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医瑰宝苑 止园医话yi
罗止园 著 张绍舜郭柳霞点校
内容提要
罗止园(1879—1953)名文杰,字亦才,又号末若。山东德州人。近代医学家、画家。幼习儒,兼好医学、绘画。1907年中医宫考试合格,录为北洋陆军第五镇军医,后曾任军政职务。1926年退隐后定居北京,以行医、鬻画为生。学医初受业子章丘邵敬甫,专务中医,后又从姜子全、丁福保学习西医,1938年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建国后曾参与组织北京市中医学会。行医中西法并用,重视中医理论,不拘旧说,每多新见。著有《止园医话》、《止园医话续集》,备录五十馀年临证医案及治疗心得。于绘画亦有造诣,1935年曾任北平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且精版本目录之学。
生理学合参卷—我们这个人,是怎么样能活着呢?他全身的器官,是怎么个样子呢?讲这个道理的书,西医学叫做生理,中医叫做《内经》、《难经》。可是中医缺乏解剖学,所以它那书上说的话,多有不对的。然经过数千年的研究和理想,它那一种微妙不可思议的理论,也真能发明了人类的生活原理。我们研讨医理,如能切实的把中西医的生理学,.平心静气地参照一下子,取其可取,而弃其可弃,那自然是医学的一个大进步了。现在我把中西医的生理学,简单说一说,这是为初学医的立论,所以非常浅显,欲求深造,当然以此为初步了。
一、西医生理学脑脑子分大脑、小脑二部,大脑主知觉,比如痛啦痒啦,一有刺激,它就能知道。小脑主运动,比如手足的运动,身体的运转,全是小脑的机能,大脑的位置在头前,小脑的位置在头后。小脑之下,紧接着就是延髓,在人之脖项后面。主管着呼吸及脑与脊髓之传达作用,这是很重要的地方。延髓之下就接着脊髓,系在人之脊骨内包藏着。它能受脑的命令,运动全身,并能传达全身的知觉,到了脑子里,叫它知晓,所谓反射作用是也。人身上无有一处无神经系的,好比电线一样,它的总机关,就是脑子、延髓、脊髓,所以这三种东西,是全身神经系的根本。
血液血液是养人的要素,好比人是一个花草,血液就是它的汁水。若是有一枝一叶,汁水于了,这一枝一叶,马上就要出毛病。若是全身的汁水干了,这花草就会死的。人也是如此,所以血脉一不流通,马上就不行啊!血之来源,是从吾人所饮食的东西造成的。因此欲讲血之来源,不得不连同肠胃的生理,大概说一说。凡吾人当食物之时,必与口内之唾液混合,此液为亚尔加里性作用,可变化淀粉质而为糖分。到了胃内,复有胃液作用,胃液的成份,为盐酸与配普新。其中的盐酸,能溶解蛋白质,变为配普新。(小肠之经过颇长,是为吸收之主部,且肠壁具有绒毛及皱壁。故收缩时能将乳糜等管压迫,使乳糜向乳糜管内输送,大肠亦有吸收机能。)凡食由胃入十二指肠,此时即有肠液、膵液、胆汁为消化作用。因唾液、胃液之作用,只能化淀粉质及蛋白质,而不能化脂肪及其它物质,肠之粘膜及膵(胰腺的旧称)分泌汁液,能破碎脂肪球为小分子。胆汁可化胃不能消化之物,且能使消化之物,变为透明体至肠内由粘膜之毛细血管吸收,渐渐汇集于门静脉,入肝脏,造成血液。(肝脏能分泌胆汁,制造肝糖,又能提净血液中之毒质,使已成乳糜佯之血液,化为赤色,而入于心脏。)肝为人身造血机关,凡食物由乳糜管集合入门脉,再由门脉入肝脏,再由肝脏毛细管,通过之际,受肝细胞作用(肝脏含有多量之铁)即变为红色血液。从肝静脉至下大静脉放流而至心脏。(肝脏能将食物化为洁净之血液,故食物若含毒质,到此则能滤清将毒汁送回胆囊。)由肠壁吸收之营养质,其输送之道路有二:一由门脉经肝脏入大静脉中以达于心脏;一经肠淋巴管,汇集于胸管,混入血液中,以达于心脏。(水盐类糖分及蛋白质,由门脉输送之,脂肪类则由肠淋巴管输送之。)血之周流全身,系由心脏左边(左心室,发出来,先入大动脉。动脉血是鲜红的,等着周遍全身,血的功用就乏了,好象已经烧残的煤炭,火力是不中用了。此时的血已经到了极细的动脉毛细血管(乎足指尖,的尖端。由此尖端,就过入静脉毛细血管中,渐渐往回流,又总汇到大静脉血管。所以,静脉血管又叫做回血管。此时的血,全成了暗紫色,即由此静脉而回到心脏的右半边内(右心房之内),这就叫做大循环。血既回到了心的右边(右心房、,再由右边出来,流到肺动脉血管里头去。此时血皆废料,色皆暗紫。血既到了肺中,就利用肺的呼吸,呼出碳气,吸入氧气,自然把废料排出去,又添上新料(氧气)。又成了鲜红的有用之血了,于是乎再由肺静脉管,回到了心脏的左心房,再至左心室。而后再周流全身,这就叫做肺循环。(中医书说营卫交会于手太阴肺,即是说的血由心脏至肺脏循环的道理,此种研究,中西竞能相合,互证自明。)心脏的机能,系左右收缩和开张,它能叫血液从一边收进来,一边喷出去,好象人握拳一样,一紧一松,好象一个吸水筒,一边吸,一边喷。
人之一生,一时也不能停止,若是心脏一停止,血就不流动,人也就死;了。所以心脏是人全身的主宰,脑子神经虽灵;若是离了血之荣养,也是不中用的。
血的用处最大:1.可以滋养全身。2,可以发热力,温暖身体。3,可以抵抗病毒。4.凡人之一切生活现象,全仗着它的作用。
血有赤血球、白血球,混合在一起。可是白血球可以自由出入于血管壁,所以身体无论何部,有了异状,例如病菌侵入,白血球就去包围它,与它抵抗,非把它排除去了不可,若是抵抗不了,白血球受了伤,那么人也就觉着受不了病之缠绕了。中医说血为营,气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正是这个道理,可以细参。(血为营,不是说营就是血的代名词,气为卫,也不是说卫就是气的代名词。此二字乃指气血以外之脂肪而言,因为此物在脉中脉外与气血同行,有微妙的关系故也。)皮肤人身上第一层皮名表皮,这个表皮,无神经,刺之也不痛(俗称油皮)。第二层名真皮,这个皮内有神经,有血管,所以刺之觉疼,破了就出血,又有汗腺,所以身上热度太高了,它就出汗,排出废物,可以放散体温。又有皮脂腺,可以时常出油,保护皮肤,又有毛囊,消化器消化器可分为五部:1.口腔。2,咽喉。3.食道。4,胃。5.肠。兹将胃和肠的生理,大概说一说。
胃之上口名贲门,下口名幽门,幽门紧接着十二指肠。胃里头有一种液体,所以消化食物用的叫做胃液,是合百弗圣游离盐酸及水所成的。
肠之构造,和胃是一样的,由三膜而成。其外层为浆液膜,中层为筋织膜,内层为粘膜。粘膜又有很多的绒毛和小腺,所以能吸收食物之精华,血液来源之第一步也。肠的上部名十二脂肠(近接胃之下口),再下则名小肠,再下则名大肠,(大肠和小肠接连的地方有一小突起,名曰盲肠。它的位置正当着吾人之右少腹下部,即右肠窝,所以盲肠痛最易诊断。又回肠、盲肠办所以防食物逆流于小肠者。)再下则名直肠,再下则名肛门。
我们吃的东西,无论软硬,皆在口内先嚼碎,和唾涎混合咽下。到了胃里,胃液就分泌出来,胃筋也蠕动起来,两三点钟的工夫,就把食物消化成糜粥的样子,然后由幽门送入十二指肠,再由十二脂肠到小肠。经过睁液、胆汁、肠液的化合,把糜粥样的东西,化成乳糜,然后由肠内之粘膜吸收,分别运入乳糜管及淋巴管内(食物在小肠内吸收最多)。这时候消化不了的东西,就由小肠再下,经过盲肠办,借着肠蠕动的力量,而入于大肠。食物在大肠内尚有一部分能吸收,此后再残留下的渣滓,就完全成了废料,水分也少了,渐渐的成为固质,由肛门排泻出去,所谓粪便是也。
循环器循环器即前讲之血液,参看自明。
呼吸器呼吸器人何以能呼吸,固然是呼吸神经的作用,然呼吸的器官,可不是只依赖呼吸神经这一样,所以肺,及肋间筋、横膈膜,必须略讲一讲。
1.肺脏在人之胸间,由左右二部而成,包被于心脏。由大气管而至气管枝,愈分管愈细,到尽头为盲管‘不透气)。凡人之呼吸即借着胸廓的一张一弛,而肺.就活动起来了,吐故纳新,与心脏的活动相辅而行。西医说,成人一分钟,凡呼吸十九次。中医说,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是相合的。
2.肋间筋分内外两层,它的生理,是彼此反对的。它的外层能将肋骨(俗名肋条骨)举上,使胸廓扩大。内层能将肋骨牵下,使胸廓缩小。所以这样一上一下才能让肺脏容易活动,而营呼吸的工作。
3,横膈膜横亘于肺之下方,平时穹窿凸于上,若收缩时,则凹下,而增加胸廓之深。横膈膜与肋间筋之一张一弛,是呼吸运动的一定之动作,它与肺之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肺呼吸,也叫外呼吸,因身体内不断的摄取空气中之酸素,又不断的将体内由酸化分解,所生之碳酸及水蒸气,向空气中排出,此机能叫做外呼吸。
组织呼吸也叫内呼吸,与外呼吸之气体交换作用正相反。何以呢?因为人身上诸组织由血液中赤血球取出酸素,因此而起燃烧作用。消费酸素,发生碳酸,再送回于血液,这就叫内呼吸。因此而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成了暗紫色。
皮肤呼吸,也叫作不感性呼吸,是由人周身上之皮肤(毛孔,排泻少量之碳酸,且能摄取少量之酸素。但于发汗时,则其排泻与摄取之量增加。(光绪三十三年,余应陆军部检阅军医考试,论病者发热恶寒之原理。余曾以中医肺主皮毛之说与此理互相阐明,是时中医之有西医知识者尚少,故得上考与五镇正医官陆叔丞君同列(九十五分)前茅,虽浅陋答案不足以质高明,然回忆当年,弥觉趣味横生也。)人体温度,平均为摄氏表(检温器)三十六度半。脉搏,一分间(成年人)约七八十动,小孩较快。若按中医说,脉是一息四、五至的为无病。若是太快,就是热,太慢就是寒,若太无力,就是虚,有力就是实。(此应参看脉学。)排泻器排泻器将体内之废物,放送于体外,就叫作排泻。这一类器官,就叫作排泻器。?这一类的器官,约分三种,即1.肺脏,2.皮肤,3.泌尿器。一二两项,前已说明,兹再略谈谈泌尿器,因为泌尿器是专营此排泻的啊(消化器参照)。
泌尿器分为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①肾脏(俗称腰子)肾脏系两个,蚕豆状,相对位于上部腰椎之左右两侧。它的凹部,叫作肾盂。肾内通过动脉和静脉,好比一个滤斗一样。肾内有很多的细尿管,总归二个大输尿管,它能把人身上无用的水及血中的废物,由此处滤出,送于输尿管,而达于膀胱,再由尿道排泻于体外,所谓尿是也。
②膀胱膀胱有三口,其二口通左右二输尿管,其一口通尿道。膀胱接尿道处,有括约肌环绕之,以资启闭,而司排泻尿液。中医书谓膀胱有下口无上口,一由于缺乏解剖,二由于专讲无形的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