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依止正法出家,实为偷法而来,因此悔过!”
    佛陀告诉须深:“何谓假出家、实偷法?”
    须深禀告佛陀:“世尊!有许多外道出家人来找我,对我说:‘须深!当知我
们从前受到国王、大臣、社会领袖、在家居士、及其他世人恭敬供养,而今全部
断绝,转而供养沙门瞿昙及其僧团。你现在秘密潜伏到沙门瞿昙的僧团中,去出
家闻法,得法之后,回来照本宣说,我们要用你所听闻回来的正法,去教化世人,

207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208 正见缘起断生死

让他们恭敬供养我们,一如从前。’因此,世尊!我于正法、律中,名为出家,
实为偷法。我已犯戒,于今悔过,希望世尊慈悲,接受我的忏悔!”
    佛陀告诉须深:“我接受你的忏悔。你应当这样具实的说:‘我之前因愚痴、
不善、无智的缘故,所以于正法、律中,假出家、实偷法。我今日忏悔,自己看
见过失,自己知道过失,于未来,将以正法、正律来约束自己的身行、口行、意
行,摄护六根,不生欲恶不善法,增长善法的作用力,使身、口、意行愈渐清净,
终不退转。’
    为什么呢?凡夫犯下过失,若是自己发现、自己知道不善,因而忏悔改过者,
便是欲愿行于正道,远离欲恶不善法。于未来,必将依法而行,持戒圆满,以正
法、正律来摄护六根,令诸恶不生。于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端正自己的身、
口、意行,愈渐清净,终不退转。”
    佛陀告诉须深:“我现在说个譬喻,有智慧的人能因譬喻而了解义理。譬如国
王手下,有巡逻的人,抓到盗贼,将他绑送王宫,禀告大王说:‘这个人是强盗,
请国王治罪。’国王说:‘把这罪人押下,反绑双手,大声宣告,令全国皆知,然
后押到城外的刑场,以百矛刺遍全身四肢。’那行刑的人,就遵照国王的命令去
执行了。到了中午,国王问:‘那罪人还活着吗?’臣子回答:‘还活着。’国王
于是又命令臣子:‘再刺他一百矛。’到了下午,又刺他一百矛,罪人还是没死。”
    佛陀告诉须深:“那国王处罚罪人,刺他三百矛,罪人的身上,还有如手掌大
的完肤吗?”
    须深禀告佛陀:“没有,世尊!”
    再问须深:“当时那罪人,有因有缘而被刺三百矛,他所受的痛苦,是不是非
常剧烈呢?”
    须深禀告佛陀:“一定非常痛苦,世尊!如果被刺一矛,痛苦就已经很难忍受
了,更何况是被刺三百矛,其苦何堪!”
    佛陀告诉须深:“被刺三百矛的痛苦,还算可以忍受的;如果是于正法、正律
中,假出家、实偷法,以之为人宣说,骗取供养,将受的果报,苦痛甚于三百矛

209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210 正见缘起断生死

穿身!”
    佛陀说此法时,外道须深离断烦恼,心得解脱。
    佛陀说完此经后,尊者须深听闻佛陀所说,欢喜信受奉行!

'提要'

    本篇经文,说明须深如何从对法无知,到见法入流。他能得法眼净,要从
打开“慧解脱”的谜团说起。
    喜贪永尽,烦恼永断,得心解脱者,是名阿罗汉。阿罗汉又依其自知自证不
受后有的时机不同,而有:三明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之分别。
    三明阿罗汉,于证得宿命明、天眼明时,如实正观三世因缘果报、四圣谛,
得漏尽明,自知自证不受后有。
    俱解脱阿罗汉,即透过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并以智慧知见已漏尽,自知自
证心解脱、慧解脱。
    慧解脱阿罗汉,乃透过正观十二因缘法,正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非
我所,如实知五阴之集灭味患离,心不染着,永断贪瞋痴诸烦恼,并以智慧知见
心已解脱。
    佛陀曾对摩诃男说:“圣弟子于佛一向净信,于法、僧一向净信,于法利智
、出智、决定智,八解脱具足身作证,以智慧见,有漏断、知。如是圣弟子,不
趣地狱、畜生、饿鬼,不堕恶趣,说阿罗汉俱解脱。复次,摩诃男!圣弟子一向
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不得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然彼知见有漏断,是名
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慧解脱。”7
    三明阿罗汉,以证三明得解脱;俱解脱阿罗汉,以禅定力、身证得解脱;慧解
脱阿罗汉,以慧力得解脱。不论得解脱的因缘为何,漏尽阿罗汉必是止观双修、
戒定慧等持,以之出离三界欲贪,心解脱、慧解脱者。何以故?经文言:“当以二
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

211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212 正见缘起断生死

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8
    俱解脱阿罗汉,得身作证,其过程必有正思惟,“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法
次法向,才能证得无漏解脱。慧解脱阿罗汉,则是从正思惟入手,“先知法住,后
知涅槃”,正观五阴无常,法次法向“厌离、离欲、灭尽、舍”,建立正见、正志……
乃至正念,于成就八正道的前七道时,同步成就无漏正定。
    观慧,有这么重要吗?
    修禅定固然有助于朝向解脱境界,但若不以正见、正念为禅修之本,也只是
善趣正定,即使证得四禅八定,也未入法流、得初果。修禅又须修习无漏正定,
也就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先以苦集灭道思惟证得智慧力,即使未得初禅,
却已入法流、得初果。再依八正道精勤修习,必能证得漏尽解脱。
    须深的误解就在此。他知道有所谓透过八解脱身证的“俱解脱”阿罗汉,但
不知透过“慧解脱”也能证阿罗汉,所以会质疑那比丘:未得禅定,怎能说自证
不受后有?他不知道修行禅定必须有正见,误以为光修禅定就能得心解脱。事实
上,于触境时住于正念、明觉,念念离断贪瞋痴,如此守护六根,持戒清净,得
心清净、知见清净,有止有观,正智正念,才能得正定。
    佛陀曾对阿难说,修禅定能令诸行渐次止息:“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
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
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
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
是名渐次诸行止息。”但,这些禅定境界远不及永断贪瞋痴:“于贪欲,心不乐、
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9
    那么,要如何达到最高的止息境界 永断贪瞋痴呢?
    尊者阿湿波誓,有一回身染重病,于病中无法入禅定,心生恐慌,惟恐已退
失禅定力。佛陀告诉阿湿波誓说:“若沙门、婆罗门,三昧坚固,三昧平等,若不
得入彼三昧,不应作念:我于三昧退减。若复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
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但当作是觉知:贪欲永尽无余,瞋恚、

213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214 正见缘起断生死

愚痴永尽无余。贪、恚、痴永尽无余已,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10
    可知,要永断贪瞋痴,就又须正观五阴非我、非我所、不相在,其前提必是
知无常、四圣谛、因缘法。总括就是佛陀所说“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而后才能
独一静处,专精禅思,有止有观,乃至身证心解脱。

'注释'

1 起:印顺本指“起”字,疑为“超”字。
2 起色、无色,身作证具足住:色界有四禅定,即上述初禅、第二禅、第三禅、
  第四禅;无色界有四禅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
  非想处定。色界四禅定与无色界四禅定,合称为“四禅八定”。此处“起色、无
  色,身作证具足住”,是指“八解脱”禅定,即依八种层次定力,从灭除色想着
  手,舍去对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的贪欲,而证入想受灭的灭尽定:(l)内有色想
  观外色解脱为除内心的色想,于诸外色修不净观,以去内缚;(2)内无色想
  观外色解脱内心的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色不净之相,
  心生厌恶以求断除,以脱外缚;(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 舍弃对欲界的色贪
  后,证入色界,即舍念清净一境心的四禅境界,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4)空无
  边处解脱 超越诸色想,入无边空,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5)识无边
  处解脱超越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弃舍空无边处心,修识无边之相而
  成就之;(6)无所有处解脱 超越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弃舍识无边心,
  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超越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
  非非想处,弃舍无所有心,住非有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8)灭受想定身作证具
  足住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入灭尽定。以上(1)至(3)项为超越对
  欲界的贪欲,(4)至(8)项为超越对色界与无色界的贪欲。经文中,比丘指非因成
  就四禅而得心解脱,故须深问该比丘是否以“八解脱”证入灭尽定之禅修法而
  得心解脱。

215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216 正见缘起断生死

3 慧解脱:透过专精思惟,经由慧力永断贪瞋痴得心解脱,并且已知见自己得心
  解脱,虽没有一禅或一禅以上的安止定,但稳定而持续的现观状态,至少都有
  “近似定”的定力支撑。
4 知法住:指法住智,知因果之智。如实知见缘起法,如理思惟苦、集、灭、道
  四圣谛,悟入信解,安住法中心不放逸,见境即见法。知法住,即能随法行。
5 知涅槃:指涅槃智,即在思惟上知见永断烦恼的涅槃境界。修行人如实知苦、
  集后,以八正道、三依一向 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趣入寂灭涅
  槃之境界。知涅槃即得法眼净,得须陀洹果。
6 律仪:摄护六根,于触境时不生贪、瞋、痴念,心不染着。
7 见杂阿含经大正本九三六经、印顺本摩诃男相应一0经、佛光版九二八经
8 见杂阿含经大正本四六四经、印顺本界相应三六经、佛光版四六三经。
9 见杂阿含经大正本四七四经、印顺本受相应九经、佛光版四七三经。
10 见杂阿含经大正本一0二四经、印顺本病相应四经、佛光版一0一二经。


【第十六篇】
内在自觉的如实知见
    如旷野路边有井,无绳、无罐得取其水。时有行人,热渴所逼,
    绕井求觅,无绳、无罐,谛观井水,如实知见而不触身。
    如是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自不得漏尽阿罗汉。

217 内在自觉的如实知见

218 正见缘起断生死

'经文' 印顺本因缘相应三0经、大正本三五一经、佛光版三五0经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那罗、尊者茂师罗、尊者殊胜、尊者阿难,住舍卫国象耳池侧。
    尔时,尊者那罗语尊者茂师罗言:“有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
谛忍,有如是正自觉知见生,所谓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
    尊者茂师罗言:“有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谛忍,有如是正自
觉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