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
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
体。不可见故。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
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
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为有。知此为
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
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
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
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
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
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又此妄心
与前境界。虽具相依。起无先後。而此妄心能为一切
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
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
一切境界灭。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
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无明。以一切诸佛於一切境
界不生无明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
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如此义。是
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
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
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以一切境
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如
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二
者心外相。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二
者妄。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
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
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
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
实。不可见故。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
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
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
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又复当知
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
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
故。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
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
种法灭。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
於境界。境界亦不来至於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
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
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
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
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
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於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
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如来藏。
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
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
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
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
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
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
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如是诸佛法身。遍一
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譬
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相。种种形类。以一切色相
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
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知
色相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相坏时。还归虚空。
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诸佛法身。亦复如
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
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
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
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
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但从
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
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
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若如是众
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
盘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
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
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
世间假名言说故而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
无有异相。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若欲依一
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
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学唯心识观者。所谓於
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
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
无记攀缘。不自觉知。於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
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已内心自生
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
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
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
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
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
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
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若
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
观。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瞠想。及愚痴邪见想。知
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於坐时。随
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
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得此三昧已。次应学习信奢
摩他观心。及信 婆舍那观心。习信奢摩他观心者。
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
不灭。离分别故。习信 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
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
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
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
作。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
道。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
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
心故。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
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
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从
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
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复
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
行心。住坚信位。所谓於奢摩他 婆舍那二种观道。
决定信解。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
无所乐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
无所怯畏。不乐二乘。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
众智所依。行根本故。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
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
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
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
学习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
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
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
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
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
受正法。畏菩提行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
碍等者。应於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
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
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
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
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若能修学如是
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何以
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
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
供养十方诸佛者。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
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
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於深正义中不堕谤者。
名为於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
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终不
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
生他方净佛国土。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
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
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
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
其业最胜。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
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
忍。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
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
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
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於究竟甚
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
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所以
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
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
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若杂乱垢心。虽复称
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
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如是杂乱垢心。随其
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善男子。当知如
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
佛。深大利益者。所谓得入坚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
坚修位。成就顺忍故。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又成
就信忍者。能作如来种性故。成就顺忍者。能解如来
行故。成就无生忍者。得如来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