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銮颉肥且环荼冉嫌写硇缘奈谋尽�
为什么人们对伪科学抱有那么大的热情呢?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写下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当今许多人之所以迷恋伪科学的注脚:我想,如果科学巨匠们是在探求永生和超自然社力的奥秘,那该多带劲儿,这种观点虽属虚妄,毕竟摄人魂魄。而眼前的情况却完全颠倒过来了。这位教授的雄心大声,似乎就是要摧毁那些奇妙的幻想,殊不知我对科学的兴趣,正是建立在这些奇妙的幻想之上的。《世界科幻名著故事精华本》190页,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在科学史上,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业余爱好者提供了大量成果。如画家莫尔斯发明无线电码,神职人员摩尔根研究遗传学,等等。但科学普遍职业化以后,门坎大大提升,业余爱好者几乎已经不能参与其中了。然而,被专业科学拒之门外的科学爱好者中,有许多人仍然抱有对科学的热情,但缺乏专业训练,也不太理解科学研究的准则。他们把对科学的热情投注在伪科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在科幻爱好者的聚会上,人们争论的话题往往既不是真科学,也不是真科幻,而是伪科学。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香港作者李伟才在《超人的孤寂》里,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心理,分析了人们对奇异事件之爱好心理的另一方面——渴望改变自己的沉闷生活。
然而,私底下我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我深信外太空的生物若真的到访地球,那将是震撼整个人类社会的划时代事件,世界很可能因此完全改观。到时。也许我再用不着天天上学读书,也无需日以继夜地埋首温习,以应付那无休止的各种测验和考试……因此,你可以想见。我于考试期间瞧窗外望的次数特别多,心情也特别殷切!……当然,大部分的人并非跟我儿时那样,想逃避读书和考试。他们想逃避的。往往是生活上的营役和工作上的苦闷。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外来的冲击,期望有一些惊天动地的变化以打破现行社会制度的樊笼。或有超人的智慧来解决现今世界所陷的困境。
在单调环境下生物总要寻找刺激,这似乎是个普遍规律。人也不例外。更何况。如今中国科幻爱好者的年龄偏小,科学知识不足,分辨真科学、真科幻与伪科学的能力也相对薄弱。“据1984年日本广播协会的调查,年轻人对灵魂和超能力的关心程度很高,而且显示出年龄越小,关心程度越大的趋势。”《当代新兴宗教》359页。笔者没有找到中国的类似题目的社会调查结果,但日本的这个调查结果很有参考价值。
卡尔。萨根有一句名言:科学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但伪科学也有同样的作用。此语一针见血地指明了伪科学流传的主要动力。是把读者的好奇心引导到科学理性上来,还是放任其发展到“猎奇心”上去,科幻作家是有责任,也必须作出选择的。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科学技术史
更新时间2008…9…9 21:35:13 字数:6011
第一节:什么是科学技术史
科幻文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密不可分。科技史上的每次进步,都为科幻文艺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杨潇:《科幻与跨文化交流》引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115页。
科学是一个历史进程。反映这个历史进程的学科就是科学史。它也可以看作是科学界对自身的研究和反思。不过,与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经济等等具体的科学门类相比,科学史还相当年轻。最初,是一些具体专业的科学家在整理本专业的历史。公元四世纪,欧德摩斯就撰写过天文学史和数学史。普罗克拉斯研究过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历史。近代科学诞生后,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力,许多学者都参与到撰写各学科历史的行列中来,出现了《电学史》、《光学史》、《数学史》等一批专业著作。
19世纪末,迪昂(PierreDuhem,1861——1916)把正统历史学的方法引入科学史研究中,开创了专业科学史的先河。1892年,世界上第一位科学史教授在法国被任命。1900年,第一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巴黎召开。1912年,迄今最有影响的科学史刊物《爱西斯》创办。1929年,国际科学史学会成立。在这股热潮激励下,一些著名科学家,如海克尔(E。H。P。A。Haeckel)等人,甚至主张以科学发展的脉络改革传统历史学,取代帝王将相为主轴的历史,从而把科学进展当成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当然,这个过激的主张到如今也没有成为现实。
与感觉上高深莫测的尖端科学相比,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大,对科幻文学的创作亦复如此。科学发现的取向是单一的,为了对自然规律有所发现,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不妨用任何手段。单纯的科学发现很少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而必须通过形成技术成果这一关。技术发展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并且更需要考虑社会需求,甚至要考虑人们的风俗习惯。并不是先进技术就一定有好的前景。许多很有影响的技术,如协和超音速客机、球幕电影等等,最终因为经济、环保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退出历史舞台。
台湾科幻同仁就曾经分析道,所谓科幻小说,更应该正名为“技术幻想小说”,因为大部分科幻小说实际上是在描写技术发明,而不是科学发现。当然,“科幻”是约定俗成的名字,并非真的需要改动,但这个判断可以说明,技术史也是科幻界同仁需要关注的焦点。
人类拥有技术,远远早于拥有科学。在成千上万年间,技术是在工匠的手中单独发展进来的。但是到了科学产生以后,科学成为技术发展的基础,所以,“科学技术”才经常连缀在一起被人们使用。在专业领域,技术史也是和科学史一并研究的。
第二节:科幻作品中的科技史
一定时期的文学是那个时代历史变化的反映。顺理成章,近二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大量体现在科幻小说里。换句话说,我们阅读以往的科幻小说,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科学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
科幻文学为我们纪录了许多这样的热点。克隆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作家阿尔杜斯。赫胥黎(AldousHuxley,1894——1963)创作了科幻文学史上的不朽佳作《美丽的新世界》。构成书中“福特纪元七百年”之未来社会基础的,便是通过复制技术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工人。1976年,科幻作家伊拉。莱文出版了一本极受欢迎的小说《巴西男孩》,这部作品虚构了纳粹医生门格尔潜入巴西,利用希特勒的体细胞制造克隆后代的故事。并批评了在这个问题上的遗传决定论倾向。台湾科幻文学元老之一的黄海先生,曾经在其代表作《银河迷航记》里,塑造了克隆人罗伦凯的形象,他过着和正常人一般无二的生活。这种视克隆人为普通人,只不过利用了生育技术孕育的写法,是那个时代同题材科幻小说的普遍倾向,反映了当时人们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克隆人抱有偏见。
不过,现实中的克隆羊诞生后,社会对克隆技术的看法骤然收紧,科幻小说中的克隆人也开始呈现出悲剧色彩。出现了一大批视克隆人为异物,或者描写他们被排斥出人类社会的悲剧性作品。比如泰国作家赛尼暖的《克隆人》、中国作家王晋康的《癌人》(发表时名为《海拉》)、傅雪峰的长篇科幻小说《第四只镖》、郑军的《癌变》刘慈欣的《魔鬼积木》,等等。科幻小说中的这个转变,正是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形象转化的写照。
宇航之梦,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科幻小说记录了这个梦想逐渐变成现实的过程。1657年,法国作者贝热拉克在《月球之行》描写了由巨型爆竹构成的“多级火箭”。气球载人成功以后,成为许多科幻小说里太空探险的新工具。当引力、真空和宇宙的巨大尺度被科学家发现后,凡尔纳的《大炮俱乐部》描写了宇航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甚至,直到今天,用电磁炮向太空发射货物仍然在宇航学家的研究中。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航技术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几篇科幻小说,将五花八门的太空旅行梦想归结到“多级火箭”上来。1929年,德国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格拍摄了科幻电影《月亮上的女人》。火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和威利。雷共同设计影片中的技术场面。
军事技术也是科幻小说的传统题材。凡尔纳在《征服者罗比尔》中描写了空中轰炸和空战。威尔斯的《空战》描写了全面空战。甚至中国晚清科幻作品《空中战争未来记》也描写了空战和空降兵。威尔斯在小说《铁甲世界》描写了大型金属坦克,在《两个世界的战争》中描写了激光武器。科幻作家对军事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描写,莫过于原子弹。威尔斯所著《获得自由的世界》因对原子弹的描写而轰动一时。并且正确地预言了原子武器的终极性质,甚至描写了国际社会对民族国家进行原子武器核查的场面。如果说,威尔斯预言的原子弹还缺乏许多细节的话,那么,到了1944年,美国科幻作家卡特米尔在《生死界线》里,已经逼真地叙述了原子弹的技术环节。晚近时期的军事题材科幻小说则转向基因武器等当代军事技术的发展重点上。
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常常体现在科幻小说中。凡尔纳在1870年创作《环月旅行》时,还没有无线电的概念。巴比康等人漫游太空,人类无法得知他们的情况,只能猜测。威尔斯在创作《首批登月之人》时,已经进入了马可尼之后的时代。主人公凯沃也能够利用月球人的无线电发回他的考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阿西莫夫创作《基地》首卷时,银河帝国中没有原子能和计算机两样科技产品。而在后续各卷里则出现了它们的影子。读优秀的经典科幻,往往象是读一部通俗版的现代科技史。
不过,那些被记录在科幻文学中的失败的发明,或许比成功的发明更有价值。因为它们能够告诉今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岔路口,人们曾经作过怎样的选择。
机器人是传统的科幻文学题材。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中国的《偃师》、古希腊神话中的铜制仆人泰洛士等等片断构想。1816年德国作家霍夫曼创作的《沙人》、一八七二年,从英国移民到新西兰的作家萨默尔。勃特勒(SamuelButler)发表了科幻小说《虚幻国》、一九0九年,比尔斯(AmbroseBierce)的科幻小说《莫桑的主人》中,逐步把机器人明确地出现了一个杀死主人的“自动化的机器”。一九二一年,捷克著名剧作家卡尔。恰佩克(KarelCapek,1890——1938)在话剧《R。U。R。》里塑造了“robot”的经典形象。而阿西莫夫在《我、机器人》系列短篇里,推出了机器人工学三定律。更成为机器人题材科幻小说的颠峰。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电子计算机。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而机器人仍然只是极少数专业领域运用的精密机械。从经济角度看,机器人几乎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