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自然,寻个时间,我自当登门拜访。”楚质微笑道,幕僚不是手下,要用请的不能用聘的,自然是亲自去才显得有诚意,就算是手下,人家有才,也不可能随意就择主而从,不然哪里会有三顾的典故啊,毕竟从古至今,才华横溢的人,肯定是有些脾『性』的,易地而处,若是有人想请自己为僚客,只有一句话,连人都不见,自己肯定会拒不接受。
“景纯放心,睿达的『性』我我最清楚,只要你。”沈遘轻声指点起来,楚质自然仔细聆听,忽然感觉旁边有人碰触自己示意,楚质也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是下意识的接过旁边之人塞过来的某物,就要细看之时,鼓声与唱词声停了下来。
宴会一片安静,大家的目光看向楚质,准确的说,是盯住楚质手中的花,过了片刻,没有人欢呼哄笑,如果是场中的随便某个人,恐怕众人已经催促其饮酒起舞,可是接花之人却是楚质,人家可是县官,谁知道其脾『性』如何,惹恼了他,以后可没有好果子吃,这也从侧面说明,众人没有把楚质当成自己人。
轻眨了下眼睛,沈遘大笑说道:“景纯,花在手中,按令当罚,饮酒。”
察觉出宴会中的异样,『迷』『惑』了下,随之猜测出几分众人的心理,见沈遘催促,楚质自然是借势轻笑举杯认罚,见此情形,某些地主富户连忙拍案叫好起来,按理说楚质就应该入声与女伎们起舞的,但是众人似乎忘记有这回事,选择集体『性』失忆。
况且楚质的身份摆在这里,谁有这个胆量催促,然而,天下间总是有那么一两个不识大体的人,从某个角落里传声道:“只饮酒不成,还没有起舞呢。”
堂堂的朝廷知县,与几个女伎起舞作乐,传扬出去,成何体统,被言官御史闻去,恐怕会第一时间上奏弹劾,这话显然是有人故意为难,可惜宴席人多,疏散密麻,也不知道是谁开口出言的,当然,也有人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说破而已。
沈遘眉『毛』轻皱,扬了下,就要开口为楚质解围,却见他轻轻摆手,起身微笑道:“实在是不好意思,在下不谙舞技,勉强上场只怕会丢人献丑,愿意以诗代舞,以博众人一悦,却不知各位觉得如何?”
废话,谁敢说不啊,沉默了下,众人纷纷附和起来,宴会也恢复了几分热闹气氛,而沈遘吩咐仆役奉笔墨纸砚上来时,也微笑说道:“景纯的诗词文章书法,名闻天下,平日难得一见,各位莫要错过啊。”
什么闻名天下,众人只当沈遘是在说客套话,也没有在意,当然也有个别有心人,一脸的若有所思,楚质,这名字,感觉有些熟悉啊。
“文通兄谬赞夸奖,各位千万莫要当真。”楚质微笑说道,微微让开半步,让仆役辅好笔墨纸砚。
本来就没有当真,某些人撇嘴暗嘲,安然坐着不动,而大部分人选择上去围观,好歹人家也是本地的父母官,怎么也要给些面子吧。
“知县大人请。”某人殷勤的将沾好墨的上好湖笔呈给楚质,溜须拍马的神态,让某些人深深感到气愤,怎么让这小子抢先了。
接过湖笔,楚质客气的道谢,挥手扯袖,笔尖悬在半空,主要是有十几天没有动过笔了,要先预热下,等了片刻,众人也不敢出声催促,只是心里有没有想法就难说了。
找到了感觉,楚质也没有耽误,笔走龙蛇,宛转而下,左从至右,一气呵成,二三十息时间,放袖抽笔,退立一旁,仔细观看自己的字,还不错,起码没有退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场的都是缙绅文士,怎么可能不识字,而且文化功底不浅,听人『吟』诵这诗后,仔细品味,顿时觉得意味深长,立意高远。
这首诗如果放在后世,肯定被说成是在借喻讽刺朝廷,可是现在还没有南宋,在场的众人自然不清楚百多年后发生的事情,哪里看出有什么讽刺的味道,简直是极高的赞美啊,直把杭州作汴州,哇,原来在县官心目中,杭州居然是这个印象,真是太厚颜无耻了,说谎也不眨眼睛,不过,这话听着怎么这般舒服啊。
在鄙视楚质借诗奉承卖好的同时,在场的所有杭州人士,个个对这首诗深以为然,连连赞叹不已。
“知县大人这首诗,写景写情,情景交融,真是绝世佳作啊。”某个肥头大耳,身穿华丽得近乎俗气,一看就知道是富商的人激动的叫嚷起来,其他人自然不甘落后,赞美之词也随之滔滔不绝,就边几个古板严肃的夫子儒士,也忍不住赞同似的点头。
“想起来了,从汴梁而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楚质。”突然之间,有人大声惊叫道,在广大商人们的帮助下,不足百字的爱莲说已经随着商品流畅到全国各地,杭州作为南方的商业中心地区之一,自然也有这样的商品出售。
突如其来的叫声,让大部分人『迷』『惑』不解,却见那人在怀时掏了半天,取出一幅莲花纹饰的丝帕,指着上面绣着的文字,有几分激动说道:“水陆草木之花,,落款,汴梁楚质,与县令大人同名。”
同名而已,天下之大,总会有那么几个同名同姓之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虽然是这样想,但是众人的目光都忍不住看向楚质,这种话自然不好由自己说,幸好旁边还有个沈遘。
“呵呵,本来想看下你们是什么时候醒悟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让你们发现了。”沈遘笑道:“刚才我不是已经说了吗,景纯诗词文章名扬天下,只是你们不相信而已。”
名士啊,居然这么年轻,众人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谁都清楚,以沈遘的身份地位,肯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的,而且还有诗为证,人家随意写下,又是首传世佳作,这样才华横溢的人,若是一抓一大把,那别人还混什么。
“阿也,文通兄为何不早言,真是让人失礼之极。”这年头,最值钱的是名气,一个人哪怕你身无分文,只要你有名,不愁用前路忍饥受饿,自然有人争着抢着供养,不,应该是与你友好交流,顺便解决你的衣食住行,临走时还有盘缠相送,当然,楚质的名气,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增长,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这回没有人敢小瞧年轻的知县大人了,当听说楚质与沈遘是同年,而且还是最年轻的及第进士时,有人开始寻思,自家的闺女,是否许了人家,不然,嫁与楚县令为妻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为妾也是可以考虑的,反正是庶出。
“果然名不虚传,还真有两下子,但想让我当你的幕僚,可没有那么容易。”宴会某个角落之中,一个身穿丝绸长袍,面容清俊的士子喃声说道。
第二百四十二章 勤政爱民
第二百四十二章 勤政爱民
宴罢,众人纷纷散去,宴虽然名为饯行,但是沈遘却不是今日出发,真正起程的时间是安排在次日清晨,问清楚具体的时间后,楚质也随之告辞离去。
“睿达,刚才为何如此出言无状。”将客人送走,在返回家中的路上,沈遘轻声说道,脸上也有几分不悦之『色』,别人也就罢了,但是自己弟弟的声音,沈遘无论如何也不会听错的。
“酒令,酒令,自然是令行禁止,不分地位高低,如果不遵照执行,那还有什么情趣可言,干脆别玩了。”沈辽满不在乎道,大方承认刚才是自己开口让楚质起舞的。
知道沈辽是存心的,反正事情已经过去,而且楚质也巧妙的化解了尴尬,在众人面前小试才华,沈遘也没有兴趣计较,微微摇头,轻笑说道:“睿达,觉得如何?”
问得没头没脑,沈辽却听懂了,沉默了下,淡声说道:“不怎么样。”
典型的心服口不服,沈遘微笑说道:“睿达,景纯可是很有诚意的,刚才还特意向我打听你的情况呢,说要登门求教。”
“这两日我没空。”沈辽说道,冷笑了下,似乎意有所指:“况且,想必他也没有这份闲心,新官上任三把火,衙门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处理呢。”
“糟糕,忘记提醒景纯了。”沈遘闻言,脸『色』微变,就欲回身去找楚质,却给沈辽拦了下来。
“大哥,这事你不能管,惯例如此。”沈辽正容说道:“况且连这关都过不了,还谈什么治世安民。”
“话可不能这样说,景纯缺乏经验,受些蒙蔽也是正常的。”沈遘说道。
“正因如此,你才不能管,给他吃些教训,日后印象才深刻,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沈辽轻声道:“你我当年也不是这样过来的吗。”
沉『吟』了下,沈遘轻叹道:“希望他们莫要太过份了。”
宴会的缙绅士子们实在是太过热情,每个人纷纷前来敬酒,楚质也觉得有一丝醉意,还好不用自己走路,直接坐在轿子中小憩起来,说实话,轿子固然平稳,但怎么也有些摇晃的,与醉晕的感觉类似,飘飘然,楚质却有几分倦意,『迷』『迷』糊糊中,眼睛轻闭,进入似睡非睡的状态之中。
“大人。”
耳边传来呼唤声让楚质醒了过来,舒展了下身体,发现轿子已经停了下来,从轿子的壁窗向外看去,却是已到县衙门前,为什么不直接进去,楚质心中『迷』『惑』,掀帘下轿,却发现县衙门前聚集了一帮人,熙熙攘攘的,似乎有些热闹,有几个衙役皂吏在维护秩序。
“怎么回事?”楚质皱眉问道。
“大人,这些都是前来报案鸣冤的百姓。”刘仁之连忙过来说道,目光似乎有些闪烁。
报案鸣冤,微楞了下,楚质心中冷笑,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还没有把火点燃,就有人想给自己来个下马威,真把自己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士子书生了,刚刚上任第一日,自己还没有悬牌放告,说要在什么时候正式开始接收诉讼,哪里会有人来报案。
不须要人提醒,楚质从后世的某些资料中了解知道,县衙门里吏员,最擅长的就是每逢新官上任时,唆使许多当地人前来告状,而且案情冗杂繁复、似是而非,非把新官搅得头昏脑胀才肯罢休,那以后这官员就对于此类事便生厌恶了,于是吏员们趁其懈怠,就把办案的事权揽到了手里,将官员架空。
吏员们之所以敢这样做,说白了,就是吏员大多是当地豪富推选,世代盘踞地方衙门,早已里外勾结成一气,形成地头蛇之类的势力,然而那些被朝廷派到州县里来当官员的,因回避制度,基本上全是外乡人,上任之初连语言交流尚是障碍,哪谈得上熟悉民情,好不容易干到有点熟悉了,又得依官制调动,再派来的继任者,一切又从头开始循环。
仔细想想也就清楚了,人家吏职是世代相传,而官员三年一换,自然而然的,在某些资深吏员看来,这州县衙门的真正主人就是他们,上面派来当官员的倒是过往客人,当然要给新任者点颜『色』,让他明白为客之道,问题在于,这种事情楚质怎么可能容忍得了。
“大人,都已近酉时,要不待明日再接案也不迟。”刘仁之在旁提议道。
“是啊,些微小事,将交小的们处理,到时候大人再过遍堂,签押盖印,上报州衙即可。”立时有人附和起来。
“本官受朝廷之托,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岂能懈怠之。”楚质微笑说道:“书吏先去记录百姓案状,刘主簿,吩咐三班衙役升堂,待本官换好官袍,即时开堂问讯。”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