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竟无佛教教育思想评述
李远杰
内容提要 欧阳竟无在刻经弘法、办学育人、深研佛学的一生中,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佛教教育思想。主要由四方面构成,一是关于师生关系;二是关于学佛之观念与方法;三是关于佛学研究所藉之经典和研习次第;四是关于学生的素质。从中他提出了不少值得今人借鉴的真识卓见。
关键词:欧阳竟无 佛教教育 方法与素质
作者李远杰,1968年生,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19世纪末叶,中国佛教已衰败不堪,影响式微。不仅义学凋敝,有真才实学之僧尼,寡若晨星,而且僧团涣散,典籍严重逸失,有效的传法弘道几成别调孤弹。佛门封固一隅,热衷于经忏超度,佛法真智慧真精神被遮隐废弃。这遭致社会先进阶层愈来愈激烈的评击非议,酿成了大规模的“庙产兴学”运动,佛教面临毁灭的危险。此种状况引起许多有志之士的深深忧患。一方面西学东渐咄咄逼人,另一方面传统儒学衰竭乏术,不甘心全盘西化的不少知识分子转而在佛法中寻找拯世济民的精神资源,同时力图顺应时代,重构现代佛教。石埭杨老居士于海内外广搜佛书,刻经弘法,先后创立洹精舍和佛学研究会,培养佛学人材,以期复兴佛教。佛教教育问题由此被尖锐地而且迫切地摆上了历史层面。
为了继承师风,振兴佛教,欧阳竟无一生以办学育才为己任,创办支那内学院,培养出不少佛学俊彦。他的佛教教育思想是其佛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而又相对突出,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笔者认为欧阳先生的教育思想主要由四方面构成:一是关于师弟关系;二是关于研究之观念与方法;三是佛学所藉之重要经典和研习次第;四是关于学生之素质。
一、关于师弟关系
首先,欧阳认为,在学佛过程中,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服从于佛与弟子的关系。也就是说,“师法不师人”,首要是师佛所悟之正法而不是唯诺于上师之言论。“师非唯以行果为标准也,有果上师,佛菩萨是。”'1'这就是说,师只是中介,因而师论不可作为终极定论,最终必须以佛菩萨之究竟义为旨归。即所谓“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其次,他强调师的作用,称传正法续慧命者为“接续师”。指出:“学依接续师,即于古人立义不应轻易改动;改动立义即非师承。”'2'肯定了佛法弘传中的继承性、连续性,肯定了师承在佛法正旨由古达今中的重要作用。在培养善根慧智,在因人指点学佛方法,在契理契机运用佛法,在鉴别佛菩萨之方便语与究竟义等中,上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欧阳竟无力争居士在师道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出,“白衣不当说法,谬也”,“比丘不可就居士学,谬也。”'3'在他看来,应不分僧众居士,能者为上,居士若有大德硕学,也可为师,甚至为出家僧尼之师。
再次,他也不否认在佛法薪传中,弟子的能动作用。他认为:“宗义创自先哲,推阐亦留待后人,或详其所略,或厘其所杂,或疏失之纠修,或他义之资发;破弃盲从,革除亻龙侗,有果有因,整然不乱。”'4'在师弟关系中,虽然师处于主导地位,但弟子也有很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绝非一味因袭,依葫芦画瓢,甚至弟子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为佛法内容是客观的,佛出世若不出世,“法尔如是”,从根本上说,师法而非师人。所以,在佛法面前人人平等,弟子当然有可能因其根器或因缘殊胜而超过老师的佛学水平或境界。欧阳认为,这种既有严谨因袭,而又敢于破弃盲从,大胆除蔽的师弟相传才是“真所谓师承”。这种师弟之授受不同于世俗那种古训师言不可逾越不可修正的照搬硬套,区别于所谓的“标宗定义之授受”。
二、关于佛学研究之观念与方法
首先,欧阳认为,研究佛法应树立正确的佛法研究观。佛法广博,但仍可一以贯通。佛法所含的真实内容本是不可言说的,现有之佛法乃方便言说,不可执著为实有,否则导致心外求法。他言称:“若说佛法实有胜法可学,此即魔说而非佛说。……佛有所说,但老实人说本分事而已,论其实在固不可言说也。”'5'他认为,佛之方便言说,随机说法,应病与药,法门多样,但依其真实而不可言说之义又是一以贯通的。大乘小乘、空宗有宗说法虽有不同,但其“所依之事皆同”,“所谓诸佛语言,九事所摄;又谓乘则有三,教则唯一也。”'6'这就是说,既要看到佛法之多,更要理解佛法之一,既要明白佛法之虚,更要证悟佛法之实。
由此佛学研究范围应是宽大的,包括印度佛学和中土佛学诸宗,“但佛学范围虽大,内容仍是一贯,仍有条理充实。今之研究,亦将由分而合,以期成一整体之佛教。言余志愿,乃在建立支那之那烂陀矣。”'7'可见欧阳竟无力图以其唯识学贯通整个佛学,并重建世界佛学研究与传播中心之宏愿。
其次,欧阳强调佛学研究中绝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下结论。他指出:“世间事从多数,期以能相安无害而已,不必求彻底也。今言学则不然。处处须得真相,即处处须以教理为断。”'8'佛学服从客观教理而不是服从多数人之意见。世间争议很多时候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裁断,以此可以相安无害。但若是要彻底追求真理,则不能如此,因为真理并不一定在多数人手里,或者说多数人的见解并不等于真理。佛学追求的是彻底明澈真相,所以应以教理、以圣言量、以已被佛陀证得的法性为准绳。
再次,佛法研究须抱“发明主义”,不可抱“违反主义”。按欧阳竟无的理解,佛法是有结论后之研究,因此,“推阐发挥,皆不能外于已定之结论,非由研究遂别得一新结论也。”他认为,说佛法已有定论并非迷信,而是因为“教”由“无漏智等流而出,非世间见之比”;理,“由教引起,演绎而不离其宗,非徒凭直觉随意立义可以相拟。”也就是说,佛法之结论(教理)是圣智圆满证得的终极真理,佛法之研究不是凡智之人别觅结论,标新立异,而是通过研究去体悟这一结论——终极真理。学佛法是“处有漏而究无漏”不可不察,所以佛法研究“须抱发明主义,不可抱违反主义。”'9'这就是说,发明即发现显明佛法所证之真如,或者说去理解参悟已有之定论(此定论是不可言说)。
最后他总结说:佛学是内学,内学不同于外学,有三个内涵,一是“无漏为内,有漏为外”;二是“现证为内,推度为外”;三是“究竟为内,不究竟为外”。在此他强调了佛法作为超世俗之学,不同于世俗之各种学说,如哲学等,佛法主张亲证,要解决根本问题,并对这一问题已有明确圆满之定论,'10'所以其学习态度与世学不同。由此正确的学佛态度是:“其一,理是法尔,学是模填”;“其二,理是现在,学是过、未”;“其三,理是现量,学是比量”;“其四,理是无为,学是观察”;“其五,理是不动,学是建立”;“其六,理是真如,学是正智”;“其七,理是无分别,学是有分别”;“其八,理是离心意识,学是猛用六识”。这里所言之理即指佛法之真谛,佛法所揭示的真如。也就是说作为学习对象的“理”是客观的常住不变的,学习只是如实地去反映体悟之。欧阳还指出,学习之具体方法有猛入、徐入、巧入、平入四种,根据各人的特点而灵活采用。但是学习中一定要克服望文生义(指不求甚解)、裂古刻新(指标新立异)、蛮强会违(指泥古不化)、模糊尊伪(指以假为真)四种不良习气。'11'
三、强调学习应选择正确的典籍和研习次第
对汗牛充栋之佛学经论,初学者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他认为学要以龙树、无著之学为正学,也就是依《般若》、《瑜伽》之言为正言。他说,“佛后真师,龙树、无著,位皆初地,说法独正。”为什么呢?因为,“ 初地菩萨有漏种隐、无漏种现,无漏种现乃所谓正法也。”而且,“初登地时,欢喜至极,说法遂详,详则易解,接近世俗。”而那些高者如马鸣八地菩萨,“语略难知”,而那些低者如贤首、天台仍是凡夫,“所有说言,更不足恃。”'12'“龙树破小”、“无著详大”二家缺一不可。而以玄奘为代表的唐人的翻译版本,又是最可信赖的,“今继唐人,须大家担当”。如果今人对大乘之义感到望尘莫及,“而小乘思想接近,亦可藉以引导也。”'13'也就是说《阿含》系列也切实可资研究。
欧阳把佛法圣言文字分三类四科,一是通慧文字,此乃基础,故为俱舍立科,此相当于菩萨行道相智中之一切智;二是二慧文字,空有就像车之二轮,即瑜伽立科和般若立科,此相当于菩萨行道相智中之自乘法;三是极慧文字,如江河入海,一切一味,故为涅?立科,此相当于菩萨行道相智中之一切智智。为了指导内学院学员修习,他具体地列出了四种文字科相应研究的经典。首先是俱舍文字科,该科应为三段四次研读,初,有部、经部;次,《俱舍》、《正理》;后,《杂集》、《毗昙》。其次是瑜伽文字科,以《解深密经》为切入,先须读《辨中边论》,然后分唯识、法相两门,唯识始研《摄大乘论》、终读《成唯识论》,中间读《二十唯识》、《百法明门》;法相重点读《瑜伽师地论》,以《五蕴》、《庄严》、《显扬》为其补充。再次是般若文字科,一者《无畏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二者《大智度论》,三者《十住毗婆沙论》,四者《菩提资粮论》。而《密严经》以及《胜餯》、《楞伽》、《华严》乃唯识、唯智之通经。其四是涅?文字科,此种以《大涅?经》为要。他非常推崇《涅?经》,他说:“说法以涅?最后,设教以《涅?》究竟,研学以《涅?》圆融,文字以《涅?》美满。是故学佛毕事,应论《涅?》。”最后,欧阳认为四科以外,为利于阐发辩论,还必须学习因明,即逻辑学。而此学必尊陈那,典籍以《理门》为重。'14'当然他所提出的研习典籍和次第,显然侧重于他所倡导的法相唯识学,也是与欧阳渐融通空有,以涅?为归趣的思想立场休戚相关的。
四、关于佛弟子之素质
欧阳竟无对学佛弟子之素质非常重视,他在支那内学院院训和谈内学研究中讲得十分清楚,即师、悲、教、戒四个方面。
师,即是师心,有敢为人师,愿为人师,乐为人师之心。“人之所以为人,有情之所以为有情,莫不皆有作师之责者在。佛者第一义也,师者第一义也,今而欲作师,是之谓作佛。菩提心者第一义也,师在第一义也,今而欲作师,是之谓发心。”'15'欧阳把师心诠释为发菩提心与作佛心,并将二者并论为“第一义”。学佛曰难行苦行,乃第二义,而“大乘不舍众生,作师第一”,“我当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这就是所谓生“师心”、生“大师心”。而要作师,还得善于求师。求师首先在于虚心求善知识。欧阳批评了那种妄自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