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羌活、川芎、黑栀仁、龙胆草、当归、防风、锦庄黄,研末蜜丸,青黛为衣,如大豆大),每服一二丸,清
茶化下。寒肿,古法用参苏丸,或煎汤剂(如人参、茯苓、枳壳、半夏、前胡、桔梗、苏叶、葛根、陈皮、甘草,
引用生姜、葱白等味)。
〔真按〕颅门肿起,除寒气热气外,更有因包裹严密、盖覆过浓,阳气不得外出,亦现赤肿之形。只要衣被
寒暖,适合中度,即可痊愈。若寒肿者,但用吴茱萸末和水,调贴两足心。热肿者,但用黄柏末调涂两足心。即愈。
卷三身体诸病门
囟陷
属性:囟陷者,因脏腑有热,渴饮水浆,致成泄泻,则气血虚弱,不能上交脑髓,故囟陷成坑也。古法用参苓白术
散(如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桔梗、薏苡、莲肉、炙甘草,引用姜、枣),或八味地黄丸(如六味地黄丸加
附子、肉桂),外用黄狗头骨炙黄为末,以鸡子清调敷,渐渐自平。
〔真按〕囟陷乃胃虚脾弱之见证。若与枕骨同陷,则尤甚于囟陷。有因禀受父精不足,母血虚羸而陷者;有
因久病而陷者,肾元不固,急宜培补气血。必使气血充足,方能上交脑髓,而陷自平。但用补气生血之法,以参
与远志二味,药虽简单,久服有益。参品不一。须视小儿之寒体热体为取裁耳。外敷之药,与解颅相同。
卷三身体诸病门
发不生
属性:发不生者,因禀受血气不足,不能荣于发也。古法用苁蓉丸(如苁蓉、生姜、地黄、当归、山药、白芍、胡
粉,炼蜜为丸),黑豆汤吞下。另用矾化二三十丸,涂擦头上。
〔真按〕发为血之余,血足自能自发。小儿以乳为粮,只要良好乳汁,培养后天,外擦生发油以助其发源,
不必服药。
卷三身体诸病门
齿不生
属性:齿不生由禀气不足。则髓不能充于骨,故齿久不生。古法用芎黄散(如川芎、生干地黄、当归、山药、白芍、
沉香、甘草,为末),白汤调服。再将干药末擦齿龈上,日二次,或用雄鼠脊骨为末,擦齿龈。
〔真按〕生齿较迟,儿之气力薄弱,已可想见。惟揠苗助长,恐无益而反有害。只用真燕窝粉平淡之味补之,
不用外擦之药。
卷三身体诸病门
五软症
属性:五软,谓头项软、手软、脚软、身软、口软是也。
头项软者,天柱骨倒也。古法主健骨散(如白僵蚕炒为末,每服五分或一钱,薄荷泡酒调下)。外贴生筋散
(如木鳖子三个,蓖麻子三十粒,俱去壳,研匀,先抱儿头仰起,摩顶上令热,作饼贴之)。
手软者,无力以动也。古法主薏苡丸(如薏苡仁、当归、秦艽、酸枣仁、防风、羌活各等分,为末蜜丸),
荆芥汤化下。
脚软者,行迟也。古法主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鹿茸、牛膝、五加皮,久服有效。
身软者,肉少皮肤自离,或遍身筋软者。古法主鹿茸四斤丸〔如肉苁蓉、牛膝、木瓜、菟丝子、熟地、鹿茸、
天麻、杜仲、五味子(各等分),为末蜜丸〕,温酒或米饮下。
口软者,语迟也。古法主六味地黄丸,如鹿茸、五味子,久服有效。
〔真按〕头项软为肝肾病。手足软为脾胃病。身软为阳衰髓怯。口软为虚。五软之症,厥有二因∶(甲)因
禀受胎气不足。亏于先天者,补于后天。此语诚然。独不思儿体娇嫩。药性刚悍。方名健骨生筋,匪特骨不能健,
筋不易生,而反累及阴阳不协,水火不调。儿之体既涉于偏。儿之病安期其复。惟藉天然培养,寒热适宜,乳食
合度,自有不期然而然者,其效较着。(乙)因大病或久病之后。忽见头项软者。亦当察其何病之根源。不但强筋
骨之首乌、木瓜、五味子、五加皮诸味宜慎用,即补气血之人参、熟地等味亦宜慎用。盖此证重脾肾尤重在胃,
因胃为五脏六腑之化源,若能升举其脾气,则脏气有所禀,而诸软之症悉除矣。
卷三身体诸病门
五硬症
属性:五硬,谓头项硬、手硬、脚硬、身硬、口硬也。硬者强直冰冷,乃肝受风邪所致。古法皆主乌药顺气散(如麻
黄、陈皮、乌药、川芎、白芷、白僵蚕、枳壳、桔梗、干姜、甘草,引用生姜、枣),煎服。
〔真按〕五硬宜分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也。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于胸膈,手心脚心
冰冷而硬,此阳气不荣于四体。合五者连带关系,为独阴无阳。若面青而小腹硬者不治。但硬而肚筋青急,乃木乘
土位,只须六君子汤为主治,加上肉桂、干姜,或少加鹿茸,煎浓,令乳母频频服之。小儿常吮母乳,便可回阳。
卷三身体诸病门
头面红疖及软疖
属性:红疖古法用大黄、远志,各等分为末。以猪胆汁调涂之。或用黄柏、黄连、黄芩,各等分,研末,调醋敷之即愈。
软疖古法用鲜枳壳,又名臭橘子,无鲜用干蒸融,贴亦可,刳去瓤。以面糊涂抹四围,合盖疖子,旁安一
灯芯,以通脓水,数日自愈,并无疤痕。或用猪头上毛、猫颈上毛各一撮,烧灰,雄鼠粪(两头尖者是)一粒,
共研末,香油调敷即愈。
〔真按〕红疖热毒,宜内服土茯苓、连翘、银花、甘草,煎汤。外用菊花叶捣汁,调净白蜜敷之,甚效。
软疖愈而复发,最难除根。内服苦丝瓜连筋带子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白蜜汤送下。日二服,夜一服,
外用生大黄磨浓汁,调冰片粉涂效。
卷三身体诸病门
目烂
属性:小儿眼胞赤烂,痛痒难睁,因毒热上攻于目,故有是证。古
法主内服地黄汤(方见眼不开),以清热。外用真金散(如生黄连、黄柏、当归、赤芍、杏仁, 散,浸乳汁一
宿,晒干为极细末),用生地黄汁调,频频点目即愈。
〔真按〕除毒热外,亦有因产时拭洗不净,以致秽恶浸渍两目角而赤烂。至长不瘥者,名烂弦风眼,内以桑
叶、菊花、生地、甘草、灯芯,长流水煎服。外敷之药,如用连药抑遏火邪不能外出,必变眼珠疼痛,久不能愈。
不如用鲜色铜绿三钱,研末,以生蜜浓调,涂粗碗内。以艾叶烧烟,将碗覆艾烟上熏之。须熏至铜绿焦黑为度,取起
冷定,以人乳调匀,饭上蒸过,用鸭翎扫涂患处。并可除根。或用薄荷、文蛤、黄连、防风、荆芥穗、苦参,加铜
绿少许,煎汤乘热洗眼。神效。
卷三身体诸病门
附例
属性:小儿目内赤者,心经积热上攻。宜泻丙火从小便而出,治法以导赤散少加黄连,则赤可退。
小儿目内黄者,脾热也。上下眼胞肿者,脾经风热也。治法以石斛、白芍、甘草,少加黑栀仁,煎服,则黄可退。
小儿目连札者,因肝风入目。上下左右如风吹,儿不能任,故连札也。治法以薄荷、石决明、生甘草、灯芯
为引。煎服有效。
小儿久嗽,两眶黑肿,白珠如血,谓之血眼。治法以桔梗、陈皮、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煎服。外用大
生地、大黑豆等分,浸水一宿,取起为膏,贴眼皮上。其水自散,血泪既出,肿黑亦消。
卷三身体诸病门
耳聋
属性:小儿有忽然气塞耳聋,此由风入于脑,停滞于太阳经。古法主疏风清火(如导赤散加防风,煎服)或用通窍
丸(如 雄石一
钱、真麝香五厘,共为细末,以枣研烂,和为一丸,如枣核大),棉裹塞鼻中。又以生铁一小块,热酒泡过,含
口内,须臾气即通,亦即不聋矣。
〔真按〕小儿耳忽暴聋,不过火盛气逆,非若中年老年之气虚血虚肾虚者可比。内以菊花、木通、石菖蒲,
煎服。外以细辛、木通,石菖蒲各一分,真麝香二厘,共为细末,棉裹塞耳中即通。或用虎耳草,又名倒垂莲,捣
汁,略加枯矾,灌入耳中,则耳窍开,而自不聋矣。
卷三身体诸病门
耳痛
属性:小儿耳中忽作大痛,如有虫在耳内奔走,或出血水,或干痛者,古法主蛇蜕散(如蛇蜕烧灰存性为末)吹入
耳中。取蛇之善脱,以解散郁火也。
〔真按〕小儿耳痛,无非肾中火热,泻之则安。但用黄柏、青盐、甘草,煎服;外用黄鱼牙齿,瓦上炙存
性为末,放土地上退火气,加入干胭脂研极细末,再加梅花冰片少许,菜油调,以鸡毛蘸入耳中,即不痛矣。
卷三身体诸病门
耳脓
属性:小儿有因肾经气实,其热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而为脓,或为清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中灌为脓者。古法主内
服蔓荆子散(如蔓荆子、粉干葛、赤芍、前胡、桑白皮、木通、生地、白芍、赤苓、升麻、甘草,灯芯为引),外
用龙骨散(如 龙骨、明白矾、真铅丹、胭脂胚、当门子,共为末),先以棉展干耳内脓,将药吹耳即愈。
〔真按〕小儿耳内闷肿出脓,必先验其脓色∶耳疳则出黑色臭脓;震耳则出青脓;缠耳则出白脓,停耳则出黄脓。
以上四症,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但以野菊花、马兜
铃、通草,煎服。是以清肺泻肝。外用 龙骨、炒五倍子、乳香、枯矾、血余炭,各等分,共研细末,吹之即干。
若耳内有虫,脓血不止,则用鸡蛋一个,猪肝五钱,俱用香油炒,再以黑芝麻一两,炒研共捣融,微火烘暖,
摊绸上贴耳外,血虫出尽即干。
惟风耳则出红脓。
此偏于肝经血热。宜内服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耳内有脓先绞净,再以桑螵蛸五分,烧存性,和麝香五厘,
研末掺入,其效如神。
卷三身体诸病门
附例
属性:小儿耳中出血,但用五色龙骨 研细末,吹入耳中即止。
小儿耳旁赤肿,皆属热毒,若不急治,必成大痈。内服柴胡、连翘、龙胆草、甘草,以泻胆火。外以绿豆粉
不拘多少,以老醋调成膏敷肿处,干则易之,而肿易消。
小儿耳珠前后生疮,浸淫不愈,名月蚀疮。皆用外治之法,但用黄柏、枯矾、滑石、龙骨、海螵蛸,各等分,
共为末。疮湿则用干捻,疮干则用猪油调涂,克日可愈。
卷三身体诸病门
鼻渊
属性:小儿流涕腥臭,此胆移热于脑,名曰鼻渊,又名脑崩。古法用辛夷散(如辛夷仁、苍耳子、香白芷、薄荷、
黄连,共晒干为末),葱汤调下。
鼻渊经久不愈,则名控脑砂。古法用紫贝子、俗名南蛇牙齿,粤人名狗尾螺。以二三枚火 醋 为末,纸包
放地上去火毒,以丝瓜藤煎汤调药空心服。
〔真按〕鼻渊虽由胆热移脑,其实兼受风寒凝郁火邪而成。但用鲜鹅儿不食草,一名地胡椒,塞鼻,立刻
应效。或用老刀
豆,文火焙干为末,每次酒服三钱,重者不过三服即愈。
若控脑砂,则淋沥腥秽不止,脑亦时痛,或眩晕,必有虫蚀,且滤儿体已虚。仍用鲜草塞鼻数次,兼服益气
补中汤剂,方能痊愈。
卷三身体诸病门
鼻衄
属性:小儿五岁积热,一时血随气行,得热妄动,溢出于鼻,名曰鼻衄。古法主加减地黄汤(如生地、黄芩、黑栀、
赤芍、白茅根),水煎温服。外用吹鼻散〔如炒黑栀仁、乱油发(等分), 存性,共为末〕,以些微吹鼻中即止。
〔真按〕鼻血不止,轻者先用灯芯浸水塞鼻,内以麦冬、生地等分,煎服足已。若积热过重,止而复衄者,
则用生荷叶、生艾叶、柏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