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集·卷七杂病妇人小儿外科总方
血类
属性:x四物汤x 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月事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 
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小腹坚痛,时发寒热等症;若男子精血虚损发热,亦宜用之。盖女子以 
血为主,而气为之本,气顺则血活,气滞则血死,故欲治血, 
当先理气;男子以精为主,而血为之本,血盛则精强,血衰则精惫,故欲益精,当先补血。故二方为男女通用也。 
白芍二钱半,缓中破血,腹痛非此不除,心经药也,夏月倍用之。当归二钱,润中和血刺痛如刀,非此不 
除,肾经药也,冬倍用之。熟地二钱半,滋阴生血,脐痛非此不除,肺经药也,秋月宜倍用之,男子加此。川芎 
二钱,清阳和血行血,头痛非此不除,肝经药也,春倍用之,女人亦倍,水煎温服。常服顺四时之气,而有对症 
不愈者,失其辅耳。风加羌活、防风;热加黄芩;燥加天门冬;寒加桂心;阴虚火动加知母、黄柏;有嗽加二 
陈汤少许;老人性急作劳,两腿痛加桃仁、陈皮、牛膝,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热,饮三四帖而安;贫劳人 
秋深浑身发热、手足皆疼如 ,昼轻夜重,倍芎、芍,加人参、五味子;如喘,手足仍疼,加牛膝、人参、白 
术、桃仁、陈皮、甘草、槟榔、生姜,五十帖而安;如性急人味浓,常服热燥之药,左胁红点痛,必有脓在内, 
加桔梗、香附、生姜,煎、服十余帖,痛处肿,针出脓,再用数帖调理而安;如贫妇性急血如注,倦甚,加香 
附、侧柏,四服觉渴,单服十余帖而安;如怀孕喑哑不能言,加硝、黄各一钱,蜜少许,沉冷时时呷之,心火 
下降,肺金自清,则能言矣。其余照根据药性类推及妇人门加减。又如犀角地黄汤、当归和血散,凡补血、温血、 
生血、凉血、止血、行血、破血、消积血,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x八物汤x 治气血俱虚,男妇百症、小儿疹痘通用。即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水煎温服,加减同前。有痰合二 
陈汤,名八物二陈汤。凡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正气补虚汤之类,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外集·卷七杂病妇人小儿外科总方
痰类
属性:x二陈汤x 痰乃脾胃津液,周流运用,血气由之,如道路,然不可无者。湿盛痰多,加以外感固滞于中, 
斯为患耳。痰不盛者,有感亦轻风寒客之,煽以相火,则上攻心目,而为暗风痰厥;暑湿乘之;血气相着,附于 
筋骨,而为肿毒瘫患;怒火迷窍,则为癫狂。十病九痰,诚哉!此方总括一身之痰。如要上行,加引上药,如 
要下行,加引下药。惟酒痰、燥痰不宜。 
陈皮二钱,和脾消痰利气。半夏一钱,燥湿豁痰,温中。血虚燥证,须用姜汁制曲。茯苓八分,行窍渗 
湿和中。甘草四分,健脾泻火和中。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如血虚合四物汤;气虚合四君子汤;湿痰身重倦怠, 
加苍术;寒痰气喘加杏仁、麻黄、细辛、紫苏;风痰加南星、僵蚕、皂角;痰盛加竹沥、姜汁;热痰加黄芩、 
黄连;胃脘痰火加石膏;痰结吐不出,加栝蒌仁;血痰加黄芩、麦门冬、知母、芍药、竹沥、姜汁;胸中郁痰加 
香附、朴硝;胸中老痰及虚痰燥痰,去半夏,加贝母、海粉。各病照根据药性类推,加减由人。又如星香散、 
导痰汤,凡一切行痰、消克痰积之药,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外集·卷七杂病妇人小儿外科总方
郁类
属性:x越曲丸x 凡愿欲不遂,如寡妇僧道之类,名利不遂,或先富后贫之类,或久病不愈,皆宜用之。 
苍术、神曲、川芎、山栀、香附各等分为末,水丸绿豆大,温汤下七十丸。盖气血痰三者,多有兼郁,而 
郁有六,随证加减。如气郁胸胁痛,脉浮细,合四君子汤;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合四物汤;痰郁动 
则喘,寸脉沉滑,合二陈汤;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加白芷、茯苓,热郁小便赤, 
脉沉数,加青黛;食郁暖酸腹饱不能食,左寸脉平和,右寸脉紧盛,加山楂、针砂。春诸郁加防风,夏诸郁加苦 
参,秋冬诸郁加吴萸。又如六郁汤、流气饮子、四七汤、分气饮之类,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x六郁汤x 能解诸郁。陈皮、半夏、川芎、苍 
术各一钱,赤茯苓、山栀仁各七分,香附二钱,砂仁、甘草各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随证加减。 
x阴虚生内热汤x 当归、川芎、苍术、陈皮各八分,白芍、山栀、天花粉各六分,白术、麦门冬(夏月多用)、 
沙参各七分,玄参五分,黄柏三分,甘草二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或以山药代参、术,久服去川芎,冬月 
加破故纸。此方与下阴分生阳汤,义相发明。 
x阴分生阳汤x 白术七分,白芍六分、当归一钱,甘草二分,苍术五分,陈皮八分,生姜三片,枣子一枚, 
或加参、苓,或以山药代参、苓,水煎服。入蜜亦可。加肉果、破故纸亦可,冬日尤宜用故纸。盖主三焦者, 
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也。 
x升阳益胃养荣汤x 当归一钱全用,随参、术能补益。白芍八分炒,随白术能理脾。人参七分,山栀仁炒 
八分,甘草五分,如食菘菜,以蜜代之。白术五分,木通五分(以渐而减),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粳米一撮, 
水煎热服。盖苍术、山栀大能除郁,因食冷物,郁火于脾胃者,故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 
虚而得之也。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又肉果、补骨脂二物,冬月可服。以上 
三方,古庵所立,郁门曾纂其略,今更详之。 

外集·卷七
通用古方诗括
属性:此等方如文家程序,不可不记以为骨。但外感内伤当根据各门类加减穿合摘变而通之。加者,本方外加别 
药一二味。减者,本方内减去一二味。穿者,如四君子汤穿四物汤、二陈汤,二三方穿而为一,或有去取。 
合者,如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更无去取。摘者,如用四君子汤,有痰摘二陈汤中陈皮、半夏;血虚摘四物汤 
中当归或地黄二味;血虚头痛,摘川芎一味;血虚腹痛,摘芍药一味。千方万方,丸药皆然。知此则处方有骨, 
正东垣所谓善用方者不执方,而未尝不本于方也。凡诗括内方无等分者,悉见各门总方及用药赋。 

外集·卷七通用古方诗括
伤寒
属性: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儿,发热恶寒身体痛,须知一服汗淋漓。(见三卷) 
桂枝汤内药三般,芍药甘草一处攒,若把二方相合服,方名各半治伤寒。(见三卷) 
九味羌活汤防风,黄芩白芷与川芎,苍术生地细辛草,煎法还用姜枣葱。(见三卷) 
大羌活汤即九味,己独知连术相助,一十四般白水煎,两感风寒须此治。(见三卷) 
香苏散即君香苏,甘草陈皮各半咀,无汗麻黄宜量入,脑痛芎芷不可无。(见三卷) 
升麻葛根汤四味,攒上芍药甘草是,伤寒发热与头疼,汗出恶寒风热治。(见三卷) 
十神汤内紫苏多,甘草陈皮香附颗,干葛升麻并芍药,川芎白芷麻黄和。(见三卷) 
古苍荆散药相等,甘草减半性不猛,未发热时宜急煎,感冒风寒湿可省。 
又名冲和散。苍术、荆芥各等分,甘草减半,水煎温服。治感冒寒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鼻 
塞声重,气壅上盛,咽喉不利等症。 
消风百解(散)荆芥芷,陈皮麻黄苍术比,甘草攒成姜葱煎,头疼发热咳嗽使。 
荆芥、苍术、白芷、陈皮、麻黄各八分,甘草四分,姜葱煎服。治四时伤寒,头疼发热,鼻 
塞声重。如咳嗽加乌梅。 
参苏饮内用陈皮,桔梗前胡半夏宜,干葛茯苓同甘草,木香枳壳总堪题。(见三卷) 
大青龙汤桂麻黄,甘草杏仁石膏藏,生姜枣子煎热服,恶寒无汗用为良。(见三卷) 
小青龙汤治喘嗽,姜桂麻黄细辛凑,半夏五味芍药甘,心胸水气自然透。(见三卷) 
白虎汤中用石膏,甘草知母本方抄,人参亦有加之用,热渴虚烦用米熬。(见三卷) 
竹叶石膏汤用参,门冬半夏更加临,甘草生姜兼用米,虚寒自利热家寻。(见三卷)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是,退黄解热又除烦,吐血便红皆可治。(见三卷) 
人参败毒散桔梗,甘草川芎茯苓等,枳壳前胡羌独活,柴胡十味性凉冷。(见三卷) 
瓜蒂散中赤小豆,二味匀平有传授,豆豉一合水同煎,吐去膈痰须此救。(见三卷) 
小柴胡汤只五般,半夏人参一处攒,更有黄芩与甘草,加减由人效百端。(见三卷) 
大柴胡汤用大黄,半夏枳壳此为良,更有黄芩赤芍药,姜枣煎来利大肠。(见三卷) 
小承气汤枳朴黄,结胸谵语煎之尝,三化汤只加羌活,中风窍闭效非常。 
x三化汤x 即本方加羌活等分,水煎服。利中风九窍俱闭,唇缓舌强。 
大承气汤用朴硝、大黄等分不须饶,浓朴倍加并枳壳,通肠利便有功劳。(二方见三卷) 
桃仁承气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血症发黄并血竭,热泄乱语总相宜。(见三卷) 
四逆汤中姜一两,生附减半去皮尖,二两甘草水煎服,厥而下利用之痊。(见三卷) 
理中汤用甘草姜,白术人参是泛常,若是内中加附子,更名附子理中汤。(见三卷) 
小建中汤芍药三,生姜甘草一分参,更有桂枝一两半,胶饴大枣治虚寒。(见三卷) 
玄武汤中芍药魁,茯苓白术甘草煨,附子炮来加减用,生姜五片阳可回。(见三卷) 
炙甘草汤参阿胶,麦门生姜大枣饶,生地黄麻子仁桂,入些酒煮治虚劳。(见三卷) 

外集·卷七通用古方诗括
内伤
属性:补中益气黄 参,甘草白术当归身,柴胡升麻陈皮伴,形劳虚损喘皆并。见三卷 
升阳益胃参术 ,黄连半茯草陈皮,泽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也堪题。见三卷 
益胃升阳当归身,参术芩 曲炒陈,甘草升麻柴胡使,秋间服者去黄芩。见三卷 
调中益气橘升麻,甘草柴胡苍术加,黄 木香参八味,从前选用也堪夸,见三卷 
升阳补气汤升麻、泽泻防风白芍夸,浓朴柴胡羌独活,甘草地黄生用佳。 
升麻、泽泻、防风、白芍、羌活、独活、甘草各五分,浓朴一分,柴胡一钱二分,生地七分半,姜枣煎服。 
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能寒热,早饭后昏闷怠惰,四肢不收,懒于动作, 
五心烦热。如腹胀及腹窄狭,加浓朴;腹中硬,加砂仁。 
双和散桂甘草芍,黄 参归熟地黄,姜枣煎来补气血,虚劳少食也堪尝。见三卷 
升阳散火汤升麻,葛根柴胡防风加,炙草人参羌独活,生甘芍药总堪夸。见三卷 

外集·卷七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属性:通关细辛皂角等,入鼻须看有嚏否,去辛加半或加矾,方名救急稀涎散。 
x通关散x 细辛、皂角等分为末,吹入鼻内。治中风不省,牙关紧闭。用此有嚏可治,无嚏者死。 
x稀涎散x 皂角、半夏、明矾各等分为末,每二钱,白汤调服,即吐。治中风肢散涎潮,膈塞气闭不通。 
乌药顺气(散)陈皮姜,枳壳僵蚕芎芷详,甘草麻黄桔梗入,中风先服最为良。 
乌药、陈皮各一钱(批∶一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