於被铡J佛性為神我論。

            「無相性」即《瑜伽師地論》所說的「相無自性性」,
        意謂諸法僅名言所顯,即遍計執隨言而有,本來無相。一切
        法由因緣生,不由自生、他生、或自他生,亦即依他性藉眾
        緣生,無自然生,故名「無生性」或「生無自性性」。「無
        真性」即「勝義無自性性」,意謂「一切諸法離真相故,無
        更別有實性可得」。《解深密經》解釋勝義
        ──────
        (裕30)有學拢话ǔ醢l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地等階位。
        (裕31)《佛性論節義》,頁31上。
        (裕32)《佛性論》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頁794上)。




        無性有二義:(1)就依他性以解勝義無性。也就是說此勝義
        無性亦是依他,由於因緣無常法體非真實勝義,故言真實義
        相所離法,由此之依他無勝義。(2)就圓成實體以明勝義無
        自性性。此又分二義:(a)圓成實性之特性在於離名言,洠
        有勝義之義或相可執,故言勝義無性。(b)此圓成體是勝義
        ,如此勝義由無相、無生二門所顯,故名勝義。(裕33)總
        之,三無自性性是從負面的層次來說明諸法皆無自性,而三
        自性則是從正面而言。其實,二者的觀點並無二致,只是角
        度不同而已。

            根據《佛性論》論主的詮釋,佛性不但為三無性,而且
        也為三自性所攝。三自性是傳統瑜伽系統所說的分別性、依
        他性和真實性。《佛性論》以十種義廣解三自性義:(1)分
        別名,(2)緣成,(3)攝持,(4)體相,(5)應知,(6)
        因事說,(7)依境,(8)通達,(9)若無等,(10)依止
        。首先解釋三自性的意義:

              分別名者,為隨名言假說故,立分別性。若無此名言
              ,則分別性不成,故知此性但是名言所顯,實無體相
              。是名分別性。依他性者是十二因緣所顯道理,為分
              別性,作依止故,故立依他性。真實性者,一切諸法
              真如,拢藷o分別智境,為清淨二性,為解脫三,或
              為引出一切諸德故,立真實性。(裕34)

        引文中三性之定義,基本上與《瑜伽師地論》卷七三「嗢陀
        南」的「分別」相似。引文說真實性「為清淨二性,為解脫
        三」的意思是由
        ──────
        (裕33)《瑜伽師地論》卷七三(《大正藏》卷三十,頁702中
               )。《佛性論節義》,頁33上。
        (裕34)《佛性論》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頁794中)。

                              64頁


        證入真如真實性,就能「清淨」分別和依他「二性」,圓滿
        「解脫」的第「三」真實性。《瑜伽論》說真實性「能令解
        脫一切相俊胞浿乜‘」。(裕35)而根據《三無性論》說:
        「若分別性起能為二惑繫俊娚R徽呦嗷螅啕浿鼗蟆
        相惑即分別性,麤重惑即依他性。」(裕36)可見《佛性論
        》對三自性定義還是依據《瑜伽論》的。

            再者,從「攝持」義解釋三性與五法的關係,《佛性論
        》和《瑜伽師地論》之說法亦一致。五法是:(1)相,(2)
        名,(3)分別思惟,(4)拢牵5)如如。前三是世間智
        。拢菍凫冻鍪乐牵缛鐒t是無為境。五法與三性的關係如
        下:

            (1)┌──相─┐         (2)      ┌─相  ┐           分別性┐
                 │        │                    │      │                 │
                 │    名  │─世間智            │  名  │                 │
                 │        │                    │      │─染濁 ┐        │
           五法─│  分別─┘              五法─│ 分別 │       │        │
                 │                              │      │       │─依他性┼ 三性
                 │  拢签こ鍪篱g智              │ 拢恰々肌 ∏鍦Q ┘        │
                 │                              │                         │
                 └─如如─無為境                └ 如如───────真實性┘

        由上述的關係可看出依他性有二種特性,則所謂的「染濁依
        他」和「清淨依他」。前者緣分別得成,後者緣如如得成,
        可見依他性在轉染成淨的修行過程中,扮演關腱性角色。

            三自性的十義中,「若無等」很值得注意。以下討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