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2008年合订本-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婆的日记……“常言道:‘拾掇好鳗鱼,要三年手艺;烤好鳗鱼,要一辈子。’这外行人做出来的鳗鱼,哪能跟饭店里做出来的味道相比!儿子在旁边看着一直在恶心,菜板也让他爸弄得血淋淋的。女儿跟我使性子,说:菜板弄成这样,还怎么做三明治?我的眼泪差点掉了出来。那个人,明天又要一大早就起来折腾吧。星期天也不让人睡个懒觉。唉,赶快到星期一吧。他上班就好了。”
   我再一次打开快乐日记,写下一句话:
  “明白了家人真实的想法,真好。”




最后一个沙丘
  最后一个沙丘
  ●孙道荣
这是人类学家约翰逊博士策划的一项生理极限测试,地点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志愿者要在三天内,单独徒步走完一段荒芜的沙漠。
  四名志愿者先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的生理极限测试。每个人的生理极限都不相同,根据测试结果,组织者会给不同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饮水、一份急救包和一张地图。实验室的生理极限测试表明,他们都可以完成任务。
  志愿者分别上路了,他们也都坚信自己能够走完这段路程。
  为了确保安全,组织者会随时跟踪他们,但不会给予他们任何提示和帮助,除非他们主动求救,那表示他们这次测试失败了。
  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夏季日最高气温将近50摄氏度,在沙堆里埋一个鸡蛋,几分钟内就能熟。高温酷暑折磨着每一名志愿者。出发第一天,他们就都犯下了各种错误:有人在路程不到一半时,就将当天的饮水喝完了,这使他的后半段行程变得异常艰难;有人因为疲惫,躺在荆棘丛斑驳的阴影中休息,而不是完全的阴凉之下。他似乎忘记了,透过荆棘的点点阳光也足以烤干他体内的水分;有人过早地使用净化饮水的化学药粉,而不是使用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煮沸的办法……

  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第二天的行程变得比预料的更加艰辛,他们的体质和耐力都在降低,尤其是大量流汗使他们体内的水分严重不足,而因为缺水,他们的意识开始模糊,意志力急剧下降。在他们行进的路上,会有一些补充水源,可是,将药粉提前用掉的人,现在只能喝危险的沙漠生水了,那可能使他们的身体崩溃;一个水槽里灌满了沙子,一名路过的志愿者无奈地摇摇头就走开了,他没有去试试边上的机井,而那里面蕴藏着干净丰富的饮用水。体能的下降使他们的判断力也开始混乱,两天来,四个人都没有寻找充饥的食物,沙漠里的一些草根和掩藏在荆棘丛下的幼虫,都是老师们事前教授过他们的补充食物,有人是无法下咽,有人则相信自己可以连续三天不进食。他们只想着迈动双脚,尽量早一点走完这段异常艰难的路程。
  一系列错误的后果,在第三天爆发出来。有个人太累了,干脆在烈日之下躺了下来,他本想休息一下再爬起来继续赶路,可是,炙热的沙子很快将他烤迷糊了,他被及时救了起来,测试也以失败告终;有个人的脚被靴子磨破了,剧痛使他决定脱掉靴子,光脚走完最后的路程,他的脚很快被沙子烫伤,再也无法行走了;有个人一直坚持走,他翻过了一座沙丘,又翻过了一座沙  丘,他以为终点就在沙丘后面,却一次次失望。望着一望无垠的荒漠,他绝望了,发出了求救的信号,营救人员从沙丘后面赶了过来,那是横在他面前的最后一个沙丘。只有一名志愿者顺利抵达了终点,完成了测试。他并不是他们中最强壮的人,他只是一路上比其他三个人犯的错误少一点。
  为什么在实验室内的生理极限测试,四个人都顺利通过了,而大部分人在真实的沙漠生存测试中,却都失败了?研究者发现,在实验室内的生理极限测试,只是纯粹的体能和毅力测试,你不会犯错误;而在沙漠中,人在体能快速消耗的时候,会犯下各种错误,而每一个错误,都可能是致命的。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毕淑敏
  〃但是〃这个连词,好似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
  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但是皮肤黑了些。
不知〃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对它前后意思的分量,大致公允?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单纯纽带,并不偏谁向谁。后来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悄悄变了。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词,〃但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的污垢,优点就冒着泡沫没了踪影。记住的总是贬意,好似爬上高坡,没来得及喘口匀气,〃但是〃就不由分说把你推下了谷底。
  〃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让你把面前的温暖和光明淡忘,只有振起精神,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
  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物立体。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但是〃这个预报一出,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从此废弃〃但是〃,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差别。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分量和语气的韵味,就体会出来了。
  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注意力凝固在不利的因素上。觉着太阳好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借助了〃但是〃的威力,风把阳光打败。
  同时风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观,前言余音袅袅,后语也言之凿凿。不偏不倚,公道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安顿。
  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
  花和虫子,一并存在。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
  〃但是〃,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在虫子,把它的影子放得浓黑硕大。
  〃同时〃,是一个透明的水晶球,均衡地透视整体。既看见虫子,也看见无数摇曳的鲜花。
  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勇气,因为情绪得到保养和呵护。你会发现拥有了宽容和慈悲,因为更细致地发现了他人的优异。你能较为敏捷地从地上爬起,因为看到沟坎的同时也看到了远方的灯火……






生生长流
   作者:刘墉
   看伊朗名导演阿巴斯的《生生长流》,电影里阿巴斯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伊朗灾区找两个熟识的童星。五万个生命,在这场地震中被夺取了!一眼望去,是整片的废墟,和弯身在当中挖掘的人群,没有人号哭,因为每个人都是悲惨的受害者,不必向别人诉说,也无需听别人诉说。倒是有一对地震前订了婚的情侣,在残垣断壁间结了婚;他们原先邀请的亲友多半死了,“新房”前的草花依旧盛开。“能结就早结了吧,谁知道会不会跟着再来次地震,让我们都送了命”新郎说。也见到旷野里成堆的难民,成片的营帐,成缕的炊烟。一个年轻人却在高处架电视天线,导演问:“你还有心情看电视吗?” “我的亲朋好友都死了,我是很伤心,”年轻人苦笑,“可是活的人总要活下去啊!何况,世界足球大赛,几年才一次!” 电影中,导演继续开车,找那两个童星。山徒,车上不去,倒是有路人说:“看见过那两个孩子!”“看不看已不再重要,只要知道他们还活着,就好。”电影就这样结束了,观众就这样离场,没有人落泪,也没有人笑,生命本就是有哭有笑,也不必哭也不必笑的。
   想起沈从文的自传,写杀人,看人被杀,一群群人被串绑着出去杀头。人太多,杀不完,就掷笺,掷到免死的自行走开;被掷中的也不哀号,乖乖接受死的命运。生命竟是如此卑微,卑微到只是日升日落,缘起缘灭之间,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生命也是可轻可重的,“轻”在人皆有死,“重”在我正生,而且要生存下去,把该属于我的生命好好活完。如同沈从文说的:“应死的倒下,腐了烂了,让他完事。可以活的,就照分上派定的快乐活下去。” “分上派定的”多么平淡!多么悠然!
   有位女同事的孩子将要出嫁,喜宴定了,礼堂安排了,请贴也发出了。婚礼前五天,准岳父却心脏病发作,死了。“我先生死了,怎么办?婚礼成了丧礼,究竟还要不要举行?”同事惶然无助地问办公室同事。“当然结!”一个也丧夫不久的同事拍她,“不要觉得孤独,我们会去,他也会去的。”婚礼照常举行了。牧师首先带领大家默哀,然后音乐奏起,玫瑰花瓣飞扬,一对新人在满堂宾客的祝福中出场。没有人去想那才发生的悲剧,因为一对新人正在眼前出现,死去的人似乎被淡忘,因为他的孩子正光彩地走入礼堂。婚礼第二天,那女同事来上班,坐在椅子上,许久没说话,没抬头。突然扬起脸孔,含泪带笑说:“真的,我感觉到昨天他真的来了!”
   有一年,在香港华都酒店的顶楼看夜色,窗外是万家灯火和狂风骤雨。只觉得在那片灯火中,千百盏灯一一熄灭了,又千百盏开始点亮。它们是那么平均地交互发生,尽管明明灭灭,却永远是一片灿然的灯海。生命或许就像这灯海吧。办喜事的日子,也总有人办丧事;婴儿出生的时刻,也有人正咽下最后一口气。所有的平淡都可能变成激情,所有的激情都终会归于平淡。
   既然我们生了,就要好好活着,努力地,快乐地,积极地,让那片生之灯海永远灿烂。让这生生长流,永远不止息地流下去。






把信寄给朱丽叶


  ●李? 蕾
  我收到一封信,是从湖北一个小镇寄来的。寄信人叫韩丽,我并不认识她。她给我写信,询问上海一位总编辑的联系方法。
  
   总编辑住在上海绍兴路,那条路上种植着法国梧桐,书店一家挨一家。在一个名叫“树”的店里,我买过一匹牛皮做的玩具马。我没去过韩丽的湖北小镇,只记得王昭君是湖北秭归人。在长江南岸有很多这样可爱的小地方,青石板路,一条小溪从老宅子旁流过。昭君在溪水里洗过手帕,所以溪水是香的。
  
   一封信要从湖北到上海,先来了西安,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实际上我曾经想过要做一个邮递员。在我小的时候,街道上总有三样东西:井盖、消防栓和绿邮筒。我常常有抱抱一个邮筒的愿望,它胖胖的,油漆已经剥落.有一股晚霞的味道。我觉得多么遗憾,它装满了秘密,却不会说话。那时候我认为邮递员是收集秘密的人,他们工作时间很长,寻找每一条大街小巷的线索,以便找到某个陌生的收信人。
  
   等到终于有人给我写信,我说的是一封只写给我的信,而不是抬头写了一长串称谓的那种信,如老师在课堂上曾经朗读过的:“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的信不给别人看,也不允许被朗读。信只写了大半页纸,告诉我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地方,空气稀薄,蒸出来的馒头是黏的,用力一掷,可以粘在墙上不掉下来。还说了什么都忘记了,可是当我想到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