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舍此色身;于无余依涅槃而般涅槃!
    消息传到须跋陀罗耳中,他心中又惊又慌!年高一百二十岁,又是俱夷那竭
国人心目中的阿罗汉,他所受到的恭敬供养,非一般外道修行人所能媲及。但是,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内心的贪瞋痴未断除,对法仍有很大的疑惑,并未如阿罗
汉般清净解脱。他知道世尊有能力帮助他了悟真理,但是多年来碍于面子问题,
一直不愿意拉下老脸,向年轻他四十岁的世尊请教。
    而今日,世尊就要般涅槃了!这是他闻法的最后机会!想想自己,来。不多,
一生辛苦修行,若是无法证道,岂不抱憾而终!此时不问,更待何时?立即前往
双树林中,请求世尊指点迷津。
    须跋陀罗的疑惑是:当时外道对出家人各有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佛陀僧团中的沙门和外道沙门,有何差别呢?
    世尊回答:只有在正法、律中,依照八正道修行满足,才能证得出世间的智
慧,得沙门果。
    为什么佛陀说:只有走在八正道上,身心现象才能清净呢?
    出家成为沙门,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断除贪瞋痴,使生命达到完全解脱的清
净状态。如果没有正法律,结果就只是在各种知见上诤论、打转,反而强化心中
我见、憍慢的习气。这与出离道所强调的断除我慢,完全背道而驰。
    所谓正法,是指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四念处、七觉支、八正道等,培养正
观与透入宇宙实相的解脱之道;正律,是指佛陀为助人离断贪瞋痴、修行解脱道,
而制定的各种戒律。

363 不得八正道,无沙门果

364 远尘离垢法眼净

    八正道的第一步,是要建立正见  从观无常入门,见无常,即见苦集灭道
四圣谛。知道苦生、苦集,是因为有无明,即见十二因缘法。知见“此有故彼有、
此无故彼无”的因缘法,即确信有三世果报、六道轮回,进而相信“有施、有斋、
有咒说”的法的回向力。
    修行人有了以上的正知见,就能因看清无常、果报,生出离心,依法次法向,
一心离断贪瞋痴,走向解脱道。此时,对佛法僧戒净信不疑,得四不坏净信,见
法,断除了“身见、戒取、疑”三结,入于法流,得初果须陀洹?……一直到永
断贪瞋痴,证得四果阿罗汉。
    佛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各种知见诤议不休,却没有任何一个外道能修行到
清净的沙门状态,就是因为没有正法律,不知八正道。
    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教诲后,心中一亮,如久病之人遇大医王,长久以来的
疑惑得到了解答,心中的尘垢一扫而空。他脱落了年龄、身分、面子等我见的虚
伪覆藏,眼中唯见真理,唯见清净解脱的大道!
    他颤巍巍地从座起身,右膝着地,跪在世尊面前。一生寻寻觅觅、苦心求道,
而今籍由佛陀之智慧,为他打开了解脱之门。“此是大师!此是我师!”须跋陀罗
完全臣服在真理门下,他请求于正法律中出家,成为佛陀最后一名弟子。出家后,
专精思惟佛所教法,断除我慢,自知作证心解脱,成为真正的阿罗汉。
    须跋陀罗证道后,已于生死自在。他心中涌出此念:我不忍心见佛陀先般涅
槃,而且听说过去诸佛涅槃前,其上首或年长的弟子,都会先佛陀般涅槃,所以,
我应该先佛陀般涅槃。须跋陀罗于是在佛陀座前般涅槃,然后佛陀般涅槃。
    佛陀证道后,初转法轮,向五比丘开演的,就是四圣谛、八正道。于涅槃日,
向须跋陀罗开演解脱道,讲的也是四圣谛、八正道。弘法四十五年,演说的法义,
初、中、后善,纯一满净。
    学佛,是要学习佛陀,成为一个完全觉醒的生命状态;佛法,则是佛陀所教,
通向解脱之钥。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是佛法的总体大要。学佛之人,应
本着“闻、思、修”的精神  听闻正法,以法来思惟日常经验,用法来修正身

365 不得八正道,无沙门果

366 远尘离垢法眼净

口意行、重新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关系  依佛所教,行八正道,端正身心,必能
自知自证解脱大道!

'注释'

1 无余涅槃:即“无余依涅槃”,为“有余依涅槃”之对称。依,指依身,即业报
  身。已断尽生死之因,证得涅槃,但业报身尚存者,称“有余涅槃”。已断尽生
  死之因,证得涅槃,且业报身尽,舍此受身进入纯然的明觉状态者,称“无余
  涅槃”。
2 善来比丘:善来,指“来得正好”之意。善来比丘,为佛世时,佛称足堪修梵
  行、正见正法律的出家人。
3 师子吼:又作狮子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为人中至尊,称为人中狮子。譬喻
  佛于大众中,坚定说法,无所畏惧,显正破邪,如狮子吼般。

367 终



   守护六根如来禅(3)

        【目录】
《代序》 愿正法常住,福利众生
《编者序》 有因有缘有缚
017 第 一 篇  正见
021 第 二 篇  一切无常
025 第 三 篇  一切相非我
031 第 四 篇  一切法浚输涅槃
043 第 五 篇  离欲则明
049 第 六 篇  断六触入处根本
055 第 七 篇  莫乐、莫苦
061 第 八 篇  护心不令随五欲转
069 第 九 篇  现法灭炽然
075 第 十 篇  贪爱是苦海
079 第十一篇  大海与涛波第
085 第十二篇  苦灭道迹
091 第十三篇  断一切取道迹
095 第十四篇  不计着
099 第十五篇  有漏法、无漏法
103 第十六篇  所谓世间
109 第十七篇  世间灭道迹
117 第十八篇  度世间
125 第十九篇  清净乞食住
131 第二十篇  正观识无常
141 第廿一篇  离诸虚伪
147 第廿二篇  离贪则离系
153 第廿三篇  修行如调弦
167 第廿四篇  爱为缝紩
175 第廿五篇  正念离烧燃
185 第廿六篇  律仪
191 第廿七篇  箧毒蛇譬经
201 第廿八篇  见五欲如火坑
213 第廿九篇  水流大树经
223 第三十篇  明王善治
239 第卅一篇  漏、无漏法经
251 第卅二篇  不随灰河漂没
261 第卅三篇  合手声譬经
271 第卅四篇  梵行清白
281 第卅五篇  六根善调伏
289 第卅六篇  恭敬何沙门
299 第卅七篇  无上修根如来禅
317 第卅八篇  六六法经
325 第卅九篇  六分别六入处经
335 第四十篇  所谓人
343 第四一篇  善学忍辱
353 第四二篇  见以见为量了
365 第四三篇  内外入处
373 第四四篇  第一义空经

代序
愿正法常住,福利众生

    世间是什么?
    人是什么?
    人生是什么?
    烦恼的根源是什么?
    解脱的道路怎么走?
    如来禅到底是什么?怎么修习?
    这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本书找到“如实”的答案来自于佛陀无上智慧的所
知所见。
    本书是选辑佛陀有关如何“正观六入处”的教诲,每一篇经文都是直接通达
1 代序

2 守护六根如来禅

无上智慧的提醒,等待欲愿善思的心灵来解读。
    我们相信,凡欲愿如实对待生命的人,终将自本书获得如实的智慧,自知作
证,走上远离颠倒、清净解脱的道路。
    请您用心深入体验每一篇经文的教诲,再三温习。深入宝山,绝不会也不应
空手而返。
    再次感谢讲堂同学的用心学习与共同护持。感谢过去、现在与未来戮力于学
习正法、见证正法、流布正法的朋友。愿共同的努力与成长,终将使佛陀的智慧
常住世间,福利众生!


编者序
有因有缘有缚

    我还住在竹子湖的时候,邻居养了一条狗,我们私下给它取了个绰号:烟囱。
后来,邻居因为移居他处,就把烟囱送走了。我和烟囱相依五载,人狗之间情谊
深厚,它的离去,比它主人的离去,更教我伤怀。我回忆它到底哪里好,让我到
现在都忘不了?我想起它每次一出现,就仿佛春风轻拂过我心头!它柔软又温暖
的生命特质,最是教我忘不了。
    这样的生命特质,我罕在人类朋友身上瞥见。因为相对之下,人有更多的憍
慢、烦恼、贪爱和恐惧,把心弄得粗涩不堪,紧缩得柔软不下来。我想,那些身、
口、意行完全净化至不带一丝粗涩的觉者,他们的生命品质,一定是柔软得令人
着迷、感动!

3 有因有缘有缚

4 守护六根如来禅

    众生为什么会被烦恼系缚呢?有一回,佛陀在拘留搜调牛聚落,对比丘们说
明这其中的缘由:众生的烦恼,是透过根、尘触,在见、闻、嗅、尝、觉、识的
过程中,不知量、不分别,而吃进心里的;贪爱、无明、不正思惟,是三种令烦
恼无法止息的根源? 
    “云何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谓眼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眼因、眼缘、眼
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业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
谓业,爱因、爱缘、爱缚。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爱,
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
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不正思惟有因、有缘、有
缚,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谓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
于痴。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彼痴者是无明,痴求欲名为爱,爱所作
名为业。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无明,无明因爱,爱因为业,业因为眼。耳、
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见杂阿含三三四经、印
顺编《杂阿含经论会编》入处相应二七七经)
    . 所知所识,受限六根经验
    佛陀说,众生被烦恼系缚、流转生死的因缘,就在六根经验之中。
    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
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认识作用,根、尘、识和合
生触,在触境中产生种种感受、想法、意思冲动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统称
为六根经验,也就是众生的身心现象。众生透过六根觉知、认识世间,能知能识
的一切,都受限于六根经验,很难从中超越出来。
    . 六根触境,循业发现世间
    什么是六根经验形成的正因和助缘?六根为何所缚而无法解脱呢?就是业
身体、言语、意念等惯性行为。
    六根经验形成的因,在于累世以来的身、口、意行,造作许多善业、恶业、
不善不恶业,这样的因缘果报,决定我们今生得如是人身,有如是的六根,能觉

5 有因有缘有缚

6 守护六根如来禅

知、认识世间;也形塑出我们内在的业识习性,主导我们今生的意思、行为倾向,
影响六根接触外境时的取角及品质。
    今生身、口、意行的品质行十善业或十恶业是影响六根触朝向清净或烦
恼的助缘,它能减少或增强六根攀缘造业的冲力,转化业识的品质,决定是否引
动业力现前,以及未来世的因缘果报。
    过去世加上现在世的各种身、口、意行,累积成强大的业识习性,系缚住六
根的反应模式,循业发现世间。如果今生,没有自觉性地净化身、口、意行至清
净无染的境界,就无法停止有续的冲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