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虚劳消渴,小便过多,或小便不利。里急,少腹拘急者。脉虚两尺极微。
此治肾经水气不升之法也。肾水者、人身津液之存于下部者也。津液来源、在于肺金。津液消耗,在于肝木。肾水主藏,肝木主泄。木气疏泄,则生风气。消渴者、肾水被风消耗,水气不能养木。风气愈增,且消及肺家津液也。肺液被消,故渴。
人身小便流通,原赖肝木疏泄之力。平人小便亦不过多,亦无不利者,木气和平、疏泄适宜也。消渴之病,水火不足,不能养木。木气失根,忽而疏泄太过,忽而疏泄不及。疏泄太过,则小便太多、疏泄不及,则小便不利。虚劳里急、少腹拘急,皆水气不足,木气失根,郁而不舒耳。
方用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湿者、木金升降不遂,土气郁而为湿也。用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也。用桂枝、达木气之郁也。水火俱足、木气得根。故风平渴止,小便照常,诸病皆愈。水中火足,则生木气。水中有气,则木气上升。木气上升,则疏泄自调。脉象两尺极微。肾为人身津液之主,候在尺脉。津液少故两尺脉微。两尺以候肾,左尺以候水,右尺以候肾水中之相火。此病两尺脉微,右尺必较左尺更微。所以养水药中,又用附子。附子大热,专补下焦相火之药。中气为生命之主,肾气为中气之根也。消渴,小便过多,小便不利、里急,少腹拘急、此木气成风的事实也。
造化之气,春木主升、秋金主降。木升生火、火气又随秋金而降入水中、金降生水、水气又随春木而交入火内。木升金降、火水交济,四维既圆,中气自旺。人与造化同气、无病之人的气化、即是一个肾气丸。病此病者,服此方后,病愈身安,精神爽健、饮食增加。即是四维的升降既已复旧、中气的旋转、因而照常也。此运轮复轴之法。
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一钱 黄连一钱 黄芩一钱 麻沸汤渍少顷,热服。沸水多时、泡如麻子细、为麻沸汤。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脉洪,重按不空。
此治心经火气不降之法也。人身水气在下、火气在上。水气在下、应往上升。火气在上,应往下降。火者,动气也。火气不降,动而上逆、则吐血衄血。手之三阴,其气主降。心气不足,降气不足也。法当用三黄以降心火。渍而不煎、取味最轻。麻沸汤,性轻而浮。使三黄之性缓缓下行也。曰泻心者、只降上脘以上之火、不降及中脘之意。如泻及中脘、便生大祸矣。心火不降,心包相火不降也。心经君火不病。脉象洪,洪乃上盛之象。浮多降少、故上盛而洪。重按不空,故可用三黄。
火气最易直上,全赖金气收而降之、入于土下。吐血衄血者、金之降气、被火之升气所伤、金之收令不行也。三黄苦寒,将火降下,肺金乃收。运动复圆、故病愈人安也。病愈人安者、四维升降,中气复旺也。此运轮复轴之法。
图的说明
将此图合在自己身体上、揣想五行整个圆运动的生理与病理与医理。揣想明白,便得着整个医学的基础。此图君火相火、均往下降。君火为相火的终气,相火为君火的始气。造化之气、今年太阳直射地面的相火,降入冬季水中,明年由水中升至地面的天空,则成君火。人身之气、今日胆经的相火、降入肾水之中,明日由肾水中升至心房、则成君火。虽是五行,实是六行。
人身一小宇宙。中土旋转于中央,火金右降于南西,水木左升于北东。理中丸、中土不运之方。麦门冬汤,金气不降之方、小建中汤,胆经相火不降之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木气不升之方。肾气丸、水气不升之方。泻心汤、心火不降之方。人身六行六气之病与治法,即以此六方为大法。大法者,大概以此为准之法也。此六方、须作整个圆运动读。
方名 证状 原理 治法 脉象 备考
理中丸 上吐下泻头疼行动无力不渴 中气虚土气湿寒 补中燥湿温寒 微小虚大 治中土不运法
麦门冬汤 火逆咳嗽咽喉不利上气 中气虚肺气燥逆 补中润肺降肺降胃 虚濇 治肺经金气不降法
小建中汤 虚劳,里急腹中痛,衄,手足心烦热咽干口燥,梦中失精四肢疼痛 中虚胆逆,土木两枯,相火外泄,滞塞荣卫。 补中气降胆经相火润燥通塞 濇数或浮虚 治胆经相火不降法
当归生姜羊肉汤 寒疝腹痛胁痛,产后腹痛。 肝经寒 温润肝经 虚大或细微。 治肝经木气不升法
肾气丸 虚劳消渴,小便不利,或小便过多,里急。小腹拘急。 肾气不升 补肺滋肝除湿补火 两尺极微 治肾经水气不升法。
泻心汤 衄血,吐血 心经降气不足 降心气 洪重按不空 治心经火气不降法
人身疾病多矣。事实上只分内伤病、外感病两门。内伤病、不论何经有病、仍是圆运动着的。必待积年累月,形质力量损坏消灭,不能运动。中气不能复生。然后人死。
外感病,六气运动失圆之病也。初则一气偶偏,继则一气独胜。一气独胜,诸气败亡。中气消灭、所以人死。前六方治内伤病、除理中丸证、中气暴亡、其死甚速外。其余各病,皆可徐徐调理,将五行运动失圆之处,调之使圆。若外感一气独胜之病,治救稍迟,即致死亡。因形质不易损灭,气则易于消散也。外感病以伤寒论为宗。伤寒病,分荣卫表病。脏腑里病。少阳经病。外感风寒、项强,身痛,恶寒、发热、可发汗而愈之病,为荣卫表病。阴脏病寒,温补乃愈。阳脏病热,攻下乃愈之病。为脏腑里病。表主外,里主内也。不在表,不在里。不可发汗、不可温补,不可攻下,和解乃愈之病。为少阳经病。少阳经病、在表里之间也。
荣卫的意义
宇宙间澎力压力混合而成圆运动的大气个体。内含一开一合的作用。开则疏泄,合则收敛。疏泄则成风,收敛则成寒。人身阴阳混合而成圆运动的气体,内含一开一合的作用。开则疏泄,合则收敛,疏泄则发热,收敛则恶寒。疏泄谓之荣、收敛谓之卫。疏泄者,木火之气。收敛者,金水之气。木火之气,由内向外,有发荣之意、故曰荣。金水之气,由外向内、有卫护之意,故曰卫。荣卫者、脏腑以外,整个躯体圆运动之气之称。整个圆运动分离,则疏泄偏现而荣病、收敛偏现而卫病、分而复合,荣卫交互,圆运动恢复整个、则汗出病愈也。荣卫为风寒所伤,则荣卫分离也。分离小则病轻,分离大则病重。
桂枝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芍药三钱 炙草二钱 大枣六钱 生姜三钱 桂枝三钱
水四杯、煎成二杯、温服一杯,饮热稀粥一杯。覆衣,取微汗。如不汗、再服一杯。如仍不汗、再煎一剂。服如前法。禁生冷粘滑油腻肉面酒酪五辛臭恶之物。
治荣卫外感于风。项强,头痛、身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
此治荣卫表证,偏于疏泄之病之法也。风者、空气中疏泄之气。荣者,人身中疏泄之气。疏泄故发热恶风。疏泄故汗出。风性疏泄故脉缓。缓者、疏泄虚散之意。荣卫行身之表。荣卫病故脉浮。卫伤荣郁,荣卫不和、故项强、头痛,身痛。卫气收敛、与风异性。故风不伤荣而伤卫。卫被风伤,病却在荣。风伤卫而荣病者、卫伤则卫的收敛作用减少,荣的疏泄作用加多。多则郁,郁则病也。
此方用芍药收敛荣气之疏泄,以交卫气为主。用桂枝者、桂枝实表阳,调荣卫也。荣气偏郁,运动不圆,中气必虚。故用炙草以补中气,生姜大枣助胃气,补胃液。以调荣卫也。芍药敛荣气之疏泄者,降胆经也。服此汤后,中气复而荣卫和、故汗出而病解。已经自汗伤津,故饮热粥助津液,以作汗也。禁生冷诸物者,荣卫根于脾胃。荣卫郁则脾胃滞。生冷诸物增加脾胃之滞,荣卫更不能调和也。荣卫,详原理下篇。
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麻黄三钱 杏仁三钱 炙草二钱 桂枝二钱
水五杯,先煎麻黄,减二杯。去沫、入诸药,煎二杯、温服一杯。覆衣取微汗,不用饮粥。禁如桂枝(汤)法。
治荣卫外感寒邪,项强,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恶寒。脉浮紧者。
此治荣卫表证,偏于收敛之病之法也。寒者,空气中收敛之气。卫者,人身中收敛之气。收敛故恶寒。收敛故无汗。收敛故脉紧。紧者收敛闭束之意。荣卫行身之表、荣卫病故脉浮。荣伤卫郁、荣卫不和,故项强头疼身痛,骨节疼痛。荣气疏泄、与寒异性。故寒不伤卫而伤荣。荣被寒伤、病却在卫。寒伤荣而卫病者,荣的疏泄作用减少,卫的收敛作用加多。多则郁、郁则病也。
此方用麻黄疏泄卫气之收敛以交荣气为主。用桂枝者、桂枝益表阳、调荣卫也。卫气偏郁、运动不圆,中气必虚。故用炙草以补中气。用杏仁者,卫闭则肺逆作喘。杏仁降肺逆也。不用生姜大枣不饮热粥者、未经自汗,中气与津液未伤也。服此汤后,中气复而荣卫和、故汗出而病解。此证项强身痛、较桂枝汤证重。卫气闭束之故。
桂枝善实表阳。桂枝汤证自汗出,表阳虚、桂枝与芍药之收敛、相辅而行也。麻黄汤证之用桂枝、麻黄发汗、最虚表阳。桂枝所以善麻黄之后也。
阴阳二气合成的圆运动个体、一开一合。荣气疏泄,病在开,桂枝汤以合之之法为治。卫气收敛,病在合、麻黄汤以开之之法为治。荣卫分离,中虚之故。桂麻二方,皆重在补中。此伤寒表病之大法。一切外感病发热恶寒之法统此。桂枝汤并非治外感入了身体之风。风伤卫耳、风并未入了人身也。麻黄汤并非治外感入了人身体之寒。寒伤荣耳、寒并未入了人身也。芍药所以收敛荣气,非散风也。麻黄所以疏泄卫气、非散寒也。若果风寒入了人身,岂有反用芍药收敛,而病愈之理。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芍药钱半 桂枝钱半 麻黄钱半 杏仁一钱 炙甘草钱半 生姜一钱 红枣肉三钱
治荣卫双郁,发热恶寒、无汗,项强身痛,八九日不解、形如疟者。脉虚。此荣卫双解之法也。外感之病、偏于疏泄,汗出发热。偏于收敛、无汗恶寒。荣卫之气,如环无端。单卫郁者少、单荣郁者亦少。荣郁卫必郁,卫郁荣必郁者实多。不过分何方郁的轻重耳。
此荣卫双郁,多日不解。既现荣卫双郁之证、而脉转虚。虚者、不偏紧不偏缓、微弱之象。微弱之脉,病势不盛。荣卫单郁者病重,双郁者病轻。单郁者、一方隔绝之势。双郁者、双方欲和之机。双方欲和而未能,故用桂麻二方、减轻合用以和之。服后得欲似汗即解矣。
荣卫单郁,中气大虚,易入脏腑。荣卫双郁、双方平衡,中虚较轻。故病八九日有如疟状、仍在表也。
此三方为治外感表病大法。荣郁发热,偏于疏泄。卫郁恶寒,偏于收敛。是对待的。表病不解,入脏病寒、入腑病热、亦是对待的。荣卫病,乃人身荣卫为风寒所伤,而荣卫自病。并非风寒入了荣卫为病。入脏入腑云者、亦脏腑自病,并非风寒入了脏腑为病。此点要紧、切不可忽。
中气不足、故荣卫偏郁。中气败甚,故表病入里。里气偏寒之人、故脏病。里气偏热之人,故腑病。名曰表病入里、其实乃脏腑里气自病。自病二字解决,全部伤寒论解决。一切外感病解决。
荣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