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程度而确立。
应该说,如果人的心灵处于善良状态,则他的信仰也处于善良形态;如果人的心灵处于情欲状态,则他的信仰亦处于情欲形态;如果他的心灵处于黑暗与假象之中,则他的信仰也必会受致污染。因此,在这一世界上,我们见到有不同类型的信仰。根据信仰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类型的宗教。宗教信仰的真正原则是处于纯粹的善良形态中的。只是由于心灵的污染,我们才发现诸种不同类型的宗教原则。因此,根据信仰类型的不同,世上有各种不同种类的崇拜。
4.处于善良形态的人崇拜半神人;处于情欲形态的人崇拜恶魔;处于愚昧形态的人崇拜鬼魂。
要旨:在这一诗节中,至尊人格神首根据外部活动,描述了不同类型的崇拜者。根据圣典训示,唯有至尊人格神首才是值得崇拜的。但是,有些人并不精通圣典训示,或对圣典训示缺乏信心,他们就会根据自己在物质自然诸态中的特定处境,崇拜半神人。半神人各种各样,其中,包括布茹阿玛(Brahma)、希瓦(siva)以及因德茹阿(Indra)、禅德茹阿(Candra)和太阳神等。那些处于善良形态的人为了特定的目的崇拜特定的半神人。同样,处于情欲形态的人则崇拜恶魔。曾记得,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在加尔各答,有个男人崇拜希特勒,因为由于那场战争,他靠黑市交易发了大财。与此类似,处于情欲和愚昧形态的人通常选择一个强大有力的人作为自己的上帝。他们认为可以把任何人当作上帝来崇拜,而且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里清楚地描述了,处于情欲形态的人创造出如此的神灵来崇拜,而那些在愚昧和黑暗形态中的人则崇拜亡灵。有时人们会在某个死人的墓地进行崇拜。性服务也被认为处于黑暗形态之中。在印度一些偏僻的村落,有人崇拜鬼魂。在印度,我们见到较低阶层的人们有时到森林中去,如果他们知道一个鬼魂住在一棵树中,就会崇拜那棵树,并且供奉祭品。实际上,这些五花八门的崇拜并不是对神的崇拜。只有那些超然地处于纯粹善良形态的人才真正地敬拜神。《圣典博伽瓦谭》有言,sattvam
visuddham vasudeva…sabditam:“处于纯粹善良形态的人崇拜华苏兑瓦。”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彻底地净化了物质自然诸态,超然安处的人才会崇拜至尊人格神首。
非人格主义者处于善良形态之中,他们崇拜五种形式的半神人。在此物质世界上,他们崇拜非人格化的维施努形式,这一形式又被称为哲理化的维施努。维施努本是至尊人格神的扩展,但是,因为非人格主义者最终并不信仰至尊人格神首,他们把维施努形式想象成非人格梵的另一面。他们也把主布茹阿玛想象成为物质情欲形态中的非人格形式。有时他们说有五种值得崇拜的神,但是,因为他们认为非人格梵是确实的真理,最终他们废除了所有值得崇拜的对象。总而言之,与有超然品质的人联谊,物质自然诸态的种种不同方面都能得以净化。
5…6.出于骄傲和自私,为色欲和执著所驱使,进行圣典并未倡导的严苛苦行,折磨身体的诸种物质部分以及内在的超灵,这些愚蠢的人实为恶魔。
要旨:有一些人,造出种种苦行,这些苦行在圣典训示中并未提到。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企图而禁食,比如纯粹是为达到一个政治目的,
在圣典指示中从未提及。圣典只是为了灵修进步的目的才倡导禁食,绝不是为了一些政治性或社会性目的而禁食。根据《博伽梵歌》为这些目的而从事苦行的人肯定是恶魔品性的。他们的行为违背圣典训示,也不会有利于一般大众。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出于骄傲、假我、色欲及对物质享受的执著。这样的行为,不仅打扰了构成躯体的诸种物质元素组合,也打扰了居于身体之内的至尊人格神首。这种未经神授权,为了某些政治目的而进行的禁食或苦行肯定也妨碍别人。韦达典籍并未提及此种行为。恶人以为他能用这种方法强使敌人或其他团体同意他们的要求,但是,人们有时会死于这种禁食。至尊人格神首并不赞同这样的行为,他说这样做的人只是恶魔而已。因为这种行为不符合韦达圣典的训示,所以,如此的作为对至尊人格神首实是一种污辱。“心态误导(acetasah)”一词意味深长。
神经正常的人必须服从圣典训示。否则,就会违背圣典,随心所欲杜撰各种苦行。人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些恶人的最终下场,这在前一章中已有所描述。主会强使他们出生于恶人之家。如此,他们则生生世世地按照邪恶的原则生活,不知道与至尊人格神首的关系。但是,这样的人如果有足够的幸运,接受灵性导师的指导,走上韦达智慧之路,他们就能够摆脱束缚,最终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
7.根据物质自然三形态:每人喜欢的食物也分为三种。献祭、苦行、布施也都如此。现在,告诉你其间的分别。
要旨:在物质自然三形态的不同处境中;进食、祭祀、布施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它们不可能在同一层面上进行。人如果能够分析了解何种行为处于何种物质自然形态,可谓真正的智者。有些人认为各种祭祀、食物和布施都是一样的,这样的人很是愚蠢,没有分辨能力。有些传教者宣传,一个人可以为所欲为,并且能达到完美境界。这种愚蠢的指路人并不遵照圣典的指示行事,他们无非是任意杜撰,误导大众。
8.处于善良形态的人喜欢的食物,能增加人的寿命,纯化人的存在,增加力量,有益健康,令人快乐满足。这样的食物多汁甘美,富含油脂,令人愉悦。
9。 太苦、太酸、太咸、太辣、干燥、烧焦及太富刺激性的食物只为那些处于情欲形态的人所喜欢。这种食物会让人痛苦,懊恼,多病。
10。食用前,烹调结束超过了三个小时的食物、淡然无味,腐烂发霉的食物、混有剩饭和不洁之物的食物,只为那些处于愚昧形态的人喜欢。
要旨:食物是用来增加寿命,纯化心意,增强体力的。这是食物的唯一用途。过去,一些伟大的权威甄选出了一些最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食物,比如奶制品、糖、米、麦、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很为那些处于善良形态的人所喜爱。其他一些食物,比如烘制的各类食物和糖浆,虽然本身不太可口,可是加上牛奶或其他食物也能变得好吃。因此,它们都是处于善良形态的食物。所有这些食物本质上都很干净。它们和那些酒肉之类的不洁之物截然不同。诗节八所提到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和那些靠屠宰而来的动物脂肪毫无关联。在所有的食物中,牛奶最为奇妙,动物脂肪就能在牛奶中得到。牛奶、黄油、奶酪及此类产品能提供动物脂肪,同时勿需杀戮那些无辜的动物。只是因为心肠残忍,这种杀戮才继续进行。获得所需脂肪的文明方式就是食用牛奶。杀戮动物是不人道的。豌豆、大豆、小麦等富含蛋白质,我们可以由此得到所需的蛋白质。只有曾供奉给至尊主或圣人(尤其是灵性导师)吃过的剩饭才能食用。否则,剩饭属于黑暗形态,会增加感染和疾病。这样的食物虽对黑暗形态中的人十分可口,而处于善良形态的人却不喜欢,甚至连碰一下都不肯。最好的食物是供奉过至尊人格神首的普热萨达摩(祭余)。在《博伽梵歌》中,至尊主说,他接受诚心供奉的蔬菜,面制品,牛奶等食物。Patram
puspam phalam toyam。当然,至尊主接受的主要是奉献和爱。但是,也提及,灵粮(普热萨达摩)应以特定的方式烹制。任何依据圣典训示烹制的食物,只要供奉过至尊人格神首,都可以食用,即使它是很早以前烹制的,因为这样的食物是超然的。因此,要使食物防腐可吃,美味宜人,必须把食物供奉给至尊人格神首。
11.在祭祀之中,由不求回报的人作为义务,根据圣典指示进行的献祭属于善良型态。
要旨:一般说来,献祭时,人们心中总有某些目的,但是,根据这一诗节,奉行献祭不应抱有任何这样的企图。献祭应当作为一项义务来奉行。大多数人举行祭祀都抱有物质获利的动机,但是,这种祭祀是不属于善良形态的。人们应当把去寺庙或教堂当作一项义务,敬拜至尊人格神首,供奉鲜花和食物。大家都认为,到庙里去仅仅是为了崇拜神是毫无用处的。但是,圣典训示并不主张为了经济的利益而去拜神。人到庙宇里去只应当为了崇拜神。这样,他就处于善良型态之中。每个文明的人都有责任服从圣典的训示,崇拜至尊人格神首。
12.巴茹阿特之长啊!为物质利益或出于骄傲而进行的献祭属于情欲形态。
要旨:在这一世界,有时为了升达天国或某些物质利益,也举行献祭和各种仪式。这样的献祭和仪式被认为属于情欲形态。
13.违背圣典指示,不广施灵粮,不唱颂韦达赞歌,不给祭师报酬,不信不诚,这样的祭祀属于愚昧形态。
要旨:处于黑暗或愚昧形态的信仰就是什么也不信。有时人们为了赚钱崇拜半神人,然后,大肆挥霍,寻欢作乐,置圣典训示于不顾。这种用仪式来显示自己笃信宗教的行为是不真诚的。此类仪式尽属黑暗形态,不仅使人心邪恶,而且贻害人类社会。
14.躯体的苦行包括:崇拜至尊主,敬奉布茹阿摩那、灵性导师,尊敬象父母一样的尊长。洁净、朴素、贞守及非暴力也是躯体的苦行。
要旨:至尊主在此解释了不同类型的苦行。他首先说明了身体践行的各种苦行。人们应当敬拜或学习敬拜神及半神人,尊敬德高望重的布茹阿摩那、灵性导师等完人贤哲,尊敬父母尊长,尊敬任何精通韦达知识的人。这一切人都应当正确地敬奉。一个人应当做到内部和外部的清洁;养成朴素的行为方式。不做违背圣典训示的任何事情;不放纵于婚外的性关系。圣典只允许婚内性行为,其它则一概禁止,这就叫做贞守(brahmacarya)。上属所述都是属于躯体方面的苦行。
15.言语的苦行包括:说话真诚,悦人益人,不使别人感到不安以及经常诵读韦达圣典。
要旨:一个人说话时,不应当使别人感到心烦意乱。当然,教师为了教诲他的学生,可以直言不讳。但对不是他学生的人,则不该说使之心烦意乱的话。这是涉及讲话的苦行。除此之外,不应当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在灵修方面,讲话的正确方式是讲述圣典确认的事情,讲完之后,立即引述灵性上的权威作为支持依据。同时,这样的讲话也应当是娓娓动听的。这样讨论对话,自己会大受稗益,也能增进人类社会的发展。韦达典籍汗牛充栋,人们应尽心研习。这就叫做言语的苦修。
16.知足、纯朴、庄重、自制以及净化生存,就是心意的苦行。
要旨:心意的苦行即使其对感官满足不再执著。训练心意,使它时常想着为别人做好事。最好的训练就是严肃认真地思考。一个人不能偏离奎师那知觉。必须避免感官的享乐。净化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使自己奎师那知觉化。只有使心意脱离感官享乐的念头才能使它真正满足。越往感官享乐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