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心理学-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数字符号测验;    
(2)符号…数字模式测验;    
(3)连线测验。    
2。测验左半球机能的测查方法 包括各种类型的言语测验和语文作业,以及测定抽象思维的那些测验方法如:各种失语症和言语测查,韦氏量表中言语测验、言语记忆测验、算术运算和本章第二节内有关思维的一些测验。    
3。测定右半球机能的测验 可选用那些与空间知觉和定位、具体思维有关的一些测验作业。如Benton视觉保留测验、触摸操作测验、选择测验、人面认知测验。    
4。额叶    
(1)抽象能力和概念的转移能力如颜色形状分类测验、范畴测验;    
(2)行为的计划性、调整能力如算术运算的测验;    
(3)言语行为的测定:言语的表达能力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    
5。颞叶    
(1)视觉记忆的测验;    
(2)Benton视觉保持记忆测验;    
(3)人面再认测验;    
(4)记忆的测验:非言语和言语的记忆测验;    
(5)听知觉的测验;    
(6)H、R中的Seashore 节律测验;    
(7)语音知觉测验。    
6。顶叶    
(1)结构性运用机能的测验;    
(2)Benton视觉保持测验;    
(3)韦氏量表中的积木设计测验;    
(4)H、R中的触摸操作测验;    
(5)小木棒测验;    
(6)逻辑…语法的准空间测验。    
7。枕叶    
(1)言语测验中的颜色呼名测验;    
(2)人面认知测验;    
(3)重叠图片认知测验。    
(李心天 胡超群)    
校对时间:00…09…19 15:22:5320 Mar 2001 21:17:21 +0800 陈卫                 (作者:李心天 胡超群)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神经心理学重点研究了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问题,Alan Beaton(1985)回顾了过去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十二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十二方面的课题是:    
1。利手(handedness)    
2。裂脑研究(the split…brain studies)    
3。正常人的半球不对称性:方法、结果与问题    
4。语言和偏侧化(language and laterality )    
5。不对称性的生物学和比较解剖的研究    
6。大脑专门化的个体发育(the ontogeny of cerebral specialisation)    
7。不对称性的性别差异(sex difference in asymmetry )    
8。半球不对称性的性与阅读障碍(hemispheric asymmetry and reading disability)    
9。手与脑的偏侧化:左利与右利(laterality of hand and brain: sinistral versus dextral )    
10。情绪状态(emotionality)    
11。不对称性与精神病理学(asymmetry and psychopathology)    
12。通道能力,注意与唤醒(channel capacity; attention and arousal)    
我国学者最近十年来在利手、裂脑、半脑、语言与精神病理学方面进行了神经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现将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结果予以报道。    
第一节 大脑优势概念和利手    
形成大脑两半球机能专门化的概念来自失语症的研究。1836年达克斯(Dax)曾指出失语与左半球病变有关,之后,Broca根据其临床失语病人的研究,认为左半球具有言语机能的优势。后来发现一些复杂的高级机能如说话、阅读、书写、计算、左右辨认等都由一侧半球…左半球主管,所以称它为优势半球。这一概念是从“利手”的概念类比而来的。人在长期劳动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一些日常必须的活动常习惯用一只手来进行。于是就有了人手的优势…“利手”的概念。世上大约有90%的人是用右手执行高度技巧性劳动操作,称之为“右利手”。研究发现右利人中绝大部分的语言优热半球是在左侧。左半球管理右手活动,所以长时期来“利手”被视为语言优势在哪一侧半球的外部标志。    
国外研究利手和大脑语言优势半球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根据西方的研究资料,右利手占人群中90%左右,左利手占5%~10%。有一些人称混合利,左右手皆用。判定一个人是否右利或左利,有十多个左右的检查项目,包括写字、拿刀叉或筷子、掷东西、划火柴、刷牙、持剪刀等,一般以用哪一只手写字作为主要标志。在我国还没有一个基本科学数据说明中国人的语言优势半球和利手情况,中国人(主要是汉族)用的是方块表意文字,与西方国家的拼音文字不一样。因些,中国人的语言优势半球是否和用拼音文字的人不一样?西方学者认为他们是用一侧半球思考问题的,中国人在两侧半球是否可能都有较发展的书面语言代表区?此外,由于传统的风俗习惯,孩子自幼被教导非用右手写字、拿筷子吃饭不可,如果孩子用左手就要被家长、老师纠正过来,这样在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下、脑言语优势与外部标志“利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很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1980年在柳州医学心理学全国学术年会上成立了利手研究的全国协作组,1981年在全国六大行政区14个省市地调查,得出了中国人左利比例为0。23%,仅为西方国家中左利人的十分之一以下。如果把潜在的左利也计算在内,也只有1。84%,远远低于西方学者调查的数字。我们进行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男女同卵、异卵双生子、少数民族和神经精神病人的利手调查,发现体育工作者(运动员)的左利手比例较高,说明右半球的机能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右半球对空间定向和感知上具有优势,在体育竞赛中如何充分发挥右脑的作用已是西方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关于利手形成的机理和大脑优势的关系目前还不能作出肯定的答复。学者们提出的学说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强调先天遗传素质和结构上的原因;一类则强调后天环境、社会文化和机能上的因素。目前学者们倾向于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教育训练两者在利手形成中都起作用。    
鉴于婴儿尚无利手(孩子在七个月以前没有利手倾向),多数作者认为手的运动随着大脑机能的发育而发展。利手形成随大脑机能一侧化而逐渐偏向一侧。    
专栏27…1 婴幼儿的利手研究    
婴幼儿手的活动什么偏向一侧,利手是怎样形成的?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为此我国学者设计了幼儿左右手抓物的实验,将盛有大小各异的皮球、数量不等的大枣,不同颜色的线和各种玩具的四个盘子,依次呈现在孩子面前,令其用手从盘子里抓物,观察孩子用哪只手取东西。被试从六个月开始一直测试到七周岁,每一年龄组100人,共700人。实验获得如下结果:    
1。1岁以内婴儿的左、右手率,在50%上下,随年龄增长右手率逐渐增加,2岁猛增70。3%,3岁达79。2%,以后增长缓慢,至7岁为85。1%;左手率随年龄增长而相应下降。    
2。稳定地有一只手抓东西,即纯用左手或右手取物的人数,随年龄而逐渐增长,1岁组为13人,2岁组为25人,3岁组53人,4岁组57人,5岁组73人,6岁组83人,7岁组86人。1~3岁组间有显著差异(P    
3。父母利手对子女抓物有一定影响:父母全右利手,子女用左手率为2。3%;纯用左手者为1。6%;父母一方为左利者,子女用左手率为24。4%,纯用左手者19。4%;父母全左利者,子女用左率则增至40。8%,纯用左手者为33。5%。    
4。在4岁至7岁已形成左利手儿童中有56人被家长纠正,但儿童完全改用右手者有7人,占被纠正总人数的48%;时而用左手、时而用右手的有21人,纯粹用左手抓物即纠正无效者8人,占被纠正总人数的七分之一。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到:1岁以内仅少数儿童开始形成左、右利手;2岁前后是左右手机能迅速分化、利手形成的关键年龄;到3岁,多数儿童的利手就基本巩固了。父母利手对子女利手的形成确实有影响:父母全右利,子女左手率最低;父母全左利,子女左手率最高。父母一方是左利,子女的左手率就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摘自:李鸣杲、李心天等:《儿童利手形成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4年第2期。    
我国学者在婴、幼儿抓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1岁以前,左右手抓物的比例在100人手中人别为47和53,到3岁时,左右手抓物的比例为26和73,纯用一手抓物的由13人上升到59人,利手倾向已很明显。父母利手对子女利手呈正相关。这些发现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近,但这种影响究竟是先天遗传素质还是后天的环境模仿,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在56名被纠正的左利儿童中,即使有的父母都是左利手,也有近半数的人可纠正过来,但仍有8名纠正无效,而其中有的父母都是右利手。有相当人数(占被纠正总数的38%的孩子)成为混合利,左右手皆用。这一事实说明:先天与后天的因素在利手都起作用。    
过去有人认为利手是言语优势半球的外部标志,利手是随个体言语的发展而发展并在言语的调节下形成的。现在通过上述研究认为这一看法应当修正,因为:第一,多数研究表明,大部分左利者的语言中枢都在左半球,和右利者一样,所以不能说利手是语言优势的外部标志。第二,从100名1岁以内婴儿的抓物实验中,只有13人分别只用一只手(左手或右手)抓物,几次重复抓物都一样。有的孩子刚满六个月,开始咿哑学语,谈不上他们用左手或右手是受言语调节的结果。2岁是左右手机能迅速分化的一年,但这时孩子的语言正处于单词时期,到2周岁才掌握二、三百个词,所以很难设想他们是通过简单而有限的词语调节利手形成的。我国学者认为,儿童的利手形成和言语发展是在基本不同的生理基础上并行发展的两种过程,并不存在言语制约利手的问题。    
研究利手和精神疾患的关系,最初的报告大都集中在各种精神疾患左利手的比例。在癫痫、病态人格、酗酒和情绪障碍病例中,左利手的比例较高,Lishman(1976)研究130例男女各半神经症、病态人格和精神病的利手问题,与正常人(分两组:①非大学生,②大学生)对照相比,发现病人用左手书写的比例较高(病人为15%,正常人为①11%、②7。5%)病人比正常人强右利少(病人为76%、正常人①为86%②为87。2%),强左利多(病人为9。5%,正常人为①7。5%、②5。5%),左右利混合多(病人为14。5%,正常人为①6。5%、②7。0%),统计差异显著,表明精神上有问题的病人有向左利手变动的趋势,呈现左利和混合用手的比率增加,用右手的程度减少。我国1981年利手调查的数字也说明了这一点:在1,252例精神分裂症中左利率达0。72%。323例癫痫中左利率达3。72%。如把潜在左利也计算在内,则前者为2。16%,后者为4。02%,左利率超过正常人的三倍至十多倍。国外精神分裂症的左利率的研究结果不一,P。J。Taylor等(1982)比较了在精神病利手研究中较有影响的两位学者…Lishman(1976)和Fleminger(1977)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他们的分类标准上的差异,最后认为一组年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