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6-中国医籍考-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书。将珍藏以善其业。而传之子孙。俾其一邑一郡。及后世幼幼者。咸得蒙其惠。以活其幼。其术业可谓精。 
其用心可谓仁矣。惜未广也。若今都宪公与方伯公。梓以传世。则书之所及。泽之所及也。天下后世。其有不蒙 
其泽乎。其用心之仁。是岂直一邑一郡。及后世而已者乎。 
四库全书提要曰。袖珍小儿方十卷。明徐用宣撰。用宣。衢州人。艺文志稿。作徽州人。盖字形相近而讹。 
其书以脉诀为首。方论针灸图形次之总七十二门。六百二十四方。搜采颇备。惟论断多袭旧文。无所发明耳。是 
书作于永乐中。嘉靖十一年,赣抚钱宏重刊。以是书原本宋钱乙也。 
〔庄氏(应祺)补要袖珍小儿方〕十卷 存 
〔葛氏(哲)保婴集〕四卷 未见 
郑文康序曰。保婴集者。昆山葛哲明仲所辑也。明仲业传累世。于儒医二家之书无不读。于内外诸科之书无 
不究。窃谓婴孩之疾。语言不通。脉理未定。猝有所遇。无所措手。凭仗者惟声与色耳。汶阳钱仲阳汉东王镡之 
言。固无容议。若陈文中喜热而恶寒。喜补而恶解利。已不免丹溪朱氏之辨非。若张长沙伤寒方法。后世莫之违 
而可据也。爰是采取诸家已试获效之方。分门系论。以药随之。剂皆平和。而孟浪者弗录。集成奏进。宣宗皇帝 
亲览之。赐宴奖劳,明仲存其副于家。请言引首。噫。医仁术也。天下之术。莫有仁于医者。夫父母之于子。无 
所不至。不幸而有疾。计无所托。乃托之医。医无良方善药。将奚受其托哉。得其人则变危为安。苏死为生。非 
其人则患有不可言者。世系或至于莫续。宗祀或至于遂殄。矧万全之产乎。此明仲保婴集之所由辑也。明仲博学 
明脉。而有恒心。今为迪功佐郎楚府良医副云。(平桥稿) 
又致仕良医副葛明仲同配蔡氏合葬墓志略曰。吾昆多世医。若周若许若董若沈若吾郑。咸着工巧于前代。近 
时独葛氏。以术显而得官。葛氏数传。而至讳吉甫者。益弘其业。名出数家之上。吉甫生叔成。叔成娶张氏生浓可 
征矣。明仲自荆改梁。又改楚。持恒守道。历三府鲜有败事。府僚自长史而下。无不重其人。而神其术也。在医 
垣日。尝集保婴方论若干卷上进。在荆府日。尝授赐敕有式。克勤慎之。褒阶修职佐郎。公之配蔡氏讳净。同县 
思斋之女。公卒天顺五年四月二十一日。蔡卒腊月七日。公寿七十有三。蔡逾其一云。(平桥稿) 
〔寇氏(平)全幼心鉴〕十六卷(医藏目录作四卷)存 
自序曰。上古圣贤。尝百草作素问。肇为医药。蠲除 
瘥。跻斯民于寿域。历代医师。继志述事。立言立方。广乎功用。大抵以活人为心。而又分为十三科。俾专于一 
科。用志不分。必获十全之效。小儿科乃其一。然小儿号曰难治。何也。夫赤子之生。乳下弱质。神未全。气未 
充。言语未能。饮食不知节。寒暑不知谨。不可问切故也。专是科者。必明乎性命枢纽。荣卫根据附。脉络相因。 
以五脏之色见于面部。探疾病之根源。以药性温寒。为攻补缓急。然古方有效有不效。盖天地气运。古今不同。 
犹一岁有春夏秋冬之异。不知今日是何时。选古方效于今日者。汇成一书。前列察病法。后具用药方。名全幼心 
鉴。绣梓印行。快其心目。开卷易晓,兹又以是流布四方。其用心广。用心良。并书于端。为医学劝。 
〔钱氏(大用)活幼全书〕国史经籍志八卷 存 
吴志尹序曰。疾有大小不同。不相为用。疾之最难治者。莫过于小儿。小儿气体不全。不能语言。医之用药。 
多损其人。故汉之治幼者。有上虞陈氏之科。宋之治幼者。有新安钱氏之科元之治幼者。有衡阳曾世荣之科。 
书虽多而专门极少。用之者罔见其效。近世后学钱大用早游江浙。遇京师太院名公。讲明医道。师事老学明经之 
儒。采诸家治过小儿有验奇方。集为一部。名曰活幼全书。请予为序。予观大用所集新书。与诸书不同。试之累 
有神验。但文理驳杂。乱而不序。乃取方中最验可录者三百余条。编成次序。分为门类。作为歌赋论断。以列于 
前。复以巨细详略。以条于后。俾士之治小儿者。易于检阅。举其纲以见其目。某疾用某方。某方治某疾。理之 
谬者正之。传之讹者去之。繁者删之。略者详之。不疏不略。有条有伦。后之学医者。则而象也。用药者取而证 
之。不患药之不应。而疾之不愈矣。若夫集方以沽名。用药以利己。大用不为也。大用医得师传。存心仁浓。切 
于活幼。积方有年。今发之虽不责报。而天之报之者。自有默相之理。方岂云乎哉。是为序。 
〔薛氏(铠)保婴撮要〕明志二十卷 存 
薛己序曰。保婴提要一书。余先人所编集也。余所尝治验者。因类附焉。大参石山沈公见而嘉之。谓有益于 
民也。遂付诸枣。呜呼。先人之用心。于是乎不泯矣。昔先人之为是书也。其意甚勤。尝诲己曰。稚科惟洁古老 
人最精。若陈文中钱仲阳。则二大家也。文中未尝专用热剂。而后世宗陈者或失之。仲阳未尝专用凉剂。而后世 
宗钱者或失之。故有互相诋排。遂为二先生累者矣。而二先生之法。则岂端使然哉。又曰。小儿无补法。此俗说 
之误也。钱陈二先生之法无是也。然世之持是说以杀人者多矣。可不戒欤。又曰。大人小儿。其剂异制。所以然 
者。大人之肠胃大。其剂宜丰。小儿之肠胃小。其剂宜约。法固然也。且儿亦有大小。襁褓之儿。剂不可同于髫 
。髫 之儿。剂不可同于成童。□□胃之不堪。必有所伤。是以治者慎之也。□□攻伐之剂者。必审察其真。 
毋眩不足为有余。中病即止。徐而调之。病必善愈。不止者。命之曰过剂之伤。儿之忧也。治者慎之。又曰。子 
母一体也。况未食之儿。全资母乳。其感通尤速。故母病子病。母安子安。由此言之。凡诊儿病者。不可不察其 
母矣。但疗其母。子病自愈。一则药之气味。酿乳汁中。入儿之腹。一则母病既去。儿饮善乳。二者儿皆有得愈 
之道。诚疗儿之善术也。若母无他疾。其儿自病。然儿甚苦于服药者。亦当与母服之。药从乳传。其效与儿自服 
药等。吾盖屡 
拭之。非漫云也。又曰。大人小见。其治同也。夫何故五行生克。其理一焉耳。治病而不本诸五行之生克。其盲 
其聋。其愦愦者欤。兹吾所惧而弗敢也。且吾所论集保婴方治。多可通于大方脉治者。在识者善用之而已。又曰。 
诸所集或多旧方。盖欲其备。非谓按方即可施治也。旧方多因当时病者而制。与今人所患病情。未必悉合。大率 
未可遽用。宜审酌之。噫。凡先人所以剖玄示要。谆谆以诲小子者。可谓详且至矣。余小子安敢忘诸。安敢忘诸。 
夫玄微之语。切要之论。乃稚科之指南也。业者不可不知也。读保婴书,而不通是论。其待转户而亡其枢。挈裘 
而亡其领者欤。恶乎可哉。恶乎可哉。遂谨述先人之语。而次序记之。用置诸卷首。先人讳铠。字良武。素业儒。 
为郡学生,以明医征。弘治年间。为太医院医士。今赠院使。所着述甚多。此特其一耳。平生履历。纪于学士大 
夫。载于家乘及墓志为详。兹不赘及。嘉靖三十四年。岁次乙卯。九月朔旦。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致仕男薛己谨 
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保婴提要八卷。明薛铠撰。铠字良武。昊县人。宏治中。官太医院医士。是编分门纂辑。 
于幼科证治。最为详悉。其论乳下婴儿有疾。必调治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且云小儿苦于服药。亦当令母 
服之。药从乳传。其效自捷。皆前人所未发。其子太医院院使己又以其所治验。附于各门之后。皆低一格书之。 
后人集己遗书。为薛氏医案。此书亦在其中。考卷首苏州府知府林懋举序。有请己纂而约之之语。疑铠但草创此 
书。其编纂成帙,则实出己乎。后人收入己书。盖由于此。此本为嘉靖丙辰所刊。犹未编医案以前。单行之帙也。 
按〔王氏(纶)节斋小儿医书〕未见 
按上见于浙江通志。引黄氏书目。 
〔刘氏(锡)活幼便览〕二卷 存 
自序曰。古人谓良医治未病。犹良相治未乱。盖防微杜渐。远虑深谋。则祸乱无自而作。深根固本。思患预 
防。则疾病无自而生。斯理也。虽调摄者不可不知。而养子者尤不可不谨也。古人育子。深明此理。不惟节爱养 
于形生之后。且谨胎教于未生之先。不惟审医疗于有疾之日。且预防慎于未病之时。故其生子。气质自异。形体 
自充。既无庸恶陋劣之质。亦无夭折卒暴之患。今之养育者不然。在孕则胎教无素。致使受邪于胚胎之时。养育 
则专事姑息。又使过伤于萌芽之际。日积月累。酿成疾。受病二三分。父母尚不省悟。至五六分。方知就医。若 
遇明哲之士。不致谬妄。亦能挽危挽安。倘遇无知鄙夫。不究病源。不治根本。乘急射利。妄投药饵。卒致告变。 
此皆父母不谨于始。有以致之也。可胜叹哉。予以童医。世居新安。自幼迄今。继述斯业。凡见小儿疾患。得于 
时令天行者。虽尝随病救治。亦能取效万一。然穷乡远邑。耳目之所不及者。岂能一一救济。而人人晓告之哉。 
古人云。施药不如施方。盖药之所及有限。而方之所及无穷。予窃以为施方使治已病。又不若示法使治未病也。 
古方古法。虽详着于演山省翁活幼口议。全幼心鉴。钱氏陈氏诸家之书。大行于世。然皆繁多散漫。人不能遍观 
而尽识。至于吾但心法独得之妙。又皆得之于家传口授。不能家喻而户晓。于是选择诸书。参互祖训。取其养育 
切要者。三十余条。编为一书。名曰活幼便览。前三十余条。首明保胎 
原本之理。次着随时爱养之法。使人视此以为抚育之节。而不为姑息所害。后百余条。各究受病之原。附带经验 
急救之方。使人因此以识治疗之理。而不为医家所误。间有禀受亏欠。赋命短促。而夭折疲癃之患。素定于成形 
之初。亦非医疗所能全活。又皆备录于其间。使人知此。而不妄归罪于医也。噫。小儿之科。古称为难。微言奥 
理。千变万化固非一帙所能尽述。然而大略大法。亦不外此。故敢僭越编集成帙。刊行于世。庶几远迩举知养育 
治疗。而不致于迷惑失措也。若夫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不泥古人之陈迹。□又神圣工巧之能事。岂吾庸愚所能 
预言者哉。正德五年岁舍庚午孟春下浣。新安刘锡书。 
〔彭氏(用光)原幼心法〕国史经籍志三卷 存 
〔亡名氏保婴得效方〕未见 
〔幼幼全书〕未见 
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鲁氏(伯嗣)婴童百问〕国史经籍志十卷 存 
〔四明陈氏(阙名)小儿按摩经〕未见 
按上见于针灸大成。 
〔薛氏(己)过秦新录〕一卷 存 
自序曰。小儿医名哑科。盖以幼稚不能自言病。虽或能言。而亦多不知调摄。噫。可谓难也已矣。故治者苟 
不察兼脉色。疗兼子母。量大小虚实而施之。鲜无误者。余切悯焉。思所以保之。敢摘是科之最要者。说数条方 
数枚。聊成小帙。合溪史君梓曰过秦新录。非能由博致约。特欲其简省易阅。以便初学。及乡僻人士耳。诚采用 
者。更能临证制宜。则于病情。庶可以毕照之矣。嘉靖庚戌春三月之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