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者意也”的来源
郭玉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腠理”是什么?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腠理”指的是人们的肌肤腠理,其实就是指生命。“巧”就是指医生的针灸治疗。郭玉说生命是至微至妙的一个东西,如果医生要去医治人的生命,需要“随气用巧”,即医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气去把握一切。医生在给别人扎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如果在扎针时,出现一点点问题,就会“毫芒即乖”,就是说出一点差错就会酿成很大的错误。
医生对“医者意也”理解的层面不同,他们医术的高低就会不一样。实际上,“医者意也”涉及悟性、感觉和神明的问题,这属于医学中很高的一个层面。
在《黄帝内经》当中有一句话,叫做“下守形,上守神”。西方社会强调的是“形”这个层面,即肉体层面,给人体的定义是——人是机器。所以现在很多人就像对待机器一样对待身体,总是想着怎么样去修理它。但是中医不同,中医强调的是气和神的层面,所以《黄帝内经》又说“下守关,上守机”,真正高明的医生,都是守着神明,是用意念、用神来看病的。“机”在古文里,左边是个“木”字,右边的上面是两个类似角丝的东西,下面是一个“戍”字,“戍”字实际上是一个武器,而上面的角丝代表了一个最原始的意象,就是脐带。
“机”就是指小孩子出生时,切断脐带的那一瞬间。如果这一瞬间人把握住了,生命就会为之改观,我们常说“抓住机会”、“把握时机”就是这个意思。脐带是沟通人体先天和后天的东西,脐带一旦被剪断,就会形成肚脐,肚脐在中医里叫神阙穴,就是指人先天的神明。在把脉的过程中,如何把出正确的脉,实际上靠的就是医生在气脉搏跳的一瞬间对人生命的全方位感悟。
一瞬间的感悟是非常重要、非常微妙、不可言说的,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综合的东西,因此上医有上医的境界,中医有中医的境界,下医有下医的境界,他们之间的区别很大。“不可言说”其实不是一种玄虚,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有很大不同,西方文明总是要定义某一件事物,永远是在强调这个事物“是”什么,而中国文化却是说这个事物“像”什么,是在说一个共识性的东西。
比如西医非常强调量化,有人就认为中医在量化这方面是欠缺、不讲究的。其实,人生中也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量化的。比如情感,有人会说“我非常非常高兴”,这个“非常非常高兴”,到底有多高兴?说“我很生气”有多生气?这是没法量化的。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说“我永远永远爱你”,这个“永远”又有多远?这些情感、意念、感觉类的东西,是不可以量化的。中医自有其人文的一面,但在量化上也会有一些微妙的地方,这是我们对“医者意也”的另一种理解。“医者意也”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把脉。比如《黄帝内经》说春天的浮脉是“春脉浮,如鱼之游在波”,这是一幅灵动阳光的画,即浮脉就像鱼游在波上一样。春天时,人们的阳气慢慢地生发起来,而鱼从水底跃在波上的那一瞬间的情景就像人体的浮脉一样。所以我们在教学生把脉的时候经常会强调:一定要先培养自己对自然的这种敏感性,然后自己才能够真正地体悟把脉的内涵。
第二,扎针。我们现在经常会说到针灸,由于多方面的宣传,现在大家对中医、养生都很感兴趣,所以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关于针灸的知识。很多人现在对身体的穴位都很清楚,可是真正的上医在扎针的时候,除了注意穴位,他还会注意人的气血状况。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气血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气血有旺和不旺之分,相同的穴在不同人身上的位置可能就会不一样。比如合谷穴,合谷穴正确的取穴方法,是用大拇指中间的横纹,卡在另一只手的虎口棱那里,然后摁下去的地方就是合谷穴(见图1)。摁下合谷穴,那里会有一种酸酸胀胀的感觉。这是一种很量化的取穴法。可是如果人的气血非常不足,厥症了,他的合谷穴可能就要比别人的错一个位置。比如气血旺的人,合谷穴可能会往前冲了一段,就不在我们现在所取的这个点上,而气血不旺的人,合谷穴也可能滞后一些,从而造成“上合谷”和“下合谷”之分。
这就是“医者意也”的东西。作为医生,必须能感受到气的到来,才可以扎下针去。所以在传统的针疗中,有一种说法就叫做“候气”,就是一定要等待气的到来,才能确定针扎在哪个位置。如果人的性情出了很大的问题,人的生命状态就会随之出问题。比如我们经常会提到“现代病”,造成现代疑难杂症的三大原因是:一,情志不遂,人们在性情方面出了很大的问题,压力、性情使人们的身体受到了很多困扰、遭遇到很多困境。二,暴饮暴食,人们没有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性,比如有一些人,很喜欢酗酒。三,缺乏运动,很多现代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一点:人们应该建立起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使生命长生。一个人性情好了,他的生活就会很愉快,就会活出一种很快乐的状态。
所谓的“养性情”,不是让人不去生气。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劝别人说你就不要再生气了,这个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让人一开始就不去生气。这个如何做到?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在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方法,方法要很到位。怎么养性情?“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家可能会说,谁都想恬澹,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几个人能恬澹的。所以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在解决人生困境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寻找到一种方法去应对困难才可以。
具体的方法就是:
首先,古人说“止怒莫若诗”,假如你的性情比较暴躁,比较容易发怒,那就去学诗。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中国是一个诗教大国,很多古人都会写诗。不过现在大家很少写诗,倒是经常喝酒,可是大家又不知道喝酒是为了什么,好像就是为了买醉一样,而古代人喝酒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通神明,通经脉,愉悦情志,在陶醉到微醺的境界时,能写出好诗来。“止怒莫若诗”,不一定要求现代人非要学会写诗,但是最起码要会读诗,人一定要受教育,懂人情,通过读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去忧莫若乐”,即去除烦忧一定要懂音乐。因为只有音乐可以作用于神明,而且古代所有的诗都是可以吟诵、有音律的,所以它就能够放松人们的心情。传统文化认为五脏都对应着五音和五声,一个人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就会说明他内在是一种什么反映,而诗也是一个人情志的一种反映,所以人要去学音乐、学诗、学礼仪,然后安静地去欣赏。从生命的角度来讲,睡眠和长寿的关系最为密切。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有三个人,一个不让他吃,一个不让他喝,还有一个不让他睡,看哪个人先扛不住。结果一定是不让睡的人先垮下来,这就是睡眠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
在《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鹭江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中,我们已经充分地探讨了养睡眠的问题,比如说一定要睡子时觉,睡子时觉是为了阳气的生发;一定要睡午时觉,午时是阴阳交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阴阳交接的时候保持休息的状态;一定要睡丑时觉,睡丑时觉是养肝的一个重要举措;一定要睡寅时觉,因为夜里三点到五点气血全身输布,此时休息可以养气血。所以,《黄帝内经》从生命的角度,已经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去睡。中国古代有一门学问,即所谓的风水学,它把人居住的地方分为阴宅和阳宅。古时有句话,叫“室大多阴,台高多阳”。人们现在买房子,很多都喜欢买大房子,但是在中国古代,房屋的大小是有讲究的。古人认为客厅可以是大的,但卧室不可以大,因为卧室的大小和人的气密切相关,如果太大,就会耗人的气。大家去故宫看皇帝住的卧室,会发现它实际上很小。那么到底卧室多大才算合适?合适的标准又是什么?古人认为,阳光从窗户照进来以后,光线正好打在床沿的前边,整个房间是阴阳对半的,即在房间里会形成一个太极之象,阴阳正好各守一半,这个卧室是合乎标准大小的。
古代说“室大多阴”,中医认为“多阴则厥”。“厥”就是四肢厥逆症,如果阴气太盛,人就会出现四肢厥逆症,说明此时人体的功能出了很大问题。假如一个人手脚冰凉,传统医学就认为,这个人心气大虚。手脚冰凉的女孩子,比较容易让人怜惜,人们会觉得她们非常乖巧。如果用中医的理论解释,手脚冰凉的女孩子的乖巧实际上是由于她们身体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她们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如果心气不足,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经循环不好,血就很难流到身体末梢,导致人手脚冰凉。这种女孩子,基本上都是比较温顺的,男性同她们谈恋爱的时候,她们会很温顺,什么都听男性的,但是结婚以后,如果她被养得很好,心气足了、心血旺盛,她慢慢就会变得有主见,主意很多。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中医认为“多阳则痿”,痿症指四肢无力症,即四肢酸软。《吕氏春秋》中说“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所以,古人是很强调房屋大小的。其实,不住大房子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即不要去培养奢侈的、享受的习惯,要多运动,人要经常出去走动,不要老在屋子里待着。房子再大,也要出去走动才可以。养房事,其实是指要阴阳和谐,即一个人首先要把自己的性情、睡眠调理好。在人生当中,我们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人在生活,所以也要与别人保持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首先就要家庭和谐,也就是阴阳和谐,这就是养房事。家庭阴阳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
人体是最复杂的系统,所以中医不可能是简单思维,比如说缺钙就补钙,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但是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一个人缺钙时,补钙能否真正补进去?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补什么东西都是补不进去的。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很多人都去买大量的保健品来养生,但是,养生不是吃补药,养生是一种健康的、非常有序的生活习惯。《黄帝内经》中强调的养生要点其实就是:人一定要建立起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消化吸收能力,整天吃人参也没用,很多东西都是补不进去的。如果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性,就会使心情愉悦,使睡眠质量高——倒头便睡,醒来特别精神,那么人生就会特别阳光、特别灿烂,即使天天吃窝窝头,人也会高兴。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强调的是要改变生活当中的很多有残缺的观念。人们只有不断地修正自己,不断地学习,然后不断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