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很可惜,墨索里尼未能坚持到底,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终于还是向法国宣战。因为眼看着德军势如破竹,胜利即将来临,墨索里尼感觉到此时如再不参战,就会丧失分享胜果的机会,所以尽管法国表示愿意让出某些殖民地,但仍遭其拒绝。但直到10天之后,意大利部队才慢吞吞地开始向法国的南疆发动攻击,接着又很轻松地为法国微弱守军所击退。到此时德法之间已经签订了休战协定,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法兰西战役结束之后,希特勒开始考虑下一个步骤:眼前的问题是英国,而远程的问题则为俄国。他先向英国发出招降的讯息,结果遭到拒绝,于是也就不能不进攻英国。等到“不列颠之战”失败,“海狮”计划胎死腹中之后,用直接手段击败英国的希望遂完全落空,因此希特勒所能采取的计划就只有下述两点:(1)积极准备进攻苏俄;(2)同时用间接手段来孤立英国使其不能为害。此种间接路线又可分为下述三项:(1)拉拢日本以对抗英美合作,而且也可牵制苏俄;(2)利用西班牙和维希法国以及意大利来控制非洲和西地中海;(3)鼓励东南欧小国加入三国同盟,来控制巴尔干和东地中海。在这样的全面战略之下,希特勒遂严禁墨索里尼在巴尔干方面再作任何扩张企图,这当然使后者深感不快。
这两位独裁者虽然一向宣称他们合作无间,但事实上,他们很少见面和会谈,而两国参谋本部之间也无联合战略计划,两国政府之间更无共同外交政策。他们表面上是互相标榜、彼此捧场,实际上则钩心斗角、彼此猜忌。希特勒的一切行动事先都不告诉墨索里尼,等到事后才向他作一个礼貌上的“报备”,因为他认为意大利最不能保密。另一方面,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一帆风顺是又羡慕又妒忌,而对于希特勒的态度日益专横则更是愤怒和痛恨。
1940年10月4日,他们两人在布里勒隘路会晤,希特勒对三天内德国即将开入罗马尼亚的决定完全保密。事后,墨索里尼非常愤慨,因为仅在几星期以前,希特勒还曾严令禁止意大利在巴尔干采取任何行动。所以他向齐亚诺说:“希特勒总是让我面对既成事实,我现在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要让他从报纸上看到我们已经占领希腊的消息,这样才能让我出一口气。”
10月28日,意军入侵希腊,把希特勒的战略计划完全破坏,这对于钢铁同盟真是莫大的讽刺。希特勒对此毫无办法,因为事先不通知同盟国就采取行动本是他首创的恶例。墨索里尼的轻举妄动已经铸成大错。这正是孙子名言“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另一次证明。墨索里尼轻举妄动固然已经大错,但更坏的却是意大利的部队无能,他们很快就被敌人击败,不仅破坏了轴心国家百战百胜的形象,更留下一个烂摊子,使希特勒不得不替他收拾残局,这正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另一方面,英国人却获得了一个暂时翻本的机会。意大利发动攻击一星期后,一支象征性的英军已在希腊登陆,其海军也突袭塔兰托港(Taranto),炸毁了意大利5艘军舰。此种戏剧化的成功加上希腊的英勇抵抗遂使声势为之一振。于是本来那些想加入轴心组织的国家都暂时观望或索取高价(例如西班牙)。由于意大利招架不住,英国空军又已在希腊建立基地(可以达到罗马尼亚的油田),所以希特勒决定使用德军去赶走英军并征服希腊。一方面是收回轴心组织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是消除潜在的威胁。
德国与希腊之间隔着4个国家,即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前两个国家本已为德国附庸,而后二者也已同意德军假道。不料南斯拉夫突然发生政变,推翻了同意加入轴心的政府。希特勒大怒,决定要严惩该国。尽管里宾特洛甫(外长)力劝先试用外交手段暂缓用兵,却为希特勒所拒绝。德军于1941年4月6日进攻,4月17日南斯拉夫已被征服,4月27日,德军又进入雅典。
这次巴尔干战役只是一段插曲,但对德国而言却是得不偿失,至少产生了两点不利后果:(1)发动侵俄战役的时间受到了相当的延迟;(2)一部分德军在参加巴尔干作战之后,就立即调往东线,来不及休整,作战能力受到相当影响。这两点对于侵俄的失败虽非决定因素但可断言有相当影响。严格说来,整个地中海的作战(包括巴尔干和北非在内)都是画蛇添足,如果意大利能守中立,反而可以使德国在东进时无后顾之忧。
失败的原因
自从投入战争之后,意大利真是倒霉到了极点。不仅在希腊碰了钉子,在非洲更是一败再败,几乎把整个殖民帝国都丢光了。意大利在北非享有压倒优势,有大军50万人,而英国在埃及只有5万人。在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意军超过20万人,而英国在苏丹和肯尼亚的兵力也非常有限。但从1940年9月到1941年2月,墨索里尼的东非殖民地已完全丧失,而在北非方面,英军也已经进到了班加西(Benghazi)。如果不是丘吉尔为了要把兵力送往希腊而下令停止前进,英军很可能顺利进占的黎波里(Tripoli)并把意大利人完全逐出非洲。
因为意大利实在支持不住,所以希特勒不能不给予援手,于是隆美尔始被派往北非。从此遂展开了长达3年的北非战役。在这个战役中扮演主角的是隆美尔以及他所指挥的少数德国精兵,至于意大利部队则被视为无足轻重的卒子。至于整个南面战场,在理论上是由意大利负责,但希特勒又派凯赛林(AlbertKesslring)元帅以德国南面军总司令的名义驻罗马,实际上负督导之责。
到1943年5月,北非战役结束,联军乘胜进军西西里岛。7月初联军在该地登陆,立即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后果——7月25日,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国王免职并被拘禁。长达20年的法西斯政权随之完全崩溃。此时联军虽未进入意大利本土,但整个南欧战役却已成尾声,而意大利的退出战争也已成定局。意大利境内的战事一直拖到1945年才完全结束,但那都是德国人打的,与意大利已经无关。(这些作战的经过与本文的主题并无多大关系,所以从略。)
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蹩脚?凯赛林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有很详细的解释,现在就摘要简述如下:
1.意大利全国上下从来不曾对战争采取认真的态度。这与其民族性有关。意大利人从无紧急感,根本不讲求效率,说话也不算数。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作秀”,把生死存亡的决斗视为儿戏。
2.墨索里尼本人也是如此,他的一切政绩都是虚有其表,经不起严格考验。意大利的陆海空三军都是供表演之用,完全不能打仗。部队的训练和装备都不够水准。尽管意大利部队并非没有勇士,但战争中的决定因素并非个人的英勇行为,而是全军的组织和精神。
3.意大利当局根本无意充分利用其战争潜力,他们的动员机构完全不适当,所以人力和物力都被闲置或浪费。
4.意大利的军官缺乏专业精神,他们不务正业,与士兵生活完全脱节。军官与土兵的待遇差距极大,官愈大愈享受,而一般土兵的军饷常被克扣和延时发放。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同生死共患难。
结论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虽不光荣,但并非不重要。意大利对于德国可谓毫无贡献,反而言之,却真是帮倒忙,扯后腿。它破坏了德国战略的完整性,使其受到不必要的牵制和扰乱。而且德国也因此损失了宝贵的时间,并对资源作了不必要的消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意大利对于西方同盟国却真有若干间接的贡献:(1)破坏了希特勒用间接路线孤立英国的计划;(2)使英国在惨败之后获得振作士气的机会;(3)北非战役使联军有了用武之地,并为未来胜利奠定基础。
如果意大利不轻举妄动而把它在非洲所消耗的兵力用来支援德国在东线的作战,则对于德国将可作相当重大的贡献,甚至能左右战局亦未可知。从非洲的经验看来,意大利部队完全独立作战时真是不堪一击,但在德国将领统一指挥之下,并且夹在德国部队之间使用,则仍能担负若干次要的任务,这样也就可以腾出德国的精兵来做其他的工作。在东线上德国人曾使用相当数量的附庸部队(以罗匈两国为主),至少意大利部队可以与他们相比拟,但数量却远较巨大。
对于后世而言,意大利的故事可以提供不少的教训,举其最主要者也许是下述五点:
1.国家的强弱,民族性是一重要因素。不过民族性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或不可改变的。如果民族性有弱点,当政者应努力加以改造,始能转弱为强。这当然是一种长期工作,非一蹴可致,却并非不可能,而且也是不可忽视的根本政策。
2.当政者必须有自知之明,国力不足时决不可行险侥幸。墨索里尼应知其军队不堪一战。因为在西班牙内战时,曾有两师意军被完全击溃。意大利海军素有“好天气舰队”(Fine-WeatherFleet)之称。此皆为人所共知之事实。他不应自欺。
3.国家大事的决定不可意气用事,而必须冷静合理。孙子的名言值得每一位国家领袖奉之为金科玉律。不仅墨索里尼在决定侵略希腊时犯了这种错误,希特勒在决定痛征南斯拉夫时也是如此。否则他也许可以用较短时间和较小牺牲来完成同样的任务。
4.国家建设必须脚踏实地,切忌粉饰太平。尤其是在国防方面更是如此。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表演的。打仗必须凭真实功夫,花拳绣腿是毫无用处的。
5.同盟战争必须有完整的同盟战略,严格说来,轴心组织虽号称钢铁同盟,但只虚有其表,而且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同盟,至少,是没有统一的战略指导。假使希特勒在当时真能控制其同盟国(不仅限于意大利而且还有日本)的行动,使其趋向于共同的目标,则历史可能要重写。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当我们检讨意大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经验时,似乎应有此同感。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佚名'扫描'
cdhyy'OCR'2008
cdhyy'校对制作'2008
第十一章北非战役的分析
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995
意大利初尝败绩
隆美尔登场
隆美尔牛刀小试
第一阶段结束
决定性的一年
马耳他作战胎死腹中
隆美尔功亏一篑
第一次阿拉曼之战
蒙哥马利登场
登陆法属北非的决策
英美的歧见
“火炬”作战
艾森豪威尔初任统帅
联军登陆之后
隆美尔临去秋波
西方同盟第一次胜利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始终只能算是一个副战场,但是北非战役却是一个非常长久而复杂的战役,它是1940年9月就已经开始,而直到1943年5月才全部结束,比任何其他的战役都要长。其所用的兵力虽不算最多,但牵涉的国家却是最多,德、法、意、英、美都包括在内。这个战役就军事战略而言虽不具有决定性,但就大战略而言,却含有极重大的意义和极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是一个头绪极为复杂的战役,其中的史实曾经引起不少的争论,而在我们似乎颇少有人加以研究,所以本文准备依照时间的顺序对这一战役作一综合的检讨,并扼要分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