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佛身。
此二頌、頌經最勝,并頌持經功德。
庚三 重募持人結成勝行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此經難持,若
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
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
此四頌半、頌當誓持經,及暫能持經之功德。
『能於來世讀持此經,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滅度後,能解其義,是諸天人世
間之眼。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此三頌、頌當來讀持是經者之功德。富於決信,為淳善地。世間眼、謂具足如
來智慧光明,堪為癡闇世人之導引。恐畏世、即惡世;不信是經,更加謗毀,故此

世間令人恐畏。結言:於佛滅後如此讀頌受持是經,則為荷承如來事業,而堪受人
天之供養也。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此為歎人美法勸募持行章內之第三品。在全經各品中,則居第十二。提婆、天
也,達多、授也;斛飯王之子,佛之堂弟,乞於天而生,故名天授。他經記載佛與
天授往劫之事頗多,大概天授對於佛之行事多所摺Γ浊橹^冤敵也。雖亦
曾從佛出家,然意在學佛之神通,冀以炫眾而已。往劫見佛修忍辱行,遂發願生生
世世與佛相值,專害佛生命,乞其頭目、手足、骨髓等,以成就其忍辱之行。就道
言之,此實為佛之善友,但為摺壷朴讯Iw摺壣朴眩苁谷说佬挠鎴怨蹋
更勝於順緣善友,故修道者當視摺壷褳樯浦R也。文殊師利為龍女順緣之善友
,順則易見。天授為釋迦逆緣之善友,逆則難知。為表逆緣并示世尊無怨,故有此

又、龍女聞經,現前成佛,為顯此經殊勝,故有此品。
又、在顯一乘境之各品中,方便品以下已明一乘之境,法師一品遂明一乘境中
之行。見寶塔品敘多寶如來聽經現身,復明一乘境中之過去佛果;本品敘釋尊因往
劫求經成佛,顯一乘境中之現在佛果;又敘龍女成佛,即顯一乘境中之當成佛果。
為表經力能生三世佛果,故有此品。
丁三 順逆為友
戊一 明天授與佛摺壣朴阎
己一 明釋尊昔重法以求經
庚一 往昔求法
辛一 長行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
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密,勤行布施,心無吝惜

,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惱、身肉手足,不惜埽r世人民
壽命無量,為於馬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
,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此釋釋迦往劫捨位求法。求者、不僅求能聞而已,求能信,求能解,求能行,
求能證,求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皆是。求法華經、即求無上菩提。心不退轉、謂或
受王位五欲之樂而不以喪其本心,或受怨敵摺χ喽灰孕钙涑踔尽O篑R等為外
施,頭目等為內施,妻子奴婢等為內外施。所有受用境界、及正報眷屬等,莫非個
人之福報,乃均不復滯著,願捨此報以求能為說此法華經者,并願為之終身服役。
釋迦遠劫以來,即勤求是經如此。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摺遥敒樾f」。王聞仙
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
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命無所乏』。

此釋仙人許說、釋迦敬奉。不摺⒅^不摺湟庵济睢7鸲缺娚るS順眾心
以施教化,今仙人欲人之不摺湟饽藶檎f法,此已顯示為摺壷岩印a屽仁麓讼
人,不易行者行,難久行者久,於供給果薪而外,其間必已經有無量忍辱之行毫不
退轉,故曰乃至以身為床,蓋充類至盡之詞也。千歲無倦,給侍無乏,求法之願可
謂深重矣!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雖作世國王,不
貪五欲樂。椎鐘告四方:誰有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時有阿私仙,來白
於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時王聞仙言,心生大
喜悅,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采薪及果蓏,隨時恭敬與,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
倦。
此五頌半內,二頌頌求法,一頌半頌仙許,二頌頌敬奉。椎鐘、擊鐘也。阿私

仙、仙之上首也。蓏、瓜瓞之屬。
『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
此二頌、頌釋迦求法之由并勸示勤學。不為己身,言非為己身專求涅槃,亦不
為五欲之樂。正明捨大國之王位,悉因為眾求法,以能利眾故終致成佛也。
庚二 結會今古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
知識故,今我具足六波羅密、慈悲喜捨、三十三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
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
自發大乘心,并助人發大乘心者,為善知識。六波羅密以下十一種功德,均見
前釋。成等正覺,廣度眾生,佛悉歸功於天授宣說是經之力。顯如來於一切眾生及

一切法相,悉照以平等大慧,了無執著差別之相也。
己二 明天授當來成佛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眨煞颉⑻烊藥煛⒎稹⑹雷稹J澜缑斓馈r天
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
,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此為授現前記,即記天王佛成佛時之果相。大千界每一成住壞空為一大劫,一
住劫為一中劫。無上道心即菩薩心。無生忍者,證於無生法性之理,印可於心,不
復可退轉破壞,故名無生忍。菩薩已證於不生不滅之法性,即可得證無生忍。初地
創證真如,暨八地之無相行不退,均是得無生忍義。二乘人於平等真如之法性未能
了知,執著於善法、惡法之差別,因有生佛之異相。今法華會受佛記者,多為隨順
佛教之眾,而天授為摺Ψ鸾讨艘喃@受記。此大乘妙法所以為統攝群生,使一切

皆導歸佛智也,是為授無怨恨之記。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
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旛、寶蓋、
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
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此明授滅後記,謂記天王佛滅度後之果相。
己三 結聞經獲益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
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
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此釋淨信是經、獲受利益。淨心信敬,謂清淨其心信受敬奉也。若不體佛之平
等大慧,不知眾生皆有佛性,但執著於種種差別法相,以為某當墮獄,某當成佛,

某為善人,某為惡道,此皆摺度鐏砩鹜w之平等大慧,即為其心不淨。由不淨
故不信,由不信故疑。以為此品經文,不過示佛不念惡之德,及佛戒人以不當念惡
而已。甚或疑此品為本來無有,為非佛所說,如此皆為不淨、不信、不敬,斷佛種
子,即係自絕於佛,更何由永離惡趣,生恆值佛及當聞此經,或升梵天,或生淨土
,受有得近菩提之報也哉?
戊二 明文殊與眾順緣善友之力
己一 智積請歸釋尊留止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釋迦牟尼佛告智積 
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
多寶如來本為枺竭^去古佛,茲云下方者,從其涌出之方稱之也。智積以說法
既畢,故請多寶還歸本土。而釋尊告使暫留,因以引起文殊師利教化龍女之事。
己二 文殊涌出來見智積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
龍宮自然涌出,住虛空中,詣臁惿健纳徣A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
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娑竭羅龍王、即埻酢6雷稹⒅付鄬毴鐏砼c世迦牟尼,因二世尊正同坐
於多寶塔中也。以多寶如來攝一切過去佛,以釋迦牟尼攝一切現在佛,故但云敬禮
二世尊足也。文殊禮佛既畢,往慰智積,遂啟以下問答之因緣。釋尊先時放光照境
及說方便等品,文殊本在法會,何忽於此時從大海龍宮涌出?蓋說此法華全經,本
非一朝一夕。方便一品開顯既畢,聞殊師利等諸大菩薩,即已本佛所說,往化十方
諸菩薩眾,去來無定,此次適於教化龍宮後復來法會耳。就事相言之,其義如是。
若就觀心義言之,海中龍宮,即眾生心海中自在清淨之本心。文殊師利,即如來藏
心中之根本無分別智。智積以修積為義,即後得智。根本智於心中忽然開顯,名為
涌出。坐蓮華者,顯其具足因行領證果位,如花開而蓮見,蓮實而花落也。

己三 文殊智積共為論議
庚一 論化眾多少
辛一 問化多少答數無量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               
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
仁、猶言仁者,即具足菩薩之德者。以大智故名為菩提,以大悲故名為薩埵,
仁者、即其通稱也。智積問所化眾生幾何,而文殊答以非可口宣心測,蓋佛智境界
離於語言,不墮數量,唯證乃知也。
辛二 龍宮涌出文殊指示
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臁惿剑≡谔摽铡4酥T菩薩,皆是
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密。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此釋化眾涌出、文殊指示。無數菩薩均坐寶蓮華,喻以無分別根本智為母,皆
能出生一切佛功德寶。又自見寶塔品以來,皆云諸大菩薩住於虛空,蓋顯無住而住
之義。此空非枯寂之空,乃菩薩具德之空。小乘之空,為灰身泯智之空;大乘之空
,為淨妙莊嚴之空。非證不知,非言可顯,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
示之,而復明言其教化之事如是也。
辛三 智積讚揚文殊告化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今此諸大會,及我皆已
見。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文殊師利言:『我於海
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智積謂:文殊導眾之功,全由開闡一乘實相。而文殊亦言:我在龍宮,唯常宣
說是經,則妙法華經之尊重益彰矣。文殊亦名妙智、妙德,故云大智德。勇健、有
力之義。

庚二 論成佛遲速
辛一 智積問
智積問文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