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传净土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于彼等前祈请,迅速广转妙法轮,

    佛以神通知彼义。

    如同梵天供养金轮、帝释供养右旋海螺祈请圆满正等觉世尊(转妙法轮)那样,自己也可观想:在十方浩瀚无垠的所有世界中现前圆满正等觉不久、未说正法而安住的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面前,自身幻化为数多身体,手持法轮、海螺等吉祥供物,为饶益众生,祈祷劝请他们迅速转深广妙法轮,他们以神通了知此事后欣然应允。倘若能够这样观想,则与亲自去求法无有差别。这是以心观想(意念)。如果身语能真实做到,那么在具教法、证法功德住世的上师们面前请求四句以上法义也可使众多有情获得善妙法雨,并且可净除自己的舍法业障,生生世世不离三宝光明,永远也不会转生在暗劫中。

    戊六、对治邪见之请不涅槃支:

    于佛菩萨持教师,诸欲涅槃彼等前。

    祈请住世不涅槃。

    就像昔日铁匠之子珍达祈请世尊住世,结果世尊住世延长三个月那样,自己也可观想:在有意要趋入涅槃的诸佛菩萨、持教善知识前,诚心祈请他们为利众生于无数劫中不入涅槃而住世。他们也明知并欣然应允。(他们示现涅槃有三种原因:)如果没有所化众生,则如无有水器不能显现月影一样,佛陀的色身也就自然融入法界之中;诸佛菩萨圣者们如若住世时间过长,众生则会有他们将恒久住世之想,导致对修法产生懈怠心理,因此为了使众生生起厌离心而示现涅槃;也有因末法时期刚强难化的众生邪行种种,暂时无法调伏他们而心生厌烦趋入涅槃的。得地以上的圣者们如果愿意,那么想住世多久就能住多久。因此,我们不能生起诸佛寿命有长短的邪见。倘若自己所造的一切善根为高僧大德们长久住世作回向也同样(可达到效果),并可清净自己寿命之障等,功德极大。

    戊七(对治怀疑之回向支)分二:一、为众生获得究竟佛果作回向;二、为成办暂时利益作回向。

    己一、为众生获得究竟佛果作回向:

    以此为主三世善,回向一切诸有情,

    愿皆速得无上果,根除三界之轮回。

    所要回向的是什么呢?观想以自己现在正在成办的善事为主,过去、未来三世所积的一切善资粮。回向于谁呢?回向于一切众生,这是以大悲心缘利他(而回向)。为何目的而回向呢?愿一切有情都迅速获得无上菩提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后连众生之名也无有,犹如抖空口袋一样彻底根除三界轮回,使之成空,这是以大智慧缘佛果而回向,这与《现观庄严论》中所说的“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之义相同。

    尽管回向的方法有许多,但观想“诸佛佛子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的方法最佳。哪怕是小小的善根,如若作回向则一切众生也都可获得,这是因为佛陀的威德力、法性的谛实力与自己增上意乐的善心力所致。如果将凡夫人的有漏善根执为我所而不作回向,那么就会被嗔心等所摧毁;倘若为自他获得佛果而作回向,则因为法界无有空尽的缘故,如同水滴(落入大海中)的比喻一样,不需要担心它有朝一日会耗尽,这是为究竟利益作回向。

    己二、为成办暂时利益作回向:

    愿善我今速成熟,遣除十八种横死,

    身康力壮韶华丰,如夏恒河无尽财,

    无魔怨害享正法,如法成就诸所愿,

    弘法利生大益成,使此人身具意义。

    菩萨所行之事发愿作为成办暂时利他之因:以如此广大发心而回向的善根不等到来世,要依此身份成办自他二利,所以愿此善根在现世中迅速成熟于自身,从而遣除十八种横死,使寿命长如日月;无有病魔等损害,(健康)如金刚岩;风华正茂、青春美满如尽情绽放的莲花;身强力壮如天子;无穷无尽的财富犹如夏季的恒河水一般不断增长。如《入行论》中云:“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通过善根的加持而使自己既没有过分积累、守护、增长(财产)的散乱以及欢喜天子魔等障碍正法,也没有因未偿清宿债的怨敌强盗之危害而心生嗔恨。愿我们依靠善根力,不加勤作、自由自在地享受正法。如果短命、多病、无财以及遭受魔怨损害等,就会成为利他事业的违缘,身体、受用富足时应发愿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那样(上供下施),菩萨若有受用则用于布施等,以四摄广利有情,而与普通人拥有财富截然不同。如《经庄严论》(唐译文)中云:“悲施财三果,悲者恒增长,爱生及摄生,资生复三乐(无著菩萨释曰:“悲施财三果悲者恒增长者。谓菩萨大悲能增长三种故能念施得增长,三者增财,由施自在故能令得增长。爱生及摄生资生复三乐者。从是三果复生三乐,一者从悲为因生爱生乐,二者从施为因生摄生乐,三者从财为因生资生乐。已说大悲增果。”)。”如此一来,一切愿望都符合正法、无有障碍、称心如意地实现,依照《普贤行愿品》等经论中所说那样发愿受持教法和证法。

    佛教如意宝是通过讲修而发挥作用的。因为佛教是利乐有情的根本,依之可成办众生暂时、究竟的广大利益,由此使所获得的珍宝人身不会虚度而具有大义。《俱舍论》中说:“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唯有进行传讲、听闻、弘扬教法和观修、行持、领悟证法才真正是佛教后学者应做之事。其他的规章制度、资具福份(建筑设施、敲鼓吹螺)等无论多么完善丰富也不是真正的佛教。

    (如今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讲修的佛法,只是以贪嗔偏袒之心,犹如转轮子般没完没了地做许多冠冕堂皇的散乱事,并声称这就是佛教的所为。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狮子会被腹内的寄生虫所毁,佛教也是同样(会被佛教徒所灭)。如世尊曾说:“我此甚深教,余者不可毁,非我似我(持我教之人)毁。”一般来说,承担弘扬佛法讲修大业的人主要是诸位法太子——高僧大德善知识,但凡是佛陀的后学者都应根据各自的能力受持佛法(、弘扬佛法)。从广义来说,了知一句法义也是教法,思维一句法义仅仅生起一刹那善心也是证法。在如今佛教濒临隐没之时,仅以此弘法利生,也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在家男女们不要认为:我们怎么能负起弘法的重担呢?如藏族的谚语说:“凡子降生后,当做佛法事。”所以,尽管自己做不到广泛弘扬讲修佛法,但也完全可以作为弘扬佛法的顺缘,诸如奉劝别人学习论典,为求学者、闭关者提供口粮,想方设法让别人听闻一堂佛法,承侍、供养、协助讲经说法的诸位上师,自己也诚信佛法,断恶行善。如果能做到这一分也可称为弘扬佛法,虽然没有大名气也同样是在弘法利生。

    本来,所谓的“佛法完全隐没”是指在某地区城市中,既无有了知一句正法之人又无有生起一刹那善心之人的时刻。如果哪里有这样(知法义、起善心)的人,应当说那里有佛法。

    因此,在当今的浊世,通达正法的人们要以殊胜清净之心传讲、弘扬佛法。如《入行论》中云:“他人行劣事,我岂能如此?”续中也说:“于此末法恶世中,佛陀难行我行持,菩萨难行我行持。”能传讲、听闻、弘扬佛法的人,诚如《念住经》中所说:“听闻正法后,广弘之智者,远离诸老死,转生无上处(指清净刹土)。”

    如果因为对佛法有吝啬心或由于懈怠而不为他人宣说,则将于生生世世中成为愚笨迟钝之人:一个名叫拉灿丹的人在一个月中研学,结果一句偈颂也不懂,这是由于他曾在迦叶佛教法中转生为一位通达三藏的比丘,当时因吝啬而不为他人说法的业障所致。

    如是对此积累资粮法——七支供,从即日起就必须精进修持。如若自己想行善并且具足顺缘时不立即行持而一拖再拖,那么善心犹如闪电一般稍纵即逝。相反,罪业力量强大,长久串习,持续而存,由此就会随着罪业转。如律藏中说:“应当速行善,制止罪业心,福德若耗尽,意将喜罪业。”当下,我们务必要身体力行积资净罪。虽然造了如山王般的罪业却不曾作一次忏悔,不曾积累芝麻许的善业却奢望将来得财得利,这是世间在家常人的观念。

    实际上,我们死后很难从遗产、子孙等处获得法利,看看如今的子孙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尚且以向他们的眼中洒灰的暴行来虐待,死后很难尽心尽力为他们作超度佛事。而自己所造下的罪业却一直在前面等候着我们。如果在如今无需指望别人的时候尽力积资净障,胸有成竹而死,那么则死后既不需要作七期(七七四十九天的)佛事,也不必心惊胆战地畏惧罪业在前面等着自己,而是如同已从熊熊烈火的宅院中解脱出来一样,心中无怨无悔,无所畏惧。一边心里观想以上引导的所有意义,一边双手合掌,同时口中缓慢念诵“闻听他人行善时,……使此人身具意义”一遍。

    已获趋极乐刹胜人身,欢喜积累白法资粮者,

    愿不沉迷劣缘轮回事,恒时精进行法祈加持。

    第二因——积资净障终

 极乐愿文大疏发菩提心

    极乐愿文大疏

    发菩提心

    丁三、发菩提心:

    往生极乐世界的助缘第三因——发殊胜菩提心,在本颂中并没有单独宣说,但它可以包括在前面的回向支中,或者在前文“加行发心殊胜”中也已概括地讲述了。如果想要实际修行,就在前方虚空中观想:自己于现前安住的阿弥陀佛等诸佛菩萨金刚持上师尊众前受持大乘菩萨戒。念诵皈依发心偈“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三遍,或者诵“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再念诵“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展转益增长”。如果每天都这样受菩萨戒,则可通过修炼,生起、增上菩提心,而且可以积累不可思议的福德。如《慧海请问经》中云:“以诸十方妙珍宝,供养无数俱胝佛,生起一次菩提心,前者不可比此福……”《华严经》、《入行论》等经论中也宣说了发心的众多功德。

    如果我们以贤善意乐、发菩提心来修炼自心,那么即使因业力所感堕入恶趣,也会因发心的善业力而不会产生邪念,并且依靠恶趣的身份也能净除业障。如大慈大悲导师的本生传中所记载的那样。又如颂云:“业之异熟不可思,大悲主亦转旁生。”

    本来,对于声闻阿罗汉乘坐的马车,世尊甚至用脚接触也不应理,(何况真实拉马车?)而对于初发菩提心(菩萨所乘)的马车,世尊以头牵引也未尝不可,因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佛经中说:)与受了声闻自宗的别解脱戒而获得解脱相比,受菩萨戒后毁戒而堕入恶趣更为殊胜。此刹土中的诸位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并实现所愿。因此,我们平时励力发心极为重要。

    自利声缘亦无此胜心,不思自利愚者岂知晓?

    成办二利圆满正觉因,祈愿修习利他菩提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