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通心理学(1)-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魂也可以暂时走出人体,它回来时人就觉醒。古代人看到,人生 
时有呼吸,死时呼吸停止,就认为灵魂可能是气息,或是和呼吸 
有关的东西。显然,在这些思想中包含着原始的唯物主义的成分。 
随着宗教的出现,才把灵魂看作只是暂时附着于人体,支配人的 
行动的无形体的、超自然的、永存不朽的精神实体。 
德国学者黑格尔认为人的思惟和理性认识都是宇宙精神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我国宋朝朱熹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 
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① 这里所谓宇宙精神,所谓心,都不过是 
灵魂或神的别名而已。 

对于心理现象的作用和心理现象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唯 
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也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心理现象总有 
一定的内容,例如感知总是感知一定的事物,思惟总是思考 
一定的问题。先有事物和问题存在,才有感知和思惟活动。唯 
心主义者却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了。固然,感知着的事物可 
以直接证明其存在,但是存在着的事物并不一定都能被感知; 
而英国主教贝克莱却主张只有被感知的事物才是存在的,他 
① 
《四书集注》,《孟子》卷七,《尽心章句》上。 
 
 
普 通 心 理 学 
?5? 
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本来,思惟所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着 
的事物,而我国明代王守仁却以为任何事物都在思惟中,他 
① 
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照这种唯心主义的说法,世界上除 
了人的心理活动以外,也就没有任何其他事物了。 
唯心主义者或把心理现象归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的表 
现,或把宇宙万物归于心理现象。对于至高无上的存在和包 
含一切的心,自然都不能进行探索研究。所以唯心主义和科 
学的心理学是不相容的。 
给予心理现象以正确阐明的是唯物主义者。古代唯物主 
义者就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如我国古代荀子说: 
② 
〃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  汉代王充说:〃人之所 
以聪明智惠 (慧)者,以含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所以在人 
者,以五藏在形中也;五藏不伤,则人智惠;五藏有病,则 
③ 
人荒忽,荒忽则愚痴矣。〃  这都是说,智慧活动、情绪等心 
理现象都是身体的机能。 
古代唯物主义者也看到心理现象是由外界事物作用于人 
而引起的。《乐记》上说人心〃感于物而动〃。宋明以来的学 
者常说:〃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而不一也〃(叶适);〃心无 
体,而因事见理以征几也〃(方以智);〃味与声色,在物不在 
④ 
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戴震)。这都是说明心 
理现象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是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辨别。到 

①  《阳明全书》卷一,《传习录》上。 
②  《荀子?天论篇》。 
③  《论衡》卷二十,《论死篇》。 
④    叶适:《易说》卷下。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一。戴震:《孟子字义疏 
证》卷上。 
 
 
?6? 
普 通 心 理 学 
了西方近代唯物主义者,如十七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和十八 
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比较明确地认识到:心理现象是神经 
组织的活动所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和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旧唯物主义都是朴素的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还 
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都是 
机械论者,没有正确的发展的观点。他们常把人和机器等同 
看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例如法国唯 
物主义者拉美特利说:〃人不过是一座钟表〃。狄德罗把人比 
作有感觉的乐器。旧唯物主义者都是自然论者或直观论者,不 
理解人的社会实践的意义,所以常把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 
等同看待,或者把人的心理看作人的自然的本能活动。例如, 
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动物和人一样有理性活动,费尔巴哈把 
思维当作〃真正人的活动〃,而不理解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 
与发展的。 
对心理现象作出唯一正确的阐明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从 
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 
映。 

第二节 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动物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 
神经系统。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不仅能感受跟生命有直接关 
系的刺激物质,也能感受跟生命仅有间接关系的刺激,这时 
动物就有了原始的、简单的感觉或心理现象了。随着动物演 
化阶梯上升,神经系统趋于复杂,心理活动也越灵活、丰富, 
 
 
普 通 心 理 学 
?7? 
到了灵长类动物,特别是到了人类,神经系统变得异常复杂, 
心理活动也就发展到最高阶段。所以从动物的演化史可以看 
到: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的属性,是由物质发展演化产生的。 
在古代长时期内,人们以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心脏, 
因为人平时可以感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人在不同的精神状态 
下 (如激动和平静)可以感到心脏活动的差异。但是由于事 
实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现象不是跟心而是跟 
脑联系着了。例如人们观察到:在睡眠和麻醉时 (如酒醉), 
心脏的活动没有变异,而精神状态大不相同了;脑受了损伤 
的人(如外伤或震荡),心理活动就要受到严重的破坏,如有 
的耳目完好而变聋变盲了,有的记忆消失了,有的言语、思 
惟或随意运动受到了损害。有时这些损害跟精神病患者的情 
况相似,精神病患者正是在心脏和其他器官的机能正常的情 
况下表现出神志不清的。因此,人也就逐渐认识到精神病患 
主要是脑机能的障碍。 
脑的结构和机能都是异常复杂的,即使要对它进行解剖 
学的研究,在仅有简单器械的古代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关 
于脑以及脑和心理现象的具体关系,长时期来在科学上的研 
究是不多的。 
由于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十九世纪,关 
于脑的知识增多了,对于脑的科学研究也逐步开展了。例如 
布罗卡(Broca,1861)对于大脑中言语运动区的记述,推动 
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的研究。贝兹( e,1874)发现了皮层 
AB 
中贝兹大型细胞,增进了对于人脑的解剖学、组织学的知识。 
谢切诺夫 (1863)关于中枢抑制现象的发现,对于大脑机能 
 
 
?8? 
普 通 心 理 学 
的了解更是一个大的进步。弗卢伦(Flourens,1823)用切除 
法以及弗里施和希齐格 (Fritsch和Hitzig,1870)用电刺激 
法所进行的研究,加尔宛尼(Galvani,1876)发现生物电现 
象后引起的关于神经电现象的研究,也都大大地丰富了关于 
脑和神经系统的机能的知识。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们总结了人类经验和科学研究 
的成果,指出:〃我们的意识和思惟,不论表面上如何象是超 
① 
感性的东西,但它们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头脑的产物。〃 
〃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 (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 
② 
是叫作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 〃思惟是 
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而人脑是思 
③ 
惟的器官。〃 
大脑是怎样活动才产生心理现象的,或者心理现象是大 
脑的什么样的活动呢?庸俗唯物主义者认为,正如肝脏分泌 
胆汁一样,脑分泌思想。这是荒谬的,因为它把思想也看作 
物质。关于脑的活动的方式,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提 
出过一种意见。他认为,动物的活动和人的一切不随意的活 
动都是自动实现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例如手脚碰到灼烫或 
针刺时立刻无意识地缩回来。笛卡儿把这种活动叫做〃反 
射〃。 
笛卡儿是一位二元论者,他认为动物的一切活动和人的 
① 
24页。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 
②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8页。 
③  《苏联共产党 (布)历史简要读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45页。 
 
 
普 通 心 理 学 
?9? 
一部分的活动是反射,人的感觉、思惟等则是灵魂的活动,与 
反射无关。笛卡儿的二元论,我们必须摒弃;但是他提出的 
反射,却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从科学上发展反射的概念,并且使它成为说明心理现象 
的基本原则的是近代俄罗斯生理学家谢切诺夫 (1829— 
1905)和巴甫洛夫 (1849—1936)。 
谢切诺夫在他的名著《脑的反射》中把反射的原则推广 
到脑的全部活动即人的全部的心理活动上。他指出:〃有意识 
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都是 
① 
反射〃。  这是对于心理现象的科学的理解的一个飞跃,对于 
科学的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巴甫洛夫对于动物和人 
的反射活动进行了长期的科学实验研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 
动学说,为科学地阐明心理现象和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奠定了基础。 
谢切诺夫把反射活动分为三个主要的环节:一、开始环 
节:外界刺激和它在感觉器官中引起的、由传入神经 (内导 
神经)向脑传导的神经兴奋过程;二、中间环节:脑中枢发 
生的神经过程和这一过程的主观表现—— 心理活动;三、终 
末环节:神经过程由中枢沿传出神经 (外导神经)传至效应 
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的活动,如动作、言语等。谢切诺夫曾 
经强调指出,心理现象借以发生的反射的中间环节,不可能 
同其余两个环节 (外界刺激和反应活动)分离开来。这两个 
环节是心理的开端和终结。一切心理现象都是整个反射过程 
① 
《谢切诺夫选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版,第222页。 
 
 
? 01 ? 

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普 通 心 理 学 
现代科学研究又发展了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的反射学 
说。例如,所谓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终止。在通常情况下,反 
应活动的情况又成为刺激,引起神经过程,返回传导至中枢, 
这叫做〃反馈〃。有了反馈,人的活动才能成为完整的、连续 
的过程,更好地符合客观情况。 
谢切诺夫的关于反射的各个环节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这一论点,对于正确地理解心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能把 
心理活动看作脱离外界影响和人的外部活动而孤立的现象。 
心理活动不可能只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否则,心理现象就不 
会有什么现实的意义了。心理现象是在反射的中间环节产生 
的,它为反射的始端的外界事物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又 
对反射终端的反应活动具有调节的作用。 
谢切诺夫说:〃任何行为的最初原因永远在于外来的感觉 
① 
兴奋,因为没有它,任何的思想都是不可能有的。〃  谢切诺 
夫还指出对于所谓外界影响不要作简单化的理解。制约心理 
现象的不仅有现实的外界影响,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