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印顺法师-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证修而已,不是究竟的!因为“无有”第二类的“出世间上上智”。出世间智
是通于声闻缘觉的;出世间上上智,即如来智。所以声闻缘觉,是“四智渐至”
的,先生苦谛智,再生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又是“四缘渐至”的,先缘苦
知苦,再渐缘集、灭、道谛。声闻缘觉无论是断烦恼,生智慧,证谛理,都是渐
次的,所以没有出世间上上智。如来所得出世间上上智,无论是断烦恼,生智慧,
证谛理,都是“无渐至法”,换句话说,是顿的。是顿起佛智,顿证谛理,顿断
无明住地烦恼的。这样没有渐次的顿智,才“是出世间上上智”。

  渐断渐知,与顿断顿知,这是佛法中的大问题。在小乘学派中,如说一切有、
经部、犊子部等,是主张渐见四谛而渐证。大众、分别说系,如法藏部等,是主
张顿见灭谛而顿证的。在顿见者看来,初学者虽有苦集灭道的次第渐观的修习,
但论到真智见理,这必然是顿的。不见谛则已,证见即顿入四谛。大乘以平等法
性为第一义谛,所以也是理必顿悟的。本经以渐属声闻缘觉法,以顿属如来法。
顿渐的歧异,就是大乘与小乘的不同。

  辛二第一义智‘世尊!金刚喻者,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
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世尊!如来应等正觉,
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
智,是名第一义智;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

  出世间上上智,即第一义智,约名义不同,所以别说。“金刚喻”定,或金
刚喻智,即“是第一义智”。以金刚喻智慧的能破一切烦恼,断尽无余。金

  刚喻,本为三乘所共。如证阿罗汉的前一念心,起金刚喻定(智),断烦恼,
证无学果。然约破尽一切烦恼的金刚喻智说,声闻缘觉是不配称金刚喻智的。金
刚喻智,要到等觉后心。这时,顿断一切烦恼,即引起佛智。所以说:“非声闻
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这意思说,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但
断四住地,不能断无明住地,所以不应名为金刚喻智;也就不配称为第一义智。
声闻缘觉的所以不能称为第一义智,因为“无”有第“二圣谛智”,不能“断诸
住地”。这第二类圣谛智,名为第一义智的,是“如来应等正觉”所圆满成就,
“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如来所圆成的,是“不思议空智”。佛智,是不可思
议的,这不是凡夫、二乘、十地乃至最后身菩萨所能思量拟议的。空智,即通达
一切法性空的般若。唯有佛才能究竟通达。空智,与般若经等相同,但解释起来,
多少不同。二乘不达法性空,这与般若学系所说三乘同证法空说不同。唯识家也
说,二乘人不断所知障,所以不能通达一切法空性的圆成实。本经所说,与唯心
论者相同。佛的不思议空智,能“断一切烦恼藏”

  。藏是积聚义,犹如库藏。无明住地烦恼,众多积聚,生起一切烦恼上烦恼,
所以名一切烦恼藏。“若坏一切烦恼藏”的“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即是佛
智。声闻缘觉没有这第二类智,不能坏一切烦恼藏,所以不名第一义智。

  上面所说的出世间上上智,约顿渐的意义说。此第一义智,约能不能断尽无
明住地说。由于声闻缘觉智,渐次而非顿得,分断而非究竟,所以他的“初圣谛
智,非究竟智”,只能说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这不过是通向无上菩
提过程中的因智,并不是究竟的果智。般若经也说:以一念相应妙慧,断一切烦
恼习气而成佛,这都是约究竟断说。

  庚二明圣谛

  ‘世尊!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就
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世尊,此
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藏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

  说明圣谛,先解说“圣”的字“义”。圣,梵语阿梨耶,与正的意义相近

  。能证见正法,得正性决定,名圣。圣应有究竟圆满的意义,不究竟不圆满
的,不配称为圣。所以,“非一切声闻缘觉”可称为圣,因为“声闻缘觉,成就
有量功德”,“少分功德”。不究竟,不圆满。阿含经等,也称声闻缘觉为圣,
这只是依成就有量的少分的功德,“故名之无圣”。如约究竟圆满功德说,唯佛
名为圣。圣人所成就的,圣人所宣说的,名为圣谛。这样论到“圣谛”,即“非
声闻缘觉谛”,这是声闻缘觉所没有成就的。也“非”是“声闻缘觉功德”,是
属于圣谛的。“此”究竟如实的圣“谛”,唯“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即唯
佛与佛乃能究竟。初始觉知,涅槃经说:‘世间皆处无明■,无有智慧能得破,
如来唯乃能初破,是故名为最大觉’。佛圆满证觉了,“然后为无明■藏世间,
开现演说”。世间众生,都在无明■藏里。■即卵。众生为无明藏所围里,没有
智慧,不能证无上觉,如卵中有情,还不能破■而出。佛破无明■藏,得大自在,
这才为无明■藏的众生开示、显现、演说。如实的谛理,为佛所成就宣说,“是
故名圣谛”。

  谛,是如实不颠倒性,即诸法实相、法性等异名。这是诸法的实相,一切法
的法性,佛出世与不出世一样;证与不证,也一样。实相、法性或佛性,虽一切
众生平等,但唯佛能圆满证觉,所以称为圣谛。

  己二广明庚一出圣谛体辛一叹甚深‘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
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
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
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此下广明,先约如来藏,也即是佛性,来说明圣谛的体性。“圣谛”是什么?
是“说”那“甚深义,微细难知”的。大乘经常说:‘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
难通达极难通达’。因为,圣谛是凡夫、二乘,甚至菩萨也不能完全

  了达的,要有穷深极细的佛智才能通达。圣谛“非思量境界”,思量即凡夫
二乘菩萨的寻思。以有漏、或缘世俗事的心心所,分别境界,即思量境界。圣谛
是无漏无为的,所以不是寻思心所及。所以,这“是智者”自觉自证“所知”,
是“一切世间所不能(不易)信”的。佛法是唯有圣者证知的,一般人从来没有
知道过。言说不到它,分别心推度不到它。然听闻思惟佛法,不是没有用的。如
佛‘为无明■藏世间开现演说’,佛从无可言说处作方便善巧说。如画月一样,
用树梢,和云层等来衬托,使人能明白它是个月亮──当然不是真的月亮。但真
的月亮,可能从此而认识。依佛所说,听闻、思惟,照著做去,即可证到。切勿
因为甚深微细难知,而生起无从明了的错觉。

  上来略明圣谛的难信难解。然圣谛究“何以”如此?因为“此”圣谛,是
“说”那“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是如来境界”,这当然“非一切声闻缘觉
所知”了。圣谛微细难知,即由于约甚深如来藏说圣谛;甚深如来藏,是如来证
知的境界,不是声闻缘觉所能了知的,所以圣谛也就甚深难知了。

  什么是如来藏?依佛性论,这可以从:一、(所)依止藏,二、隐覆藏,三、
(能)摄持藏的三义来说明。如即如如,无二无别的谛理,真谛是法法如是的。
如如,本没有什么来不来。如宝珠,本来明净,即无所谓来不来,然约琢磨宝珠
的尘垢,使宝珠的明净,能具体的显露出来,所以名来。因此,如来即体如而来,
而如如实没有来不来可说。如──如来,即法空性。如金刚经说:‘如来者,即
诸法如义’。约所证说,但名如如,约能证说,即如如智,如如、如如智,平等
不二,名为如来。如何是如来之藏?藏,是胎藏的藏。约依止义说,藏是依止义,
如胎藏为所依止处。如来──一切平等法性,遍一切处,一切众生不离此如来性,
不出法性外;如如法性为众生的所依止处,即如来藏。所以有处说:‘一切众生
是如来藏’。约隐覆义说:法性是本来清净的,但无始以来,为烦恼垢所隐覆,
不能显现。如婴儿在胎藏中一样。如来平等法性,为烦恼所覆障,所以名如来藏。
约摄持义说,如来,即契证如法性而来的,具有十力四无所畏三不护十八不共法
等无边功德。但这些如来功德,不是到

  成佛始生,否则就成为无常了。众生位中,就摄持得无边功德性。华严经说:
‘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即是如来藏义。
众生位中过恒河沙的称性功德,近于唯识宗所说的无漏法种。平等法界中,摄持
得无边功德性,故名为藏。所说如来藏义,都是约众生位说的,即显示一切众生
的真净因。如来藏的称性功德,众生本具;到成佛,摄得功德性的如来藏,还是
一样,但此时无边功德,离垢障而显发出来。真常妙有一乘的经典,都以此为根
本。

  以下结叹。本经依“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也“甚
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辛二劝信解‘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
无疑惑。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此则信解说
二圣谛。如是难知难解者,谓说二圣谛义。’

  如来藏甚深难知难解,是约因地的性德说。它难信难解,而又非信解不可。
如不能信解,这对一乘的如来果德,也就不能信解。如来藏虽是摄持得净法功能
的自性清净性,但为无量的烦恼所缠缚,而不得显现,如摩尼宝珠的为垢秽所覆
一样。“若”有人“于”此“无量烦恼藏所缠”的本性清净的“如来藏”,生信
而“不疑惑”的话,那他对“于出”离“无量烦恼藏”所显的如来“法身”,如
净治了垢秽的摩尼珠,也必然的“无疑惑”。说众生有惑业苦的杂染法,这是容
易信受的;说众生有如来藏,摄持佛果的一切功德,虽于信解。对此能信而不疑,
对如来法身,也就能信而不疑,因为这即是如来藏离烦恼所显的。所以信有如来
藏性,极为重要。

  “于如来藏、如来法身”──唯佛所知的“不思议”的“佛境界”,“及”
由佛善巧而作的大“方便说”,我们如能于佛所证的、所说的,“心得决定”不
疑的信解,这就可以“信解”佛“说”的“二”种“圣谛义”。“如是”,向上
所说的“难知难解”,就是佛“说”的“二圣谛义”。信知二圣谛义,

  也必由于如来藏法身的信而不疑。这是说,信得如来藏及法身,即能信得圣
谛。

  庚二明圣谛义辛一总说二圣谛壬一标‘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
说无作圣谛义。’

  所说的二圣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