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殿南门外,有一个大深坑,随行同伴告诉唐僧,这里是释迦牟尼掷象落地处。原来释迦牟尼在成佛前,练过武功,力大无穷。有一次,国中一个大力士把一头大象打死了。死象塞往道路,行人不通,但没人移得开它。另一个大力士看到了,拖着鼻子把死象拉到路边去,人们都说这个大力士力气更大。释迦牟尼来了,问明情由,双手把象一抓,举过头顶,用力一掷,只见死象径直飞过城墙,落到地下,陷成了一个深坑。比起那两个大力士,释迦牟尼简直是神力了!
离开了净饭王王殿遗址,唐僧等人在连绵不断的荒山丛要中行走了一千多里。途中最使他感动的,是两座与动物有关的小宝塔。
一座叫救火宝塔。传说这里的森林,有一次不知道是遭了雷击还是什么原因,起了大火。风狂火猛,烈焰腾腾,飞鸟走兽,争相逃命。有一头雉(至,好野鸡)感念森林平日养育之恩,飞到河边,浸湿翅膀,然后飞到大火上空,把身上的水珠拌落下来。这么来来回回,力气渐渐没有,但还是奋不顾身地到河里去浸湿翅膀,吃力地飞到火上,洒水灭火。天帝见了,对这头雉说:“你好愚蠢,白白费这力气!噍,大火都烧红了天空,你每次往返洒落出几滴水珠,怎么都扑灭火灾呢?”雉听到声音,抬头问:“谁跟我说话?”天帝回答:“我是天帝。”雉气愤地说:“天帝法力无边,要灭森林大火,救飞鸟走兽,是多么容易,可是你非但不帮忙,反而说我愚而无功,是何道理?大火烧得这么厉害,我要救火,不跟你说话了!”说完,雉又扑打着沉重的翅膀,向火势最猛的地方飞去。天帝受到感动,帮义雉把火灭了。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一座纪念义雉的宝塔,称为救火宝塔。
还有一座宝塔,叫救生宝塔。说的也是森林里起那场大火的时刻,野兽纷纷窜出树林逃命。可是来到一条小河前,会游泳的游过去了,不会游泳的急得不知怎么才好。后有烈焰卷来,前有河水挡路,生命危在旦夕。一头鹿见此情景,十分同情这些小动物,就不顾自己危险,驮着它们一头一头地过河,后来来了一只兔子,兔子见这头鹿已经筋疲力尽,就帮它渡起小动物来……结果,那义鹿和义兔都因救同类而溺死在水中,人们为了纪念它们,在此建立了救生宝塔。
唐僧听了这两个故事,很是感动。随后他到了著名佛教胜地婆罗 (逆)斯国,礼拜了释迦牟尼曾经洗澡、洗衣的地方,但心中仍念念不忘那三头动物,雉、鹿和兔子。
接着,唐僧他们南渡 伽河,到达大乘佛教的中心摩揭陀国,在这里逗留了七天,然后,他们又到释迦牟尼觉悟成佛的菩提树下,顶礼膜拜了一番。
经过几千里的旅行,巡礼,历险,唐僧和他的随行同伴们,折向西北,朝摩揭陀国著名的佛寺——那烂陀寺前进。
十二 留学那烂陀寺
早在唐僧二十七岁还在长安时,就从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弟子波颇密多罗口中,了解到这座全印度最宏大、最壮丽的佛教寺院,并对全印度最闻名的学者、佛学权威戒贤法师,产生了无比的景仰。现在,他真的来到那烂陀寺,并且就要拜见戒贤法师了,心不由得怦怦直跳。
那烂陀寺果然名不虚传。这座佛寺共有八个大院,中央一座砖石结构的大殿,是七层楼高的房子,柱子和四壁都有着非常精美的艺术雕塑;八个大院规模宏大,气势雄祎,高高矗立在蓝天下,与周围五十多所佛寺交相辉映,分外壮观。
这座闻名全印度的佛寺,常住的僧人就有四千多人,加上做客或前来学习的和尚与佛教徒,常常有上万人。摩揭陀国国王为了发展学术文化,拨出一百多个城市的收入,作为这座寺院的费用。所以,这里的和尚或佛教徒都能不愁衣食,安心学习。
寺内僧人主要研究大乘佛教,也有一些人对上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很熟悉。他们研究大乘佛教,又大多以瑜伽法门为主。戒贤法师就是这一派的代表。
除了研究佛教,寺内僧人还研究学习佛经以外的各种知识,如前面提到过的因明学、声明学,以及“ 陀”(宗教知识)等等。
那烂陀寺不仅是当时全印度的佛教中心,而且也是当时全印度的文化中心。寺内藏书十分丰富,佛教经典可以说应有尽有。此外,还有许多天文、地理、医药、技艺等各方面的书。
早在三年前,戒贤法师就听说大唐有个高僧玄奘来到印度留学,所以一直在盼望他来到那烂陀寺。唐僧到达那烂陀寺的这天,戒贤法师派了寺内二百多个和尚等候在路上,几千人老百姓也都自动出来迎接。他们手捧着香炉和鲜花,又是赞叹,又是欢呼,气氛非常热烈。
在那烂陀寺里,唐僧与僧侣们一一以礼相见。然后,按照这里的规矩,大家簇拥着唐僧,去参见戒贤法师。
戒贤法师已经一百多岁了,在寺内极受尊敬,被尊称为“正法藏”(“正法”就是佛法,“藏”的意思是包含万有;“正法藏”指通晓了佛教全部经典的人)。他见了唐僧,客气地请他坐下,问:
“法师从哪里来?”
唐僧恭敬地回答:“弟子玄奘从中国来,愿拜正法藏为师,请求指点。”
听了唐僧如流的对答,戒贤法师不由得喜上心头。原来,佛教经典包括经、律、论三个方面,也称为“三藏”,在那烂陀寺四千多个和尚中,精通二十部经、律、论的,有一千多人;精通三十部经、律、论的,仅仅五百多人;而精通五十部经、律、论的,更是凤毛麟角,不算戒贤法师本人,一共只有九名。精通五十部经、律、论的,可称为“三藏法师”。那烂陀寺既然是全国佛教的中心,按照教规,除了“正法藏”戒贤法师之外,还应该有十名“三藏法师”。可是许多年来,这个教规一直没有能实现,它成了戒贤法师的一桩心事。现在,唐僧来了,他是精通五十部以上经、律、论的高僧,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三藏法师”(所以《西游记》里也称唐僧为唐三藏)。这么一来,那烂陀寺的“三藏法师”就满了十名人数,达到了教规的要求。戒贤法师的心愿实现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戒贤法师对于唐僧寄予很大希望,不仅勉励他在学问上精益求精,生活上也贵宾一样招待他。那烂陀寺每天供应给唐僧担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子二十棵,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并供给“大人米”一升。“大人米”是摩揭陀国的特产,米烂特别大,煮出的饭香软可口,平时只供国王和最有成就的学者食用。他们给唐僧这么优厚的待遇,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从中国来的高僧,另一方面也是敬重他的知识学问。
在唐僧到那烂陀寺以前,戒贤法师因为过了百岁高龄,体弱多病,已经许多年没有说法讲经了。但是为了唐僧,他决定破例开讲《瑜伽师地论》。每次讲经时,远近赶来听讲的,总是好几千人。戒贤法师为唐僧一连讲了一年零三个月,才把《瑜伽师地论》讲完。
唐僧万里迢迢来到那烂陀寺求学,当然决不会以听戒贤法师讲讲经文为满足。他除了一度巡礼这座寺院附近的佛教胜迹外,在寺里起早摸黑专心致志地修学了五个年头。五年中,他读完了寺内收藏的所有佛教经典,通晓了其中的奥妙,又进一步研究了印度佛教各家各派的学说,学习了东、南、西、北、中——印度名国的语言。花这一番功夫是非常值得的,这为他以后把印度文的佛经翻译成中文(汉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正如中国古时格言所说:“学然后知不足。”五年后,已经三十六岁的唐僧,并不以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为满足,又辞别了戒贤法师,到各处去游学。
他先到东印度临近孟加拉湾的伊烂体伐多国(印度比哈尔邦),跟两位高僧学习了一年。在以后的两三年时间里,他最东到迦摩缕波(印度阿萨密邦),最南到罗毗荼(皮途,印度买索尔邦班加罗尔一带),最西到狼揭罗(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东南一带)。每到一地,他就虚心向当地的有名学者请教,研读那里收藏的佛经和各种学术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他这几年游学所经过的地方,都是属于陵谷纵横的热带地区,气候异常炎热。酷烈的太阳晒得他喘不过气,劈头盖脸的暴雨又常常淋得他浑身上下没一块干的地方,幸好他总是把抄录到的佛经包在油纸里,小心保护着不让他受到损失。此外,热带地方的猛兽很多,弄不好就给它们一口吃了。但是,无论是气候的难以忍受,还是种种危及生命的险境,都影响和阻挠不了唐僧游学的意志。他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得更加坚强,并且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使自己的佛学造诣更成熟更精湛了。
游学了东、南、西印度各国后,唐僧满载而归,回到那烂陀寺,向戒贤法师报告了游学的经过。
戒贤法师问了他一些问题,感到他的学问比出去游学前更渊博,就对他说:
“大唐三藏法师,你的佛学知识已经超过了我其余几名弟子。我想现在就请你为本寺僧人开讲佛经,你看怎么样?”
唐僧听了,深感戒贤法师对自己的器重和信任。他行了礼,回答说:
“正法藏慧眼赏识,弟子十分荣幸。但弟子听说,本寺附近低罗择迦寺的般若跋陀较法师,学问甚好;本寺东南杖林山的胜军法师,研究天文、地理颇有心得,对于《唯识抉择论》尤其精深。所以,弟子打算先到那个地方学习过后,再回来听凭正法藏吩咐。”
戒贤法师见他求学心切,也就点头同意了。唐僧在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学习了两个月,到杖林山向胜军法师学习了一年多。他这种遍访名师、虚心学习的精神,使他的学术达到了成熟,也博得了印度人民尤其是佛学界的钦佩和赞叹。
十三 声誉日上
唐贞观十四年,四十一岁的唐僧又回到了那烂陀寺。他遵奉戒贤法师的命令,为大家讲起了大乘佛教喻伽法门的主要经典《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
那烂陀寺平时,每天有一百多种讲座,同时开讲。胄僧讲经时,戒贤法师另一名大弟子、同他一样名列:“三藏法师”的师子光,正在寺里讲《中观论》和《百论》两部佛经。
师子光虽说是戒贤法师的弟子,与唐僧同属于大乘佛教信徒,但是,他的派别和专长与唐僧不同:唐僧是瑜伽法门的,师子光却是中观法门的。
瑜伽法门与中观法门是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两者原来就有分歧。师子光一方面为了宣扬中观法门,另一方面也是对唐僧受到戒贤法师的称赞感到不服气。所以,他在讲经时,时常贬低瑜伽法门,以达到打击唐僧的目的。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师子光与唐僧同时开设佛经讲座,唐僧不仅经讲得比师子光好,而且他并不攻击中观法门。结果,许多听师子光讲经的人,都去听唐僧的讲座了,连一些师子光的学生,都投到了唐僧的门下。
师子光大为恼火,对唐僧攻击得更厉害了。
唐僧听到了师子光攻击自己的风言风语,并不很计较。他认为;大乘佛教中这两大派别的学说,对于佛教教义,各有侧重发挥,只是由于过去没有融会贯通,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