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秦腔史-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依仗手中权势,巧立名目,对该社进行敲诈勒索。于民国九年,强行将“西安长庆社”更名为“关中三义剧社”。次年由于政局变化,阴谋未能得逞,社长耶金山为了免除后患,遂取苏长泰三个儿子乳名中的“意”字,将剧社改名为“西安三意剧社”。民国二十七年初,耶金山卸任离社,苏哲民、苏育民先后任社长。同年分化出以“大”学生为主的“集义社”(尚友社前身)。民国二十九年,又分化出“光艺社”(华阴县剧团前身)。大批艺术骨干的出走,曾使该社一度衰落。但随着民国二十八年招收的“辅”字辈学生陆续出科,剧社又复兴起来。四十年代,由于内战不断,剧社遭军、警、特轮番摧残,一蹶不振,濒临散班。1949年5月西安解放,古城回到人民手中,三意社才真正走上繁荣发展大道。    
    在该社前期服务的老演员有:陆顺子、李云亭、高天喜、李贵亭、张寿全、李金鸣、陈德裕、王德孝、曾鉴堂、梁箴、三斗金、安鸿印、晋福长、王文鹏、骆福生、杨金声、和家彦、何振中等,他们在传授传统戏,培养艺术人才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三意社创建后的十多年间,没有专职的“编辑”,演出剧目大都是秦腔老戏,新剧目多依靠社会投稿。从民国十九年起,著名秦腔改革家李逸僧、著名戏曲教育家封至模、秦腔剧作家袁多寿、袁允中等知识分子,先后到该社任编剧、导演,创作、改编、导演了一批优秀剧目,使剧社面目大为改观,新编剧目有《苏武牧羊》、《卧薪尝胆》、《家庭痛史》、《双刁传》等。李逸僧改编排演的《娄昭君》、《玉堂春》等戏,在唱腔设计、净化舞台方面使人耳目一新。他重新导演的《十五贯》、《蒋干盗书》、《葫芦峪》等亦有创新,《葫芦峪》一剧长期成为三意社的保留剧目。
    七十多年来,三意社立足于古城西安,深入广大三秦故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向来以“慷慨激昂”、“响遏行云”享名,深受群众欢迎。建国之初,该社在西安首演《白毛女》、《罗汉钱》、《小女婿》等,为革命现代戏的传播发挥过作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汇演,社长苏育民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抽部分演员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又多次赴大庆、玉门油矿慰问石油工人,支援国家建设。1960年,以社长苏育民为首的一批演职人员,参加了秦腔戏曲片《火焰驹》的拍摄。1959…1960年,参加“陕西演出团”巡回演出全国十三省,扩大了秦腔影响。

2、西安正俗社
  西安正俗社是20年代至30年代活跃在秦中的一个著名科社。由于它的活动时间长,培养的科生较多,在艺术上又进行过一些改良,至今在秦腔界仍有一定的影响。现存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五月一日所著《西安正俗社重新改组缘启暨简章》称:“正俗社之创办,远在十五年以前,惨淡经营,煞费苦心……”根据这一记载推算,正俗社约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由毛子良先生出面牵头,同张宝元、张景燕等几个人凑股份合伙筹办。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工作,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正月正式成立,在西安南大街银匠会馆开台演出,后来移到南院门福建会馆和梁家牌楼山西会馆。因当时锐意兴革的易俗社,对唱词、念白的发音常以国音为标准,而听惯本地语音的小市民和城郊农民等,对此接受不了。所以,毛子良先生一开始就把“易俗社” 视为抗衡的主要对象,将其名称所引伸,取真正移风易俗之意,而起名为“正俗社”。 
    为了招睐观众,他们先后从各地特聘了当时秦腔界的一些各角前来献艺,其中有须生:张金鉴、刘立杰(木匠红)、毛金荣、和家彦、郑生云、高天喜、肖顺和、刘双禄;小生:贾德善、史学义、肖玉堂、王应玺、戴宽民、肖燕振(武生);旦角:杨金声、王俊花、李月亭(活手腕)、惠济民、万双玲、伙计红、白菜心、肖彩大(老旦);净角:马建南、杨鸿声、活颜良、王德荣、雷震鸣;丑角:候振奎、王三甲等。一时名角荟萃,各展绝技,流派纷呈,剧场十分叫座。 
  后来又陆续增聘了名须生:车云亭、牛百顺、赵秉兰、王景民、孙镇荣.高天举;名小生:王兴博、屈景益、沈和中、郭敬堂(武生);名旦:梁箴(船户娃)、傅镜俗、曾鉴堂(一枝花)、刘逸民、安鸿印(顺安);名净:刘全禄、窦思忠、惠醒秦、王庚寅;名丑:苏牖民、许镜民等。名流云集,相映生辉。譬如,梁箴主演的《断桥亭》,音色宽厚优美;安鸿印主演的《善士亭》,歌喉婉转动听;曾鉴堂主演的《张公背张婆》,雅俗共赏别致;杨金声主演的《赵五娘吃糠》,边吃边唱传情,贾德善主演的《木楠寺》,酸气才气横溢;沈和中主演的《黄鹤楼》,潇洒狂傲铮铮;王兴博主演的《杀裴生》,显吸鼻变脸之术;屈景益主演的《抱桩盒》,面部半愁半笑绝顶;和家彦主演的《拆书》,动作凝炼大气;牛百顺主演的《斩韩信》,鼻音送字味浓;毛金荣主演的《蜜蜂计》,怀甩稍子的绝活;高天喜主演的《马武取洛阳》,有“空中飞刀”盛名;马建南主演的《定军山》,呈长鲸吸海之威势;刘全禄主演的《算粮》,有“活魏虎”的美称;王三甲主演的《三搜索府》,单眼麻脸跛腿手瘫京腔川语滑稽风趣,肖燕振主演的《杀四门》,武功娴熟超群出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也正因为正俗社聘请了诸多名家联袂献艺,相互配合十分默契,显示出较高的艺术质量。所以,社会声望益彰,堪与当时实力雄厚的易俗、三意两社成相逐竞争的鼎足之势,共享三秦盛名。
  后来,因关中连遭三年年馑,军阀混战不休,剧社债台高筑,严重入不敷出。加之,任阁臣先生接管后,又不善经营,对演职人员的生活和困难很少关心,真乃“东家既已更换,学生亦四分五裂。”(见封至模著《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载民国二十五年的《陕西民意报四周年纪念特刊》)台柱李正敏又于1936年另组“正艺社”,陆续将靖正恭等名家拉出,以致剧社的声誉每况日下,积重难返。从此,这个素与易俗社和三意社长期并驾齐驱,相逐竞美的秦中剧坛三强之一的正俗社,却不幸从根基上发生了惊人的大分裂。最后,终于被颠簸动荡得溃不成班,遂奄奄待毙,不得不于民国三十年底(1941年)以散伙停办告终。 


第五章 民众剧团与建国前后至文革时期的秦腔
第一节 民众剧团的成立
    1938年4月间,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工人代表大会组织的晚会上,看了秦腔《五家坡》等戏,毛主席向当时工会负责人齐华同志说:“你们看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群众喜欢的形式我们应该搞,但就是内容太旧了,应该有新的革命内容……”。齐华同志便指着坐在主席身边的柯仲平同志说:“文协的老柯在这里”。毛主席转身向柯仲平同志说:“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新剧团?”柯仲平接受了主席的指示,当即着手组建这个新型的戏曲团体。
    剧团于1938年7月4日正式成立。成立当天,在延安火神庙戏台上演出了秦腔《一条路》,《回关东》这两出戏,都是唤起民众奋起抗日,唤起人们抗日热情的戏,演出很成功,屋顶树杈都坐满了人。群众看戏后很感动,剧团演出一下子轰动了延安。从此,古老的秦腔开始以宣传抗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斗争的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戏曲战线上。
    剧团成立后,由柯仲平同志担任团长,张季纯,马健翔同志担任剧务主任。刘白羽,杨浩,柳青,方纪,草明,李丽莲同志先后单位文化教员,音乐教员。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当时演出的现代戏中,感染力最强的最能激动人的是:秦腔《血泪仇》、《穷人根》、《一家人》,眉户《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等戏,他们在群众中产生过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演出中,常是台上台下混为一体,人们往往被剧情感染的泣不成声,并激动的高呼口号,这些戏的演出所产生的强烈的效果,除了艺术感染力外,还在于它诉说了中国穷苦人民长期被积压在心中的血泪语言,激荡了他们仇恨的情绪,点燃了他们复仇的怒火,他们自然而然的沉浸在戏剧情境中。1934年冬天,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陕甘宁边区南线,演出了《血泪仇》,当剧中人物王东才深夜离家去报仇,他的父亲王仁厚喊他不应是,台下就有人情不自禁的喊着:“你的儿子报仇去了?”当剧中特务黄先生出现后,台下一位看戏的营教员一时气愤,不由自主的拔出手枪向空中:“啪,啪!”放了两枪,接着喊:“打这个坏蛋!”顿时,群情激愤,齐声喊;“打!”高昂的口号声和喊声,把扮演黄先生的演员吓的跑到台后,半天不敢出来!
  1948年新式整军后,军队转入外线作战,进军蒋管区,解放大西北,第一仗瓦子街战役,消灭了刘戳三万人,大军直接到洛川,剧团在战沟里喊到:“蒋军官兵放下武器,你们也是穷苦的老百姓!”他们却放枪回答。但我我们军队唱了几段秦腔后,他们不但不打枪还喊:“再来一段!”其实他们当时唱的就是《血泪仇》中的《龙王庙》这场戏,当时的现代戏甚至已经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解放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民众剧团进入了西安,发展成为现在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直为秦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第二节 建国后的秦腔的发展
一 建国初期秦腔发展概况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由原陕甘宁边区和革命圣地延安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给西安的古老秦腔艺术注进了新鲜血液,一批由革命根据地带来的革命剧目如《血泪仇》、《穷人恨》、《三打祝家庄》、《大家喜欢》等,使秦腔舞台上出现了勃勃的艺术生机。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各个剧团实行了“三改”(改人、改戏、改制)。根据“戏改”精神,西安市成立了“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对现有的流行剧目进行审定,经过广泛讨论研究,先后两次公布了113个折戏和95个本戏作为可演剧目,丰富了上演剧目,促进了秦腔舞台的繁荣。遂后在此基础上,对基础好影响大的传统剧目,组织剧作家有计划地进行整理、改编,结果出现了一批受到观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如《游龟山》、《铡美案》、《三滴血》、《白蛇传》、《火焰驹》、《状元媒》等,都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原作进行了整理加工,突出了主题思想,加强了人民性内容,使剧本结构更加严紧,注意发挥了唱念做打的特点,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映。《游龟山》参加了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获剧本奖,《火焰驹》、《三滴血》先后拍成了电影。后来在党的“两条腿走路”和“三并举”剧目方针指导下,陆续组织作者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铜台破辽》(姬颖)、《孟丽君》、《玉虎坠》(项宗沛)、《戚继光斩子》(李静慈)、《玉蝉泪》(胡文龙、王征)。易俗社也组织力量整理改编了自己的传统剧目《一宇狱》、《夺锦楼》、《双锦衣》、《翰墨缘》、《貂婵》等。“文化大革命”以后,王保易改编了《卓文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