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85。 从如来受八万法聚:《长老偈经第一○二四偈》作:“dvasitim
      buddhato ganhi; dve sahassani bhikkhuto; caturasiti sahassani
      ye 'me dhamma pavattino。”(Thag。 p。92),中文译为“我从
      佛陀学得八万二千法,从诸比丘学得二千法,故有此等八万四千法。” 
 486。 学人:巴利文为“sekha”,意思是“尚需要学习,未
                                                                                 101

                                                                                 102
      达到阿罗汉果的圣人”,即须陀含向· 须陀含果、斯陀含向、斯陀含
      果、阿那含向、何那含果、阿罗汉向等七种不同程度的圣人。只有“何
      罗汉果”的圣人是“无学”。(参考注解526)
 487。 优哆逻僧,(sanghati); 比丘三衣之一。比丘三衣是僧伽梨
      大衣、入聚落衣,是上街托钵或入王宫时所穿之衣;优陀罗僧(uttar
      asanga),上衣、布萨时所穿的衣;安陀会(antaravasaka),内
      衣、作务衣,日常劳务及睡觉时穿的衣。 
 488。 襞:音ㄅ一ˋ,折叠衣服。 
 489。 拘尸那竭:巴利文为“Kusinara; Kusinagara”,又译“拘尸、拘
      尸那伽罗、拘尸那末罗、瞿师罗、拘夷那、茅力城、上茅城、仙人城”,
      是“末罗”(Malla)族的首都,也是佛陀入涅槃之处。
 490。 和跋单:巴利文为“Upavattava”,又译“生地· 本生所”,是末
      罗族首都“拘尸那竭”附近娑罗树林的名称。 
 491。 唯愿世尊自当知时:巴利文为“yassa dani bhante Bhagava
      kalam mannasiti”,中文译为“佛陀!对于您想做的事,现在正是
      时候”,又译“今正是时”,意思是“凡事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可以
      做您认为适当的事”。 
 492。 金刚子:巴利文为“Vajjiputta”,又译“跋耆子”。
 493。 薄拘罗‘巴利文为“Bakkula”,又译“婆拘罗、摩俱罗、重姓、
      仁性、善容”,是佛弟子中“寿命极长,终不中天”,“常乐闲居,
      不处众中”第一的比丘。
 494。 颇忆曾行淫欲事耶:对应之巴利文为“katikkhattum methuno
      dhammo patisevito ti?”(MN。 III。 p。125),中文译为:“从事过
      多少次淫欲的行为?”
 495。 颇忆曾起欲想耶:对应之巴利文为“katikkhattum kamasanna
      uppannapubba ti?”(MN。 III。 p。125),中文译为“曾经有过多
      少次欲望的想法?” 
 496。 超越乞食:没有依照顺序,次第乞食,即选择性的乞食。
 497。 畜沙弥‘巴利文为“samaneram upatthapeti”,意思是“为
      男性的初学者剃度”。其中,“沙弥”(samanera)是年龄在二
      十岁以下,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初学者;“沙弥尼”(samaneri)
      是年龄在二十岁以下未受具足戒的女性初学者。
 498。 白衣:巴利文为“odata…vasana”,意思是“穿白、在家人”,
      这是相对于“穿黄衣服的出家人”。
 499。 诃梨勒:巴利文为“haritaka”,又译“呵梨勒、柯子”,是
      一种可作为药用的树果。
                                                                                 103

                                                                                 104
 500。 三日夜:在对应之巴利文经典《中部第一二四经薄拘罗经》,
      尊者薄拘罗是在第八天断尽烦恼,得到解脱。
 501。 三达证,巴利文为“tisso vijja”,又译“三明、三达、三证、三
      明达”,即“宿命明”(pubbe…nivas' anussati nana)是
      能够知道众生宿世的种姓、行为等的智慧;“天眼明”
      (cut’upapatti nana)是能够知道众生此处死彼处生的智慧;
      “漏尽明”(asavanam khaya nana)是断尽烦恼,脱离生死的智慧。
      六神通(即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通)的前五通是
      共外道的,但三明是阿罗汉所专有的。在阿罗汉身上,这三通
      彻底究竟,所以称为三明。
 502。 鞞兰若:巴利文为“Veranja”,又译“毗兰若、鞞兰帝、随兰
      然”,是村庄的名字” 
 503。 黄芦园,巴利文为“Nalerupucimandamula”,又译“那邻罗
      宾洲曼陀罗树下、黄竹园”。其中,“那邻罗”(Naleru)是夜叉
      名,因为夜叉依止于此树而得名。
 504。 婆罗逻:巴利文为“Paharada”,又译“波呵罗”是阿修
      罗的名字。 
 505。 大海从下至上,周迥渐广,均调转上,以成于岸,其水常满,
      未曾流出:对应之巴利文为“Mahasamuddo … anupubbaninno
      anupubbapono anupubbapabbharo na ayataken' eva papato。”
      (AN。 IV。 p。198),中文译为“大海是渐渐地变深,渐渐地往下降,
      渐渐地变倾斜,没有突然的断崖。”
 506。 大海潮未曾失时:对应之巴利文为“mahasamuddo 
      thitadhammo velam nativattati。”(AN。 IV。 p。198),
      中文译为“大海〔的范围〕 是确定的,不会超过范围。”
 507。 大海水甚深无底,极广无边:对应之巴利文为“ya kaci loke
      savantiyo mahasamuddam appenti; ya kaci antalikkha 
      dhara papatanti; na tena mahasamuddassa unattam va 
      purattam va pannayati。”(AN。 IV。 p。199),中文译为
      “虽然世间上的河流都流入大海,雨水也从天空落下,
      但是大海不会因此而有不足或充满。”
 508。 瑰:音ㄍㄨㄟ,同“瑰”,是次于玉的宝石。
 509。 碧:青美之石。
 510。 珂:音ㄎㄜ,属于海中的螺。
 511。 螺璧:巴利文为“sankha”又译“车渠、壤伽”,海中的大型
      贝类。璧,音ㄅㄧˋ,瑞玉圜;“渠”同磲,音ㄑㄩˊ,贯耳之环。
 512。 玳瑁:音ㄉㄞˋ.ㄇㄠˋ,雄海龟,“玳”同“玳”。雌绿龟
      为“觜蠵”,音ㄗㄨㄟˇ.ㄒㄧ。
 513。 琁,音ㄒㄩㄢˊ,美玉。
                                                                                  105
 
                                                                                  106
 514。 鱼摩竭,巴利文为“makara”,又译“摩竭鱼”,是神话中的
      海中怪物。 
 515。 鼍:音ㄊㄨㄛˊ,鳄鱼。 
 516。 婆留泥:巴利文为“varuni”,意思是“海蛇?”
 517。 帝觉、帝觉伽罗、提帝麑伽罗:巴利文为“timi timihgala 
      timitimingala”,又译“提鼻、提鼻伽罗、提提鼻伽罗”,是三种鱼,
      第二种鱼可以吃掉第一种鱼,第三种鱼可以吃掉第一种及第二种鱼。
      麑,音ㄋㄧˊ,野兽。 
 518。 渐作渐学,渐尽渐教:对应之巴利文为“anupubbas ikkha
      anupubbakiriya anupubbapatipada na aya taken' eva anna…
      pativedho。”(AN。 IV。 p。201),中文译为“渐渐学习,渐渐练习,
      渐渐前进,没有突然的成就。” 
 519。 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施设禁戒,诸族姓子乃至命
      尽,终不犯戒:对应之巴利文为“Yam pi … maya savakanam
      sikkhapadam pannattam; tam mama savaka jivitahetu pi
      natikkamanti。”(AN。 IV。 p。201),中文译为“我为弟子们所制定
      的学处,即使有生命的危险,他们也不会违犯。”
 520。 诸法甚深,甚深无底,极广无边:对应之巴利文为“bahu ce
      pi bhikkhu anupadisesaya nibbanadhatuya parinibbayanti;
      na tena nibbanadhatuya unattam va purattam va pannayati。”
      (AN。 IV。 p。202),中文译为
      “即使有很多比丘证得无余涅槃的境界,但是涅槃境界不会因此而
      有不足或充满。”
 521。 四念处:巴利文为“cattaro satipatthana”,即
      “观身不净”观照五蕴所成身体的种种不清净,即观色蕴;“观受
      是苦”观照一切感受都不会令人感到满足,是苦的,即观受蕴;“观
      心无常”观照内心(想法、意识)的刹那生灭,变化不已,即观想
      蕴;“观法无我”观照五蕴、六根、六尘等一切现象(心的对象)
      都是因缘合会而生,分散而灭,没有不变的实体,都是无常、无我的
      现象,即观行、识蕴。这是用来对治“常、乐、我、净”的颠倒邪见。 
 522。 四正勤:巴利文为“cattaro sammappadhana”,四种增长
      善法,断除恶法的努力,即“已生之恶令断除”、“未生之恶令不生”、
      “未生之善令生起” 、“已生之善令增长”。“勤”(padhana)
      常常被误读为“断”(pahana)。“勤”(padhana)有四重
      意思:“律仪勤”(samvarapadhana),即努力于约束六根;“断
      勤”(pahanapadhana),即努力于断除恶念;“修勤”(bha
      vanapadhana),即努力于修习禅定;“守护勤”(anurakkhana
      padhana),即努力于守护个人的性质。 
                                                                                 107

                                                                                 108
 523。 四如意足:巴利文为“cattaro iddhipada”,要得到神通所
      必须具足之四个条件,即“欲神足”(chanda…samadhi)想要
      得到神通之意愿所发起的禅定;“心神足”(citta…samadhi)
      由心念力所得到的禅定;“精进神足”(viriya…samadhi)
      由努力止恶行善所得到的禅定;“思惟神足”(vimamsa…sama
      dhi)由思惟法义所得到的禅定。
 524。 五根:巴利文为“panca indriyani”,能令众生成就的五
      种能力,即“信根”对于佛说的四圣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进
      根”努力修习信根的对象(即四圣谛);“念根”念念不忘于进
      根的内容(即四圣谛);“定根”一心专注于念根的对象(即四圣
      谛);“慧根”思惟分别定根的对象(即四圣谛)。
 525。 五力:巴利文为“panca balani”,能令众生去除障碍,趣
      向成就的五种增长力量,即“信力”信根增长能断疑惑;“进力”
      进根增长能断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断邪念;“定力”一定
      根增长能断散乱;“慧力”慧根增长能断无明。 
 526。 阿罗诃、向阿罗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
      须陀洹、向须陀洹:对应之巴利文为“sotapanno sota…
      pattiphalasacchikiriy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