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注】阳明经病,面合当色赤,是热邪犹怫郁在经,尚未入里而成实也。故虽不大便,
不可攻之。若攻之,则怫郁在经之邪不解,必令发热色黄。若其人里燥,小便利则同燥化,
当不发黄,而必大便硬矣。
【集注】方有执曰∶合,应也。赤,热色也。胃热上行,面应赤色,攻则亡津液,故
发热色黄,因小便不利也。
程知曰∶言热在阳明之经,不可攻也。热在于经,阳气怫郁在表也,攻之则经中之热,
未得表散,必发热色黄,因小便不利也。
程应旄曰∶热阻于肌肤之间,故发热而小便为之不利,郁而成黄也。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
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注】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小便若利,大便因硬,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
身无汗,是阳明之热不得外越,而上蒸也;小便不利,湿蓄膀胱也;渴饮水浆,热灼胃腑
也。此为湿热瘀蓄在里,外薄肌肤,故身必发黄也。茵陈蒿汤主之者,通利大小二便,使
湿热从下窍而出也。
【集注】方有执曰∶越,散也。头汗瘀热发黄,注皆见太阳篇中。茵陈逐湿瘀之黄,桅
子除胃家之热,大黄推壅塞之瘀,三物者,苦以泄热,泄热则黄散矣。
程应旄曰∶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足征阳热之气,郁结于内而不得越,故但上
蒸于头,头为诸阳之首故也。气不下达,故小便不利,腑气过燥,故渴饮水浆。瘀热在
里,指无汗言,无汗而小便利者属寒,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属湿热,两邪交郁,不能宣泄,
故而发黄。解热除湿,无如茵陈、栀子
清上,大黄涤下,通身之热得泄,又何黄之不散耶?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
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注】此太阴转属阳明证也。伤寒脉浮缓,手足热者,太阳也。今手足自温,非太阳证,
是为系在太阴也。然太阴脉当沉缓,今脉浮缓,乃太阳脉也。证太阴而脉太阳,是邪由
太阳传太阴也,故曰∶系在太阴也。若小便自利者,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至七八日
大便硬者,则是从燥化,此为阳明也。
【集注】程应旄曰∶阳明为病,本于胃家实。胃家之实,不特三阳受邪,能致其转属
阳明,即三阴受邪,亦能致转属阳明,聊举太阴一经例之∶脉浮而缓,是为表脉,然无
发热、头痛、恶寒等外证,而手足只温,是邪不在表而在里。但入里有阴阳之分,须以
小便别之,小便不利,湿蒸热瘀而发黄,以其人胃中原无燥气也;小便自利者,胃干便
硬而成实,以其胃中本有燥气也。病虽成于七八日,而其始证却脉浮而缓,手足自温,实
是太阴转属而来也。即太阴、阳明推之,少阴三大承气证,厥阴一小承气证,何非转属阳明之病哉!
魏荔彤曰∶病在太阳,热为湿郁团聚于里,必有归着。既不能发黄,小便自利,则邪何
归乎?不得不归之于万物所归之胃。至于七八日,小便自多,大便自硬,而为阳明病矣。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注】凡伤寒,无论三阴、三阳,若转系阳明,其人必有 然微汗出之证,始为转属阳明也。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注】太阳病吐之表解者,当不恶寒,里解者,亦不恶热,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
是恶热也。此由吐之后,表解里不解,内生烦热也。盖无汗烦热,热在表,大青龙证也;
有汗烦热,热在里,白虎汤证也;吐下后心中懊 ,无汗烦热,大便虽硬,热犹在内,栀子豉汤
证也;有汗烦热,大便已硬,热悉入腑,调胃承气汤证也。今因吐后,内生烦热,是为气液已伤之虚烦,非未
经汗下之实烦也。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叶石膏汤,于益气生津中,清热宁烦可也。
【集注】张璐曰∶此以吐而伤胃中之液,故内烦不欲近衣。虽显虚烦之证,较关上脉细数而成虚热,脾胃
两伤者稍轻,虽不致逆,亦误吐之过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
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按】欲食冷食之下,当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无此一句,则不喜糜粥欲食冷
食,与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联属。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细玩之,则可知必有
“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浅及深之谓也。
【注】太阳病不解,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是表已解也。关上脉细数,
胃不和也。细者,胃气虚。数者,胃气热。证脉不和,询其故,知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
病在太阳,正气未衰,吐之者,伤胃未深,故腹中知饥,口不能食也;三四日病在阳明,胃
中已热,吐之者,复伤津液,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也;五六日病将转入阴经,正气已衰,
吐之者,胃中虚冷,故朝食暮吐也,此皆医吐之所致,尚在可治。故曰∶此为小逆也。
【集注】程知曰∶本太阳病,医吐之,则表邪乘虚传入阳明,伤动胃气,而关脉细数矣。
程应旄曰∶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以医吐之所致,则非脾胃本来之病,此
为小逆。更勿误治,使小逆变成大逆也。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注】食谷欲呕,属阳明者,以胃主受纳也。今胃中寒,不能纳谷,故欲呕也。以吴
茱萸汤温中降逆,而止其呕可也。若得汤反剧者,此必非中焦阳明之里寒,乃上焦太阳
之表热也。吴茱萸气味俱热,药病不合,故反剧也。法当从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
呕之例治之,宜葛根加半夏汤。
【集注】方有执曰∶食谷欲呕,胃寒也,故曰属阳明,言与恶寒呕逆不同也。上焦,以膈言也。
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
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病患脉数,数为有热,则当消谷引食,今食而反吐者,盖以身热脉数,误为表
热而发其汗,因使其人阳气微,膈气虚也。不知此脉之数,乃外邪客热之数,非胃中实热
之数也,其不能消谷食而反吐者,乃胃中本虚冷故耳。
【集注】程知曰∶此言汗后脉数吐食,当责胃之阳虚也。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过多,令
阳气微,膈气虚,客热外越,故脉数也。客热不能消谷而吐者,当责其胃之虚冷,若因
其数而投以清胃之药,则左矣。
程应旄曰∶见数脉而反吐者,数为热脉,无力则为虚脉,隔虚阳客于上,不能下温,故
令胃中虚冷。热为客热,寒为真寒,究其根由,只由发汗令阳气微。然则阳气之珍重何
如而可误汗乎?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注】阳明病不能食者,为中寒,即有脉数客热,上条既戒以不可汗,此又言亦不可
攻。若攻其热,则寒其胃阳,亦必作哕矣。所以然者,客热虽除,胃亦虚冷故也。以其人
本来胃虚,故攻其热必哕。哕,即干呕也。
【集注】方有执曰∶攻热皆寒药,故知必哕。胃中虚以不能食言,此亦戒谨之意。
林澜曰∶阳明谵语潮热,不能食者,可攻,由燥屎在内也。乃亦有胃中虚冷不能食
者,须详别之,未可便以不能食为实证也。若误攻之,热去哕作矣。然则安得以阳明概为宜下哉!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注】此承上条不攻亦哕之义也。若其人胃中虚冷,不能食者,虽不攻其热,饮水则
哕,盖以胃既虚冷,复得水寒,故哕也,宜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温而降之可也。
【集注】喻昌曰∶表热里寒,法当先救其里,太阳经中亦用四逆汤,其在阳明更可知
矣。此条比前条虚寒更甚,故不但攻其热必哕,即饮水亦哕也。
汪琥曰∶若胃中虚冷不能食,饮水则水寒相抟,气逆而亦为哕矣,法当大温。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KT ,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
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注】误攻饮冷,皆可致KT ,固矣。今趺阳胃脉浮而不大,无力而虚,则是胃虚与邪
相抟,即不误下饮冷,亦令KT 也。若趺阳胃脉滑则为哕者,乃热气拥郁之KT ,非胃气虚
竭之KT ,医何可取实责虚,以自取其咎耶!若趺阳胃脉浮而鼻中燥者,此热据营分,营热
迫血妄行,必作衄也。世有以哕为呃逆者,不
知哕即干呕也,以其有哕哕之声,故又名哕也。观今病呃逆之人,与饮冷水则气自脐下
冲上,退场门而作格儿格儿之声,声长时止者为实,可治;声短不已者,为虚,难治。
【集注】方有执曰∶此又出趺阳脉,而以哕与衄言,皆逼汗而不得汗之所致也。咎,过
愆也。责虚,言求病于虚。取实,言反以虚为实而攻取之也。血属阴而为内守,故曰守
空。迫血,言劫汗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抟,则为肠鸣,医
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必KT 。
【按】“令汗大出”四字,当是衍文。
【注】寸口脉浮大,指六脉皆浮大也。六脉皆浮大,则非阳明按之大脉,乃太阳不按
之大脉也。医反下之,此为大逆,则从前浮脉变而为无血之虚,大脉变而为胃冷之迟。虚
寒相抟,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与饮冷水,其人得水寒之气,冷与虚相抟于胃中,故
必KT 也。KT 者,气 结有声,即今之呃逆也。
【集注】程知曰∶言邪气在表妄下之变也。寸口浮大,而无硬满脏热之证,法应发汗,若
反下之,此为大逆。既经妄下,则所谓浮者,至于内空而无血;所谓大者,变为里虚而有
寒,虚寒相抟,则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以水寒胜热而作汗,里
先虚寒,又得冷水与之相抟,则冷结上焦,必至咽噎塞而气逆矣。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注】伤寒哕而不腹满者,为正气虚,吴茱萸汤证也。哕而腹满者,为邪气实,视其
二便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也。
【集注】成无己曰∶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
前部小便也,后部大便也。
程知曰∶前部不利,后人治以五苓;后部不利,后人治以承气是也。
沈明宗曰∶邪传于胃,胃气壅遏,两气相抟,气逆上冲,则为哕矣。
张锡驹曰∶伤寒至哕,非胃气败,即胃中寒。然亦有里实不通,气不得下泄,反上逆而为哕者,当详辨之。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注】谵语一证,有虚有实。实则谵语,阳明热甚,上乘于心,乱言无次,其声高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