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9-伤寒论纲目-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阴为主。最忌阴竭。犹之伤寒病以阳为主。最忌阳亡也。故中间阳盛阴虚四字。是火逆症之纲领。阳盛则伤血。阴虚 
则亡津。又伤寒书之大纲领也。 
【纲】仲景曰。湿家。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 
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目】李梃曰。热在表则不渴。热入里则渴。耗夺津液而然也。然有渴必有烦者。肾主水。热深则水竭而渴。肝木 
挟心。火以生烦。故厥阴六七日。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渴欲饮水为欲愈。传经已尽也。 
鳌按。背强恶寒。尚属太阳。寒湿本当汗解。不汗而下。必致阳气扰上焦而满。伤中焦而哕。伤 
下焦而小便不利。既三焦受病矣。口燥烦而舌上苔。由丹田之有热。不能饮水。是湿犹在中。当 
从五苓散去桂枝易肉桂。 
【纲】仲景曰。太阳中暑。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目】柯琴曰。中暑夹寒。有得之乘凉者。阴寒先着于肌肤。而暑气内伤于心脉。故恶寒身热 
汗出而渴也。清暑益气汤。东垣得之矣。 

卷四

属性:【纲】仲景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侧转者。柴 
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 
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风温。脉浮。自汗。身重。多眠。若被火者。微则发黄。剧则如惊痫。时螈 
。 
【目】成无己曰。伤寒中。有单言惊者。有单言悸者。理不得淆。故两分之。其兼言惊悸者。 
则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一条而已。惊。坏病也。由误下火逆温针所 
致。仲景之法。不过随其逆而调之。 

卷四

属性:【纲】仲景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目】黄仲理曰。心下悸。欲按者。心气虚。脐下悸者。肾水乘火而上克。以发汗多而心液虚。 
心气馁。故悸。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有水势上干之象。然水势尚在下焦。欲作云者。尚 
未发也。 
【纲】仲景曰。伤寒二三日。心下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 
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成无己曰。此二条都是气虚而悸。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 
也。 
柯琴曰。心悸而烦者。是少阳中枢受寒。而木邪挟相火为患。则君火虚。离中真火不藏故悸。 
离中真火不足故烦。 
【纲】仲景曰。太阳病。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目】韩祗和曰。此是停饮为悸者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故内停。心 
亦不安而为悸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发汗。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谵 
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目】赵嗣真曰。此汗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而令悸。与他条气虚而悸者不同。且更甚焉。 
或镇固。或化散。皆须定其浮气也。 
【纲】仲景曰。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用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 
必作利也。 
【目】刘完素曰。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其邪气之浅焉者乎。金匮云。食少饮多。水停 
心下。甚者则悸。饮之为悸。甚于他邪。虽有余邪。必先治悸。何也。以水停心下。若水气散。则 
无所不至。侵于肺则为喘为咳。传于胃则为哕为噎。溢于皮肤则为肿。渍于肠胃则为利。下之不可 
缓也。 

卷五

属性:【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脉沉而细。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 
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目】徐彬曰。痉病。概为风寒湿所中。然原其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荣。邪得以袭之。故仲 
景原痉病之由。而曰太阳病果寒多。本宜发汗。太多则血伤。不能荣筋而成痉也。古人以强直为痉。外症与伤寒相类。 
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强硬如发痫为异耳。仲景 
既以无汗有汗。分辨刚柔。此则以脉沉细为辨。谓太阳病发热。是表中风矣。复加以湿。缠绵经中。 
内挟寒气。今筋脉抽急而项背强直。脉反沉细。沉细者寒湿用事。邪欲侵阴之象也。于是项背强 
直。故名痉。痉脉本伏。弦细则元气惫。即难治。中风症。多角弓反张类痉者。但中风强直。其先必无太阳形症。脉亦 
必浮大而非沉细弦迟。故 
内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但阳主动。阴主静。是当以强直而安静主湿。强直而搐搦主风。此 
治中风辨法也。千金谓湿病热入肾中亦为痉。小儿痫症热盛亦为痉。亦中风类也。前人云。伤寒痉 
症有五。皆属太阳。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搐。阳明痉也。若一目或左或右。并一手一足 
搐搦者。少阳痉也。太阳固属风寒。阳明少阳亦风火热之内作。中风类也。皆当兼养阴清热为治。 
若此所论痉。虽外感风寒湿不同。然由亡阳筋燥则一矣。如无汗反恶寒为刚痉。有汗不恶寒为柔痉。此辨症之法。非痉 
家本症也。此乃举痉症之最备者。 
以详病时之形状。且言治之不得过汗。而脉有常体也。身热。太阳表邪本盛。乃因血液衰少。寒邪复 
挟湿抟结。卫中阳气不下。而寒湿随太阳经下项。稍侵阳明而颈项强急。真阳不达于表而恶寒。于 
是太阳经无非寒热。而格热于上。为头热 
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太阳主开。寒湿抟之。开阖不利。不能发声。而卒口噤。液衰邪盛。筋失所养。 
失养而背反张。此痉病本然之形症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目】李 曰。太阳病。纯伤风。纯伤寒。则不发痉。惟先伤风而又感寒。先伤风而又感湿。 
过汗俱能发痉。重发太阳汗。大发湿家汗。皆能发痉。外症寒热类伤寒。但脉沉迟弦细。摇头露眼 
口噤。手足搐搦。项强背反张。如发痫。终日不醒为异。风性劲为刚痉。因重感寒或冷。故无汗。 
宜葛根汤加羌独活、防风。湿性缓为柔痉。因先伤风。故有汗。宜桂枝汤加花粉、葛根。其或痰塞 
气盛。则茯苓、星、夏以消痰。枳实、陈皮、紫苏以顺气。痰消气盛。然后分刚柔治之。通用小续 
命汤。有热去附子。自汗去麻黄。刚痉二三日。仰面壮热。胸满如结胸状。便闭。脚蜷。卧不着席 
者。大承气汤下之。轻者败毒散、小柴胡汤。柔痉二三日不瘥。汗多厥冷。筋脉拘急者。附子防风 
汤。时发时止。危者附术散。又有刚柔不分之痉。身热谵语似刚。微厥便滑似柔。宜小续命汤加生 
附子。有汗下后。乍静乍躁。偏左眼左手足牵搦者。少阳痉也。小柴胡加防风。又虚血之人。及产 
后伤风过汗。破伤风症发痉。俱不可纯作风治。四物汤加防风。或八物汤去茯苓。加羌、防、黄 
救之。凡痉脉如雨溅出指外者。立死。又戴眼反折。螈 。汗出如珠。或反张离席一掌许。小儿离 
席二指许者。无不死。 
徐彬曰。此二条即辨寒伤营风伤卫法也。取以为痉病刚柔之别。盖痉即 。强直之谓也。痉病 
必有背项强直等的症。但治痉病。刚柔之辨。最为吃紧。故特首拈无汗反恶寒为刚。有汗不恶寒为 
柔。以示辨症之要领。谓发热无汗恶寒。本伤寒家症。若痉而项强背直者见之。乃卫阳与肾中真阳。 
气本相通。今太阳经寒湿相抟。而气侵少阴。真阳不达。故反恶寒也。寒性劲切。故曰刚。有汗 
不恶寒。本伤风而并阳明症。若痉而项强背直者见之。是太阳阳明伤湿而 
兼风。非寒邪内侵之比也。风性温和。故曰柔。非止项强。而身体则软。为柔痉也。栝蒌桂枝汤。 
乃治柔痉主方也。 
李中梓曰。此太阳中风。重感寒湿而致也。仰面开目为阳。合面闭目为阴。燥渴为阳。口中和 
为阴。脉浮紧数为阳。沉细涩为阴。阳痉易治。阴痉难治。通用小续命汤。阳痉去附子。阴痉去麻 
黄。 
柯琴曰。此以表气虚实分刚柔。原其本而名之也。亦可以知其人初病之轻重。禀气之强弱而施 
治矣。金匮用葛根汤。则谬。 
【纲】仲景曰。疮家身虽疼。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目】徐彬曰。疮家血本虚燥。以疼痛为风而发其汗。则液亡筋燥而不能和调。乃亦为痉。虽 
汗下后。或有邪乘。然总以阴虚液脱为主。故特详其致痉之因如此。 
鳌按。疮家病。与风寒不同。风寒外症。必头项痛。身腰痛。骨节痛。非痛偏一处。风寒内症。 
必呕逆。或干呕。不得饮食。故发热恶寒。虽亦相同。而辨其内外症。则可知彼此之异。不得误 
认痈脓为风寒而错治矣。 
此仲景借疮家以明治伤寒之法当发汗。非论伤寒而杂及疮家也。其旨当明。 
【纲】仲景曰。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目】徐彬曰。刚痉之背项强直。而无汗发热。又反恶寒。原属寒湿居中。阴阳两伤之象。有 
如发热而太阳病矣。无汗乃寒伤营本症也。此时邪尚在表。不在里。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明是 
太阳随经之邪。自腑侵脏。动其冲气。且口噤不语。是太阳主开而反阖。声不得发。则阴阳两伤。 
势必强直恶寒。所不待言。故曰欲作。药用桂枝全方加葛根、麻黄。风寒兼治也。然足阳明脉起于 
鼻交 中。旁纳太阳之脉。故自太阳而侵及阳明。势将头项强不已。而渐胸满。特以葛根主之。以 
杜兼并之势。为无汗刚痉主方。且桂枝原能治冲气也。 
李中梓曰。阴痉厥逆筋脉拘急汗多。宜桂心白术散。闭目合眼。附子防风散。胸满口噤。卧不 
着席。切牙挛急。大承气汤。头项强。小腹满。小便不利。五苓散。风盛血燥。防风当归汤。 

卷五

属性:【纲】仲景曰。太阳病。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鼻鼾。语言难出。不可下。不可火。 
若被火者。微则发黄。剧则惊痫螈 。 
【目】吴绶曰。夫螈 者。一伸一缩。手足相引。搐搦不已。大抵与婴儿发搐相似。古人以此 
症多属于风。风主动摇也。骆龙吉言心主脉。肝主筋。心属火。肝属木。火主热。木主风。风火相 
扇。则为螈 也。若不因汗下所生者。当平肝木。降心火。佐以和血脉之剂。如羌、防、柴、芍、 
芎、归、芩、连、生地、天麻之类。若兼有痰。必加竹沥、星、夏。如风邪内煽。加全蝎、僵蚕。 
若伤寒曾经汗下后。多所传变而得。为病势已过。多难治也。盖因虚极生风所致。须用小续命汤或 
大建中汤加减一二味主之。凡伤寒汗出露风。则汗不通流。遂变筋脉挛急。手足搐搦。宜牛蒡根。 
如本条。由风温被火。宜葳蕤汤。若螈 戴眼反折。绝汗乃出。大如贯珠。着身不流者。此太阳终 
也。不可治。又有四肢 习。动而不止。似螈 而无力抽搐者。此为肝绝。盖汗下后变生此症者多 
死。 
凡用小续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