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別義,諸果皆天竺所生。諸山復有眾寶莊嚴。仙、山上諸神仙,闥婆者、乾闥婆、
天、龍諸神也。
上來正申問答中大慧菩薩所問一百另八義已竟,以下乃如來答也。
丁二  如來答
戊一  偈牒

己一  總讚許
無上世間解,聞彼所說偈,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
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問說』。
此佛總讚嘆許可於所問也。無上世間解,即佛之十號之二,而略去一士字也。
佛聞大慧所說之偈,皆由彼契於諸佛清淨心,最上第一,微妙甚深,大乘度門;文
義雙妙,故兩稱善哉以讚許。而當隨所問以次第為之解釋也。
己二  牒所問
『生及與不生,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佛、諸波羅密,佛子與聲聞,緣覺
,諸外道,及與無色行:如是種種事。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星宿及日月
。外道、天、修羅,解脫、自在通,力、禪、三摩提,滅及如意足,覺支及道品,諸
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正受滅盡定,三昧起心說。心、意及與識,無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乘及諸種性,金、銀、摩尼等,一闡提、大種,荒亂

及一佛,智爾燄、得向,眾生、有無有。象馬諸禽獸,云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
及與作所作。叢林迷惑通,心量不現有,諸地不相至,百變百無受,醫方工巧論,伎
術諸明處』。
自生及與不生至如是種種事兩偈,略領所問之大綱。自須彌巨海山,至伎術諸
明處八偈,廣領大慧所申之各問也。生不生者,世間一切法概括之不出於有為、無
為,即生滅、不生滅兩種;生則生死相續,流轉無常,不生即解脫於生死流轉。涅
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者,一切不生法即涅槃本來空寂之相,一切生滅法即剎那纔生
即趨於滅;而此生滅無常之有為諸法,皆眾緣所顯,畢竟空無自性,起則緣起,滅
則緣滅,實無一法可得。佛諸波羅密以下,表十法界有漏無漏諸行,唯佛可稱到究
竟彼岸之行。世間凡夫、外道,通於三界,雖凡外所修無色行之法,仍是遷變生滅
非常住之法;蓋縱能昇至無色界諸天,仍是隨業受果,遷滅無常,故有漏行法皆非
究竟。種種事者,領前所問四拢⒘玻骷坝星槭篱g,種種外道神通,及種種法

事也。
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星宿及日月者,領前所問器世間諸相也。外道天修
羅至三昧起心說諸句,領情世間諸法名相,及修所得漏無漏諸法也。諸陰身者,即
生前死後之生死流轉身也。三昧起心說,即明從正定而起以隨心說法也。心意及與
識,領八、七識及六識也。無我者,領二無我也。法有五,領五法也。自性者,領
三自性也。想所想者,能想之分別虛妄心,及所想之分別境界相也。二見者,有無
、斷常等二見也。乘及諸種性至眾生有無有者,領前問三乘世出世種性,無量莊嚴
珍寶相,斷滅信心善根之闡提,堅濕等四大種,五濁惡世之荒亂國土,過去三佛是
我一佛,智爾燄障斷所得之妄境,趨向菩提之覺地,眾生計有計無之種種也。象馬
諸禽獸、云何而捕取者,領前問誰使之生、誰能捕取之也。譬因成悉檀者,領前問
五明之因明也。向來悉檀解作遍施,今譯『宗』義,謂佛說法之宗旨也。因明立三
支量者,曰宗、因、喻。若以此文配之:譬、即喻也,因、即因也,悉檀、即宗也

。宗者、法之宗本,新名詞所謂主恉、主義。譬、因,為能成立之理證,悉檀、為
所成立之主義,以譬因能成此宗也。佛依四悉檀以說法者,言佛以四種宗旨而說法
也。一、世界悉檀者:謂隨順世界眾生心理,令普通人普遍得益,聞佛所說皆生歡
喜故。二、各各為人悉檀者:謂拢哺鲃e不同,因人示教,因根成就,隨各個
人之根性不同而分類訓育故。三、對治悉檀者;謂受佛教之種種眾生,各有煩惱輕
重,罪業厚薄之不同,分別為之洗除,所謂對病施藥故。四、第一義悉檀者:謂普
令眾生通達諸法實相,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此四悉檀,第一是隨順普利主義;第
二是令人增長善根主義;第三是教人破滅諸惡主義;第四是令眾生皆成佛道主義。
前三皆隨順眾生依他意方便而說,後一隨如來自覺境界稱性而說,普令眾生皆得證
入第一義諦。若明了佛說法四種宗旨,即能見到佛意;而讀佛經,皆可作如是觀也
。所以立因明比量,先須立宗以為主張之主義;例如立一『聲是無常』為主張,若
屬於聲者,一定是無常,牢不可破。若外人不信,詰問理由,則次當講因,因者、

辨所主張之理由是,如曰『所作性故』。若他人仍未明了,必要證據,則當講譬喻
,舉一是所作性而敗壞無常之可易見者以證之。如此、因明之三支比量成矣。乃斯
句之大義也。及與作所作者,能作、業之因,所作、業之果也。以三支比量配之:
因、喻者,能作也,因也;宗者、所作也,果也。迷惑通者,迷惑、即昏迷不通意
,通、即通達不迷惑意。心量不現有者,心量所現者如幻而有、非實有也。諸地不
相至者,拢t地位各證自境,地有高下各不相到也。百變、百無受者,種種變易皆
無受相也,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者,領所問五明也。
己三  責未問
『諸山、須彌、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一一剎幾塵?弓
弓數有幾,肘步、拘樓舍,半由延、由延?兔毫、窗塵、蟣,羊毛、■麥塵?缽他幾
■麥?阿羅■麥幾?獨弧⒛莵依妫诓妗⒓芭e利,乃至頻婆羅、是各有幾數?為有
幾阿■,名舍梨沙婆?幾舍梨沙婆,名為一賴提?幾賴提、摩沙?幾摩沙、陀那?復
  
幾陀那羅,為迦梨沙那?幾迦梨沙那,為成一波羅?此等積聚相;幾波羅彌樓?是等
所應請,何須問餘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火燄
幾阿■ ?風阿■復幾?根根幾阿■ ?毛孔眉毛幾?;』
前來所問百八義種種名相,皆是虛妄分別所變現,悉皆如夢、如幻,不可取以
為實。倘隨名執相,一一求實,周遍計度,增長名相;在此名相上復分別以為實有
,再計度,再增長;如是轉轉相生,無有窮盡,將永陷於迷惑而不能解脫。是以諸
相皆非,諸非皆遣。所以佛於大慧之所問,必為澈底掀翻,盪空一切。故答解之先
,讚許、牒領方畢,復詰大慧所問猶有未備。在大慧之意,以為自證摩訶般若境界
,通達大乘,應問皆問;而抑知甚深微妙法之聞思不到者,仍不計其數。又、或大
慧以為此種甚深極甚深,微妙極微妙法,雖拢t亦所難知,即復存而不問;而抑知
大覺世尊、無上最勝佛智,固無所不知,無所不澈也。
須彌山、大地、巨海、日月、器世間諸廣大量相。下眾生,指三惡道;中眾生
 
,指天、人、修羅;上眾生,指三乘拢t。有情世間諸名,表拢仓畡e。身各幾微
塵,剎土微塵幾者,問身與世界各為幾微塵之所成也。剎士、梵名剎多羅,此云國
土或世界。一弓有四肘,一肘有二尺,一拘樓舍有五百弓,一由延有十拘樓舍。由
延、或名由旬。拘樓舍,譯云里;天竺之里,約合中土四里。此數句、言每由延、
每拘樓舍、每肘、有若干弓也。兔毫窗塵蟣,羊毛■麥塵者,皆極微細之塵量也。
七極微為一鄰虛,七鄰虛為一微塵,七微塵為一窗塵,乃至兔毛頭,羊毛頭,牛毛
頭塵,蟣塵,虱塵,芥塵,皆以七進,而七芥成一大麥塵,■、即大麥也。自缽他
幾■麥,至是各有幾數六句,明須若干■麥塵而始成各各數量名也。缽他、譯言升
,阿羅、言斗,獨弧⒀怎莵依妗⒀允詹妗⒀匀f,舉利、言一儯l婆
羅、言一兆也。為有幾阿■,至為成一波羅十句,明此若干種積聚數量如何累進;
阿■、譯言極微,舍梨沙婆、譯言芥子,賴提、言草子,摩沙、言荳,陀那、言缽
,迦梨沙那、言兩,波羅、言斤也。此等積聚相者,言以上各種權量之積聚名相也
 
。幾波羅彌樓者,言幾多斤之塵能成一須彌山,彌樓、即須彌也。是等所應請,何
須問餘事者,明積聚微細,雖為世間平常知識名相所不能思議,然佛之妙覺智,當
下現量印知,何須疑惑?所以責其應問不問,而反問虛妄分別種種餘事也。聲聞辟
支佛至何故不問此,明佛及三乘拢t眾之身,各有勝劣大小身,應化無邊身,身各
有若干塵,又責其何故不問也。火燄幾阿■至毛孔眉毛幾者,明每一火大,一風大
,一六根,乃至於一毛、一孔、一眉、有若干極微塵也。
己四  復牒問
『護財自在王,轉輪拢弁酰坪瓮跏刈o?云何為解脫?廣說及句說,如汝之所
問:眾生種種欲,種種諸飲食。云何男女林,金剛、堅固山?云何如幻、夢,野鹿渴
愛譬?云何山、天仙,犍闥婆莊嚴?解脫至何所?誰縳、誰解脫?云何禪境界?變化
及外道?云何無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無因?云何現已滅?云何淨
諸覺?云何諸覺轉,及轉諸所作?云何斷諸想?云何三昧起?破三有者誰?何處為何
 
身?云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云何世俗說?唯願廣分別。所問相云何,及所問非我
?云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云何斷、常見?云何心得定,言說及諸智,戒種性、佛
子?云何成及論?云何師弟子?種種諸眾生,斯等復云何?云何為飲食,聰明、魔施
設?云何樹葛藤?最勝子所問。云何種種剎?仙人長苦行?云何為族姓?從何師受學
?云何為醜陋?云何人修行?欲界何不覺,阿迦膩吒成?云何俗神通?云何為比丘?
云何為化佛?云何為報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云何為眾僧?佛子如是問。箜
篌、腰鼓、華,剎土離光明;心地者有七,所問皆如實』。
在前第二段中,偈答領大慧所問,未曾答畢,而先責其所問未周備,此續復牒
答以完之。然前後牒答分領,隨意重拈,與大慧前問次第顯有前後出入者。以原問
本皆隨名取相,種種繳繞,種種執著,故答之不以次序。然細按之,亦可對照前問
之義。已為略解,今不重述。結云:以上各問皆為如實之要義者,以顯諸法皆無自
性,故一一即離言真如之實際也。內阿迦膩吒句,譯色究竟。
己五  結眨

『此及餘眾多,佛子所應問;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我今當顯
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明大慧之所已問及未問者,皆為佛子所應請問。如是種種名相,種種分別,大
慧必須請問;掃盪一切名相而證真如實際,則與自心第一義諦實際境界相應。如是
空一切名相,了達一切虛妄,證自覺正智,顯離言法性,一一與實相相應,自遠離
邊見諸過矣。悉檀自性本離言說,然而方便建立,仍在言上設施;在此生虛妄執,
則說一切皆非,顯字句皆非字句。然而十方諸佛所說宗義,皆以言顯無言,故佛對
大慧亦方便開顯,眨渎犑堋0侔司洹⒃谫孰杭伴L行上,或多或少;蓋照後正答之
句則少,照前牒答之句則多,故不能確指之。
通常講文字名句之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