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7-冯氏锦囊秘录-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疾滞下诸患矣。唱曰∶疹要清凉痘要温,清凉者,岂寒凉之谓欤!总宜观邪之盛衰。 
时之寒热。如冬天不独不加以寒凉之剂,更有糟煮芫荽外擦之法。夏月则肉分开张,辛 
热之品,固所禁用,既芫荽性略辛,虽为疹中要品,亦所当忌矣。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论疹出宜快并颜色轻重
属性:夫痘疮出自五脏,五脏属阴,故头面宜先见,稀少者为佳。麻疹出自六腑,六腑属 
阳,故头面宜多见,成粒淡者为愈。痘疮贵三四次陆续出者为佳,麻疹则贵一齐涌尽而 
便觉者为妙。凡以火照之,遍身如涂朱之状者。此乃将出之兆,其形细密,见点鲜红, 
与痘疮密者相似,但疹子随出随没,非若痘子以渐长大也。粒粒成疮,非若斑之皮红成 
片如蚊密之迹也。然疹痘之色,不可同论,痘色最厌繁红而疹偏喜通红,盖疹发于心, 
红者,火之正色也,若色淡白者,是心血不足也,宜养血化斑汤主之。如色太红艳,或 
微紫者,是血热也。或出太甚者,并宜大青汤主之。若色黑者,是死症也。如勿鼻血 
者,邪从衄解,反为佳兆。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辨疑似
属性:夫疹之妆出,似痘似斑,不必言矣。更有变蒸发热,常见红点者,此腠理开而肌肉 
嫩,血分有热,系沸腾见于肌肉也。是虽似疹,治法但宜调和气血而不必疏表也。惊风 
愈时,亦见红点者,此气血己和,邪气将散,乃愈兆也。皮肤痒极,搔之肿浓块若云 
头者,此风热挟湿,为丹为风,并皆不在疹例也。凡发热而即出者必疹,发热而难出者 
必痘,可见毒之深浅也。然从来疹出,以六时为准,朝出暮回,夕形旦没,何今之出, 
或热二三日,或四五日,及其没也。必待二三日,或三四日者,何欤?盖昔人淡泊节 
爱,腑毒原轻,故虽感时毒易透易回,今人膏粱爆炙,寒暄素逆,禀元则薄,受毒偏 
深,是以稍有所触,则势便沉 ,故疹同也,惟人异耳。若疹后入热不退,变成痧 
痨,况疹初发,血分大伤,余毒久热,残阴益竭。若不大为壮水,焉能以制阳光。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辨轻重
属性:凡疹发热之时,胸腹肩背先见者,是宜谨避风寒,投以升发之剂,令其头面腮颐透 
出为主。倘周身未见,两胁先形者,并两颐肿胀,色同胭脂,皆甚危之症也。红色潮润 
者佳,紫气者重,黑色者危,白色者血少,回后纹黑者余毒也。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详疹诸名
属性:夫麻疹浮小而有头粒,随出即收,不结脓泡,北人谓之糖疮,南人谓之麸疮,吴人 
谓之疹,越人谓之 ,古所谓之麻,闻人氏谓之肤疹,然此与前所谓脾为疹者不同。小 
儿有出一二次者,及出一两日数少,并出在痘前者,名奶疹子。若出稍重而日数多,并 
出在痘后者,名正疹子。初出与痘相似,但痘发于脏属阴而本深,故难出难收,药于温 
为宜。麻发于腑,属阳而本浅,故易出易收,药于清凉为合,然有麻疹症候俱同而其 
如风疹疙瘩,或拥起如去头,色赤成斑随见随没者,并如粟米头粒,三番俱见而不 
四日后方收者。皆谓之麻疹,照常发表,惟图出透自愈也。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奶麻子
属性:有小儿初生,尚未盈月,忽遍积身红点者,此即俗呼奶麻子也。由胎中受热,又适 
染时行,故生下便发,然脏腑娇脆,气血未固,不胜汤丸,故宜大剂,乳母服之,然疹 
在大热未退,饮食宜节,此与伤寒同也。毋宜食淡茹齐,切忌风寒及冷水瓜果之物,犯 
则皮毛兰,与毒瓦斯难泄,遂变紫黑而死矣。即极渴欲水,只宜少与葱白汤,以滋其渴, 
使皮窍中微汗润泽,毒得尽解也。最禁鸡鱼炙爆,盐醋五辛,梅桃糖蜜,香鲜之物。 
奈病家但知药上求全,勿于饮食检点。倘调摄得宜,虽不药可等于中医。若服药而矢调 
摄,虽上工亦莫可施其巧也。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孕妇出疹
属性:孕妇出疹,当以四物加减而加条芩、艾叶,以安胎清热为主,胎不动而麻自愈矣。 
然热毒蒸胎,胎多受伤,但胎虽伤而母实无恙也。盖疹与痘不同,痘宜内实,以痘当从 
外解,故胎落而母亡,疹宜内虚,以疹当从内解,故胎落而母存,虽然,与其胎去而母 
存,孰若子母两全之为愈也。且古人徒知清热以安胎,不思疹未出,而即以清热为事, 
则疹难出而内热愈深,是欲保胎,反足以伤胎也,宜清扬表散则疹出而热自清,继以滋 
阴清解,则于疹于胎,两得无碍,不安胎而胎自安矣。且艾果、砂仁,性温而香,肺气 
大伤之后,复当香燥之药,咳嗽喘促,皆能动胎,水涸金枯,何能长养,徒存安胎之 
名,确有损胎之实,张不敢遵贤之成法而害后人之生命也。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论相夹相传
属性:人未疹而先有他症者,谓相夹疹而变他症者,谓相传病家,畏其相夹,医家畏其相 
传,何也?盖如惊风等症,一遇发疹,并所夹之症亦愈者。所谓由内达外,六气相乘, 
其毒同比而解也。每有疹毒未透,疏解未清,调理失宜,变为他症而致危困者。所谓由表入 
里,毒滞于内也。疹后其宜慎乎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麻疹门杂症
属性:凡发热之时而遍身汗出者,此毒从汗散,玄府开而疹易出也。若鼻中出血者,此 
毒从衄解,俱不可止之,皆得发散之义也。惟汗出太多,血出不止者,此火毒逼迫太 
过,致液妄流而血妄行也,宜以归、芍、芩、连、生地、浮小麦之类,以止其汗,或 
人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主之,更以茅花、归头、生地、甘草、丹皮、玄参、粘子、连 
翘之类,以止其血,或玄参地黄汤主之。迟则汗多而元气虚,血多而精神散,变成坏症矣。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麻疹门杂症
泻利
属性:疹出之时,自利不止,或泻稀水频数者,最为恶侯,但看其疹。若遍身稠密红紫 
者,不妨,盖非泻则郁遏不解,惟宜清利,疹一发透,自然泻止。若疹已收而泻仍不止 
者,疹必未尽,宜用清托,并分利之,切不可用诃子、肉蔻涩滞之药,致变腹胀喘急不治之症矣。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麻疹门杂症
论余热余毒
属性:夫疹子出没常以六时为准,假如子后出者而午时即收,午后出者而子时即收,盖午 
后为阴,子后为阳,乃阴生阳成,阳长阴收之数也。旋出旋收者为轻。若一出三四日而 
不收者,乃阳毒太盛,宜大青汤解之。然疮疹非热不出,既出而诸病悉解身凉者,此为 
正候。若既出而热甚不减者,此毒壅遏未除,亦宜大青汤,以解其表,便涩者,则用 
黄连解毒之类,以解其里。更有烦闷不宁而吐利者,同此意而变通之如有逡巡不出者。 
乃风寒外束,皮肤闭密也,宜荆防败毒散之,疹尽出而烦躁吐利自愈矣。然疹子之 
出,须使其毒尽解。若不尽解,则毒蓄于中,壮热日久,枯瘁成疳,或成惊阐泄痢, 
或咳血喘促,或作疳 而死。 
痧疹者,肺胃二经之火热而为病也。注儿居多,大人亦时有之,殆时气瘟疫之类 
欤,治法当以清凉发散为主,药用辛寒、甘寒、苦寒以开发之,惟忌酸收,最宜辛散, 
辛散如荆芥、西河柳、干葛、石膏、鼠粘、麻黄;清凉如玄参、竹叶、天花粉,青黛、 
薄荷;甘寒如麦冬、生甘草、蔗浆;苦寒如黄芩、黄连、贝母、连翘。随证轻重,制大 
小,中病则已,毋大过焉。 
痧疹初发咳嗽,宜清热透毒,不得止嗽疹后咳嗽,但用贝母、苦梗、甘草、薄荷、 
天花粉、玄参、麦冬,以清余热,消痰壅则自愈,慎勿用收敛之剂。多喘者,邪热壅于 
肺也。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两许,玄参、薄荷各二钱。心 
热势盛者,即用白虎汤,加西河柳,忌用升麻,服之必喘。疹多泄泻,慎勿止泻,惟用 
黄连、干葛、升麻、甘草,则泻自止,疹家不忌泻,泻则阳明之邪热得解,是亦表里分 
消之义也。疹后泄泻及便脓血,皆由热邪内陷也。大忌止涩,惟直升散,仍用或麻、甘 
草、干葛、黄连、白芍药、白扁豆,便脓血则加滑石末,得必自愈也。若果上热下寒, 
上实下虚之症,当作虚论,以从治之法治之,不可以寒凉正治也。如冬天寒甚,疹毒 
郁于内而不得透出者,不得误投寒凉,如石膏、竹叶、西河柳之类,宜用荆、防、蝉 
蜕、羌活、葱白、芫荽之类,再加蜜酒炒麻黄一剂即止,亦勿过用。 
疹后牙疳最危,外用牡黄牛粪尖, 存性,研极细,加真片脑一分,研匀,吹之, 
内用连翘、干葛、荆芥穗、升麻、玄参、黄连、甘草、生地黄水煎,加生奉角汁二三十 
匙调服,缓则不可救药。若脾气虚寒,不能按纳下焦阴火而为牙疳口疮者,又宜理中之 
类,火自退舍,总宜凭脉用药,勿以麻疹热毒为定认,盖诸病有初、周、末,异之迥殊 
也。 
疹退之后,微微咳嗽者,此作余毒未尽也,用清肺饮,加消毒饮主之。若咳甚气 
喘,连声不住,名为顿嗽,甚则饮食汤水俱出,或咳出血者,此热毒乘肺也,宜多服麦 
冬清肺饮,加连翘主之,若见胸高如圭肩耸而喘,血退场门鼻,摆首摇头,面色,或白或 
青,或红而枯黯者,不可治矣。然亦有肺气虚而发喘,连声不已,无咳嗽血出呛食之症 
者,宜清肺饮,倍加人参,不可的确于肺热之一端,纯用清肺解毒也。 
疹子与痘似轻,然调治失宜,其祸反不旋踵,盖痘由胎毒而发,情势多少轻重吉 
凶,自可预断。疹由感受时气而发,轻者可重,重者可轻,皆在于调治有方,故药饵饮 
食禁忌。此痘家尤宜中节,痧后生疮,荣分余热未尽也,宜金银花、荆芥穗、连翘、玄 
参、甘草、生地、鳖虱参、麻黄、连木通,浓煎饮之。痧疹不宜根据证施治,惟宜治本。 
本者,手太阴并阳明二经之邪热也。解其邪热,则诸证自退矣。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麻疹门杂症
论壮热烦渴口鼻腐烂等症(锦囊添加)
属性:斑疹本为肺胃火毒,故壮热烦渴,喜冷浩饮,此其常也。然即纵其冷冻饮料,则冰遏热 
毒在内,且津液遇冷则凝,而燥渴益甚,况胃喜凉饮而恶热,得冷入口,勿论虚实,无 
不爽快也。肠喜热饮而恶寒,流寒下焦,勿论虚实无不受伤也。轻则激其虚火上升,寒 
热不已,重则迫其热毒下注,泻利无休。更有误以烦渴喜冷为实热,峻用芩连苦寒之 
药,殊不知火之有余,由水之不足,即渴者,乃脏腑津液燥槁而为病也。少火变为壮 
热,宗气已亡于中,孤阴外覆肌表,荣道已竭于里。若不求阴阳至理而调之,徒以时行 
外染之客病为主治,壮者因循日久而愈,弱者悠忽变症而亡,故凡有壮热烦渴,视此可 
以例推矣。奈何北方凡患热病喜冷者,谓之咯水病,病家则任饮凉水,医家则峻投寒 
药,以致愈饮愈渴、愈寒愈热,逼其浮越之虚阳,尽耗于肌表,必致身冷而已,独不思 
温能除大热之语,何也?要知千变万化之病,多由身中之火,不安其位,卫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