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寰昏笮校钟兴删停裾庋纳浦兜闹傅迹皵準跀溄胨捣ǎ梦欧ㄒ眩衔逑路纸帷!北热缢瞪崂ニ芸炀椭ぐ⒙藓海淙幻挥幸蛟堤鹜拥慕淌诮探耄绻隳芴较裆崂ァ⒛繐b连。。。这些解脱的圣弟子、阿罗汉们开示,也一样的可以得到利益,一样的可以帮助你断五下分结,“阿难!是名敎授敎诫听法福利。”这个就是教授教诫听法福利。从这一经我们也知道喔,临终蛮重要的。

  “复次、阿难!若比丘先未病时,不断五下分结,乃至生分微弱,不闻大师敎授敎诫说法,复不闻余多闻大德诸梵行者敎授敎诫说法,”没有听闻大师说法,也没有办法听到这些解脱的善知识说法。“然彼先所受法,独静思惟,称量观察,得断五下分结。”这个很重要喔!这个是什麽意思?你虽然还没断五下分结,临命终前也没有得到像佛陀这样的大师的引导,也没有听到这些解脱的阿罗汉、圣弟子们的指导,但是你过去已经听闻圣法,学了很多的正见、正法,你只要在那个时候,把这些听闻过的正见、正法,提起来思惟,静静的一个人在法上去思惟、称量观察。

  在我们身心苦痛,临终的时候,正好把我们学的正见、正法拿出来思惟观察。就利用我们身心的苦痛,身心所遭受的——受,去实验、去实证、去考察、去观察,如果你能这样子的话,一样可以断五下分结。那麽就知道,我们平常所学的、所熏习的、所多闻的正见,那个时候还是用得上,如果我们平常连正见也没有听、法也没有受、什麽都不懂、邪见一大堆,临命终一定颠倒!当然有善知识的引导最好,(如果)没有,你只要把那个正见、正法拿起来,当下观察思惟,一样的可以证入、可以体会。“阿难!是名思惟观察先所闻法所得福利。”先前所得的、所闻的这些正法,也可以产生这样的福利作用。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断五下分结,不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真正的阿罗汉是贪、瞋、痴的永断、烦恼尽灭,是爱尽解脱。这里讲的断五下分结,不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表示他只是三果,还不是四果的阿罗汉,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下。如果是这样子的人,“然后得病,身遭苦患,生分微弱,得闻大师教授教诫说法,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阿难,是名大师说法福利,”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就知道了,三果以前的他可以得三果,到三果了可以证阿罗汉,都进一步了。比如讲你还在初果或者是二果,你听了大师或者是善知识的教授教诫,或者是依法来思惟观察,你就能够证入到三果,就是断五下分结。三果、断五下分结的人,贪瞋痴还没有完全断尽,听了教授教诫的话,他可以证到爱尽解脱,就是证阿罗汉、四果。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断五下分结,不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觉身病起,极遭苦患,不得大师敎授敎诫说法,然得诸余多闻大德诸梵行者敎授敎诫说法,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阿难!是名敎授敎诫闻法福利。”和上面一样,如果没能到听像佛陀这样的大师教诫,听已经解脱的善知识、梵行清净的善知识教授教诫,一样的也可以解脱。

  “复次、阿难!若有比丘先未病时,断五下分结,不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其身病起,极生苦患,不得大师敎授敎诫说法,不得诸余多闻大德敎授敎诫说法,然先所闻法,”跟前面是一样的,你过去听到正法,“独一静处思惟,称量观察,”你只要静静的去思惟这些法义,观察自己的身心,“得无上爱尽解脱,不起诸漏、离欲解脱。阿难!是名思惟先所闻法所得福利。”也一样的可以证阿罗汉、解脱。

  “何缘叵求那比丘,不得诸根欣悦,色貌清净,肤体鲜泽!叵求那比丘先未病时,未断五下分结,彼亲从大师闻敎授敎诫说法,断五下分结”佛陀告诉他、叵求那比丘没有生病以前,还没有证到五下分结,也就是他还没有证三果。佛陀去开示他以前,他还没有证三果,所以从佛陀的教诫教授中,他断了五下分结,就是证了三果,“世尊为彼尊者叵求那,受阿那含记。”阿那含就是三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这一经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平常的闻法、平常学习的正见很重要,我们平常得正法、正见,依法修行,证果本来就不难。当然有的人不一定活得很老,时间不够了当然也会来不及,闻法当生能受用当然最好,既使没有(大受用),临终前还有这样的福利,如果你亲近的是一个真正解脱的圣者,你临终前,他给你的指导、他会开示你,你也许可以证到三果,如果你已经证三果了,还没有证阿罗汉,他的开示也许你证阿罗汉,这是亲近善知识的重要。

  如果今天没有办法碰到这样的善知识,但你所闻的法是正法、是正见的话,在临终前一样可以利用最後的机会,依法思惟、观察,也一样可以得受用解脱。那(相对来说)这个是不容易的,为什麽不容易?这个要相当的有正念、正思惟。前面几经看,有的人一痛、一苦、受不了,不正思惟就来了,定力不够、信心不够,对佛法僧还没有不移,就会退悔。所以我们平常的熏习很重要喔,能亲近一个真正的大善知识是很重要的,能当下受用最好,不然呢,临终也有这样的福利。这一经给我们很大的信心。

  我们今天从导师的论著里,那是导师一生的心血啊,我们从中得到正见,得到正法,让我们有个入处,我们真的要感谢,既使我们不能亲身亲近、不能接受指导,但至少我们得了正法、正念、正知,要善於把握,好好的思惟、好好的观察,每一个人都应该会有受用,这个我们要有信心,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因缘。

  再看下一经是13359经,这一经是关于阐陀比丘的,他是怎麽样临终的,大家看这一经也很精彩。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尊者阐陀,住那罗聚落好衣庵罗林中,疾病困笃,时尊者舍利弗,闻尊者阐陀,在那罗聚落好衣庵罗林中,疾病困笃,闻已,语尊者摩诃拘絺罗,”舍利弗尊者听说阐陀比丘生病了,就告诉摩诃拘絺罗“尊者知不,阐陀比丘,在那罗聚落好衣庵罗林中,疾病困笃,当往共看,”舍利弗就找拘絺罗一起要去探病,“摩诃拘絺罗默然许之,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共诣那罗聚落,好衣庵罗林中,至尊者阐陀住房,尊者阐陀遥见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綎床欲起,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阐陀汝且莫起,尊者舍利弗,摩诃拘絺罗,坐於异床,问尊者阐陀,云何尊者阐陀,所患为可堪忍不,为增为损,如前叉摩修多罗广说。”舍利弗跟拘絺罗尊者去看阐陀,就对阐陀尊者讲:你所患的病还可以忍受吗?病苦是增加了呢,还是减少了一点、慢慢好一点呢?就是问病的一种语气,跟前面几经说的都一样,“尊者阐陀言:我今身病,极患苦痛,难可堪忍,所起之病,但增无损,唯欲执刀自杀,不乐苦活,”阐陀尊者就回答说:我今天的病,很苦很痛受不了,非常的痛、非常的苦,没有办法忍受,这个病苦,只有增加,没有减少,所以我想拿刀子来自杀,不想过这种痛苦的日子,不想再活着啦。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阐陀!汝当努力,莫自伤害!”舍利弗安慰他、鼓励他,你一定要努力:不要伤害自己、不要自杀,“若汝在世,我当与汝来往周旋。汝若有乏,我当给汝如法汤药。”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尊者舍利弗的慈悲,他安慰尊者阐陀,你不要没有信心,不要伤害自己,要努力、要打拚。如果你留在人间,我会跟你来往,我不会不理你的。“汝若有乏,我当给汝如法汤药。”你缺乏什麽,你有所需要,我都会如法的给你,我会给你汤药、给你医疗上必须的帮助,“汝若无看病人,”如果没有人招呼你、照顾你,“我当看汝,”我会照顾你,“必令适意,”会让你满意的,“非不适意,”不会让你在那边烦恼,我会尽量的帮助你。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像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他们证了阿罗汉都非常慈悲的,对这些同参善友,都非常非常的爱护。

  “阐陀答言;我有供养,那罗聚落诸婆罗门、长者,悉见看视,衣被、饮食、卧具、汤药,无所乏少;”他的意思是说,我在这里受到的供养很好、很多,没有缺乏。这些婆罗门长者对我很尊敬、很照顾,不管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都有,都照顾得很周到、没有缺乏。“自有弟子修梵行者,随意瞻病,非不适意。”还有一些后学弟子们,跟从他学法的,这些弟子们也一样的很照顾他,不是没有人照顾他。“但我疾病苦痛逼身,难可堪忍,唯欲自杀,不乐苦生”但是这些外在的照顾,并没有办法减少他身心的苦患,(此苦)实在是没有办法忍受。我们从这个地方就知道,我们现在的医学就发达多了,像现在癌症的末期也是很痛、很苦的,但是我们现在就有吗啡、麻醉药,只要给他适量的麻醉药,那他就不会那麽痛苦。现在人就条件好多了,过去很多人在临命终,为什麽那麽苦?实在是病到後期,有的都真的很痛、很苦、很难忍受的。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喔,癌症的末期都是很痛、很苦的。我们没有身受的人不知道,所以我们对癌症、临终的病患要多照顾,就是在这里,因为他真的是很苦、很痛的。

见灭知灭故

  “舍利弗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舍利弗给他这样的照顾跟安慰都对他没有帮助。这个时候就想在法上给他启发,所以舍利弗就讲了,我今天问你,你随意的回答我。“阐陀!眼及眼识、眼所识色,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只要谈到法,就是要让他知道无常、无我,能体会到无我,那你还会说我在受苦吗?有一个‘我’难受、难忍吗?还是要在法上去启发他,所以从六处来明无常、无我。这个跟佛陀在前一经的引导是一样的。“阐陀答言,不也尊者,”阐陀当然明白了,这不是我、也不是我所、也不是相在。“舍利弗复问:‘阐陀!耳……。鼻……。舌……。身……。意及意识、意识所识法,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甚至意识所识的一切法,有没有一个我?或者是我所?或者是相在?“阐陀答言,不也尊者”,当然他也明白,他说不,这里没有我。

  “舍利弗复问,阐陀汝於眼,眼识及色,为何所见,何所识、何所知故”那麽既然这样子,你对於眼、眼识及眼识所见的色,你的看法是怎麽样?你所了解的、你所看到的、你所明白的是什麽?“言眼,眼识及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你今天说不异我、不相在、非我。你到底是看到什麽?知道什麽、明白什麽,而认为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舍利弗怕他所说的只是知识的、观念的,可能还不够透彻,就进一步去探讨,

  为什麽要进一步去探讨?看到他那麽苦,那麽受不了,那麽想自杀,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