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全文及大意-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牌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
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

  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凡此诸变者,持则安
,减则病也。

  帝曰:善。然非余之所问也。愿闻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减也;甚
寒大热,不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曰:五脏六腑,邪之舍也,请言其故。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燋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
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
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黄帝曰:愿闻六腑之应。

  岐伯答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

  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黄帝曰:应之奈何?

  岐伯曰: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
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
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
不利。肉■不坚者,胃缓;肉■无小裹累者,胃急;肉■多少裹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
,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
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黄帝曰:厚薄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

  岐伯答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大意】

  本篇首论人之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次论脏腑大小、高下、坚脆等不
同,所病亦各异的道理。


五色篇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

  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
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

  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五官在于下极。五脏安于
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

  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

  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

  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
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
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
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

  雷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
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
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
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
之奈何?

  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阙,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

  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

  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

  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

  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
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
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绢而上者,背也;循
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
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
,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
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
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
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

  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阴之属也。

  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
状,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包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
其色亦,大如榆英,在面王为不日。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
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大意】

  本篇叙述了五色所见部位、主病和观察方法,是望诊的主要理论依据。

  论勇篇

  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
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问何急?

  黄帝曰:愿尽闻之。

  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

  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
;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黄帝曰:黑色不病乎?

  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
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乃病。

  黄帝曰:善。

  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
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盼,
恐不能言,失气惊,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
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
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

  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
,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

  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
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大意】

  本篇讨论人之勇怯在诊断和治疗上的意义。

  卫气篇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
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
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之标本者,可以无
惑于天下。

  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
也。

  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
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
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腑内动也。手少
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凡候此者,下虚则
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

  故石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