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应部经-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十一
  
    “大德!由想受灭起出之比丘,触于几种之触耶?”
    “居士!由想受灭起出之比丘,触有三种之触,即空触、无相触、无愿触是。”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更致问曰:
  
  十二
  
    “大德!由想受灭等至起出之比丘,心向于何者、倾于何者、趣于何者耶?”
    “居士!由想受灭等至起出之比丘,心向远离、倾于远离、趣于远离。”
    “善哉,大德!”质多居士欢喜、随喜尊者迦摩浮之所说,更致问尊者迦摩浮曰:
  
  十三
  
    “大德!于想受灭等至,如何之法有大利益耶?”“然则,居士!汝应将先问者置于后问,然则,余可为汝释答。居士!想受灭等至二种之法,有大利益,即:止、观是。”
  
  注1 参照中部四四有明小经。
  
  一
  
    尔时,尊者牛达多住于摩叉止陀山之安婆陀伽林中。
  
  二
  
    时,质多居士来诣尊者牛达多住处,礼拜尊者,坐于一面。
  
  三
  
    尊者牛达多言坐于一方之质多居士曰:“居士!此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此等诸法是意义有别?抑名辞有别耶?或意义为一,唯名辞有别耶?”
  
  四
  
    “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有其事由。大德!又或依于事由,谓此等诸法意义为一,唯有名辞各别,而有其事由。
  
  五
  
    然大德!或依于事由,此等诸法谓于意义有别,且名辞亦有别。何者为其事由耶?大德!于此有比丘,以与慈俱起之心,满于一方而住,同于第二、同于第三、同于第四方、上下横、一切处、于一切情况下、一切具有之世界,与慈俱起,广大远行无量而无怨念,无恚念之心遍满而住。与悲俱起之心……与喜俱起之心……与舍俱起之心住于遍满一方,同于第二、同于第三、同于第四五、上下横、一切处、一切情况下、一切具有之世界,与舍俱起,广大远行无量而无怨念,无恚念之心遍满而住。大德!此称为无量心解脱。
  
  六
  
    大德!何者为无所有心解脱耶?大德!于此1处有比丘,超越一切识无边处,“无所有者,”逮达住无所有处。大德!此称为无所有心解脱。
  
  七
  
    大德!何者为空心解脱耶?大德!于此有比丘,或入森林、或入树下、或入空屋,如是思量:“此虽是我 ,虽是我有,却是空。”大德!此称为空心解脱。
  
  八
  
    大德!何者为无相心解脱耶?依于不思惟一切征相,逮达无相心三昧止住。大德!此称为无相心解脱。
  
  九
  
    大德!或依事由,谓此等诸法意义各别,且其名辞亦有别,此即其事由。
  
  ※ 十
  
    大德!或依事由,谓此等诸意义为一,惟名辞有别者,以何为其事由耶?
  
  十一
  
    大德!染欲是作量者,嗔恚是作量者,愚痴是作量者。漏尽之比丘,舍弃此等,如断根无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大德!于无量心解脱中,知不动心解脱为此等之最第一。然此不动心解脱,为依染欲而空,依嗔恚而空,依愚痴而空。 
  
  十二
  
    大德!染欲是障碍,嗔恚是障碍,愚痴是障碍。漏尽之比丘,舍弃此等,如断根无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大德!于无所有解脱中,知不动心解脱为此等之最第一。然此不动心解脱,为依染欲而空,依嗔恚而空,依愚痴而空。
  
  十三
  
    大德!染欲为作相者,嗔恚为作相者,愚痴为作相者。漏尽之比丘,舍弃此等,如断根无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大德!于无相心解脱中,知不动心解脱为此等最第一。然此不动心解脱,依染欲而空,依嗔恚而空,依愚痴而空。
  
  十四
  
    大德!或依于事由,谓此等诸法之意义为一,唯名辞各别而已,其事由即在
  此。”
  
  注1 参照'三六'受相应一九般奢康伽经之一八节。
  
  ※ 二
  
    其时,尼乾陀若提子与大尼乾陀集团俱抵达摩叉止陀山。
  
  
  三
  
    质多居士闻尼乾陀若提子之大尼乾陀集团,到达摩叉止陀山。
  
  四
  
    于是,质多居士与众多信土等,俱赴尼乾陀若提子住处。与彼相会释,交谈亲爱、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五
  
    尼乾陀若提子告坐于一面之居士曰:“居士!汝信沙门瞿昙耶?有无寻无伺之三昧,有寻伺之灭尽耶?”。
  “大德!余非信世尊,有无寻无伺之三昧,有寻伺之灭尽。”
  
  六
  
    作是言已!尼乾陀若提子顾视己之集团曰:“诸师请看此质多居士是如何质直!此质多居士是如何不幻伪耶!此质多居士是如何不虚妄耶!凡思灭尽寻伺者,或即以网障风。凡思灭尽寻伺者,或即思以已掌遮恒河之流。”
  
  七
  
    “大德!汝对此作如何思惟:慧与信,何者为胜耶?”“居士!慧比信为胜。”
  
  八
  
    “大德!余自望之间,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而由离生喜乐逮达住于初禅。大德!余自望之间,由寻、伺之息灭,内部寂静,心为单一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逮达住于第二禅。大德!余自望之间,离喜,舍心,正知,以身感受乐,谓圣者之说:舍心者、有念者、乐住者、逮达住于第三禅。大德!余自望之间,由乐之舍弃,由苦之舍弃,前既由喜忧之灭没,非苦非乐,舍念清净,逮达住于第四禅。大德!余如是知、如是见,犹须信其他之沙门或婆罗门耶?有无寻无伺之三昧,有寻伺之灭尽。”
  
  九
  
    作是言时,尼乾陀若提子顾视己之集团曰:“诸师请看此质多居士之如何不质直耶!此质多居士之如何幻伪耶!此质多居士如何虚妄耶!”
  “大德!于今1,我等了解汝之所言:“诸师请看此质多居士之如何质直耶!此质多居士如何不幻伪耶!此质多居士之如何不虚妄耶!”然而,大德!于今,了解汝如是所言:“诸师请看此质多居士之如何不质直耶!此质多居士之如何幻伪耶!此质多居士如何虚妄耶!”
  
  十
  
    大德!汝先前之言若正真,则汝后之所言为邪伪。然而,大德!若汝后之言为正真,则先前之言为邪伪。大德!此等十种同法可提出询问。汝2了解此等之意义时,汝尼乾陀集团等可夺余3而去。余一询问,一说示,一释答;二询问,二说示,二释答;三询问,三说示,三释答;四询问,四说示,四释答;五询问,五说示,五释答;六询问,六说示,六释答;七询问,七说示,七释答;八询问,八说示,八释答;九询问,九说示,九释答;十询问,十说示,十释答。”
  
  十一
  
    于此,质多居士对尼乾陀若提子未提出此等十种之询问,即从座起而离去。
  
  注1 此一文于此有“吾等”之语,还是质多居士之言。
    2 杂阿含经二一卷一六经:“若无一问一说一记论乃至十问十说十记论,云何能诱于我而来  至此庵罗林中欲诱诳我。”
    3 patiharati;PTS辞典译为to strike in return。
  
  ※ 二
  
    其时,裸形迦叶来至摩叉止陀山,为质多居士旧俗之友。
  
  三
  
    质多居士闻:“我等旧俗之友,裸形迦叶来至摩叉止陀山。”其时,质多居士至裸形迦叶住处,与彼俱会释,交谈亲睦、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四
  
      坐于一面之质多居士,问于裸形迦叶曰:“大德!汝出家有多久耶?”
    “居士!余出家已三十年矣。”
    “大德!汝出家之三十年间,可有胜于人间之法,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得安乐住否?”
    “居士!出家此等之三十年间,余除裸形、剃头、拔发之外,并无所得更胜于人间之法,及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住于安乐者。”
  
  
  ※ 六
  
    作是言已,质多居士语于裸形迦叶曰:“诚然不思议!诚然稀有!是善说正法者耶?出家三十年除裸形、剃发、拔发1之外,并无所得更胜于人间之法,及足以应为圣特殊之何等知见,住于安乐。”
  
  七
  
    “然而,居士!汝做信士经几何时耶?”
    “大德!余做信士以来,亦三十年矣。”
  
  八
  
    “居士!汝于此三十年,尝得更胜于人间之法,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住于安乐?”
    “大德!在家人亦复如是。大德!余自望之间,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而逮达住于离生喜、乐之初禅。大德!余自望之间,由寻、伺之息灭……逮达住于第二禅。大德!余自望之间,离喜……逮达住于第三禅。大德!余自望之间,由乐之舍弃……逮达住于第四禅。大德!若余果先于世尊而去往时,则世尊对余:“系缚若存者,则为此所系缚,质多居士再生来此世界,彼将无此系缚。”如是悬记非不思议。”
  
  九
  
    如是言已,裸形迦叶言于质多居士曰:“诚然不思议!诚然稀有!是正法之善法者。披白衣之在家人,如是得胜于人间之法,及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住于安乐。居士!我将于此教得出家,得受戒。”
  
  十
  
    于是,质多居士伴同裸形迦叶,来诣长老比丘等住处,白彼等曰:“诸大德!此裸形迦叶为我等在俗之旧友,求诸长老得出家、受戒。我将为彼之衣服、托钵食、坐卧具、资助疾病药物等,努力四项要品之获得。”
  
  十一
  
    裸形迦叶即于此教得出家、得受戒。受戒后不久,尊者迦叶,独自远离其他,住于不放逸,精进、专心,不久之后为得此,由善家男子之善家,成为出家之身,究意无上之梵行(涅槃)。于现法中自证知、实证,逮得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尊者迦叶,当即成为阿罗汉之一。
  
  注1 PTS辞典译为“拔发”,然亦解为以马尾(之拂尘)拂尘埃之意。
    2 原典出于Kimhi no pi siya bhante“大德!于何无此耶?”之文有一本之脚注作Gihinopi siya bhante故,而如是译之。
  
  ※ 二
  
    其时,质多居士罹病而苦恼,病体严重。
  
  三
  
    时,众多宿于游园、森林、树木及药草林树中之诸天,群来集会而语于质多居士曰:“居士!依誓愿,汝于未来世当为转轮王。”如是言已。质多居士语住宿于游园、森林、树木之诸天,宿于草药林树中之诸天曰:“此亦无常,此亦不恒久,此亦必将舍弃以去。”
  
  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