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片
『中阿含经』(一九0)『小空经』 『中 部』(一二一)『空小经』
(一九一)『大空经』 (一二二)『空大经』
'P35'
(一六三)『分别六处经』 (一三七)『六处分别经』
(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 (一三九)『无诤分别经』
(三0)『象迹喻经』 (二八)『象迹喻大经』
(一八一)『多界经』 (一一五)『多界经』
(一0三)『师子吼经』 (一一)『师子吼小经』
(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一四0)『界分别经』
(七五)『净不动道经』 (一0六)『不动利益经』
(九七)『大因经』 『长 部』(一五)『大缘经』
(二三)『智经』 『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三二经
(一0)『漏尽经』 『增支部』「六集」五八经
(一一九)『说处经』 「三集」六七经
(一二二)『成就戒经』 「五集」一六六经
(一)『善法经』 「七集」六四经
(一一三)『诸法本经』 「十集」五八经
(一一一)『达梵行经』 「六集」六三经
'P36'
(一一二)『阿奴波经』 「六集」六二经
『杂阿含经』 『大正』 一0四二经 『中 部』(四一)『萨罗村婆罗门经』
『大正』 一0四三经 (四二)『毗兰若村婆罗门经』
『大正』 九八四经 『增支部』「四集」 一九九经
上面的叙述,为了要说明结集史上的一个事实。主张三世实有的说一切有部,有重经的持经譬喻者,重论的阿毗达磨论者──二系。『大毗婆沙论』集成以後,持经者反抗论师,放弃三世有而改取现在有(二世无)说,发展为经部譬喻师。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师,与经部有著古老的渊源,仍有共同的部分。在彼此相互辩论时,说到了结集的「总颂」的存在,如『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大正二九.三五二下)说∶
「彼(经部)不许有如是契经(顺别处经)。(有部以为)不应不许,入结集故;又不违害诸馀契经;亦不违理∶故应成量。 彼(经部)谓此经非入结集,越总颂故。如说∶制造顺别处经,立为异品。 (有部反难)若尔,便应弃舍一切违自部执圣教契经!如说∶制造二种空经,立为异品,亦越总颂。如是等类,互相非拨」。
说一切有部以为∶『顺别处经』是「入结集」的;与其他的契经并没有违害(「修多罗相应 'P37' 」)也没有违反正理(「不违法性」)。但经部以为∶这部经「非入结集」,理由是「越总颂故」(7)。古代的结集,是审定而又次第类编,为了忆持不忘,所以编有「总颂」,大抵摄十经为一颂。因此,从「总颂」有没有说到,可以断定当初结集时,有没有这一契经。有部以为『顺别处经』是入结集的;经部以为不入结集,只是「立为异品」。「异品」,是在一颂中,或一颂与一颂间,附於「总颂」而成为「异品」。附入摄颂的,如『杂事』的「内摄颂」,就是附於「总颂」的实例。这不是旧有的,但时代久远了,附於「总颂」的,可能被认为是「总颂」所有的,於是乎有「入结集」与「不入结集」的论诤(可见「总颂」也有多少差异了)。对於经部的意见,有部采取了反难;如依经部的见解,那与经部教义不合的契经,都可说不是「总颂」所有,而可以否认了。例如「二种空经」,也是「立为异品」,也是「越总颂」的。二种空经,就是『小空经』与『大空经』,说一切有系公认的「总颂」,是没有这二经的,但是附於「总颂」的「异品」。从这一论诤中,发见了这样的事实;结集的契经,有「总颂」,也有附於「总颂」的「异品」。『瑜伽论摄事分』,抉择『杂阿含经』的「六处相应」时,恰好有『大空经』与『小空经』的论义。在後来,这二种空经,有部编入『中阿含经』(赤铜 部也编入『中部』),然在「相应修多罗」中,这二种空经是附於「处相应」(总颂)的「异品」。以二种空经为例,『摄事分」摄颂所有的其馀十九经,也应该如此,曾经是附属於『杂阿含经』的,其中三经,一直保留 'P38' 在『杂阿含经』的「如来记说」中。以「修多罗」为本,附於「只夜」,「记说」。不断的结集出来,不断的附属於下,内容比现存的『杂阿含经』还多,成为经说的总集──阿含(聚集含容);从「总颂」与「异品」中,可以明确的理解出来(8)。
「相应教」──含容了「只夜」与「记说」的「相应教」,在一次多众的共同结集(传为七百结集)中,以「相应教」为本,广集流传於「相应教」外的「波利夜耶」等,别编为四部阿含。当时,『中阿含』约一百经;『长阿含』约二十经;『增壹(或作「增支」)阿含』传说为五百五十五经(9)。等到部派分化,各为自部(四部阿含)的结集,如『大因经』(摩诃尼陀那)等十部,说一切有部编入『中阿含』,而分别说系却编入『长(部)阿含』,於是部派间的四部阿含,出入更增大了!四部阿含的集成,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已有所论说(10)。现在想再一提的,一、汉译的『增壹阿含经』,决非说一切有部的诵本。有部的『增壹』,「今唯有一乃至十在」(11),是没有十一法的。「萨婆多(说一切有)家无序」(12),而汉译『增壹阿含经』是有序的。『杂阿含经』说∶「郁低迦修多罗,如增一阿含经四法中说」(13)。『成唯识论』说∶「说一切有部增壹经中,亦密意说此名阿赖耶,谓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6 阿赖耶」∶ 『摄大乘论』称此为『如来出现四德经』(14)。汉译的『增壹阿含经』,并没有这二经。所以这不是有部诵本,而是大众部末派,流传於北方的契经。二、『杂阿含经』所有的经,编入赤铜 部 'P39' 『中部』(除与『中阿含经』相同外)的,共二四经;编入『增支部』的,约一四0经。这是从「修多罗」总集中,被编入别部,而决非『杂阿含经』取之於他经的。『增支部』是经赤铜 部扩大编纂所成的,如『杂阿含经』的『诜陀迦旃延经』 ,在『增支部』 的「十集」、 「十一集」中,虽主体相同,而事缘与解说,已演化为十经了(15)。三、分别说系,尤其是赤铜 部,是重视偈颂的,所以『相应部』以「有偈篇」为首;说经藏有五部。『小部』『经集』中的『波罗延那』,『义品』受到佛法传入南方的影响;分别说系正是以(南方)邬 衍为中心而开展的部派。『蛇品』,『小品』,『大品』,从『杂(相应)阿含经』「八众诵」中编集过去的,共八经;部分相同的,有七经(16);这是集成於四部阿含成立以後的。或者以为∶佛法的集成,先有偈颂而後有长行(17),这不但违反了九分(十二分)教中,「修多罗」在先的事实,也忽视了偈颂(特别是「八众诵」──「有偈篇」)的通俗性,与原始佛教以出家众为主体的特性!
依「相应教」而别编为『长』,『中』,『增一』。『相应教』有三分,「修多罗」,「只夜」与「记说」──「弟子所说」,「如来所说」;三分是以「修多罗相应」为根原的。这是说一切有系的古说,依此去观察四部阿含,觉得非常的妥当。这不但是为了结集史的阐明,而更重要的是,确认修多罗为佛法的胜义所在。
注【7…001】『杂阿含经』卷五(大正二·三七中)。『瑜伽师地论』卷八八(大正三0·七九七中)。 'P40'
注【7…002】『铜 律』「大品」(南传三·二九八)。
注【7…003】『铜 律』「经分别」(南传一·二六八)。
注【7…004】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二二──二四)。
注【7…005】『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下)。又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中)。
注【7…006】『瑜伽师地论』卷八五(大正三0·七七二下)。
注【7…007】原始结集时,摄十经为一颂,称为「只夜」。後来,集经的偈颂,偈颂的类集,被称为优陀那── !5 南,这是北方佛教优陀那的习惯用法。
注【7…008】『摄事分』有『中阿含』及「如来记说」的论义,从前以为∶说一切有系重视『中阿含』,所以「杂阿含经为主,中阿含经为助,加以抉择,奠定佛法的思想宗要」(『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六四),自「总颂」与「异品」的发见,改变了上一看法,理解为∶大空经等,原本是附於「修多罗」总集的「异品」。
注【7…009】『大正藏』『增壹阿含经』校记(大正二·八三0)。
注【7…010】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九五──七九二)。
注【7…01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六(大正二七·七九中)。
注【7…012】『分别功德论』卷二(大正二五·三四中)。
注【7…013】『杂阿含经』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P41'
注【7…014】『成唯识论』卷三(大正三一·一五上)。『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四上)。
注【7…015】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二七八──二八四)。
注【7…016】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八二七──八二八)。
注【7…017】参阅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0──五五)。
七 杂阿含经的次第与部类
宋译『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别编以後的,经过部派重治的『杂阿含经』。次第与部类分别,没有梵本可考。宋求那跋陀罗的原译本,对於全经部类,仅有不完全的记录,如经上说到 ∶「诵六入处品第二」,「杂因诵第三品」,「弟子所说诵第四品」,「诵道品第五」。依『瑜伽论摄事分』,可以推见『杂含』的前五卷,应为「五阴诵第一品」。诵品的记录不完全,又误编『无忧王譬喻』在内,卷次又有些错乱,所以一向以为杂乱而没有次第的。近代的整理『杂阿含经』,首推日本的!3浠崎正治。在他发表『汉译(佛教)四阿含』(Tn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 Chinese)一文中,以为『杂阿含经』(除『无忧王譬喻』二卷),应分为八诵六三部∶一、五蕴诵,八部;二、六入诵,一部;三、杂因诵,四部;四、弟子所说诵,六部;五、道诵,二一部;六、八众诵,四部;七、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