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77-医略-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颠疼身痛无汗,苔白胸否,脉浮紧,宜先开表。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香白芷(八分) 苍术(钱半) 北细辛(五分) 大生地(三钱) 炙甘草(五分) 黄芩(一钱,酒炒)

脉体尺寸俱浮,证势头身俱痛,翕翕发热,洒洒振寒,禀赋虽充,寒邪甚厉,星驰无寐,二气乖违,正逢月郭空虚,遂罹霜露之疾,谨拟南阳败毒散,祛邪返正,得汗便解,公议如是,敬呈钧鉴。 人参(一钱) 云茯苓(三钱) 枳壳(一钱) 川芎(一钱) 炙甘草(五分) 桔梗(一钱) 羌活(一钱) 独活(一钱) 柴胡(一钱) 前胡(一钱) 生姜(一钱) 长流水煎服。 昨进南阳法,濈然汗出,诸证悉平。惟胸次不舒,不思饮食,溲色澄清,大便未解,余氛未尽,尚宜和里。 人参(八分) 云茯苓(三钱) 焦白术(钱半) 炙甘草(五分) 福橘皮(一钱) 麸炒枳实(一钱) 制半夏(钱半) 炒谷芽(三钱) 六和神曲(二钱)

蒋宝素曰:伤寒者,乃冬寒司令,从霜降以后,至春分节前,触冒霜露,体中寒邪即发之证,而为伏邪温热之原,正与夏暑司令,从谷雨后至秋分前,触冒太阳君火,炎蒸亢热之气,即发之中暑相对之证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热论篇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此《内经》温热诸证,乃冬时伤寒内伏所致。余因立伏邪门,专论温热。张长沙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发尽伤寒奥旨,文多兹不选。言其要,一日太阳受病,太阳主气,其脉上连风府,循腰脊,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病,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三日少阳受病,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病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经络皆受其病,已入府者可下而已。(伤寒化热在数日之后,伏邪温热化热在数月之后,乃用承气下之则一也。)六日为传经尽,则病当愈。不愈者,仍自太阳经来复。(七日来复、至十三日再复,俗以十四日非是。)此言传次之大体,非必如是也。有间经而传者,有越经而传者,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有始终只在一经者,有自少阳阳明而入者,有初入太阳,不传阳明,遽入少阴,变成真阴证者。有直中三阴者,有二阳三阳合病者,有二阳并病者,有少阳倒入阳明胃府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世转风移,近代正伤寒稀少。若大江以南,风气温和,正伤寒尤鲜,惟见伏邪温热诸证。然伏邪温热诸证,皆由冬时伏寒所致。或曰:人身营卫阴阳不失其常,虽微感风寒,病即随见,寒邪岂能伏于冬而发于春夏乎?曰:正邪可伏,贼邪不可伏,寒乃冬月之正邪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曰: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风寒,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邪形。盖冬三月阳气闭藏于内,寒邪本不能伤。因逢肾气之亏,形体之劳,精摇于内,汗泄于外,寒氛得以乘之。同气相求,深入少阴之地,真阳复敛,进不能攻,腠理返密,退无归路,逡巡进退于其间,势必盘踞膜原之分。膜原者,藏府之外,形骸之内是也。有形积聚,尚且能容,而况无形寒气,因春之温气而发,故名温。因夏之暑热而发,故名暑热,即伏邪也。由是言之,其人肾气不虚,腠理又密,而触冒严寒杀厉之气,寒邪不能入肾,直袭足太阳膀胱寒水之经。膀胱为肾之府,此为正伤寒,当从仲景伤寒论治。所以正伤寒罕见者,以今世之人,肾气多亏,形体多劳,而知避严寒杀厉之气故也。若肾虚之人,不避严寒杀厉之气,则为直中三阴危证。今三冬所见感寒之证,不过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而已,如医案之用九味羌活汤,南阳败毒散,医话新制十味羌防散之类,一汗而解,甚者二三剂即愈。未闻循日以传经,依经以见证,究非真正伤寒。其辛苦之人,形劳汗泄,鼎食之家,肾虚难免,形劳伤肾,肾劳伤精,虽不触冒严寒杀厉之气,正邪由是潜伏于中,为伏邪诸病。今人但知严寒之可避,不觉正邪之潜侵,乐于以欲竭其精,不解奉闭藏之令,病患故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前哲以春夏诸病,总名伤寒者本此。此所以寒伏于冬,而蔓延于春夏及秋冬为病滋甚也。兹故略于伤寒,而详于伏邪温热诸证。

略曰:仲景因《内经》热论篇作《伤寒论》,后世因《伤寒论》化裁杂证。此《伤寒论》所以应万变于无穷。世多有其书,诸家多引其文,以故不录,而杂证门或援以为证云。


暑证第四

《椿田医话》曰:樾荫汤主治暑证。暑乃夏三月,从谷雨后至秋分前,触冒蒸热之气而即病者。正与冬三月之伤寒,从霜降后至春分前,触冒严寒之气而即病者,同归一体。与冬伤于寒,夏必病暑之暑不同。冬寒因暑而发之暑病,即伏邪温热,当求本门法治,不在此列。张洁古误以静而得之为中暑,盖静而得之之病,乃夏月违得凉气之感受,犹冬时非节之暖之冬温。冬温不可名伤寒,则静而得之之病不可名中暑。若以因暑贪凉,过食生冷,为静而得之之中暑,然则因寒就暖,多饮酒浆,为动而得之之伤寒乎?《伤寒论》云: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余推此意曰:君子静定则不伤于暑,又何静而得之之有。 云茯苓(三钱) 制半夏(钱半) 白扁豆(三钱) 老苏梗(一钱) 藿香梗(钱半) 新荷梗(八寸) 宣木瓜(一钱) 生甘草(五分) 热甚加黄连一钱。有表加香藿一钱。食滞加厚朴一钱。肥人多痰湿加滑石三钱。瘦人多火加黄柏一钱,或黄连亦可。虚人加入生脉散,甚则再加黄芪二钱。

《左传·昭元》曰:晋侯求医于秦伯,秦伯使医和视之。又曰:阳淫热疾。

京房易飞候曰:有云大如车盖十余,此阳渗之气,必暑有暍死也。

《淮南子》曰:暑气多夭。又曰:武王荟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

《九峰医案》曰:气虚脉虚,身热恶热,烦渴颠疼,神倦汗泄,火盛乘金,热伤元气,古名中暍,寒以取之。 人参(一钱) 生石膏(八钱) 知母(二钱) 生甘草(五分) 麦门冬(三钱) 五味子(八分) 粳米(一两) 淡竹叶(十四片)

暑必夹湿,气之熏蒸着而为病,湿寄旺于四季,随六气之变迁,因暑而为热,伤气伤阴,神倦脉软,身热自汗,恶风口渴,溲便自调,不思饮食,心脾肺三经互病,拟东垣清暑益气,略为加减。 人参(五分) 冬白术(五分) 陈橘皮(五分) 福泽泻(五分) 建神曲(五分) 炙甘草(五分) 川黄柏(三分) 当归身(三分) 麦门冬(三分) 蛀青皮(三分) 煨甘葛(三分) 五味子(五粒) 云茯苓(五分)

蒋宝素曰:暑证者,乃夏暑司令,从谷雨以后至秋分节前,触冒太阳君火,炎蒸亢热之气,即发之病,而为痎疟之原,非冬伤于寒,夏必病暑之暑病。正与冬寒司令,从霜降以后至春分节前,触冒严寒之气,即发之伤寒,相对之证也。冬寒因暑而发之暑病,即伏邪,当从伏邪门论治,不在此列。(余友徐香海曰:伏邪因暑而发,从内之外,溲色必浑赤。即发之暑病,从外之内,溲色必清澄。)《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又阴阳应象大论曰:夏热于暑,秋必痎疟。又刺志论曰: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五运行大论曰:暑以蒸之。又气交变大论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此《内经》诸篇,言因暑则汗出,伏暑为痎疟,气虚身热为伤暑。暑以蒸之,岁火太过,炎暑流行,暑为热证明矣。而张洁古谓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证,何耶。《难经》以中暑当身热而烦。《左传》言阳淫热疾。京房言暑有暍死者。《淮南子》言荫暍人于樾下,皆以暑暍为热证,与《内经》相合。盖以暑为夏月天令之当然,暑甚则人病为暍,暍甚则死,则暍为中暑之名,故《金匮要略》《伤寒论》巢元方、陈无择,俱以暑病名中暍。孙思邈以热死为暍,差矣。乃张洁古误以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证,李东垣宗之曰:或避暑热于深堂大厦,其病头痛身疼,恶寒发寒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大顺散主之。盖不知此乃夏月有意违时之凉,犹冬时因寒就暖之温。(香海注曰:因寒就暖太过、亦能致病。)且夏月天令非时之凉致病,尚不得名中暑,犹冬时非节之暖之冬温,不得名伤寒,而况因暑贪凉之病乎。冬温不可名伤寒,则静而得之,避暑凉阴,有意违时之夏感,不可名中暑,王安道已辨其误,谓夏时阳气在外,阴气在内,岂可空视阴气为寒,而用温热之药,何以夏则饮水。所谓静而得之之证,虽当暑月,即非暑病,诚是也。然未及冬温,不可名伤寒,夏凉不可名中暑为证据,王节斋以夏至后病热为暑,此误以冬伤于寒,后夏至日为病暑之暑为中暑。戴元礼以中暑卒倒不识人名暑风。盖不知即中暍之甚,如死之状。巢元方、陈无择所谓不可得冷,以尿和土罨脐中,多有得生之证也。王肯堂谓市井之人,日间冒暑经营,夜间开窗露卧,先伤于暑,复感于凉,诚有之矣。然非静而得之可比,亦犹先伤于寒,复感冬温之意。张景岳承洁古、东垣之弊,而立阴暑之名,盖不知暑月感违时之凉,仍是感寒,犹冬时受有意之暖,即是受热。(香海注曰:若以因暑贪凉致病为阴暑,然则因寒就暖致病为阳寒乎。)喻嘉言是安道之论,以静而得之为中暑非是,又以避暑热反受阴湿风露,仍为暑证,盖亦不知避暑贪凉致病,不得名中暑也。由是言之,伤寒恶寒,伤暑恶热。伤寒无汗,伤暑有汗。寒乃冬月之正邪,暑乃夏月之正邪。冬寒内伏,为四时之伏邪。夏暑内伏,为四时之痎疟。是以伏邪或转为痎疟者,兼有夏暑内伏也。痎疟或转为伏邪者,兼有冬寒内伏也。寒暑互伏,如环无端,若冬之正伤寒,夏之中暑,俱是中而即发之病,无邪内伏,故无互转之证。(兰亭注曰:伏寒伏暑,互转伏邪痎疟,四时皆有。以转痎疟,即有伏暑。转伏邪,即有伏寒。伏寒因暑而发为伏邪,伏暑因寒而发为痎疟。惟内无所伏,方是伤寒中暑。故伤寒无转痎疟,中暑无转伏邪之理。若伏邪转疟,疟转伏邪,是冬寒夏暑两伏于中,先后互发之证。若冬之伤寒,夏之中暑,是内无所伏即发之证,故伤寒不转痎疟,中暑不转伏邪。盖有伏为伏邪痎疟,无伏为伤寒中暑。)治暑之法,《金匮》用白虎汤,清肃炎氛,加人参辅正气,可以类推矣。瓜蒂散,治饮冷水,水行皮中。大顺散,治违时凉气,皆非治暑。巢元方、陈无择治暍死谓不可得冷,用姜蒜及溺土罨脐等法,以热极则闭,寒不能入,必假温通之意,即同气相求,衰之以属,非治暑不可用冷也。刘河间宗《金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