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清楚:要了解病人的移情现象和心理冲突,治疗者首先要认清自身的移情和冲突,所以,
心理学家也要学习和自律,甚至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疗。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都能做
到,他们也许能客观地观察外在世界,却不能以缜密的眼光观察自我。就世俗的标准看来,
他们可能忠于职业,却未必充满智慧。智慧,意味着将思考与行动紧密结合。在过去的美国,
“思考”(自我反省)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把阿德莱·斯蒂文森(1835
-1914,美国副总统)讽刺为“书呆子”,还认为他不会成为出色的管理者,因为他这个人
想法过多,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中。事实上,斯蒂文森的政绩令人瞩目,完全推翻了人
们的猜想。我也亲耳听到过,有的父母严肃地提醒青春期的子女:“你思考得太多,只会把
自己累坏。”这实在是荒谬,人之为人,就在于我们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解剖学词汇),
使我们有着异于其他动物的反省能力。随着科学和文明的进步,我们昔日的态度似乎可以改
变,我们意识到,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反省内心世界的痛苦,
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选择后者。实际上,愿意献身真理
对于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
献身真理,意味着敢于接受其他制图者———外界的质疑和挑战,由此确定地图是否与
事实符合。不然,我们就将生活在封闭的系统里———就像是单间牢房,我们“反复呼吸自
己释放的恶臭空气”———如同塞尔维亚·普拉斯(美国女诗人)的比喻,沉湎在个人幻想
里。修订地图带来的痛苦,使我们更容易选择逃避,不容许别人质疑我们的地图的有效性。
我们可能对孩子说:“不许顶嘴,我们是你们的父母,在家里我们说了算。”我们对配偶说:
“我们就这样维持现状吧。你说我的不是,我就会闹得天翻地覆,让你后悔莫及。”我们上
了年纪,就会对家人和外人说:“我又老又弱,你为什么还要和我过不去?我这么大年岁,
可你居然对我指手画脚!我的晚年活得不开心,那都是你的责任。”我们是老板和上司,就
会对雇员说:“据说你有胆量怀疑我,还要向我挑战。你最好想清楚,最好别让我知道,不
然就赶快卷铺盖走人吧!”
故步自封,逃避挑战,可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不管现实如何变化,我们都有自我
调节的能力。逃避挑战是人类的本能,但不意味着它是恰当的态度,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做出
改变。可想而知,我们不小心把大便弄到裤子上、我们一连许多天都不刷牙,想必也是自然
的现象或行为,但事实是明摆着的:我们必须超越自然。和原始人相比,现代人已经发生诸
多的变化,这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与生俱来的本性,发展第二天性。人之
为人,或许就在于我们可以超越本性,乃至改变本性,尝试去做不合本性的事情吧?
接受心理治疗,大概是一种最违反人类本性、却也最具人性的行为。在心理治疗中,我
们不但要释放自己,接受他人最尖锐的挑战,还要为别人的审视和治疗花费金钱。接受心理
治疗需要勇气,不少人逃避心理治疗,不是缺乏金钱,而是缺乏勇气。不少心理学家都没有
意识到这一点,哪怕他们更需要接受治疗,也从未产生过类似的想法和念头。有些患有心理
疾病的人,在别人的印象里属于意志薄弱者,甚至为别人所诟病和讥讽,事实上,他们远比
旁观者勇敢,因为他们敢于接受治疗。哪怕是在治疗初期,心理医生对其人生地图提出挑战,
与病人的自我意象出现冲突,病人也能坚持下来,这足以证明他们比别人更健康、更坚强。
…
迎接挑战(2)
…
病人接受心理治疗,就是迎接他人的质疑和挑战。日常交往和接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
接受挑战的机会:在冷饮店里、在会议上、在高尔夫球场上、在餐桌上、在床上;同我们的
同事、我们的上司或雇员、我们的伴侣、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情人、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的
孩子之间的沟通。曾有一位女士前来治疗,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在一个疗程即将结束前,
我注意到,她突然多了一个特殊举动:从治疗椅上坐起来,把头发梳理一遍。这让我产生了
好奇,于是询问起原因。“就在几周前,每次从您这里回家,我的丈夫都会注意到,我后面
的头发,都被压成了扁平的形状,”她红着脸解释说,“我没有告诉他原因。我害怕他知道我
在接受心理治疗,他就会狠狠地嘲笑我。”由此看来,除了治疗本身,我们还要解决治疗以
外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任务,似乎从50分钟的办公室治疗,转变成为处理病人的日常生活
和情感关系。只有让接受挑战成为习惯,心理治疗才能够真正成功。当这个女士对丈夫开诚
布公,告诉他一直与我配合接受治疗时,她的治疗才取得了飞跃。
病人起初只是寻求“安慰”和“解脱”,极少有人有意识地寻求挑战。挑战即将来临时,
不少人就可能“落荒而逃”,或至少在脑海里产生逃避之念。让病人明白:接受挑战,才可
以带来真正的安慰;心灵接受长期的、甚至经常碰壁的自律,才可能使治疗成功———这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心理医生要运用有效的技巧,进行大量工作,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心理医
生有时还需要设置“陷阱”,有意“引诱”病人坚持治疗,才能避免半途而废。有时候,即
使医生和病人有过一年以上的接触,治疗也并未真正开始。
为让病人迅速接受挑战,心理医生经常采用“自由联想”,鼓励病人说出真相。譬如,
病人需要说出最先想到的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管它们看上去多么不重要。哪怕它们
看上去毫无意义,你也要把它们说出来。如果同时想到了两三件事,就说出你最不愿意说的
那件事。”病人积极配合,往往能取得神奇的效果。有的病人有很强的抗拒心理,他们假装
配合医生,一边自由联想,一边喋喋地倾诉,却有意隐瞒最重要的部分。比如,某个女人可
能用一个钟头时间,说起童年的种种经历,却不想提及引发神经官能症的核心细节———就
在某天早晨,她的丈夫一再逼问她,为什么从他们的银行账户中透支了一千元。这样的病人,
存心要把心理治疗变成记者招待会———发言人面对提问,总是闪烁其词。实际上,这样的
病人不是习惯于撒谎,就是有自欺欺人的倾向。
不管个人还是组织,声称敢于接受质疑和挑战,他们的地图就要接受严格的审视,因此
尊重事实、献身真理的人,必然心胸坦荡,以诚待人。我们必须不断自我反省,在言语和行
动上,确保我们与别人自如沟通,诚实地反映认知的事实。
诚实可能带来痛苦。人们说谎,就是为了逃避质疑带来的痛苦。在“水门事件”中,尼
克松总统说谎的情形,既单纯又可笑,就如同一个打破台灯的四岁孩子,在母亲面前拼命辩
解,说台灯是自己从桌子上掉下去的。畏惧挑战带来的正常的痛苦,因而不断逃避和撒谎,
无异是有意回避有益的痛苦,这就可能产生相应的心理疾病。
为了规避,人们会选取各种捷径。我们想克服困难,想更快地达到目标,总想选择更容
易、更快捷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捷径”。毫无疑问,作为正常人,我们都希望自己进步
得更快,希望通过合理的捷径,实现心智的成熟,但不要忘记:关键的字眼是“合理”。事
实上,我们忽视合理捷径的趋向,和寻求“不合理”捷径一样突出。为了通过某个学位考试,
我们可以去阅读一本书的梗概,而不是把整本书读完,这完全可能是合理的捷径。如果梗概
内容精炼,吸收了关键材料,我们就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以
欺骗手段参加考试,就不是合理的捷径。它或许能使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而且侥幸的话,
欺骗者就会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渴望已久的学位证书,但他们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他们
的学位,其实是一种欺骗,一种假象,完全不是他们的真实水平。假如这种学位成了人生的
基础,那么,欺骗者呈现给世界的面目,也会变成假象和欺骗,而不是真实状况的反映。所
以,他们需要更多地、不停地撒谎和掩饰,以保护假象不被揭穿。
…
迎接挑战(3)
…
要使心智成熟,合理的捷径之一就是接受心理治疗,这一点却常常被人忽视。我们听到
的最常见的辩解,就是质疑心理治疗的合理性———“我担心治疗会使我产生更多的依赖,
让治疗本身成了一种拐杖,而我不想依赖拐杖前进。”其实,这样的托词,只是对内心恐惧
的掩饰。接受心理治疗,对于我们的心灵的意义,有时就和使用锤子、钉子建造房屋一样,
它并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拐杖”。没有锤子和钉子,照样有可能修建起一座房屋,但是,
整个过程通常缺乏效率,难以令人满意,也很少有哪个工匠或木匠,因为不得不依赖锤子和
钉子而对自己异常失望。同样,一个人心智的成熟,即使不通过心理治疗,也完全可以实现,
不过整个过程可能枯燥、漫长而艰难。所以,使用有效的工具作为成长的捷径,完全是合情
合理的选择。
从另一方面说,心理治疗也可能被用作不合理的“捷径”,这种情形主要出现在某些父
母身上。他们为孩子寻求心理治疗,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他们希望孩子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
不再吸毒,不再乱发脾气,成绩不再下滑,诸如此类。有的父母的确想要帮助孩子成长,他
们来看心理医生时,带着想解决问题的良好动机。而有的父母则不然,他们对孩子的问题明
显负有责任,但他们只希望心理医生想出神奇的办法,马上改变孩子的状况,但决不能触及
问题的本质。例如,有的父母会开诚布公地说:“我们知道我们的婚姻有问题,这可能是导
致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过,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婚姻受到太多干扰,我们不想你对我们进
行治疗。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只希望你治好我们的孩子,让他变得快乐些。”有的人甚至连
这种坦率也没有,他们在孩子接受心理治疗之初,尚且表示愿意尽一切力量与医生配合,可
是一旦让他们相信:孩子出现心理症状,完全是因为他们夫妻的生活方式不妥,导致孩子日
益不满和愤恨成疾,而且长此以往,对孩子心智的成熟没有任何好处,他们的反应就会非常
激烈:“什么?想让我们为了他做出改变,而且是彻头彻尾的改变,真是太可笑了!”这样,
他们就会离开诊所,寻找别的心理医生,而后者可能按照他们的愿望,给他们提供毫无痛苦
的“捷径”———毫无效果可言。最后,他们就会对朋友,也对他们自己说:“为了孩子,
我们尽了所有的努力。我们为他找了四个心理医生,但没有任何帮助。”
人们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