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代以后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人字型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 

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第一阶段,斗拱的形制尚未定型,但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 

是为高大建筑解决了技术难题,并引起屋顶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在汉代已有 

庑殿、悬山、囤顶、攒尘、歇山5种主要类型,进而又出现了庑殿顶和庇檐 

组合而成的重檐屋顶。东晋时,又创造出屋角起翘的新样式,使体量大的屋 

顶变得轻盈得体。高大建筑物的室内多用复斗和天花。天花除了有方格和长 

方格平处,还采用长方形平基构成人字形顶棚,并在天花和藻井上绘制图画。 

显示出南北朝建筑的巧丽、柔和的特征。 

     木架结构的应用,开拓了古代建筑的广阔天地,建筑形式亦如百花争艳 

般地展现出来。如秦汉等各朝代的宫殿、坛庙、石室,以及亭、台、楼、阁、 

榭、廊、槛、阙等等。据载,汉武帝建有神明台,高约170米,台上还有一 

座约70米高的承露盘。如果不是运用木构架技术的话,建造如此高大的建筑 

岂不是天方夜谭? 

     砖石工艺体系与木架结构体系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共同显示出中国古 

代建筑的典型特色。其基本构件是砖、瓦、石等主要建筑材料。但它们都来 

源于天然物质,因此砖、瓦、石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也就成为古代建筑 


… Page 96…

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砖的制造技术和使用技术在建筑史学上称为砖作,大约源于完秦,但 

 “砖”字到了隋唐才出现。其古字是“甓”与“■”字通用,即指土坯。最 

早的砖有方形、曲形、空心3种。但生产量少,使用量小。秦始皇陵出土了 

一种大空心砖,长方形扁平状,空心呈概圆,表面有龙纹。说明砖的生产技 

术已经很高。西汉武帝时,条形砖出现。其特点是整齐划一,坚实细致,承 

重性强。这种标准件的普遍采用,标志着砖的生产技术开始成熟。此时,砖 

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房屋、衬井、下水道、地下墓室等建筑物上。同时,砖的 

生产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行业,但仍以生产空心砖、异形砖为主。 

     砖的出现,促使建筑结构发生了变化,拱和穹窿在战国、两汉应运而生。 

如汉代的墓室,已用拱卷和穹窿顶代替了梁氏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商周以来 

墓室下陷、木椁被压等问题。汉代的砖室墓也与日俱增,墓壁上镶砌着“画 

像砖”。这种砖一般为实心砖;图象有收获、渔猎、煮盐、酿酒、宴乐、收 

租、房屋、车马出行等等,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内容;制作工艺采取模制 

的浅浮雕方法。在房屋建筑中,砖多用于台基和墁地,贴墙和垒墙也有使用, 

住宅中也使用了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时,制砖技术又有提高。这时的砖已经定型,尺寸缩小,广 

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常用的那种条形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成为建筑用砖的主流。此时,青砖和窨水技术已普遍使用。窨水工艺的发明 

年代虽然没有定论,但在南北朝时已经普及。窨水也叫洇青。其原理是,在 

砖坯入窑烧足后、先撤火,再向窑内热坯渗水,使窑内成为一种还原装置, 

使热坯中的碳大量还原出来,并积淀于砖的缝隙之中。由于热坯遇水速冷, 

还可缩短生产周期。这种工艺生产的青砖,具有强度高、抗风化力强的特点, 

为高大建筑和地下建筑提供了优质材料。同时,砖体结构的建筑物也开始出 

现。建于北魏正光四年 (公元523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就是一例,标志 

着砖体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 

     南北朝时,砖开始用于制作壁画。如江苏丹阳的南齐墓,就出土了一幅 

砖材壁画。壁画通长24米,高0。8米;以小块模印画像砖拼联而成。其雕刻、 

制模、成坯、烧造、窨水、砌筑等技术水平之高,令人叹服。 

     瓦的制造和使用被称为瓦作,它比砖要早。瓦的制作在西汉武帝时出现 

了一次重大变革。此前,瓦都是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烧造的火候也比较低。 

制作方法是将陶泥制成陶坯,然后剖开坯筒,入窑烧造。四剖或六剖称板瓦, 

对剖为筒瓦。古人称剖瓦为“削”,削开后谓之“瓦解”。近年在陕西歧山 

县凤雏村西周早期宫殿遗址,首次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瓦,当时的瓦仅用于屋 

脊上;到了西周中期,才用瓦覆盖屋顶。瓦的品种已有板瓦、筒瓦、半瓦当, 

而且还有面带纹饰的瓦。战国时,制瓦业迅速发展,瓦的质量比春秋时有所 

提高。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了一种大瓦,瓦身外面有黼黻(f( f*)纹装 

饰图案。这种大瓦,一般用在屋脊上作为“护脊瓦”,或用在墙头上作为“护 

墙瓦”。因为古代宫室的顶脊和板筑的土墙都要遮雨维护,便把一块一块的 

大瓦接连覆盖在上面,既可防风遮雨,又可赏心悦目。有些大瓦上甚至雕刻 

兽纹的陶栏杆,更加壮观了。板瓦一直用于铺盖屋顶。筒瓦则覆盖在两行板 

瓦的接缝上,以防渗水。瓦当是屋檐上筒瓦的瓦头。战国时的瓦当都印有花 

纹,并出现了圆瓦当。有的圆瓦当带有乳钉纹或地凹云纹,瓦钉为菱形花式 

帽。秦国的圆瓦当出现了卷云纹图案。 


… Page 97…

     西汉武帝前后,轮制技术应用到制瓦行业,泥条盘筑法逐渐被淘汰。瓦 

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产量也大大增加,应用更加普遍。现在仍有不少人藏有 

汉代的瓦当,其头面为圆形,带有“延年益寿”、“长乐未央”等用篆书组 

成的图案,非常精美珍贵,质量尤为上乘。建筑行业流行的“秦砖汉瓦”一 

语,也说明汉代的制瓦技术和秦代制砖一样,是有口皆碑的。 

     魏晋南北朝时,制瓦行业和制瓦技术又有发展。北魏时,出现了瓦窑。 

窑主称“遗主”,下设主管制瓦的“匠”,用陶轮制坯的“轮头”,分割瓦 

坯的“削头”,打磨瓦面的“昆人”等工师。此时,圆瓦当的图案演变为莲 

花纹和兽头纹。当时流行的板瓦多为“花头”形,即瓦沿下部为波浪式或锯 

齿形,利于束水、滴水。还有一种“垂唇”板瓦,排水效果更佳。板瓦的色 

泽呈深褐色,质地细密,烧制温度高。瓦面经磨削后,涂上一层陶衣,抗渗 

性很强。东魏、北齐时,砖瓦的正面均为黑色,油光发亮,敲击时声音清脆, 

烧制的温度较高。这与当时的文献记载相符。元西贤《河朔访古记》引《邺 

中记》语:“北齐起邺南城,其瓦皆以胡桃油油之。”说明涂以胡桃油的生 

产工艺已被引入瓦的制作技术中来。 

     更有历史意义的是,琉璃瓦在北魏时出现,应用于檐脊,称为“剪边琉 

璃”。这是制瓦技术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并形成了建筑技术上的一个新类型 

—窑作。 

     石材的制作和应用均属于石作技术的范畴,比之砖瓦更加普遍。春秋以 

来各国在修筑长城时,都采取“就地取材”的策略,就地采石,就地加工, 

就地使用。至今,在长城的某些段落,仍可看到秦汉的条石。石乃锤凿加工 

而成。另如宫殿的地基、台阶、陵墓的石桩(后称为碑)、墓室等均大量用 

石,甚至出现了全石构造的石祠、石阙和石墓。例如,四川雅安出土的东汉 

高额阙,不但构造全部用石,而且还以高超的雕刻技艺创作出精美的图案。 

阙身则仿木构形制,雕凿为柱、枋、人物、车马和兽类,上部覆以瓦顶,形 

体高大而比例得当,技艺水平很高。 

     魏晋南北朝是开凿石窟的火热年代,除了雕刻艺术的蓬勃发展外,建筑 

工艺也得到了提高。此时开凿的麦积山、响堂山、天门山石窟,石工们以其 

精确而细腻的手法,雕制了仿木结构的外廊,以及僧侣们起居、工作的石室, 

这些高水平的石材建筑工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隋代建造举世闻名的安济 

桥奠定了技术基础。 

     除了上述技术类型外,秦汉前后还有土作、泥作、雕作、搭材作的普遍 

应用,它们和大木作、小木作、砖作、瓦作、石作、窑作一起,共同组成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部类,成为世界古代后期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领域。 

      (2)长城的建筑技术特色 

     长城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秦、楚、燕、韩、齐、 

赵、魏七个国家,为了自卫,纷纷筑起了界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 

前214年派大将蒙恬率数10万军民,将北部原有城墙连接起来,成为规模巨 

大的万里长城。据《史记·蒙恬传》记载,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 

辽东(今辽宁遂城),延袤(m4o,长的意思)万余里”。西汉统治者为了保 

护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对秦长城加以修葺,并在东西两端加筑城墙。东段 

城墙经内蒙古的狼山、阴山、赤峰至吉林;西段城墙由亭障经甘肃敦煌、玉 

门关,直至新疆境内。而且,沿长城建造了许多关塞。后来,北魏、北齐、 

北周、隋各代均对北部长城进行修缮,直至明代。 


… Page 98…

    万里长城自然要经过无数的高山峻岭,横跨错踪复杂的河流溪谷,穿过 

人迹罕至的大漠瀚海和黄土高原,地理地貌极为复杂,工程难度之大可想而 

知。长城的建设者们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筑造”的精神,创造 

出许多卓有成效的建筑技术来。 

    城墙和关塞是长城的两大基本建筑形式,首先是筑城技术。根据实地考 

察和文史记载,秦汉时期的筑城技术已不下4种。 

     一是土版筑城法。现存的秦代临洮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筑成的。彼时临 

洮一带属黄土高原地貌,缺乏其他建筑材料,遂采取土版或土击即土坯筑城。 

     二是压叠筑城法。玉门关一带,戈壁荒砂,筑城材料奇缺。建筑者们采 

用沙砾石层层压叠红柳或芦苇的方法筑成墙体。现在,玉门关尚有汉代长城 

的残垣,高约5至6米,其压叠层次清晰可辨。 

     三是垒石筑墙法。高山缺土地段,便开凿岩石,加工成长方体为主的料 

石,叠垒墙体。现在赤峰附近残墙,高约2米,顶宽2米,底宽6米,皆为 

斜石堆垒,而且收分显著。 

     四是木石相间法。凡是山岩溪谷之地,便以料石青砖奠基、起拱、平顶; 

再以木结构建筑形式起墙、立栅,即完成了险要城段的建筑,又能减轻拱洞 

的负荷。 

     关塞是用于驻军和报警的建筑形式,包括烽、燧、关、侯城,屯戎城等 

军事建筑。在长城全线修建关塞,是汉代的创举。 

     “烽”又称“烽台”、“烽火台”。做法因地制宜,多建在山巅,梯形 

柱体,方5至8米,高约3。5米。底部座落在墙体之上,两面开门,辟梯道 

盘旋而上,即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