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律论、则敬礼佛;如系依经论,则敬礼佛与菩萨;如系显教论,则敬礼文殊菩萨。
此论属于第三,礼亦如之。所以独礼文殊者,显教论属于慧分,慧分菩萨以文殊
为主,故藏文为南无古汝曼殊古卡雅,南无者即敬礼义,依身语意三种敬礼。古
汝者上师义,亦含有尊重又。何为尊重,必须具足证教二种功德资粮之上师,乃
为尊重。古卡雅者,妙音之前。义合言之,为敬礼于尊重妙音菩萨之前,此为共
义,大师亲蒙文殊之教,证入甚深空性义谛,为赞佛故先赞文殊,此为不共义。
大师依文殊而证空性事实,于自着办了不了义论中,曾言及之略谓,谓多闻抉择
瑜伽神通教证具足久经勤行所不能获之空性义谛、依于恩师文殊而后得之。听法
发心文,我为遍虚空尽法界一切如母有情获得解脱,自愿成佛故,发心听受甚深
法要。
乙二赞叹
由见说何法 智说成无上 胜者见缘起 垂教我敬礼。
此颂总赞佛功德,初句为启问语,为心见,说为口说。首二句为释之,即由
见何法而能见之智成为无上。由说何法而所立之说成为无上,此是问词,三四句
答,由见缘起,其智成为无上,由垂缘起教,其说成为无上,何故见说缘起其智
其说皆成无上,以缘起是甚深空义谛,最无上故。何故甚深空义谛最为无上?一
切有情最希望者为解脱道,得解脱道,除甚深义,馀不能故。依无常、苦、粗分
无我所生之智,尚非解脱生死之主要,必见缘起空义所生之智解脱生死,乃最主
要。故缘起智在一切智中最为无上。一切外道不能开示缘起法要,能开示缘起法
要者,惟佛能仁,故能仁之教最为无上。能仁以无上智立无上教,故堪为一切有
情无上皈依处,又能仁以此智说具足自利利他二门,由见缘起证得最究竟智慧,
成就最自在法身,是为具足最圆满自利事。依最究竟智慧为因缘随众生种类自在
现量宣说种种法要,是为具足最圆满利他事。胜者,战胜四魔义。薄伽梵得见缘
起,战胜四魔,二利圆满,故堪敬札。又佛所以为无上皈依者,以佛能拔一切有
情生死根本,指示一切有情出高生死无谬道路,故佛复为不堕失皈依处。合而言
之,敬礼何人,敬礼战胜四魔之胜者,以胜者见缘起义其智无上,以无上智而垂
教,其说亦无上故。
甲二本论分三
乙一赞缘起因相
乙二正赞缘起理
乙三结赞
乙一赞缘起因相 三颂
世所有衰损 其根为无明 见何能还灭 是故说缘起。
尔时具慧者 如何不了知 尊圣教心要 即语缘起道。
如是于依怙 希有称赞门 除说缘起外 谁能得余者。
初颂
别法不赞,赞缘起者何?以缘起法能断生死根,是为圣教心要,一切赞中所
赞第一。世间者,依藏文具足怖畏蕴是为世间。何故为怖畏蕴?以其具足刹那刹
那变毁因缘,故集合众多刹那变毁因缘为蕴,是为世同相。(佛世间就色身论亦
属无常,但此处指凡夫由惑业所得之生死轮回世间而言。)衰损者,不美满之异
名,色、生、老、病、死、忧愁、苦恼而言。分之则六度众生各有所苦,是诸苦
本阙为无明,必见缘起,无明乃灭,无明灭故,生死乃灭,故佛就缘起法,诛此
无明断生死之根。欲知生死是否可断,当视生死是否无常,如是无常,必是有为
法,如是有为法,决定依缘而生,既是依缘而生,所依之缘为同体为异体,如为
异体,则麦可以生豆,火可以生水?审是则必为同体无疑,既知其为同体,又必
知其为业与烦恼,既知业与烦恼为缘,儿而摧毁业与烦恼,即坏生死种子。如坏
毒药种,毒药必不得生。一切造作为业,业之根源阙为烦恼,烦恼最主要之根本,
阙为无明,何以知之,依佛经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诸法本如是,而皆
无明过。故知一切生死根本皆是无明,认识生死根本为无明,唯识及中观自续派
皆然。惟唯识派以昏暗愚痴心为无明,中观自续派之认识无明粗分与唯识派相同,
但以补特伽罗我执为无明,是不同处,中观天清瓦派则以人法二我执为无明,唯
识派云依于无明而起人法执,如认绳为蛇,初不识绳,即是无明,继起蛇执,即
是人法二执。即对补特伽罗昏暗不识而起执著是为人我执;对一切法昏暗不识而
起执著,是法我执;中观自续派则惟承伙人我执,为无明以谓人我执乃生死根本,
以入清津涅盘,不必断尽法我执。故天清派以人我法我二执为无明,是为特唱。
此有教证为据,佛经云,何谓无明,对于正净空性不能了知而起颠倒邪执是为无
明。
龙树宝蔓论云,因缘所生诸有法,本来清净,反之执为实有,即是无明。总
之诸因缘生法,执之为实,即是无明。总上诸理不独人我二执为生死根本,人法
二我执皆为生死根本。但二执甚为细微,且所执同体,由先有法我执,而后有人
我执。宝蔓论亦云,由有蕴执,即有人我执,由有人我执,即有生死。再推究法
我执自何而有,月称云,烦恼诸过患,皆由我执起。于成立人我诸蕴,执为实有,
执为主体,而起我想是人我执。亦即于安立我名诸蕴执为实有,是法我执,于实
有蕴上成立我想,执为实有,是人我执。复次于自蕴执实,亦即于他蕴执实,于
自蕴我生贪,于他蕴我生嗔。再推之由执自蕴为实之人我执,对于自方生贪烦恼,
由贪嗔烦恼为故,而造非福业,则生三恶趣,造福业则生欲界善趣,由我爱执造
福业兼定力,则生上二界;故可明白指定,置有情于生死狱者为无明。复由无明
所生烦恼有差别,故有三界差别。故灭无明则烦恼尽,其他由烦恼所生之业与果
亦尽。譬如身根,诸根具足,无明亦然,具诸烦恼。若断身根,诸根悉断,若断
无明,烦恼悉断。又如断树,枝叶悉倒,愚痴无明既除,其他随烦恼皆尽。佛为
八万四千烦恼,说八万四千对治,对治须用同类,如慈以治嗔,不净治贪,忍辱
治恨,如是次第对治,能断烦恼否,次第对治不过如石压草,一一烦恼其根皆为
无明,须治无明其根乃拔。无明建于我执之上,断我执无明,惟有依于甚深缘起
法门。何以故,由甚深缘起法所怔无我智慧,与我执无明执我之愚痴,恰相反对。
故无明者,即于无我智慧境而起颠倒,一切执为实有之愚痴心,故执我无明与无
我智慧,恰与真与伪,相似与不相似正反对立;因此智慧亦恰为摧毁无明唯一工
具。反之无明能害智慧否,如一处有瓶,有于瓶处起有瓶执心,有于瓶处起无瓶
执心,如是二心,谁能害谁,今因境上确有此瓶,故必然有瓶心能害无瓶心。以
此衡夺,智愚二心,则缘起智依量依理而成,执实愚非依量依理而成,故智能害
愚,愚不能害智,故根本颂云,无明灭,智慧而生。巴登曲渣亦云,孰能于彼有
理量,即于对方能摧毁。又云,能见无我境,即摧生死根,总之欲脱生死,须寻
生死根,能知生死根,即知断根法,生死根为无明,断无明法为缘起智。故于缘
起智应当修习,久经修习之后,
于缘起理生决定知,以此定知,反观从前所执人法上之自性,知其皆由谬保
而起。但仅依散心犹为不足,必须修定。在定中细细观察无我境,方能使我执压
伏。由此深入生起空性中道胜观,刚入见道位。但历劫我执习气之强固,本来远
胜解空力量,见道以后,微细我执犹时萌起,须用修道位法下断修刁,乃能使我
执深根完全披除。譬如北极寒气,如用小人热力,只能温暖身之一部,而不能免
全身之战栗,继用中火热力,能温全身,停止战栗,而不能免心中寒意,后用大
人热力,乃能销尽心中寒意,且转寒带为温带。巴登曲渣云,视通达力之大小,
我执消灭量之大小随之。此皆小乘去执方便,大乘刚于发菩提心后,依空性义修
习智意资粮,证入空牲;复于后得依智慧资粮,回向人生,勤行六度佛于行而修
福德资粮,如是双运。由智慧资粮所得为法身,福德资粮所得为报身。小乘纯修
空慧,解脱生死,得见法身,不但无大乘福德资粮之方便,即智慧资粮之方便,
亦无大乘之殊胜,是为不同。密乘须用福慧二种资粮与显大乘同,但显大乘依次
第修,而密乘则于一座间同时修习二种资粮,故密乘最为殊胜。有人谓证空性后,
即已无德不圆,此语当否,以教为判,教谓离智慧之方便,不为究竟,离方便之
智慧亦不为究竟,必智慧方便双具,乃如车之二轮,鸟之双翼,能至所当至,所
以心于后得修六度万行者在此。至于证得空性一切德圆之说,乃为不知尊重空性
之人而发,已知尊重空性之人,则不须此说,又有谓欲证空性者,须于任何境界
不起作意,乃为合法。果如此说,则老年人心境即多不起作意,恬眠无梦,心境
亦不起作意,认为证空方便可乎。诸佛相好一一皆由无量福德而来,断无专证空
性即为圆满之理。得凡夫身亦须众缘,何况佛果而有不须具足各种因缘者乎。
次颂
尊圣教三字,包证字而言,教证必双具故。尔时指佛说甚深缘起义教及立缘
起因明量时而言。缘起教义所以为圣教心要者,因八万四千法门,最终皆为开示
空性见故,复因八百四千法门最终目的,皆为解脱众生生死,而解脱生死惟有缘
起空性法故。譬如有人有一要法以示一人,且盼其人依法成办,但观其人心性差
别尚有疑阻,则必先秘其法要而别示种种方便,俟其知解接近,始示要法,而悟
之曰,吾前种种皆为此耳。佛为善说者,种种说法不外曲示直示二种,或直示以
空性,或曲示以空性,故一切教法虽皆为究竟无我空义而说,但以对机不同之故,
有时反说有我,如外道或于人上起断见,或于法上起断见,则必说依蕴有我,或
依法有我,盖恐其拨无因果,而引之识因果故,如其不识因果,必不知修福,福
且不修,如何能承受人无我法无我之深法。必使之知因果,修福业,而后渐渐引
人空义。故说有我者,其意亦正为引入无我。四百颂有云,初断不善业,中问断
蕴执,最终断我执,而入解脱道。乃至说无常苦等,亦无非为成熟某种有情,使
先知无常,先知其苦,而后引入无我。入行论亦云,佛说一切法,为说性空义,
如何不了知者,意谓当如理了知也。应当了知缘起甚深空义,离断常二边,以解
脱生死也。证教二种心要皆为甚深空义,乃至八万四千直接问接一切总法,最终
皆归结于空义一点,故大般若为经中王,以说甚深空义故。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
于世,为度众生转大法轮,不外显示空义。宝积经云,空性寂静无生理,众生不
知堕流转,佛为悲摄众生故,以种种门说空义,一切有力法皆非实有,其理完全
包括于性空、寂静、无生三法之内。
三颂
如是者,如上文所说一切称赞门中以赞说,缘起为希有赞,舍此而赞佛四禅,
四无色定,五智,乃至身语意诸功德,皆非希有,禅定外道所共,不为希有,自
不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