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心八颂略释+索达吉堪布-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害我的人真和如意宝一样,是成佛不可缺少的助缘。佛曾说只有能安忍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子。无论是在《入行论》、《佛子行三十七颂》还是在《修心八颂》当中,都为大乘行者树立了如是相同的标准。所以,我们面讨怨敌,应该象报答大恩上师那样去报答他们。因为对于我们修忍辱度的大乘人来说,怨敌就是无穷无尽的宝藏,所以说要“愿恒惜此大宝藏”。 



  第五颂 自受亏损

  他人出于嫉妒心,非理辱骂谤我等,
  亏损失败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恰格瓦格西为求这一颂的后两句,依止霞洛瓦上师六年之后,才得到了传承。他一生依止修行,最后断尽了我执及我所执。
  现在在座的人当中,尤其是刚到学院的居士们,一到学院就立即得了《修心八颂》的全部传承,希望能够珍惜!
  这一颂从字面上看很容易懂,然而内涵非常深广奥秘。行者如果能一直认真精进地修持,必定能够断尽一切我执,达到极高的境界。
  颂词中讲,他人出于嫉妒、贪欲、嗔恚、愚昧以及粗心大意等一切不清净的发心来非理辱骂,诽谤我等,等字句包括我的金刚上师、金刚道友以及父母亲朋等人。诽谤分两种,一是“非理诽谤”,二是“合理诽谤”。比如说,我本来戒律很清净,但别人说我戒律不清净:又比如,我本来没有偷来西,而被人指责做了偷盗行为,这些都属于‘非理诽谤”。再比如,我本来不是外道,别人说我是外道…·如是等等。凡是不符合事实的诽谤是“非理诽谤”,符合事实的诽谤是“合理诽谤”。
  一般人对“合理诽谤”还稍微能够承受,而对“非理诽谤”就简直难以承受了。文革的时候我还很小,当时,有很多人被戴上了“四类份子”的帽子,听说我的一位亲戚一下戴了三顶帽子,我非常想看看他戴的什麽帽子。结果,在一次批斗会上,看到他和一些人并排站在台上,我却连一顶帽子都没有看到……这也算是一种“非理诽谤”吧。
  一般人都把诽谤自己的人看成是自己最大的仇人。但,对于我们修学大乘法的人来税,诽谤辱骂等恰似如意室一样,是生功德的主藏,是迅速成佛的良机。布朵瓦格西曾税:“别人诽谤你,是对你最大的恩惠。”我们应该观察自己的相续中是否能生起这样的心念。再深一层说,在修大乘的菩提道上,连自己的妻子儿女、自己的身体都要布施给一切众生,那么,这点诽谤辱骂又算得了什么呢?
  曾经有位大德,因为他人的嫉妒而入狱多年。他说:“该是我的业力”而甘受其报。再比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米拉日巴尊者。晚年时,一位格西因为嫉妒将毒菜送给他吃,尊者观一切如梦如幻,坦然服下…·这些都是大乘行者所应具有的珍贵品质,是将烦恼转为道用的具体表现。
  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的修行人我执太重,对待他人几乎已经达到了寸步不让的地步,这样的修行岂不是“南辕北辙”吗?又有一些人,外表闭关多年,出关后,稍遇违缘就大发嗔心,这样,即使一辈子住山也没有多大益处。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说。恶人住林亦粗暴,正土住城亦温柔,林中猛兽常发怒,市里良马亦驯顺。”学佛者应该具足善良的人格,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藏族有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在平时,肚子吃得饱饱的晒着太阳,一切顺缘都具足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烦恼,象个好修行人。而一旦缺食少穿,打雷下雨,遇到一些违缘的时候,他们的修行就无影无踪了,这种情况在修行人当中经常出现。要对治这样的违缘,应该常常观清净心,观一切都如梦如幻,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的本性。现在,因受业力的支配来伤害我,确实是不得已,如同病人本不愿意生病,但不得已生病一样。所以,我应该对他们生起大悲怜悯之心。心中一想开,就比较容易忍受别人的伤害了。接着再观想一切显现都可以用来转为道用,增上自己的修证功德,进而对众生生起感恩报恩之心。
  世人常说:“吃小亏占大便宜”,“失败是成功之母”。从世间人的角度看来,我们可以在吃亏失败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以便在将来得到更大的利益和胜利。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为了究竟成佛。首先要将一切安乐送给他人,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大的佛果。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中说:“究竟虽欲自利者,暂时利他乃窍诀。”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承担他人的一切过失、亏损及痛苦,而将福德、安乐、胜利奉献给他人。
  这个窍诀非常甚深,本想多讲一些,但是很惭愧,我自己没有这样的修持,只是稍稍有些体会和经验,依靠这个,我再给你们稍讲一点。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看他人的过失,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善良的人。而经常看他人的功德,常常思维他人对自己的恩德,习惯了,就会对人人都生起感恩之心。如同有眼病的人见到雪山是黄色,而没有眼病的人看雪山却是白色,如是一切都是自心所产生。了知这个以后,我们就应该把它融入到修行当中去。炉霍县多芒寺中有一位那西堪布,他看任何人都是好人,从来不看他人的缺点。即便是看到了,他都说“不能说他人的过失,这也许是佛菩萨的度生方便,有不共同的密意。”所以,他从来不与他人争辨是非。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修道中的高处就是前面所讲大德们的行为,这一点与世间恰恰相反。应将世间所有的痛苦、亏损、失败归于自己,将一切胜利、安乐奉献给他人。而不能开始象菩萨,中间是凡夫,最后成魔王,我执膨胀,堕入恶趣。
  这个窍诀词句简单,意义深奥。为了使大家加深理解,我加了一些教证和公案。真正要圆满修持《修心八颂》。只有一地或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行。不过,我们可以作相似的修持,依照这个窍诀,上师的加持,在心地上多下功夫,渐渐就能趣入这样的境界。 



  第六颂 视害为师

  吾昔饶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愿视彼为善知识。

  《修心八颂》对修学显密教法都有很大利益。因几位弟子的祈请,这次讲了这部论典,我非常感谢他们。相信这部法会对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今后的修行、做人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修行和做人不能相应,哪怕是在山上闭关多年,“修行很好”,但下山之后还是不能与人相处,遇到违缘,自己没有办法遣除。这样做,一方面使他人对佛法不起信心,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一再遭受挫折而退失修道之心。我们在座的人中不敢说没有菩萨但差不多都显现的是凡夫形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娑婆世界里是非常可怜的。在学院里,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信仰三宝和因果,所以要比一般人好得多。而回到大城市里,你周围的人都不知因果取舍,不信仰三宝。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你们一定要牢记此中所讲的窍诀,一遇到烦恼之时,就立刻用窍诀去把自己的烦恼调伏,犹如战场上的勇士,一遇到敌人就会迅速抽出武器来把敌人消灭掉一样。
  以前噶当派的大德们,尤其重视第五颂的后两句。我们如果把这两句抄下来贴在家里明显的地方,时常警策自己,相信会对自己的修行有所帮助。
  过去我在读师范学院时,很喜欢将与自己相应的格言、警句贴在自己宿舍的墙上,在出门或 在吃饭之前都先看一看,结果对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都起了一些帮助作用。比如“不因称赞而高兴,不因辱骂而悲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等等,经常看这些,才知道自己做人很差。
  我们如果仅仅只懂一点道理,相似而行,或者甚至连道理也不懂,每天只念心咒、观明点、办个皈依证,就自以为是个佛教徒了,我们的这种行为对自己的相续不可能有真实的利益。从噶当派大德的传记中,我们看到他们的心是如何的善良,行为是如何的清净。相反,我们看看自己又是怎样的呢?希望大家多看看他们的传记,以增加自己修法的信心,精进努力,使自己走到修心的轨道上来。
  修行好的人,对整个社会都有利。所以,如果佛教教育深入每个人的心中,那么,整个国家的社会道德都会随之而提高。目前,很多学佛的人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希望在以后有能力的时候,能将整个社会的道德、做人的标准扭转到佛法上来,使人们尽量不造恶业,多做善事,懂得取舍因果等。因此,修学佛法对社会文明和世界和平都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现在开始讲第六颂。以前,自己对他人无论在人力、财力、或者在修学佛法上都给予过种种帮助,心中对此人寄予厚望,愿他不负所望。但是,他不知报恩,反而以种种不应理的方式加害于我,正如麦彭仁波切在《释迦佛传记》中讲的,佛陀在因地修安忍度时,曾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人,此人不但不知报恩,反而伤害他一样。现在社会上的这种事情随处可见,对此,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人呢?应该把这些人看成是善知识,观成与自己的金刚上师无二无别,这才是真
  正的修行!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虽然这样,我们也应该观修安忍,尽量地去实行,这时如果生起嗔恨心,那就是假修行!
  将伤害自己的人观成与自己的上师一样,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不过在几年前,我从印度请回的一尊文殊菩萨像,不幸被一个熟悉我的人偷偷拿走了。本来我从小就对文殊菩萨有极大的信心,从印度回来经过香港海关时也费了好大的周折,准备好好的供养,把它做我的皈依境。这尊佛像具有无比的加持力,如果有人哪怕出几百万我也不会卖—-自己对文殊菩萨太执着了。后来管家知道了这件事,问我要不要调查,或者请公安局帮忙。我大致知道偷者是谁,因此,如请公安局帮忙的话,找回佛像也并不算难。不过我当时想:如果追究起来,那就谁都会知道偷佛像的人是谁了。本来佛像是用来利益众生的,如果因此使这个小偷烦恼了,就不如悄悄送给他算了,何况这也是我修安忍的最好机会。于是我谢绝了管家们的好意,这件事就此了结了。
  如果在无缘无故受到别人伤害时,自己不但不嗔恨,反而对他生起大悲心,并把自己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给他,将他观为善知识,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人家拿了你的东西,你就恨得咬牙切齿,大发雷霆,那就不是真修行人,也就离菩萨道越来越远了。
  如今,我们遇上违缘的时候很多,应该好好把握住每一个修安忍的机会。《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说:“吾以如子护养人,彼若视我如冤仇,犹如母对重病儿,倍悲愍是佛子行。”这是我们所应具足的最基本的修行态度。



  第七颂 暗取他苦

  无论直接与间接,愿献利乐于慈母,
  如母有情诸苦患,我愿暗中自取受。

  这一颂讲了菩提道中最殊胜的窍诀。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凡是大乘学人都要修持这个窍决,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