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中观与唯识对“缘起” 解释的层次不同。中观学由于忽略唯心义而讲缘起义,自然会对诸法之体做无自性解,从字面上会意,中观学的缘起无自性见与《阿含》之“此有故彼有”的缘起定义是完全相符的。但是,诸法不但是空,而且还是显现的,是有业用的存在。所以讲缘起必须最终要归于唯识,唯识学就是业用因果缘起的完整体系的体现。
唯识学讲缘起是究竟的。它是在最深层次上讲的,是在能相识上讲的,而中观学则仅局于所观境讲缘起,以至末流把能相识也要无掉,所谓自 空就是一切无了,这是方广道人之恶取空见,非中观之正统,虽然中观之空论局于所相,但并不与唯识相违。唯识学深悟佛法本义,故立“唯识无境”,讲他空(无)不讲自空(无),因为自性有功用。中观在讲缘起中道, 用二'wiki'谛'/wiki'方法来抉择,这对所观境可谓极为善巧了,但在能观转依上抉择,则须三性三无性方法才能极成。
唯识学的缘起论是“假必依实”缘起论。如《瑜伽师地论》云“云何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何者,何故名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名为恶取空者。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唯识学的缘起逻辑是于此由彼,于此由余,由彼故空,由余故实。唯识学所讲的实,就是能相识——一切法所知依。识是缘起的根本依,所以《阿含》讲:“心为法本”,《华严》讲“唯心所造”,《唯识》讲:“万法唯识”,识是了别义、显现义。识是功能,识不是实体、本体。识性是空性。如《摄大乘论》云“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近世唯识大师欧阳竟无说得好:“唯识学诠用义为一大要旨”又云“问唯识何事?即是因果事”。
唯识学的缘起论是从用上讲的,是在显现上讲的,是摄用归体。体者理体也,真如空理也。归体就是观空证空。体与用是不一不异的,是不即不离的。有为法皆是事相之用。主观心智的转化必借助于心识之用而可亲知理体,故为摄用归体。此由之故,我们可以断言,中观与唯识并无所争,但存在维度、取向、层次差别,而唯识可以统摄中观妙义。因此,'wiki'玄奘'/wiki'法师曾造《会宗论》,其意即在二者无争也。
(作者系普陀山佛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杭州佛学院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