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哲学的故事-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德对这两种观点都看得很透,他用哲学家的精明和智慧看出了这两种观点都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且己之长即彼之短,反之亦然。具体说来就是经验论者们发现了知识开始于经验这一重要的、正确的原则,但他们却没有为知识找到一个可靠的基础,令知识虽然来了,却不能说自己是真理,缺乏权威性,因此像一座奠基在沙土上的城堡,随时有坍塌之虞;唯理论者们却相反,他们为知识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基础,然而他们的知识本身却并不是可靠的,它们是由心灵闭门造车而来的,所以它们虽然看起来可靠,仔细思量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康德采二者之长,去二者之短,再融合自己的创见,提出了他关于知识的独特见解。
他的观点可以如此概括:知识来自于经验,而如果它要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则必须依赖理性。
具体说是可以将知识的形成看做一个过程:首先它是经验,然而经验这东西是乱七八糟的,不能算是知识,就像乱堆在一起的砖瓦木石算不上是楼台亭阁一样。是什么将这些乱七八糟的436 
经验上升成为知识呢?康德说:是人类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因此它能将那些乱七八糟的经验转变成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
这样,将经验与这种先天能力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知识:它既来自于经验,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又经过了那种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先天能力的加工,因此使得这种知识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这样它才成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真正的知识是由经验与先天能力融合而成的,在构成知识的两个元素之中,对于第一个― 经验,我们理解时没什么困难,然而对于第二个― 那种先天的能力― 就不一样了,我们至此还没有清楚地说明它。
现在我们就来说明这个问题,看看康德所说的人类那种先天能力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还要提醒大家,理解康德的这种先天能力对于理解他的哲学是一个关键,也许还是一个难点。我们先整体地说说,再分开来详细地去分析。
康德认为人类有三种先天的认识能力,他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感性”、“知性”、“理性”。它们三者与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我们各式各样的知识。
感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同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感性直观知识”,它有另一个更为通俗的名字:数学知识。
知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同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自然科学知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知识都是既有经验作基础,又有先天能力作后盾的,因此它们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可靠的知识,或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科学知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既然它437 
们是由经验而来的,它们所涉及的当然是现象世界的事,无涉于物自体和彼岸世界。
然而理性呢,它又如何?康德认为,它与前面的感性与知性就大不相同了。它的主要特征是想要抛开经验,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那彼岸世界及物自体,由此而得来的知识也就是形而上学。
我们当然可以看到这种追求知识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它所得到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其主要原因当然是它想要超越经验去把握物自体,而那是不可能为我们所知的。一句话,形而上学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伪知识而已。
粗略地谈完了感性、知性与理性后,我们再来详细地分析这三个在康德哲学中举足轻重的概念。
.州卜~州卜一十,.喇卜.州卜.州卜
知识从何
这一节我们先来讲康德所称
州卜一叫卜.州卜.叫卜.州卜州州卜.十洲
人的第一种先天能力:感性。至于为什么用这个标题,等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前面我们说过,在康德看来,所谓感性就是这样一种人所具有的先天能力:它能将我们的经验加以改造,变成可靠的知识,具体来说就是数学知识,例如1 + 1 ? 2 。
那么这种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康德说,它就是“感性直观形式”,而由它形成的知识当然也就叫做感性直观知识了。
大家可以看出来,“感性直观形式”是个挺古怪的名字,也许因为这是对其特点的一个总结吧,它既是感性的,又是直观的,还是一种形式,因此就叫“感性直观形式”了。这其实是一种挺普438 
通的对事物命名的方法,例如“名人”这个词儿便是这么来的,名人既是有名的,又是一个人,所以便称之为“名人”了,用学术一点的方法叫,这就叫“属性+种”的命名方法。
我现在给一个谜语让大家猜猜:既是感性的,又是直观的,还是一种纯形式,它是什么?
我相信大家十个有十个猜不出来― 除非您已经知道了答案。
现在我来告诉大家谜底吧,它实际上有两个:一是空间,二是时间。
康德说,正是空间与时间这两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整理零零碎碎的经验,并使它最后成为严谨有序的数学知识的。他在《 纯粹理性批判》 中说:
在这个研究过程里,我们将会发现感性直观有两种纯形式,它们是先天知识的原则,这两个纯形式就是空间与时间。
从上面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到,康德认为空间与时间就是一种感性直观的“纯形式”。为什么说它们是“纯形式,,呢?这是因为康德认为这两个东西是人的大脑先天就有的,它不仅不是从经验而来的,简直同经验八杆子打不着边儿哩。也许在他看来,同经验无关,或者不是来自于经验的就意味着是一种“纯形式,,吧。
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经验实际上都是来自于空间与时间呢。关于空间,他说:
439 
空间不是一个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因为为着使某些感觉与在我以外的某些东西(也就是,与不同于我所在的空间另一空间里的某些东西)发生关系,以及同样地为着能把那些感觉表象为互相在外、互相靠近,从而不只是彼此不同,并且是彼此在不同的地方,这样就一定要以空间观念作为前提。所以,空间观念不能从外部现象的关系里根据经验获得。正相反,这外部经验本身只是通过我们所设想的空间观念才有可能。
这句话的结论当然是明白的,康德认为经验是要以空间为条件的。但他的那些解释却有些像朦胧诗,我们得仔细看看才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说,经验的形成还得有一个过程。因为经验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原始的感觉,它得与这单个的原始感觉以外的某个或某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如此才可能形成完整的经验。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以外”是关键词:首先,如引文中所言,感觉必须与“在我以外”的某些东西结合;其次,当这些原始的感觉与它之外的感觉彼此发生关系时,即“表象为互相在外、互相靠近,从而不只是彼此不同,并且是彼此在不同的地方”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概念― “以外”,这个“以外”就是空间概念。
这就说明,如果人要形成经验,那么就必须先有空间概念,这是经验形成的前提。
我想进一步地说明一句,在这里关键的一点是要理解康德这样一个思想:单独的一个感觉并不是经验,要形成经验,感觉必须与它之外的某些东西结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感觉要成为经验,必须先有“以外”这个概念,而这就意味着空间。可以举个例440 
子来说明吧,比如有一个原始感觉― 看,请问,这单单独独的一个“看”算得上是一个经验么?算不上,甚至于我们连想象都想象不出它是什么味道来呢。我们总得看一个什么东西,这东西当然也不就是这个看,例如看一枝红花或者一堆黑炭。也许有人会说,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睁开眼来,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我觉得那也是一种经验哩。那么我要说,您哪里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你分明看见了一片漆黑啊!
同空间相似,时间也是这样。我们先来看康德的另一段话:
时间不是从任何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因为如果时间观念不是作为一种前提先天地成为同时或继续的基础,那么同时或继续就不会进入我们的知觉里来。只有在时间这个前提之下,我们才能表象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同时地)或在不同时间存在(继续地)。
这段话比上面那段话还要复杂一些。康德的意思是说:时间观念当然包括同时或者前后相继两种关系,而我们的经验也如上所言,不能是一个单纯的原始感觉,而必须是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同时地)或在不同时间存在(继续地)”。这实际上同上面作为经验前提的空间是一致的,因为既然经验是某个原始感觉同它之外的某个东西发生关系时才形成了经验,那么在它们发生关系时,必须存在着一个时间关系,要么是同时的,要么是有先后,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前面那个看到红花,是“看”这个感觉同它之外的“红花”结合而成的,在这里有“之外”这个空间关系,那么同时必然还藏着一个时间关系,例如我们睁开眼睛,然后看到红花,这里就有一个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先有看,441 
然后有红花。
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关系,我们可以想象可能有经验吗?或者说,我们可以想象脱离了时间关系的经验吗?因此可以说,一切经验都是要以时间这个概念为前提的。
证明了上面的空间与时间乃是经验的基础并且有了这个基础后,康德说,我们就可以得到知识了。这个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就是数学知识,又叫做感性直观知识,这个感性直观知识就是由经验同作为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而成的。
我想到这里大家会同我当初一样,陷入了迷惘之中,认为康德在这里有些主观臆断,他凭什么说数学是什么感性直观知识呢?
那么我要告诉大家,康德老人家这样说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既然是学习他的理论,当然要学会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理解问题,这才能有真正的理解。
康德在这里的主要结论有两点。我们知道,数学主要有两大分支:代数与几何。他认为先天的时间观念同经验结合形成了代数知识,而先天的空间观念同经验结合就形成了几何知识。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看看康德为什么这么认为。
我们先来看代数,算术无疑是最简单的代数知识。我们拿最简单的算术命题1 + 1 ? 2 来说吧,看看它为什么是由后天经验同先天时间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
我们之所以认为1 + 1 一2 ,当然是因为我们在经验之中经常看到1 根棍子旁边再加另1 根棍子,或1 个人旁边再站另1 个人,我们其实是把这“2 ”用来描述气根棍子旁边再加另1 根棍子”,或者勺个人旁边再站另1 个人”而形成的状态,这实际442 
上是对同一种情形进行另一种形式的描述,也是一种更为简化的描述。由于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种情形,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二者之间当然没什么不同了,这“没什么不同”人们便用“一”来描述。这样合起来就是1 十1 一2 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面的过程只是一种简单的经验过程,其实完全用不着什么数学术语,找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来看他也会立马就懂,因为他可以轻易地凭经验而发觉这1 + 1 一2 。
但这里是不是只有经验在做主呢?不,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看看,就会发现还有另一个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