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几度东风吹世换-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宋朝——京洛招抚使郭倪】
  公元1206年,宋朝出兵北伐,任命郭倪为京洛招抚使,这个郭倪还真走运,出其不意攻下金国边境重镇泗州。宋军四道并进,统帅郭倪攻宿州(今安徽宿州);大将李爽攻寿州(今安徽凤台);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但结果却败得很惨,四道相继失败。金军分九路渡过淮河追击,一连攻陷十余州,再度抵达长江北岸的真州(今江苏仪征),扬言造舰渡江,宋朝上下震恐。
  最初起兵时,郭倪议论自负,莫敢撄者。岳飞的后人岳珂曾在“桯史”中记载一件事:“一日,(郭倪)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余至泗,正暑,见其坐上客扇,果有此两句,然后知所闻为不诬也。倬既溃于符离,僎又败于仪真,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倪知而怒,将罪之,会罢去,遂止。”
  耶律休哥曰:想当初,郭倪出师泗洲,大获全胜,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宋朝上下也以为是诸葛亮再生,谁料想金军主力一到,立刻连战连败,成了缩头乌龟,至于“议论自负、莫敢撄者”,不过又一个赵括而已。
  【8、清朝——两广总督长麟】
  乾隆时期,英国马戛尔尼访华,未能达成使命而返,回国时到达广州,与两广总督长麟会面,长麟想吸烟,马戛尔尼从衣袋中掏出一个磷瓶,点燃一根火柴递给他,长麟非常惊异,他不明白马戛尔尼为什么能把火藏在衣中,认为是一种魔术。马戛尔尼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在工业和科学上,比起西欧国家来,实在处于极落后的地位。
  耶律休哥曰:其实,马戛尔尼和长麟很熟,从法国人佩雷关于马戛尔尼的著作中也可看出,他对长麟的评价并不低,也许在西方人眼里,长麟只是故步自封的天朝的一个缩影,然而长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无知和愚蠢,却成就了马戛尔尼最无情的论断——衰败的中华帝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个论断催生了最无情的侵略。
  【9、东晋——孟昶】
  讨伐桓玄时,孟昶随刘裕起兵,也算北府兵的老人了,他素有料事如神之名,曾力排众议劝刘裕北伐南燕,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刘裕北伐未归,卢循、徐道覆在南方起事,连败何无忌和刘毅,人情恟惧。刘裕从北方归来后,将士多病,建康战士不盈数千。循既克二镇,战士十馀万,败还者争言其强盛,孟昶、诸葛长民准备保护皇帝逃跑,刘裕不许。当初,何无忌、刘毅出征时,孟昶曾预料其必败,不幸而言中,现在又说刘裕必败,大家深信其言。孟昶屡请弃守建康,刘裕坚决不准,说:“今重镇外倾,强寇内逼,人情危骇,莫有固志;若一旦迁动,便自土崩瓦解,江北亦岂可得至!设令得至,不过延日月耳。今兵士虽少,自足一战。若其克济,则臣主同休;苟厄运必至,我当横尸庙门,遂其由来以身许国之志,不能窜伏草间苟求存活也。我计决矣,卿勿复言!”孟昶见刘裕不听,又认为必败,于是愤而求死。刘裕劝他:“卿且申一战,死复何晚!”孟昶不想死于卢循之手,于是上表说:“臣裕北讨,众并不同,唯臣赞裕行计,致使强贼乘间,社稷危逼,臣之罪也。谨引咎以谢天下!”封表毕,仰药而死。
  耶律休哥曰:历史上,孟昶料事如神,这不仅使他享有智者之名,也使他对自己的判断过分自信,因此当刘裕准备与强大的卢循决一死战时,孟昶吓破了胆,他以一死来逃避自己制造的可怕预言,然而不信邪的赌徒刘裕最终赢了,砸了孟昶作为预言家的金字招牌。
  【10、东晋——泰山贼王始】
  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当时统治山东的南燕突然爆发了一场叛乱,一个叫王始的泰山人聚众数万,自称太平皇帝,署置公卿;南燕皇帝慕容德命令桂林王慕容镇讨擒之。临刑之际,有人问王始父兄何在,王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其妻怒之曰:“君正坐此口,奈何尚尔!”王始曰:“皇后不知,自古岂有不亡之国!朕则崩矣,终不改号!”
  耶律休哥曰:不得不为王始的敬业精神而击节叫好,他时刻以一个皇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人生艰难唯一死”,王始死不改口,也算一条愚蠢的好汉。
  「注:本榜所列的“十大蠢货”主要是那些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之辈,对于天生的智障人士如西晋惠帝司马衷之流,则不在讨论之列。」
  弃子
  〔文/言吾弃金〕
  10年前,我一个朋友教我下围棋,后来我迷上了,那个教我的朋友现在我可以让他五个子。然而,生存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至今我成不了个职业的围棋手,也谈不上有段位的业余棋手,这10年里只是让我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弃子”。
  “下棋”也称“对弈”。“弈”是围棋最古老的称谓。在先秦典籍中屡见,“围棋”一词却少见,迄今所知关于围棋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通过最早的文字记载可知围棋起源于春秋中叶之前的中国。有“教养”的古人同时能精通琴、棋、书、画、剑。棋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教养有素,这里的“棋”,指的是围棋,可见古人对围棋的重视程度。
  高手下棋都会弃子。勾践一定是个围棋高手,他会“弃子”。西施也成了他“弃子”中的一子,最终越国能称霸一时。
  勾践越王二十四年,勾践亲率大军攻吴,吴军屡战屡败,夫差派人求和,也想“弃子”,当然勾践不会上当。夫差这时候方明白自己贪图近利吃子的后果,悔误杀伍子胥这个中坚力量,觉得到阴间都没脸见伍子胥,异常羞愧,对大臣王孙雄说:“你拿衣裳挡住我的脸,我没有颜面去见伍子胥呐!”说完就自杀。
  自刘邦开始后的历代明君和枭雄肯定都是围棋高手,他们善于“弃子”。刘邦应用了“弃子”解了白登之围后,再次把自己的公主们嫁往匈奴,采用了和亲政策确保汉初的平安和换取了汉初的短暂繁荣。到了汉武帝就开始收回“弃子”的利益。刘彻拳头硬,他姑奶奶的老是把身边的女人送给人家当老婆这还了得?!男人就得金屋藏娇!试想没有他许多的姑奶奶的牺牲他能金屋藏娇吗?
  传说汉元帝是挥泪弃子,王昭君嫁的时候他才看到美若天仙的昭君,丢了魂后的元帝怒气就发泄到那个宫庭画师,把他碎尸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算得上能“弃子”的高手。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盛行围棋。魏以曹氏家族、“建安七子”为代表,曹操围棋水平也是可以和高手相媲美。曹袁官渡之战,曹操命将辎重弃置路上,又命骑兵解鞍放马,引诱文丑,文丑明显是业余棋手,他的棋艺同曹操相差太远了,最终整条大龙都给杀了。
  刘备这老小子也是算个会弃子的高手,长坂坡一围他为了赢得赵子龙,假装把阿斗摔到地上,最著名的是他说“兄弟如手足,老婆象衣裳”。这家伙几招“弃子”后就换取了西蜀。东吴围棋风靡一时,名手辈出,也就出现了对局的记录,这就是围棋史上有名的“吴图”。相比之下,孙权的棋艺要略高一筹。先借荆州给刘备,他把自己的骨肉妹妹嫁给了刘备这老小子,让关云长都麻痹大意,误以为东吴象个小孩,后来出现了走麦城的惨剧。
  在没落的君王中,阿斗和李后主的棋艺来说,阿斗肯定要高出许多。他的一招“乐不思蜀”保全了生命,并求得安乐。而李后主思念“雕栏玉砌”惹来了杀身之祸。
  女人中,围棋冠军应当是武则天。据说武则天亲手杀了自己亲生的女儿而嫁祸于王皇后。这一招“弃子”登峰造极。
  亚军非叶赫那拉氏莫属!她能割下自己手臂上的肉喂别人,这样的女人当然能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割香港、《马关条约》等,也是她“弃子”的招数,只是几招是迫于无奈,因此只能位居亚军。
  与蜀国人打交道
  〔文/孟庆德〕
  对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有一种观点,那就是“忠义”。对于整个三国中“忠义”对时代发展的影响,因为本人水平及对三国了解的局限性,我不做论述,在这里简单说说本人对蜀国发展直至灭亡过程中“忠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浅显理解。
  首先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忠义”对于蜀国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刘备仍然是一个市井小民之时,他就慨叹自己身为汉室尊亲却不能为光复汉室而效力,此为他对国家之“忠”,也因为他的慨叹,迎来了当时同为普通平民的张飞的嘲笑,在经过刘备解释后,张飞方理解刘备慨叹乃是因为自己不能“尽忠”,从而心生敬佩,最后刘关张三人结为兄弟。可以说他们三个人之所以能够结为兄弟,那是因为他们骨子里都有为国尽忠的气节。
  之后三个人从不起眼的小官做起,始终团结一致,最终一步一步打出了自己的天空,在这个过程中,“义”是关键。在古代,人与人的相交非常重义,虽然为结拜兄弟,但是胜似亲兄。之后兄弟三人曾失散一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并没有磨灭他们三人的感情,反而长久的思念让三人感情更加深厚。这里尤其值得一说的就是关羽,曹操有恩与关羽,最后竭力挽留,但是依然没有留住,关羽所想的只有护送嫂嫂早日与大哥团聚,所以才有了过五关斩六将的绝唱。最终三人团聚,在这个阶段子龙也溶入了他们之中,同时也收留了一些忠义之士!之后形势不断发展,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动于刘备的忠义和真诚,最后出山。在诸葛的辅助下,三分天下形式逐渐形成,并且蜀国也逐渐强大起来。可以说在这个过程“忠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忠义而网罗了一批志士仁人,因为忠义大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最终奠定了蜀国的基础,完成了魏蜀吴的鼎立之势。
  “忠义”在一定程度上都被看成是褒义的,我也这么认为,但是本人觉得,在三国发展历程中,忠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过一定的负面作用,当然我的理解可能比较片面,下面简单谈谈。
  我想先从华容道说起。普遍认为华容道是诸葛知道关羽肯定不会杀曹操,故而专门派关羽前去,一来曹操若死,不利于三足鼎立之势的彻底形成,二来借此杀杀关羽的锐气。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关羽之所以不杀曹操,也是因为关羽的“义”。因为曹操早年毕竟曾收留过关羽,而且确实对关羽不薄,而关羽为人正直又非常重义,因此在当时,他最终还是放走了曹操。假如把关羽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调换一下,结果必然不是这样,历史也许也会重新改写。
  再次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和刘关张三人的关系。其实起初,甚至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关羽和张飞都不是特别信服诸葛的,这一来与他们俩的性格有关,二来还是得从“义”说起。刘关张是结拜弟兄,却胜过亲兄,在他们的思想境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