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气有其端,子半是也。节有其端,冬至是也。故立天之端而宿度见,立气之端而辰次见,立节之端而时候见。如周
正建子为天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夏正建寅为人统,皆所以立岁首而授民以时也,即立端于始之义。)表正于中,(表,
识记也。正者,正其子午。中者,中其四方。盖天道玄远,窥测不易,虽立端以察其始,尚不足以探其微,故又立表以
正其中也。如周公营洛置五表,颖川阳城居中表,其度景处,古迹犹存。中表南千里置一表,北千里置一表,东西亦然,
此正日景以求地中也。考之周礼曰∶大司空之职,立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
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此在郑康成固有注疏,但亦未甚明悉。朱子曰∶今人都不识土圭,康成
亦误。圭尺是量表景底尺,长一尺五寸,以玉为之是也。按古制土圭之长,尺有五寸,而测景之表,其长八尺。立表以
测景,用圭以量景,而天地之中,气候之序,于斯乎正矣。详求其法,盖以天体混圆,半复地上,半在地下。其上下二
端,谓之二极,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有奇。两极之中,横络天腰者,是为
赤道,其去两极,各九十一度有奇。日行之道,是为黄道,由赤道内外周行各半。其入于赤道之内,最近者,日行于参
九度之间,在赤道之北二十四度,其去北极六十七度少强,是为夏至日行之道,去极最近,其景最短,故立八尺之表,
而景唯一尺五寸,此以地在日中之南,时当阳极,故曰日南则景短多暑也。斯时也,黄道在参宿度中,出寅末,入戌初。
凡昼行地上者二百一十九度强,故昼长;夜行地下一百四十六度强,故夜短也。其出于赤道之外,最远者,日行于箕四
度之间,在赤道之南二十四度,其去北极一百一十五度有奇,是为冬至日行之道,去极最远,其景最长,故以八尺之表,
而景长一丈三尺,此以地在日中之北,时当阴极,故曰日北则景长多寒也。斯时也,黄道在箕宿度中,出辰初,入申末。
凡昼行地上者一百四十六度强,故昼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强,故夜长也。其黄道交行于赤道之间者,是为日行之
中道。春分日黄赤二道交于西北壁三度,秋分日交于东南翼十七度,各去极九十一度有奇,此度在南北远近之中,故景
居二至长短之半而寒热匀也。斯时也,黄道出卯中,入酉中,日行地上地下各一百八十二度有奇而昼夜平也。所谓日东
则景夕多风者,言地在日中之东,则日甫中而景已如夕,是地偏于左而东方木气多风也。所谓日西则景朝多阴者,言地
在日中之西,则日已中而景犹如朝,是地偏于右而西方金气多阴也。所谓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者,言夏至为
一岁之中,日在中天,其景最短,故景唯一尺五寸与土圭之长正相合处,此便是地之中,亦所以见岁之中也。故嵩高正
当天之中。极南五十五度,当嵩高之上。又其南十二度,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春秋分之日道,即赤道也。
又其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已。是夏至日去北极六十七度,春秋分日去北极九十一度,冬
至日去北极一百一十五度,乃其大数。此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故邵子曰∶天
地之本,其起于中乎。天之中何在?曰∶在辰极。地之中何在?曰∶在嵩山。惟天以辰极为中,故可以起历数而推节候;
惟地以嵩山为中,故可以定方隅而均道里。子午其天地之中乎。冬至阳生子,夜半时加子,所以干始于坎而终于离,此
南北二极独为天枢而不动也。夏至阴生午,天中日在午,所以坤始于离而终于坎,此冬夏二至,一在南,一在北,而不
可移也。惟天地之中,一定不易,是以圣人者出,处玑衡以观大运,据会要以察方来,皆自此而得之,是所谓表正于中
也。)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推余于终,即上文气余盈闰之义。盖欲求天道者,不立其端则纲领不得,不正其中则前
后不明,不推其余则气候不正,凡此三者缺一不可,知乎此则天度之道毕矣。推音吹。)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
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六六九九义见前。)天有十日,(十者成数之极,天地之至数也。天
有十日,如一月之数凡三十,一岁之数凡三百六十,皆以十为制也。故大挠察其象,作十干以纪之曰∶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竟,尽也。十干六竟,则六十日也,是为花甲一周。甲复
六周,则六六三百六十也,是为一岁日法之常数,而气盈朔虚不与焉,故云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凡自古有生之物,皆出天元之气,虽形假地生,而命惟天赋,故《宝命全角论》曰∶人生
于地,悬命于天,此通天之谓也。然通天之本,本于阴阳,故《四气调神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
本也。至若在地而有九州,在人而有九窍,又孰非通于天气而本于阴阳者乎?)故其生五,其气三,(自阴阳以化五行,
而万物之生莫不由之,故曰其生五。然五行皆本于阴阳,而阴阳之气各有其三,是谓三阴三阳,故曰其气三。夫生五气
三者,即运五气六之义,不言六而言三者,合阴阳而言也。一曰∶五运之气,各有太过不及平气之化,故五常政大论有
三气之纪者即此。其义亦通。按∶王氏以三为三元,谓天气地气运气也。然观下文云∶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是天气地气运气者亦由三而成,则三元之义又若居其次矣。此上二节与生气通天论同,见疾病类五。)三而成天,三而成
地,三而成人,(天者天之气,司天是也。地者地之气,在泉是也。上下之间,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天地人之气皆有三
阴三阳,故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此下三节,与三部九候论同,但彼以上中下三部为言,与此稍异,详脉
色类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三而三之,合则为九,正以见阴阳之变。故地之九野,人
之九藏,皆相应者如此。九野,九州之野。九藏,义如下文。)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形藏四者∶一
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出三部九候论。神藏五者;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也。出宣明
五气篇及九针论。)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蒙者,蒙昧于
目。惑者,疑惑于心也。)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上帝,上古圣帝也。先师,岐伯之师,僦贷季也。僦,
将秀切。)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天地之气,五行而已。日行天之五度,则五日也。日有十二时,五
日则六十时,是甲子一周,五行毕而气候易矣,故五日谓之候,而一岁三百六十日,共成七十二候也。)三候谓之气,(气,
节也。岁有二十四节,亦曰二十四气。一气统十五日二时五刻有奇,故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岁有四时,亦曰四
季。时各九十一日有奇,积六气而成也,故谓之时。按∶此乃一季之六节,亦曰六气,非一岁三阴三阳之六气各得六十
者之谓,盖彼为大六气,此为小六气也。)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积四九而成三百六十日,故四时谓之岁。岁
易时更,故各有所主之气,以为时之治令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
同法。(五运,即五行也。袭,承也。治,主也。此承上文而言岁时气候皆五运相承,各治其时,以终期岁之日。故时立
则气布,如春气主木,夏气主火,长夏气主土,秋气主金,冬气主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也。不惟周岁之气为然,即
五日为候,而气亦迭更,故云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年之所加,
如天元纪、气交变、五营运、五常政、六微旨、六元正纪,至真要等论所载五运六气之类是也。天运有盛衰,则人气有
虚实,医不知此,焉得为工?工者精良之称,故本经屡及此字,诚重之也,非后世工技之工之谓。此数句又出官针篇,
详针刺类六。)
二十三卷运气类
二、气淫气迫求其治也
属性:(《素问·六节藏象论》)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盛,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太过不及,
即盛虚之变,但五运更立,则变有不同耳。)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过,过失之谓,凡太过不及皆为过
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经,即本经气交变、五常政等论,见后第十及十三章。)帝曰∶何谓所
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所胜,五气互有所
胜也。春应木,木胜土。长夏应土,土胜水。冬应水,水胜火。夏应火,火胜金。秋应金,金胜木。故曰五行时之胜。
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万物盛长,故云长夏。不惟四时之胜如此,人之五脏亦然,如肝应木而胜
脾,脾应土而胜肾,肾应水而胜心,心应火而胜肺,肺应金而胜肝,故曰以气命其脏。命者天之所畀也。春胜长夏五句,
与金匮真言论同,详疾病类二十七。)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至,气至也,如春则暖气至、
夏则热气至者是也,即天元纪等论所谓至数之义也。始春者,谓立春之日,如《六元正纪大论》曰∶常以正月朔日平旦
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盖春为四时之首,元旦为岁度之首,故可以候一岁盛衰之气。一曰∶在春前十五日,当大
寒节为初气之始亦是。)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未至而至,谓时未至而气先至,此
太过也。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者,凡五行之气,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假如木气有余,金不能制而木反
侮金,薄所不胜也。木盛而土受其克,乘所胜也。故命曰气淫。淫者,恃己之强而肆为淫虐也。余太过之气皆同。按∶
此下旧有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十字,乃下文之辞,误重于此,今删去之。)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
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至而不至,谓时已至而气不至,此不及也。不及则所胜
者妄行,所生者受病,所不胜者薄之。所生者,生我者也。如木不及则土无畏,所胜妄行也。土妄行则水受克,所生受
病也。金因木衰而侮之,所不胜薄之也。故命曰气迫。迫者,因此不及而受彼侵迫也,余不及之气皆同。按∶《五营运大
论》曰∶主岁何如?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