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7-本草述钩元-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三阴之气。而肠胃之结热乃清。但三阳三阴之气。脾固为胃行之。而能行三阳三阴之气者。 
则属之胃。故取责于胃耳。又元阴乃后天营血之母气。故丹溪酒炒末为潜行散入血分。最妙。 
罗周彦曰。有先天元气之阴。即肾水母气所禀。元精之气是也。其真阴本体。则深藏于左肾 
之中。而真阴妙用。则默运于精神之内。是谓无形者也。后天元气之阴。即身中所化营血之 
母气。先天有形元气之阴也。此亦天赋自然之真。其体附藏于脾胃中。化见于人迎。故其脉 
在心部。而其用则见于血也。又曰。元阴不甚损。其有形肾水之阴暴伤。致相火动而乘于阴 
精之分为患者。知柏滋阴降火之法。可任用之。至于肾水中母气。先天元阴之精受伤。以致 
无根虚火为病。若妄投之。必反损其元而绝其生机矣。合二论观之。所谓损其元阴者。由伤 
其生身之精。损其肾水之母气也。肾水之阴暴伤。由病于后天之气血。而暴伤有形营血之母 
气也。盖肾水之阴。即营血之母。此处分晰极确。而后黄柏之可用不可用。庶乎无误。不至 
久用而寒中。亦不至当投而敛手。以致剂不中病也。 
缪氏云。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或泄泻恶冷。上热下寒。小便不禁者。咸忌。 
〔辨治〕 蜀产皮浓二三分。色鲜黄者良。 生用降实火。熟用不伤胃。酒制治上。盐 
制治 

卷二十三乔木部
浓朴
内容:以建平宜都及梓州龙州者为上。木皮鳞皱。肉浓色紫多液者。入药最良。 
x皮x 
味苦辛微甘。气大温。气味俱浓。其体重浊。阳中之阴。降也。入足太阴手足阳明经。 
主治温中散结气。除胀满。(因其辛以提滞气)疏胃湿滞。治胃中冷逆呕吐。及腹疼泄利。 
疗寒湿霍乱。化水谷。止吐酸水。除冷积。更同他药治湿热诸证及下痢。 性宜有毒。以其 
得阳气之正。故无毒。(仲淳) 浓朴平胃除腹胀。若元气虚弱。虽胀。宜斟酌用之。误服 
脱人元气。惟寒胀大热药中兼用。乃结者散之之神药也。(洁古) 气实人误服参 。胀闷 
作喘。宜此泻之。(丹溪) 与枳实大黄同用。则泻实满。苦能下气也。与陈皮苍术同用。 
则除湿满。温能益气也。与解利药同用则治伤寒头痛。与治痢药同用则浓肠胃。(海藏) 浓 
朴辛热苦温之药。辛能散结。苦能燥湿。温热能祛风寒。所主诸证。何莫非肠胃气逆壅滞。 
及痰饮留结。饮食生冷所致。至于益气浓肠胃。盖指邪气去正气自益。积滞消肠胃自浓之意。 
非消散之外。复有补益之功也。(仲淳) 同陈皮枳壳麦芽山楂草果砂仁矾红。治伤食腹胀。 
同苍术黄连橘皮甘草葛根白术。治湿热作泻。 同槟榔木香黄连滑石橘皮白芍甘草。治滞下 
初起。 同白术人参白芍茯苓。消腹胀。 佐生姜陈皮藿香砂仁半夏。止胃寒呕吐。 同三 
棱蓬术槟榔人参青皮。治积年冷癖坚块。 有患肠风下血。大便时鲜血四射。淋漓不止。年 
久面色痿黄。腰痛腿酸。四肢无力。阳事痿弱。缘下血投苦寒剂经年。故致病剧也。先制煎 
方服之。后照方倍加为两。作丸服效。姜朴五钱。神曲一钱。土炒白术一钱。炒麦芽一钱。 
北五味一钱焙研。加陈黄米四十九粒。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凡肠风下血者。多系脾胃 
虚寒。不能摄血。服之皆效。虽酒客湿热下注放血者。服之亦效。按浓朴佐参术诸补剂。化 
补中之滞以消胀。其义固然。兹方乃用以为君。白术止助其健运。五味稍敛其耗散。又有消 
导之味。而取效于下血。可以思其用矣。 
〔论〕 草木之四时不凋者。或得于纯阴。或得于纯阳。浓朴气味苦辛。色性赤烈。纯 
阳之木也。其苦味应于花赤而皮紫。是味归于形。其形色紫赤应于气之温。是形归乎气。不 
可想其纯阳而能散结之用欤。 (天地之气。至夏而阳盛阴衰。在气化应然。原非偏至之戾 
气也。浓朴所谓纯阳。即禀乎此气。其能散元气者。亦如夏时之宣泄已极。非谓其辛热太甚 
也。)夫苦能下泄。苦从乎温。则不下泄而温散。卢氏所云从内而外。以司夏出横偏之令者。 
若苦合于寒。则直下泄。如枳壳辈是已。夫气之生化在中土。此味苦中觉有微甘。所以直归 
中土而散结气。苦味从温。所以能就气分而散之。凡病乎寒湿之邪者。实为的对。其病乎湿 
热者。有苦寒以清热燥湿。而假此苦温以散其结。亦罔不奏功。至先哲首以除胀满为言。惟 
虚而无邪之胀满。不宜混用。若寒湿实邪。固其正治。即湿热为病。如浓味积热及外感郁热 
者。亦实胀也。苦寒药中。可假浓朴以除之。或中气虚而患湿热。则必审虚与实。孰多孰少。 
更审乎时之久暂。以定攻补之多少。此味又未可去也。如苦寒除邪之味多。而健脾者少。用 
此散湿热之结。恐苦寒直攻。不能径散也。又如苦甘健脾之味多。而除热者少。用此化补益 
之骤。恐苦甘径补。不能直受也。(湿热不宜纯甘。虚而有湿热者。宜于苦甘。) 即此推之 
他证。凡可投浓朴者。悉如斯矣。 浓朴始尝味苦。苦中微甘。最后有辛。意非辛也。乃苦 
温之余烈。俗所云麻味也。故以姜制之。犹制半夏之义耳。然则浓朴从苦温以散结。不若枳 
壳从苦寒以泄滞矣。夫气以温热为升为补。而苦甚者。乃从升补中以散之。以寒凉为降为泄。 
而苦甚者。乃从降泄中以导之。故浓朴之治。宜于寒。或宜于湿。而枳壳之治。宜于热。或 
宜于燥。当各从其所对以投之。如施浓朴于燥热之结。犹可借从治以奏功。若施枳壳于寒湿。 
是气本下而复降之。不惟无益而有害矣。 
缪氏云。性味散而不收。略无补益。凡病气虚不能归元。血槁不能润降。(膈证等) 老 
人娠妇及产后。咸忌。 
〔修治〕 去粗皮。用姜汁拌浸。仍用姜渣同炒。以姜渣黑色为度。 

卷二十三乔木部
杜仲
内容:味辛甘微苦。气平而温。气薄味浓。降也。入足少阴厥阴经。 肝经气分药。 主治 
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 。治肾劳腰脊挛。脚中酸疼。不 
欲践地。(此阴不得阳以运者)除肾冷 。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能使筋骨相着。(东垣) 
虽温而不助火。(士材) 色紫而润。气温平而和阳。味辛甘而裕阴。故能由肾而致肝之功 
用若此。(濒湖)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具足。正能 
解肝肾之所苦。而补其不足者。 同牛膝枸杞子续断白胶地黄山药五味子菟丝子黄柏。治肾 
虚腰痛。及下部软弱无力。 胎孕三四月惯堕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 
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末五六两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 少年 
新娶得脚软病疼甚。作香港脚治不效。用杜仲一两。每半酒半水煎服。取愈。 
〔论〕 杜仲味先辛。次甘。又次苦。甘不敌辛。而苦则微甚。以辛始而以苦终。是苦 
乃辛甘归宿之地。而引辛甘致其用者。固在苦也。苦属火。苦所就下之火。即元气。兹味由 
辛甘而苦。是其归于中五之冲气者。皆降而浓育乎阴中之阳也。即其色紫。非下就相火之一 
证乎。夫三焦元气。上下际蟠。(水中有火。乃肾中元气。而三焦布之。) 兹何以独致其用 
于下。盖中土之甘。化归于肾。而天气之辛化。又因中土而归之。则所谓益元阳。致津液者。 
其 
总之。此味功用。全以元气为本。(身半以下。腰膝与脚。皆借此阴中元阳以为张弛之主。 
至于疗堕胎。尤以化为主。不徒恃形器之相维也。) 本经所谓益精气强志。皆不离元气而 
言。但于阴中生阳。即于阳中含阴。非偏于阳者。(非偏于补阳。故兹味以益精气为主。精 
气益则筋骨自坚。)经故谓其气平。李氏亦云温而不助火也。抑三焦元气即肾气。乃又言其 
为肝经气分药者。以肝本肾为化原。而还为肾畅其化育之用。试参东垣能使筋骨相着一语。 
则可见肝之化原在肾。而肾之资益在肝。此味由肾益肝。即由肝资肾。故得筋骨相着。肝之 
借以致其气化者此耳。非谓其更入肝也。(能补肾中元气。即是肝经气分药。即是能补风虚 
润肝燥药。肝燥者何。元阳虚而风木之真气不达。故燥急也。)藉非本于三焦之元气。阴中 
生阳。阳中含阴。其能使风虚肝燥胥以受益乎。至如阴下痒湿。小便余沥。皆阳气之不周于 
阴也。虽贵其脂润。而取用在皮。亦可以思矣。审此则凡阴虚以为腰痛者。犹当酌而施之矣 
。甄权疗肾冷 腰痛。日华子治肾劳腰脊挛。夫冷与劳。皆属肾气之虚。肾中元阳虚。即有 
腰痛脊挛之证。亦即有阳虚而病于风之证。盖阳虚而并。不能达阴。故病于风。即海藏所谓 
风虚也。又所谓肝燥者。即阳不得致于肝。而阴亦不得随之以至肝也。阴阳合一之义。可于 
兹味见一班。惟由益肾以致肝。比于石枣(即山萸肉)之先温肝以助肾者有异耳。 
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知柏同入。(仲淳) 
〔修治〕削去粗皮。每一斤。用酥一两。蜜三两。和涂火炙。以尽为度。一法。用酒炒 
断丝。以渐取屑。方不焦。 浓而实者。能强筋骨。用面炒去丝。童便浸七日。新瓦焙干为 
末。 

卷二十三乔木部
椿樗
内容:二树南北皆有。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疏而白茎。其叶臭 
恶。 
x根白皮x 
味涩苦。气凉燥。入手足阳明经。 治赤白浊。精滑梦遗。湿气泄痢肠滑。及肠风泻血 
不止。女子血崩赤白带。小儿疳虫蛔虫。得地榆。止疳痢。 椿根白皮。性凉而能涩血。凡 
湿热下痢。浊带滑遗。用之有燥下湿及去肺胃陈痰之功。治泄泻有除湿实肠之力。(但滞气 
未尽。不可遽用。) 炒研糊丸。看病作汤使。名固肠丸。(丹溪) 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用 
椿皮。气分受病有郁者宜用樗皮(濒湖) 治疮肿下药用樗皮以无根水研汁。服二三碗。取 
利微行为验。藏器言樗皮有小毒。盖有所试也。(乾坤生意) 一女子耽饮。多食鱼蟹。蓄 
毒在脏。日夜二三十泻。大便与脓血杂下。大肠连肛门痛不堪忍。服热药则腹愈痛。血愈下 
。服冷药则注泄食减。服温平药则病不知。如此期年。垂命待尽。或教服人参散。三剂脓血 
皆定。常服之遂愈。其方治大肠风虚。饮酒过度。挟热下痢脓血痛甚。多日不瘥。用樗根白 
皮一两。人参。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忌油腻湿面青菜果子甜物鸡猪鱼羊蒜 
薤等。(宗 ) 小儿疳痢。用樗白皮一握。粳米五十粒。葱白一握。炙甘草三寸。豉两合。 
水一升。煮半升。以意服之。枝叶功用皆同。 
〔论〕 椿樗一类二种。味俱涩苦。但椿不如樗之甚耳。夫椿樗禀地中寒水之气。其用 
止 
皆能治血中湿热。病有因热而湿并者。用椿樗清其热。热清而正气(阳中有阴)复。湿亦随 
之以清矣。若概投清热诸味。则恐愈滋其湿。而正气愈困。(阴中阳也)热更郁于湿中以为 
痛。而因湿并热矣。此时欲温燥。则反助其热。亦莫能流其湿。惟兹味本燥金以达寒化者。 
燥乃湿之对待。而寒化所及。可以使热亦清矣。盖金味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