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论治方面,张仲景针对伤寒和杂病的各类病症,创立了汗、吐、下、
和、温、清、补、消8法。“汗法”就是用药物使病人发汗,排出体内病毒;
“吐法”就是让病人呕吐,把积聚在胸腹中的毒物和宿食等吐出来;“下法”
就是用泻下的方法,让病人排泄肠胃中的病毒;“和法”就是用药物和解体
内的病毒,“温法”用于治寒症;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属于
积滞、肿块一类病症的用“消法”。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单用一法,也可
以几法相互配合应用,体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论治思想。另外,张
仲景还总结了针刺、灸、烙、温熨、药摩、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
舌下含药等具体疗法,根据不同病症选用,进一步丰富了治疗手段。
张仲景不但在理论上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书中对理论的具体
应用作了大量的记载,如对肿痛、黄疸、痢疾等疾病的辨证和治疗,直到今
天实用价值仍很高。还记载了对癔病、产后病等妇女病的详细疗法。对救治
自缢的人工呼吸法也有具体、生动、科学的记述。在《金匮要略》中,记载
了压胸部救治缢死症,将按摩法科学的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创造了最早的
按摩起博术。
在方药方面、张仲景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伤寒杂病论》中共载药方375
个,用药物214种,大都具有用药灵活和疗效显著的特点。他对每一味药的
应用都比较明确、谨慎,并指出药物相互配合及增减的原则;对药物的煎法、
服法 (温服、冷服、分服、顿服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在所用剂型上有汤、
丸、散、酒、软膏、醋、洗、浴、重、滴耳、灌鼻、肛门栓、灌肠、阴道栓
等。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创新,如再煎浓缩和入蜜矫味的方法,散剂中的研磨
法、搅拌法和筛法等。该书从辨证到立法,从拟方到用药联系紧密,从而形
成一套辨证论治的医疗体系。
总之,《伤寒杂病论》不仅总结了3世纪初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
验,而且进一步确立了运用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的原则,使中国医学理
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后世中医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
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重要典著之一。
(5)魏晋南北朝的医药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统治阶级自身的
需要,加上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的伤病人员,迫使各个政权不
得不重视对医药学的总结和研究,增设了太医丞、藏药丞、侍御师、太医博
… Page 82…
士、太医助教、尚药监等官员,并采取一些防病、治病的措施,如派遣医师
和拨选医药到灾区进行救治,来拢络人心。同时组织大量医工对经方进行研
究,并向全国推广、普及医药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医药学在秦汉的基础
上进入了一个广泛总结整理的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医学名家和医药学著作,
如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雷斅的《雷公炮灸论》、徐之才的《雷公药对》
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古代医药学思想有所发展,使中国传统医药学的
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整。并为隋唐时期中医学的全面兴盛创造了良好
的基础条件。
①王叔和奠定中医脉诊学基础。
王叔和名熙,山东高平人(今山东徽山县西北),曾在西晋时任太医令,
是著名的医学家。他曾经精心辑集整理了已经散乱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编
论》,并将其按内容编写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医书,使这部医
学名著得以传世。晋代皇甫谧称赞他:“选论甚精”。宋代的林亿、孙奇等
人评价说: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金名医成无已盛
赞“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明清时,对王
叔和赞毁相伴。有人批评他“碎剪美锦、缀以败絮”;有人肯定他“不有叔
和,焉有此书。”可见王叔和在《伤寒杂病论》的流传和仲景学说的发展上
是功不可没的。
王叔和最重要的贡献则是搜集前人的脉学文献,采撷名家学说,并且结
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成 《脉经》一书,对先秦以来脉学的论述进行了系统
的整理总结,从而奠定了中医脉诊学的基础。
《脉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10卷。原有“手检图三十一
部”,可惜已失传。王叔和在《脉经》中列举了浮、芤、洪、滑、数、促、
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缓、迟、结、代、动
24种脉象,并对每一种脉象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这些脉象分别反映了动脉
博动显现部位的深浅 (沉、浮),频率的快慢(数、疾、缓、迟),强度的
大小 (实、虚),节律是否均匀,有无间歇(结、代、促),以及脉波形态
(滑、涩)等不同的脉博特征。为了便于人们理解,书中把脉象分为滑与数、
沉与伏、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微与涩、软与弱、缓与迟8类相似的脉
相,仔细加以区别,防止临证 (症)时误诊。这些脉象包括对心脏博击量,
动脉管的韧性和弹性,血液在动脉管中流动的情况,血管充盈度、血液粘稠
度、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等,基本上符合现代科学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书中分别阐述了这些脉象所产生的症候,并且把脉象和测知病因病位、诊断
病情、预后和疗效观察综合起来的考察。王叔和还总结了各种切脉的方法和
知识,并对“寸口诊法”,即切模两手掌后突起的挠动脉作了肯定性地说明。
他确定出寸关尺三部脉位与心肝肺脾肾等相对应的脏腑分配原则,并从中医
理论上对此作了解释,推进了寸口脉诊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另外,他在
书中还反对弧立地以脉断症,而主张脉证合参、四诊并用,这就将脉学放到
适当的位置上,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应用实际将脉、症、治和预
后统一起来,使《脉经》成为以脉学为中心的包含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
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医学著作。
总之,《脉经》奠定了中医脉学诊断的基础,同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脉经》早在公元6世纪就流传到朝鲜、日本。公元8世
… Page 83…
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规定《脉经》是医生必修课之一。其后日本医学家
在编辑《大同类聚方》100卷时,将《脉将》作为脉学的主要内容。阿拉伯
医学之父伊本西那(公元980—1037年)著《医典》,其中脉学部分的资料
就来源于《脉经》。波斯医生拉施德丁·哈姆达尼(1247—1318年)主编的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名为《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书中专门提到了王叔
和的名字,并附有切脉部位图和脉学内容。17世纪后,《脉经》被译成多种
文字在欧洲传播,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世界医学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
②皇甫谧与 《黄帝三部针炙甲乙经》
独特的针炙疗法是中国医学引人注目的内容,在这一领域里有一位颇负
盛名的学者——皇甫谧 (m·)。他生于公元215年,卒于282年,字士安,
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现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是晋代著名的针灸学
家。少年时皇甫谧家中贫寒,又游手好闲,到20岁时才发愤读书,白天参加
农业劳动,晚上刻苦攻读,干活时还带着书,人称“书淫”,遂成博学之人。
中年时身患严重风痹病(相当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但仍手不释卷,为
战胜病魔,致力研读针灸书籍,发现以前有关著作中错漏甚多,于是根据《黄
帝内经》的《素问》、《针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
著作,参照其他书籍并结合自己的治病经历,对针灸类药书进行总结整理,
写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一书。《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
乙经》或《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是计灸学的经典著
作。全书12卷、128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
书中统一了穴位,对以前的经穴纷乱现象进行了纠正。整理后认定的中国针
灸穴位总数达654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300个。确定穴名349个。这些
穴位分布于全身14条经脉线上,称为经穴。后世发现的穴位,则被称作经外
奇穴。皇甫谧对所有的穴位,按头、一面、四肢、胸、背等部位作了系统地
介绍,具体指出了针刺深度、留针时间、艾灸时间 (艾为一种药物,灸时将
艾末放在穴位上点燃)。还结合中医辩证论治的精神对针灸的适应性和禁忌
症作了明确说明。这是对此前针灸学的系统总结,也体现作者在针灸学领域
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针灸这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治病不用
吃药,只用针刺身体的一定部位或是用火烧的。前者称为针法,后者为灸法;
合称针灸疗法。主要原理是用器械性刺激和温热性刺激人体;并利用机体的
传导作用,调整身体机能,增强抗腐防病能力,它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
皇甫谧认为人体经络是相互贯穿循环往复的。并有着一定的起止路线。他主
张治病要切脉、观察经络浮沉。他认识到季节、气候和人体有关,强调针刺
时要按操作规程治疗,精神要集中,方法要严谨。这些都反映了皇甫谧对针
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极高的造诣。这一套卓有成效的疗法不仅对中国医疗事
业影响巨大,而且播扬到海外,日本、朝鲜等国将《针灸甲乙经》作为本国
医学教育的教科书。宋元以后,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针灸疗法被介绍到欧
洲,当时英、法、德、荷等国家的一些医学家,都开始把针灸应用于临床和
研究,并被译成英、法文本在欧洲流传,国际针灸学会还把它列为学习针灸
学的必读之书。
③葛洪 《肘后方》及其在医学上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医药学已非常发达,关于方剂学的专著大量问世,除内
… Page 84…
外科医方外,还有《疗目方》、《小儿方》、《疗耳眼方》以及少数民族和
国外传过来的药方。但因其数量多,篇幅又很长,所以使用时甚为不便。于
是晋代著名医药学家葛洪从广博中求精英,从繁杂中求简易,撰修成《肘后
求卒方》,简称《肘后方》,后经陶弘景整理补充为《肘后百一方》、金代
杨用道又进行增补,改成 《附广肘后方》。
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