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有法可取,而亦無能取心,故說無生;空、無性等,亦復如是。非有空之實法而
說空,達一切法無生故空也。因緣和合而有生滅,離緣起法別無異因,緣散即不和
合,言一言異,皆外道妄想故。離於四句,唯就十二支因緣之轉變,隨俗假設,展
轉相生,猶如鉤鎖。離此鉤鎖,則無緣起,生即不有,何有於滅?所以離外道妄見
過而說鉤鎖,以生無故不生起也。若離鉤鎖別計有能生法,別計異因,同於無因,
是外道見,破鉤鎖義矣。明緣生即無生,若離緣生而別求無生,皆妄見也。喻燈照
物者,諸物由燈而顯,是則燈外取物。無生自體猶虛空,不應離鉤鎖而求。此緣起
法,乃拢撬C,為第八地菩薩證無生法忍時所得,所以能作如是觀,可離妄而得
三昧。癡、愛等十二支,由無明發業,乃至於受生老死苦,是為內緣鉤鎖。若依鑽
燧諸因緣而生火,泥團、輪等因緣而生瓦器,種子等因緣而生芽,曰外緣鉤鎖。設
使有法離鉤鎖因緣而生他物者,此理決不成就。若執著緣生無自性為無一切法,則

誰能為展轉相生之鉤鎖?所以當善了知因緣之義。凡愚計執堅、濕、煖、動四大性
之法,實則離無始虛妄習氣之鉤鎖,別無諸法。了知第一義空,畢竟唯心,方能證
無生之義。如來為眾生種種煩惱,說種種法門,其實只有一乘法。然則無差別之差
別,如醫療眾病,亦有種種方藥,可知如來教有權實之必要也。

己十三 揀別無常門
庚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
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云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無常』?
前來揀別外道不生不滅之妄計,以似是則不是,種種抉擇,顯佛法之真能破真
能立,嚴判邪正。大慧因此更欲抉擇外道所起分別無常之妄計,以諸行無常為佛說
三乘共教三法印之一,若不加以判別,則邪說正教混淆矣!故問佛究竟有幾種。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壬一 出計破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說言:作已而捨
,是名無常。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是無常。有說:色轉變中間,是
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有說:
性無常。有說:性無性無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法。大慧!性無性無常
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一切
法有無不生,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
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所以者何?謂無
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如
杖瓦石破壞諸物,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
。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無因性。大慧!一切性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非因不

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
。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
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性不無常,應是常。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墮三世,彼過去
色與壞俱,未來不生,色不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色者,四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
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
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於何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離
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有異四大,各各異相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斯等
不更造,二方便不作,當知是無常。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壞
。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
,四大不壞,形處壞現,墮在數論。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形處無常,非
四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世俗言說非性者,則墮世論。見一切性但有言說
,不但自相生。轉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非四大;如金作莊嚴具,轉變現,非金性

壞,見莊嚴具處所壞。如是餘性轉變等,亦如是。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火燒
四大時自相不燒,各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斷』。
外道所計無常有七:一、計作已即捨、或始起即捨名無常。蓋計先本無生,纔
生起即失其生性。二、計形處壞名無常:四大微塵能造物,不論有情、無情,形狀
各異,皆要毀壞,故形狀無常,而四大不壞。三、計即色是無常,不但形處,即色
、香、味等亦無常,較前進步。但能造之有形四大及所造色、香、味、樱膲m壞,
四大自性則不壞。四、計色轉變中間無常,言色本不是無常,但所以轉變無常者,
因其中有轉變力,能壞諸物,如乳之自位無間相續而壞滅,遂變為酪,乃至成酥、
成醍醐,皆不久滅壞。在各各分位上,無間次第轉變,其中有轉變作用而不可見,
雖不可見,然使諸物一一毀滅轉變,曰無常。五、計性無常,言別有一物之自體,
曰無常。六、計性無性無常,言萬物有形體無形體,皆是無常。七、計一切法不生
無常,言別有一不生不滅之無常法,遍入一切法中,自不生滅而能生滅他法,使他

無常。以上先標七種外計大意,以下帶出帶破。
一、先出第六種而破之。外計能造四大及所造四塵,有自體相,變壞無常。堅
等四大種性,自體相不可得,無生無滅,然亦變化無常。此亦依四大計無常,四大
唯心,計誰無常?二、第七種計非常非無常,一切有無法中有一不生之法,此法分
析極微亦不可見,雖不可見而遍在一切法,是不生義,而能使一切法無常,故曰不
生之無常相。若不覺此妄計之不生無常相,則墮諸外道計有一不生無常,能生無常
之過。三、第五種性無常者,蓋言於萬物外別有一物,其體是常,能令萬物無常。
按其所計,應非常非無常,名是無常,體又是常。計此自性不壞之無常法,能使一
切有法變成無有,除此無有別法能令一切法──有性──變無者。喻如以杖壞瓦,
被壞者壞,能壞者不壞也。現見諸法各自無常,並無能作無常者,與所作無常事之
差別可得,亦不能指出此是無常,彼是此無常所成之果。倘別有自體永久不壞與一      
切無差別,則一切皆常,不能作一無常之因,以皆常故。如異者,亦不能作因。然

一切法從有而無,此豈無因?但凡愚不能知之耳。蓋皆唯心所現,從現至不現耳。
因與果異,決不能生,汝性無常若是常者,常則異於無常,如何能生無常?若常能
生無常,則不相似因能生不相似果,何世間悉見牛不生馬,馬不生人而有異?又、
汝所計之性無常,是否一物?是一物,則墮萬物中,諸法壞,此性無常亦應壞,性
無常壞,則無能作無常因者,餘法應常,而一切不究竟無常。若此作無常者,無自
體,不是一物而遍一切法中,將墮在三世中,因一切法墮三世故。墮三世則過去已
壞,未來不生,現在剎那與壞滅俱。又、汝若計四大造色自性不壞,故此無常與之
不壞;然三界內所見、聞、覺、知者,皆有生滅,離所造色從何得四大之自性?如
是則外道妄計之四大不壞,不能成立,更從何得此性無常不壞耶?四、第一種離始
造無常,即始起即滅者。於始造計無常,且從始造觀之:四大各各異相,不能互造
;自相亦不能造自相,他、自共造,亦更不能。造不可得,何從計始造之無常?五
、第二種形處壞無常,彼亦以為能造四大及所造之色分析至微,所造上假現之形處

壞,而四大能所造之色體不壞。此則墮於數論派之諸法皆常、但形轉變。六、第三
種色即無常,謂能造所造有形法無常,非無形之四大自性無常。若四大皆空,則世
事無有,墮於世論外道,但有言說而無自相。七、第四種轉變無常者,謂色現異相
,相變而四大不變,如金具展轉相變,但金具屢改而金性不改。餘者轉變,亦然。
以上七種外道,種種虛妄分別計無常法。意謂火燒四大,四各差別,自相不燒
。彼以為各各自相壞者,則能造、所造皆斷,以後不能再有。殊不知劫火洞然,一
切皆壞。外道於妄見無常外妄計有常、無論其見有常、見無常,皆是異見妄執。
壬二 顯正破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無常。所以者何?謂外性不決定故,唯說三有微心,不說
種種相有生有滅。四大合會差別,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種事攝所攝,知二種妄想,
離外性無性二種見,覺自心現量。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離心性無性妄想
,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量,墮二邊惡見相續

。一切外道不覺自妄想,此凡夫無有根本,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從說妄想
生。非凡愚所覺』。
佛說一切法緣起非常非無常。蓋佛法了知唯心,心外之法不可得,故非決定有
四大和合之能造所造有種種相生滅,故悉離外道之妄計妄見。凡愚妄想造作,非不
造作,必離此有無妄想心,修習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智,乃離外道。而凡夫無
根本智,故終不覺知此三種法。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遠離於始造,及與形處異,性與色無常,外
道愚妄想。諸性無有壞,大大自性住,外道無常想,洠г诜N種見。彼諸外道等,無若
生若滅,大大性自常,何謂無常想?一切唯心量,二種心流轉,攝受及所攝,無有我
我所。梵天為樹根,枝條普周遍,如是我所說,唯是彼心量』。
外道所計七種無常,種種皆於常上計有無常,洠ъ斗N種邪見。既然四大是常,

即非生滅,何法有無常耶?佛說一切唯心,能取所取二種皆是妄心流轉,無我我所
。外道但以梵天為根,其餘妄計猶如枝條,離心而求,皆妄想耳。

己十四 入滅現證門
庚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
第相續!若善於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餘菩薩終不妄捨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
聞、緣覺、外道愚癡』。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
佛言:『世尊!惟願為說』。
入滅受想定雖通於佛、菩薩、二乘而實有不同。蓋二乘貪住寂靜樂,而菩薩精
進求至佛地,盡未來際不捨眾生。所以大慧請佛為之判別,以便同諸菩薩不捨安住
覺法之樂,亦不墮於二乘貪著三昧之灰心泯智涅槃,及外道執著無想定以為究竟之
愚癡。所謂不住彼岸,不住此岸,以無住為自利利他也。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壬一 三乘次第
佛告大慧:『六地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
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覺,攝所攝相滅正受
。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