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7-冯氏锦囊秘录-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采用。 
养肺金以平肝木,补肾水以润肝荣,如熟地、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枣仁、 
丹参、柏子仁、茯苓、茯神、贝母、玉竹、石斛,蒺藜、远志、银柴胡、天麻、郁李 
仁、麻仁、玄参之类,随候采用。 
补精血以实骨髓,调荣卫以舒经络,如人参、熟地、当归、杜仲、续断、 草、 
五加皮、松节、何首乌、鹿茸、虎胫骨、牛膝、秦艽、忍冬藤、肉桂、桂枝、豆、酒、 
羊肉之类,随候采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伤风(儿科)
属性:凡少感微风,顿然头疼鼻塞,咳嗽喷嚏,呵欠喘急,身热脉浮,停寒凄清,此谓 
伤风。因肺主皮毛,传入肺经,故多咳嗽,其虎口三关指纹红紫而长,其脉左寸人迎脉 
大,为外感症也。(或云肝以候风,当左关。)复有伤风而自利,腹胀而手足冷者,此脾怯也, 
当与和脾而兼发散。有潮热多睡,气粗呕吐,乳食不消,大便黄白而咳嗽者,此乃脾 
肺受寒,不能入仓而故吐也。如潮热而日根据期发者,或壮热不已者,此必欲成痫候也。 
若伤风而多泪,胁痛目肿咳嗽者,此伤风兼肝也。舌苦颜赤汗流咳嗽者,此兼心也。面 
黄唇肿,减食恶心者,此兼脾也。颐白眶肿,上气喘急,肌栗毛焦者,此兼肺也。腰 
疼而嗽者,此兼肾也。 
《灵枢》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何以候骨之大小,肉之坚脆?颧骨者,骨之 
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皮肤薄而其肉无 ,(无 者,肉无分理也。)其臂懦懦然, 
(欲知髓之虚满,又验臂之浓薄,故臂薄者,其骨必小,其髓不满,脑为髓腑,风池、 
风府内通于脑,脑髓不充,则邪易入以为病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伤风(儿科)
升麻葛根汤
属性:治脾脏发咳,右胁痛,痛引肩背及阳明发痰等症。 
升麻 白芍药 甘草(各二钱) 葛根(三钱) 水煎服。 
右胁者脾胃之乡,肩者手阳明之脉,斑由胃热,胃主肌肉,升麻、葛根直入阳明而 
逐其邪热,佐以芍药,使以甘草,和其营,俾无伏匿之邪也。其治发斑,止宜于将出 
者,若已出而用之,重虚其表,反增斑烂矣。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伤风(儿科)
二陈汤
属性:半夏 白茯苓 甘草 橘红 用姜水煎。 
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补脾则不生 
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治痰之圣药也。有嫌半夏性燥,代以他 
药,失其旨矣。如热痰加芩连;寒痰加姜桂;湿痰加苍白二术;食积痰加曲 、山 
楂;风痰加南星;燥痰加栝蒌、青黛;郁瘀加枳壳、香附;老痰加海石、朴硝,合宜之 
妙尽矣。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伤风(儿科)
解肌汤
属性:治发热有惊。 
防风 山楂 桔梗 紫苏 天花粉 薄荷 陈皮 枳壳(各五分) 茯苓(三分) 甘草(二分) 水煎服。 
x小柴胡汤x 
见伤寒门。 
x麻黄汤x 
见伤寒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风热(儿利)
属性:风热者,其症有二,有素因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 
此热为本寒为标,治宜辛凉轻剂清热散风。若热甚生风者,但治其热而风自消,风未生 
热者,但治其风而热自愈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风热(儿利)
解肌汤
属性:疏导风热。 
桔梗 木通 山楂 枳壳 前胡 陈皮 川芎 甘草 姜水煎,如气相仿发疮疹 
者加蝉蜕;如内热加黄芩;如咳嗽加桑皮、杏仁。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方脉伤风合参
属性:伤风虽病之小者也。然谚云不醒即成痨,盖由乎金水二脏不足,阳气不能卫之于 
外也。《经》曰∶伤于风者,头先受之,故必头痛。《经》曰∶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故必发热自汗。若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经》曰∶肉不 
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又曰∶虚邪贼风,阳先受之,盖风者天之阳,风伤于卫,卫者人 
之阳,以类相从也。治法不可发散太过,不可补益太早,更当审的内因外因为治。外因 
者为有余,秋冬与辛温,春夏与辛凉,解肌表而从汗散。内因者为不足,固其卫气,兼 
解风邪。若再发表,则重虚其虚。要知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倘徒事疏解,则已受之 
邪,从此而去,未来之邪,何时而已耶?若既从发表之后而仍恶风自汗如故者,此营卫 
伤而气血不充也。若调荣养卫为主。若调邪犹未尽,再加疏表,虚虚之祸,不可胜言。 
如素有痰热壅遏太阴阳明二经,内有窠囊,则风邪易于外束。若为之招引者,然所谓风 
乘火势,火逞风威,互相鼓煽者,必外加辛凉,以解其束,内加清热化痰以去其窠,则 
绝表里相牵为患之害矣。勿谓秋毫之小病,若屡发渐变大 ,常多轻视忽略不守禁忌, 
攻补误设,以致由浅入深,侵淫脏腑,气血日衰,金枯水涸,百病皆牢,变成痨瘵,不 
可疗矣。 
伤风者,书所谓新咳嗽而鼻塞声重者是也。凡有汗恶风,脉浮数为伤风,外有六经 
之形证,如头项痛腰脊强,宜以桂枝汤或九味羌活汤治之。然轻重不一,由乎人之里气 
虚实,而感冒随有深浅矣。初起则寒,故药宜辛温发散;郁久则热,故药宜辛凉和解, 
切不可初用寒凉以致外邪不得疏散,郁火不得发越,则肺气益伤,犹引贼破家矣。至有 
脾肺两虚,凑里不密,而数伤风者,愈发则愈虚,愈虚则愈感,惟补中益气汤最宜。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伤风合参
参苏饮
属性: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塞中焦,眩晕泄泻。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半夏(姜汁炒) 茯苓 陈皮 甘草 枳壳(麸炒) 
桔梗 木香 加姜枣煎。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泄 
泻加白术、扁豆;咳嗽甚者去木香、人参。 
此手足太阴药也。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 
半除痰止咳;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x九味羌活汤x 
见伤寒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伤风合参
和解散
属性:治伤风鼻塞咳嗽,胸胁吊痛。发热口渴。 
紫苏 杏仁 陈皮 半夏 前胡 薄荷 葛根 桔梗 甘草(炙) 桑白皮 姜 
枣葱白同煎。 
x人参败毒散x 
见伤寒门。 
x桂枝汤x 
见伤寒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方脉风热合参
属性:风热者,咳嗽喉疼面热,即热伤风也。凡素有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 
所束,不得发越,此热为本,寒为标,治宜清热散风。《经》云∶火郁则发之。又有风 
寒外束者,可发。若素患阴亏不足,又值过于温暖,以致咽疼,音哑咳嗽者,宜于辛凉 
之中,佐以滋阴润肺,辛凉邪得外解,甘苦正得内和、不得骤用苦寒,以致郁热在内, 
正不得伸,邪不得解,更伤肺金清气矣。 
x二陈汤x 
见前伤风门。加桔梗、天花粉、玄参、薄荷、酒芩、前胡。如嗽不转,加栝蒌仁∶ 
如夜嗽多加知母;如喉疼减半夏;如痰盛加贝母、枳壳;如肺经热气壅,轻则加桑白 
皮、地骨皮,重则加石膏。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方脉破伤风合参
属性:丹溪曰∶破伤风症多死,最急症也。始因出血过多,或风从疮口而入,或疮早闭 
合,瘀血停滞于内,血受病而属阴,始虽在表,随易传脏,故此风所伤,极多难治。其 
症身热自汗,口噤搐搦,势急非常药可治,故丹溪曰∶非全蝎不开,兼以防风风药。凡 
破伤风邪,初受在表者,宜用发散,同伤寒表治法,用防风、羌、独、芎、归、麻黄、 
南星、白芷、全蝎、赤芍、细辛、 本、蔓荆、天麻、半夏、陈皮之类,随候加减。半 
表半里者,宜用和解药,如发散不解,邪传入里,脏腑闭塞。惊而发搐,宜用天麻、蜈 
蚣、雄黄、僵蚕、巴霜、朱砂、南星、全蝎之类为丸。或用羌、防、芎、归、赤芍,黄 
芩、大黄之类,煎服下之,若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者,宜养气血为主,兼以风 
药,如当归、地黄、芎、芍、防风、白芷之类;如伤骨疼痛者加乳香。 
四恶症不可治,一头目青黑,二额上汗珠不流,三眼小目瞪,四身汗如油。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破伤风合参
如圣散
属性:治破伤风,止血定疼。 
苍术(六两) 川乌头(泡,去皮,四两) 防风 草乌头(泡,去皮) 细辛(二两五钱) 
天麻 川芎 两头尖(泡,去皮,四两) 白芷(各一两五钱) 蝎梢(微炒) 雄黄 
乳香(各五钱) 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x一方x 
治破伤风,用全蝎十个,为末,酒调,一日三次服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破伤风合参
一字散
属性:治破伤风。 
金头蜈蚣(一条,去头、足,炙) 天麻(五钱) 草乌头(去芦,五钱) 香白芷(少许) 
全蝎(十个) 为末,每服一字,发热清茶下,发寒温酒,或半夏茯苓下。 
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三证如神,方用乌鸦翎烧灰,存性,细研,酒服一 
钱,或白滚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方脉胃风合参
属性:胃风者,因食后风冷而致其候,胀满食饮不下。形瘦腹大,恶风头汗,隔塞不通,其 
脉右关弦而缓带浮,宜用胃风汤主之。又 
曰∶胃风之症,治呕而愈呕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积久成热,因而生 
风,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宜用川乌一两,洗净,去皮、脐,不去尖,以浆水一碗煮干, 
每枚切作二片,复用浆水一碗煮尽,切作四片,每细嚼一片,以少温水下,少顷,呕遂 
止。古书之治法如此,临症宜审用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胃风合参
胃风汤
属性:风冷入于肠胃,泄下鲜血,肠胃湿毒,下如豆汁。 
人参 茯苓 川芎 当归 桂 白术 白芍(各等分) 加粟米百粒,水煎服。如腹痛加木香。 

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属性:《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行而不定 
也,今称为走注疼痛,俗名流火及历节风。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痹者,疼痛苦楚,关节 
浮肿,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湿气胜者为着痹,着痹者留着其处而不移,世称为麻木 
不仁,或痛着一处,始终不移者是也。凡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湿则皮 
肉筋骨受之,故为痹着而不去,皮肤不仁,是以夫痹从风寒湿之所生也。 
《经》又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 
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此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命名。以时令配五脏所合 
而言也,至阴者六月也。又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 
已。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痛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 
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盖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 
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皮则寒,故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 
纵,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