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诊断学-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转胞:妊娠期间(多在七、八个月时)饮食如常,小便不通,甚小胺胀急,心烦不得卧。以湿热与胎气互结为多见。
    ⑨子淋:妊娠期小便频数,点滴而下,伴排尿疼痛,湿热下注多见。
    ②胎气下坠:常因饱食用力或忍尿持重引起,压迫膀胱,排尿困难。
    以上病证出现排尿困难时,临床病因和表现的证候特点都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参阅有关各病专著。
    (十四) 黄  疸
    以目黄,一身皮肤发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为黄疸。本症为脾胃虚寒,内伤不足再感受时邪或饮食失节致使湿热郁蒸、影响肝胆疏机不利,发为黄疸。
    鉴别要点,黄疸临床常分阳黄和阴黄两大类,其鉴别如下:
    1、病史鉴别
    (1)年龄:阳黄多发生三十岁以下的病人,阴黄多发生三十岁以上的病人。
    (2)性别:阳黄多发生女性,阴黄多发生男性。
    (3)发病:阳黄多为新病,病程较短,发病较急。阴黄多为久病,病程较长,发病多缓慢。
    (4)腹痛:阳黄和阴黄均伴有腹痛。阳黄腹痛多不显著,但热重于湿型黄疸腹痛显著多呈绞痛。阴黄腹痛呈持续性。
    2、黄疸的色泽鉴别:阳黄,身目黄染色泽鲜明如桔子色。阴黄,身目黄染晦暗如烟熏。
    3、兼症鉴别
    (1)阳黄:热重于湿多伴有腹满,胸闷,便干尿赤,身热烦渴,苔黄腻,脉数有力。湿重于热多伴有胸闷纳减,腹胀便溏,口不渴,身重乏力,苔白腻,脉濡缓。热毒内陷伴有高热神昏,烦躁谵语,发斑或吐衄便血,舌质红绛,脉弦实有力。
    (2)阴黄:寒湿型多伴有神倦食少,腹胀如鼓,小便自利,大便不实,舌淡润或紫,脉沉细。瘀血凝滞型多伴有胁下痞积,按之硬痛,腹大有水,舌质紫或有紫斑,脉沉涩。
    4、病因鉴别
    (1)阳黄:湿热蕴脾,熏蒸肝胆,胆汁泛溢,所致黄疸。如湿邪热毒,内陷营血,胆汁泛溢则形成急黄。
    (2)阴黄:寒湿困脾,一般是牌阳虚弱,寒湿内阻,胆汁泛溢所形成。瘀血凝滞是久病黄疸,瘀血凝滞,胆汁泛溢所致。
    (十五) 眩  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眩与晕多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仅有头昏、头重脚轻感,重者如坐舟车,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旋转不定,站立不稳,甚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昏倒等症状。
    头为诸阳之会,耳目乃清空之窍。眩晕多由肝肾阴亏,虚阳化风上扰,或为精亏血少,髓海不足,所以虚者居多。亦有因痰浊上壅,蒙蔽清阳者,它如外伤、药物中毒以及痫证等也常有眩晕发生。
    鉴别要点:辨别眩晕主要从引起眩晕的原因以及诱发因素入手,对眩晕症状又要注意其发作时的性质和继发症状,其次是舌象和脉诊。
    1、眩晕的发病原因:眩晕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一种证候,以内伤虚证为多见;亦可表现于其他多种疾病过程中或别的因素引起,现归纳如下:
    (1)肝阳上亢:素体阳盛,肝气郁结化火,肾阴素亏。若妇女妊娠六个月以后出现,是子痫的先驱症状。
    (2)气血亏虚:慢性久病、失血如外伤、产后等,脾胃虚弱。
    (3)肾精不足:先天不足,发育迟缓,年老体弱,房劳过度。
    (4)痰湿阻遏:恣食肥甘,劳倦太过,或痰郁化火。
    (5)其他原因:药物中毒,头外伤,乘车坐船,近视以及痫证等疾病为其他原因眩晕。
    2、眩晕诱因
    (1)每因烦劳或郁怒等七情过极而眩晕,见于肝阳上亢。
    (2)劳累后即发,活动后加剧见于气血不足眩晕。
    3、眩晕轻重程度
    (1)眩晕较剧的,见于肝阳上亢眩晕,特别偏肝风上扰者尤重。肝阴分大亏者,眩晕亦较甚。
    (2)气血不足,肾精亏损,一般眩晕较轻。
    (3)眩晕时轻时重,多为肝气郁结和痰湿中阻。
    4、眩晕伴随症
    (1)眩晕伴头胀头痛:肝阳上亢的伴头痛且胀,且随眩晕加重而增剧。因痰湿的多伴头重,如物裹缠一班。痫证头昏头痛一般在发作后持续一段时间。脑外伤头痛时重时轻。
    (2)眩晕伴耳聋耳鸣:肝阳上亢眩晕多伴有不同程度耳聋耳鸣。肝火偏盛者,耳鸣如潮,严重能使耳聋失聪。肾精亏损一般耳鸣如蝉,多兼听力减退。
    (3)其他伴随症:性情急躁,面时潮红,少寐多梦,口苦,见于肝阳上亢眩晕。泛泛欲吐,四肢麻木为肝阳上扰。若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为血虚眩晕。气虚眩晕一般有神疲懒言,食欲不振等症。若神疲倦怠,食少便溏,为中气不足。腰膝酸软,遗精健忘,为肾精不足。伴五心烦热,偏肾阴虚。伴四肢欠温,为肾阳不足。胸闷呕恶,食少,多寐,是痰温中阻。伴目赤胀痛,心烦心悸是痰郁化火证。素体肥胖,时时眩晕,要防中风。药物中毒,如链霉素眩晕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常有口唇舌麻木。病证眩晕多在发作前出现,发作时的典型表现不难辨认。
    5、舌诊与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的,为肝阳上亢。苔黄糙,脉弦数的,为肝火偏盛。舌质淡白,脉细弱的,是气虚。舌质淡红,脉细涩的,是血虚。舌红无苔,脉细数为肾阴不足。舌淡,脉沉细,是肾阳不足。若苔湿润,脉濡滑,是湿痰中阻。苔黄腻,脉弦滑,为痰湿郁而生热。总之,舌象与脉象常可较真实反应出不同眩晕症情。
    (十六) 心  悸
    心悸是自觉心跳异常,心慌不安,并有心前区不适的一种症状。
    心悸因受惊而发的称为“惊悸”,病情校轻。严重的心悸称为“怔忡”,与受惊无关,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心悸的形成常与精神因素,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原因有关,致使心神被扰或心失所养,神不守舍而发病。
    鉴别要点,心悸的形成原因复杂,临床表现是多方面的,现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1、心悸的特点
    (1)心悸善惊,易恐者为心神不宁型心悸。
    (2)心悸不安,头晕者为心血不足心悸。
    (3)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者为心阳不足所致。
    (4)心悸不宁,心烦少寐者为阴虚火旺所致。
    (5)心悸眩晕,胸脘痞满者为饮邪上犯所致。
    (6)心悸不安,胸满不舒,心痛时作者为瘀血阻络所致心悸。
    2、心悸的兼症
    (1)心悸善惊易恐兼见坐卧不安,舌苔薄白,脉虚数或结代者为心神不宁型心悸。
    (2)心悸头晕,面色少华,夜寐不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者为心血不足型心悸。
    (3)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者为阴虚火旺所致心悸。
    (4)心悸伴有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质淡红,脉虚弱或沉细而数者为心阳不足型心悸。
    (5)心悸伴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见结代者为瘀血阻络所致心悸。
    (十七) 不  寐
    经常不能就得正常睡眠,谓之不寐。又称“失眠”、“不得卧”、“不得眠”或“目不暝”。
    正常成年人一般需8小时睡眠时间,老年人则少些。儿童年龄越幼,所需睡眠时间越长,7岁以上的需要9~10个小时。
    睡眠是机体气机活动的一种表现,直接受阴阳二气盛衰影响。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因此,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是不寐症的基本病理过程,其损伤则在心、脾、肝、肾等脏。不寐临床分证以虚者居多,总与上述各脏的阴血不足有关,实证多由食积、痰浊、气火所致。
    鉴别要点,不寐的临床表现症情不一,轻者入睡较难,或寐而不实,时寐时醒,醒后再不易入睡,严重者彻夜不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l、入睡情况
    (1)不易入睡:轻易睡不着,甚至辗转反侧多时。可因不同原因引起:
    ①心肾不交,阴亏火旺。如素体虚弱,或久病之人。
    ②宿食痰火内停,胃气不和。多发于饮食失节,肠胃受损病人。
    ③肝气素盛,性情急躁,每因郁怒而发。
    ④心脾不足,多因忧愁思虑太过,劳伤心脾。
    ⑤痰火扰心,如癫狂病,甚彻夜不眠。
    ⑥小儿入睡困难,可能是饥饿、疼痛、届痒等原因。
    (2)睡眠易醒:虽可较快入睡,但易再醒,严重者一夜反反复复。
    ①心脾两虚,睡中常自然醒来,稍时又可入睡。多因思虑劳倦,或妇人产后等原因发病。
    ②心胆气虚,睡中每突然惊醒,醒后还感余悸,较长时间不能入睡。如暴受惊骇、情绪过度紧张、小儿白日受惊思后尤易出现。
    ②气血不足,夜寐早醒,整个睡眠时间较短。如病后、老年体弱每多有之。
    ④小儿夜间啼哭,称为“夜啼”。多为心肝二经蕴热。
    2、睡眠多梦,梦本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据现代生理学研究,在睡眠过程中,一般90分钟就可有一次梦境。有一些梦对人的心理和精神还能起到调节和平衡作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过多的梦,恶梦则会影响睡眠效果。
    (1)心胆气虚,多有恶梦,险梦。
    (2)心脾不足,血虚证,睡中多梦,甚彻夜梦扰纷纷。
    3、其他伴随症:不寐常使人感到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临床表现不一。
    (1)肝郁气滞:性情多急躁易怒,胸胁胀闷。
    (2)气郁化火:失眠且头晕,头胀,惊悸不安,目赤口苦。
    (3)心肾不交:失眠又兼五心烦热,健忘,耳鸣,梦遗,腰膝酸软等阴亏不足症。
    (4)心脾两虚:失眠,神疲乏力,健忘心悸,头晕目眩。
    (5)心胆气虚:常感心悸胆怯,易惊善恐。
    (6)胃气不和:因宿食内停,脘腹胀病,嗳腐吞酸而不得眠。
    (7)痰湿内阻:胸脘痞闷,头重目眩,痰多呕恶。
    (8)痰火扰心:见于癫狂证,精神亢奋,语无伦次。
    (9)水气凌心:失眠,心悸咳川,水肿。
    4、辨舌与脉象
    (1)心脾两虚:舌淡,苔薄,脉细弱。以妇人产后,久病及老年体弱气血不足为多见。
    (2)心胆气虚:舌淡、脉弦细。
    (3)阴亏火旺:舌质红,脉细数。
    (4)宿食内停:舌苔厚腻,脉滑。
    (5)痰火扰心:舌苔厚腻而黄,甚燥裂起刺,脉弦滑而数。
    (6)肝气郁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7)水饮内停:舌苔白腻,脉弦紧。
    5、辨不寐的其他原因,不寐又常为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如各种原因的疼痛、高烧、咳喘……等。应详察细辨。
    (十八) 烦  躁
    自觉胸中发热,心神不宁,谓之烦。手足时时欲动而不宁的,谓之躁。虽然烦与躁并不是一种相同的症状,但因二者常同时出现,故临床多习称为烦躁。
    烦躁形成机理,大多数因热而致,且分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证候,亦有少数见阴寒者,其所损在肺肾两脏,临床表现亦较复杂。对此《类证治裁》有一段较好说明,节选如下:“内热为烦,外热为躁,烦出于肺,躁出于肾,热传肺肾,则烦躁俱作。”同时从阴阳属性又对烦与躁的治疗效果作了探讨“烦为阳,属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及先烦后躁者,皆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