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
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
九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五、三五(大正藏二、一O七b)。
第四 申恕林品(终)
此中摄颂曰:
申恕佉提罗
杖与衣百枪
生类二日喻
因罗柱论师 第五 深崄品
'四一' 第一 思惟
一
一时,世尊住竹林迦兰陀园。
二
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往昔,有一男子,以“应于世间作思惟”,而往须摩竭陀池。来至须摩竭陀池之岸边坐,进入世间思惟。
三
诸比丘!彼男子于须摩竭陀池之岸,见四部军之入藕根。见已,思念:“我发狂矣,我狂乱矣,我见世间之所无者。”
四
诸比丘!时,彼男子走入都城,告大众曰:“诸大德!我发狂矣,诸大德!我狂乱矣,我见世间之所无者。”
“男子!汝云何发狂耶?云何狂乱耶?汝见世间所无者耶?”
五
“诸大德!于此,我出王舍城,以“应于世间作思惟”,而往须摩竭陪他。来至须摩竭陀池之岸边坐下,入于世间作思惟。诸大德!我于须摩竭陀池之岸,见四部军之入藕根。诸大德!如是,我发狂,如是,我狂乱,我见世间之所无者。”
“男子!汝实发狂矣,实为狂乱,汝之所见为世间所无者。”
六
诸比丘!然则,彼男子为见真实,非非实。诸比丘!往昔,天与阿修罗酣战。
诸比丘!于彼战役,诸天胜,阿修罗败。阿修罗因败而惧,怖畏2诸天由藕根入阿修罗宫。
七
是故诸比丘!勿于世间思惟,曰:“世间为常、世间为无常、世间为有边、世间为无边、命即是身、命与身为异、如来死后为有、如来死后为无、如来死后为亦有亦无、如来死后为亦非有亦非无。”何以故耶?
八
诸比丘!此思惟与义不相应,不达初梵行,不资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
九
诸比丘!汝等思惟时,于“此是苦”应思惟,于“此是苦集”应思惟,于“此是苦灭”应思惟,于“此是顺苦灭道”应思惟。何以故耶?
十
诸比丘!此思惟与义相应,为初梵行,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
十一
是故诸比丘!于“此是苦”,应勉励!于“此是苦集”,应勉励!于“此是苦灭”,应勉励!于“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一(大正藏二、一0八c)。
2 “怖畏”,从原本之读法。异本有mohayamana原注由此译为“欺诸天之心。”
'四二' 第二 深崄
一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二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往辩才峰,行昼日坐。”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曰:
“唯唯,大德!”
三
时,世尊与众多比丘俱往辩才峰。有一比丘,于辩才峰见大深崄。见已,白世尊曰:
“大德!大哉!此深崄。大德!深崄可怖畏。大德!可有比此深崄更大、更怖畏之深崄耶?”
“比丘!亦有比此深崄更大、更怖畏之深崄者。”
“大德!比此深崄更大、更怖畏之深崄为何耶?”
四
“比丘!于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不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不如实了知者,则于生本之诸行乐着,老本之诸行乐着,死本之诸行乐着,愁、悲、苦、忧、恼本之诸行乐着。因乐着于生本诸行,乐着于老本诸行,乐着于死本诸行,乐着于愁、悲、苦、忧、恼本之诸行,则生本之诸行增长,老本之诸行增长,死本之诸行增长,愁、悲、苦、忧、恼本之诸行增长。因生本之诸行增长,老本之诸行增长,死本之诸行增长,愁、悲、苦、忧、恼本之诸行增长,则堕于生之深崄,堕于老之深崄,堕于死之深崄,堕于愁、悲、苦、忧、恼之深崄,不得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吾云不得苦之解脱。
五
比丘!然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者,则不乐着于生本之诸行,不乐着于老本之诸行,不乐着于死本之诸行,不乐着于愁、悲、苦、忧、恼本之诸行。因不乐着于生本诸行,不乐着于老本诸行,不乐着于死本诸行,不乐着于愁、悲、苦、忧、恼本诸行,故生本诸行不增长,老本诸行不增长,死本诸行不增长,愁、悲、苦、忧、恼本诸行不增长。是以不堕生之深崄,不堕老之深崄,不堕死之深崄,不堕愁、悲、苦、忧、恼之深崄,而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吾云得苦之解脱。
六
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一五(大正藏二、一一一a)。
2 “辩才峰”原注言似于山之一大岩石。非固有名词,我取其字义之试译。
'四三' 第三 热烦
※ 二
“诸比丘!有名大热之地狱。于彼处,眼所见之色,唯见非可爱相、不见可爱相,唯见非可乐相、不见可乐相,唯见非可意相、不见可意相。耳所闻之声……鼻所嗅之香……舌所味之味……身所触之所触……意所知之法,唯知非可爱相、不知可爱相,唯知非可乐相、不知可乐相,唯知非可意相、不知可意相。”
三
如是说示已。有一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大哉!此热烦。大德!甚大哉!此热烦。大德!可有比此热烦更大、更怖畏之热烦耶?”
“比丘!亦有比此热烦更大、更怖畏之热烦。”
“大德!比此热烦更大、更怖畏之热烦为何耶?”
四
“比丘!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不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不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不如实了知者,于生本诸行乐着,于老本诸行乐着,于死本诸行乐着,于愁、悲、苦、忧、恼本诸行乐着。因乐着于生本诸行,乐着于老本诸行,乐着于死本诸行,乐着于愁、悲、苦、忧、恼本诸行,则生本诸行增长,老本诸行增长,死本诸行增长,愁、悲、苦、忧、恼本诸行增长。由生本诸行增长,则老本诸行增长,死本诸行增长,愁、悲、苦、忧、恼本诸行增长,故燃起生之热烦,燃起老之热烦,燃起死之热烦,燃起愁、悲、苦、忧、恼之热烦,而不得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吾云不得苦之解脱。
五
比丘!然而诸沙门、婆罗门,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是苦集”如实了知,于“此是苦灭”如实了知,于“此是顺苦灭道”如实了知者,则不乐着于生本诸行,不乐着于老本诸行,不乐着于死本诸行,不乐着于愁、悲、苦、忧、恼本诸行。因不乐着于生本诸行,不乐着于老本诸行,不乐着于死本诸行,不乐着于愁、悲、苦、忧、恼本诸行,故生本诸行不增长,老本诸行不增长,死本诸行不增长,愁、悲、苦、忧、恼本诸行不增长。由生本诸行不增长,老本诸行不增长,死本诸行不增长,愁、悲、苦、忧、恼本诸行不增长,是以生之热烦不燃,老之热烦不燃,死之热烦不燃,愁、悲、苦、忧、恼之热烦不燃,而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得解脱。吾云得苦之解脱。
六
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一六(大正藏二、一一一b)
'四四' 第四 重阁堂
※ 二
“诸比丘!若作如是言:“我对苦圣谛未如实现观,对苦集圣谛未如实现观,对苦灭圣谛未如实现观,对顺苦灭道圣谛未如实现观,而作正苦之边际。”无有此理。
三
诸比丘!譬如作如是言:“我尚未作重阁堂之下层,即欲建筑其上层。”无有此理。诸比丘!如是,若作如是言:“我对苦圣谛未如实现观,对苦集圣谛未如实现观,对苦灭圣谛未如实现观,对顺苦灭道圣谛末如实现观,而作苦之边际。”无有此理。
四
诸比丘!若作如是言:“我对苦圣谛如实现观,对苦集圣谛如实现观,对苦灭圣谛如实现观,对顺苦灭道圣谛如实现观,而作正苦之边际。”有此道理。
五
诸比丘!譬如作如是言:“我既作重阁堂之下层已,再建立其上层。”有此道理。诸比丘!如是,若作如是言:“我对苦圣谛如实现观,对苦集圣谛如实现观,对苦灭圣谛如实现观,对顺苦灭道圣谛如实现观,而作正苦之边际。”有此道理。
六
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
注1 杂阿含一六、三十 、三一(大正藏二、一一三a)。原本节号重复,订正之。
'四五' 第五 毛
一
一时,世尊住毗舍城大林之重阁讲堂。
二
时,具寿阿难于晨朝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入毗舍城乞食。
三
具寿阿难见众多之离车童子,于会堂作弓射,自远处以矢柄射透小键孔,而箭箭相继不误。
四
见已,思念而言:“实则,此等离车童子为巧,实则,此等离车童子为极巧,所以能自远方以矢柄射透小键孔,而箭箭相继不误。”
五
时,具寿阿难,步至毗舍离乞食,食后由乞食归,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
六
“大德!于此,我晨朝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入毗舍离乞食。大德!我见众多之离车童子,于会堂作弓射,由远方以矢柄射透小键孔,而箭箭相继不误。见已,思念言曰:“实则,此等离车童子为巧,实则,此等离车童子为极巧,所以能由远方以矢柄射透小键孔,而箭箭相继不误。””
七
“阿难!于汝之意云何?自远方以矢柄射透小键孔,而箭箭相继不误。若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