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务协定的规定推广到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已有较大发展的埃及,遭拒绝后, 

英国支持土耳其对埃及发动了第二次土埃战争。1840年,英、俄、奥、普四 

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缔结关于集体援助土耳其,对付埃及的《伦敦协定》,共 

同“保障”奥斯曼帝国的“完整与独立”,迫使埃及接受了1838年的英土商 

务协定。1839年,新苏丹阿卜杜尔—默哲德接受并批准了新改良主义代表人 

物穆斯塔法·拉施特伯沙 (1800—1858年)实行新的改革的建议。11月3 

日,拉施特帕沙在皇宫的御花园里向各大臣、高级阿訇和各国外交使节,宣 

读他草拟经苏丹批准的敕令,即所谓“御园敕令”。敕令宣布保证帝国全体 

臣民不分宗教信仰一律享有生命、名誉和财产的不可侵犯权;确定固定税率, 

废除包税制;建立合理的征兵制度等。以这个敕令为起点进行新的改革,史 

称“坦志麦特”,即改革的意思。这次改革和过去改革不同,改革内容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土耳其资产阶级的要求,促进了土耳其经济的发展,并对以 

后土耳其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次改革由于帝国 

内部的反对和外国资本主义担心土耳其改革将减少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因而 

没有实际进行下去。1841年春,拉施特帕沙被迫辞职。19世纪50年代,俄 

国已推进到了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并控制了黑海的一些港口,奥斯曼帝国虽仍 

拥有庞大的版图,但帝国在经济方面已远落后于欧洲。1854—1856年俄土克 

里米亚战争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产生了新的改革要求。土耳其人也试图象美 

国、日本一样实现经济强盛。1856年,奥斯曼帝国政府公布改革法令,除了 

在政治上创立公民权以外,在经济政策上宣布改革税收,保障每一个人的财 

产权等。改革使土耳其在以后的20年里兴起了富国强民的热潮,外国投资者 

纷纷来土耳其投资,修建的铁路将黑海和多瑙河连接在一起。阿卜杜尔·阿 

齐兹(1861—1876年)成了第一个到欧洲访问的苏丹,他参观访问了维也纳、 

伦敦和1867年的大巴黎世界博览会。但是,阿卜杜尔·阿齐兹在财政收支上 

没有节制,加上改革缺乏支持,奥斯曼帝国已基本解体,改革和复兴只是部 

分人的愿望以及少数人的尝试而已。 

     伊朗在19世纪初封建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有些地区仍保存了农村公社 

的残余。国王、教会贵族、游牧贵族等几乎垄断了全部土地,而农民被束缚 

在土地上,对封建主保持封建依附关系,通常要将收成的4/5交给地主;以 

德黑兰为中心的伊朗手工业也很发达,他们从事织布、丝织、地毯等手工业, 

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手工业者除了受到行会把头和包买商盘剥以外,还要向 

国家缴纳很重的税赋;封建割据,战乱频繁,商人和小企业主的财产和生命 

安全得不到保障,加上关卡林立、贸易垄断,伊朗工商业的发展艰难。从19 

世纪开始,伊朗成为英、法、俄等国争夺的对象。1800—1841年间,英国强 

迫伊朗订立了一系列条约。在经济方面,英国获得特权在伊朗购买土地、建 

立工厂,在波斯湾建筑商馆,商品免征关税并在伊朗全境自由贸易,以及英 

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等。19世纪30年代后,英国输入伊朗的纺织品几乎占伊 

朗全国进口货物的90%;外国棉布在伊朗市场到处可见,破坏了伊朗的家庭 

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1841年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英国商品在伊朗只抽5 

%的进口关税,豁免国内关卡的各种税,并在大不里斯、德黑兰、班狄尔— 


… Page 60…

—布什尔设立了商业代办处。法国拿破仑早就想把伊朗作为远征的跳板并想 

与之建立反英同盟,但没有达到目的。尔后,法国和英国一起对伊朗进行政 

治、经济渗透,法国也获得了法伊通商条约,给予法国领事裁判权和其它特 

权。沙俄为了争夺高加索统治权与伊朗发生两次战争,并于1828年强迫伊朗 

签订了《土库曼恰伊条约》,伊朗放弃了在南高加索的一切权利,并付给俄 

国2000万卢布赔款,俄国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其它经济特权,俄国商人取 

得了比伊朗本国商人还要多的优惠条件。随后,美国也于1856年和伊朗签订 

了与英、法类似的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与最惠国待遇等经济权利。1833 

年,从国外运到大不里斯的欧洲商品总值达到了1500万卢布,1836年增加 

至4000万卢布。伊朗走上了半殖民地道路。外国商品的涌入与商品货币经济 

的活跃冲击了伊朗封建经济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伊朗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破坏了固有的土地关系,公社 

瓦解、新地主阶层扩大、农民大量失去耕地,地主阶级要求以货币地租代替 

实物地租,新地主还增加地租与劳役,使农民负担日重、生活每况愈下;商 

品经济的发展也破坏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外国商品的倾销使 

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纷纷破产。1848年至1852年,伊朗反封建压迫和殖民侵 

略的巴布教起义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爆发的。50年代以后,伊朗部分上 

层人物试图改革没有取得成功,1857年,英伊战争后,伊朗被迫在巴黎与英 

国签订条约,从此,英国在伊朗的势力日益加强。 

      (3)印度尼西亚是殖民地经济的又一楷模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以“千岛之国”著称。拿破仑帝 

国崩溃后,荷兰恢复独立。根据1814年英荷所订条约,印度尼西亚的殖民地 

重归荷兰;1816年,英国正式将印度尼西亚的统治权交还给荷兰。荷兰殖民 

者重新统治印度尼西亚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对付英、美两国在贸易上的竞 

争,虽然荷兰也是一个商业资本占优势的国家,但是由于刚刚从亡国中恢复 

独立,国库空虚,无力与英国在商业上竞争。据统计,1819年来到爪哇各港 

口的150余艘商船中,属于英、美两国商行的商船约115艘,而属于荷兰的 

仅有43艘。英国商人不仅把廉价商品倾销到印度尼西亚市场,而且还从印度 

尼西亚运走农产品及其工业原料。荷兰殖民者因本国经济落后,因而无力同 

工业发达的英国自由竞争,只好重新恢复被英国废除了的贸易垄断制度,并 

实行关税保护。1824年,荷兰国王组建了尼德兰贸易公司,专门运输和销售 

印度尼西亚的农副产品;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实行了新的关税制度,对进口的 

外国货物课以重税,以保证尼德兰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贸易上的优越地位。实 

行保护关税政策后,输入爪哇的纺织品总额中荷兰所占比重由1819年的1/3 

上升到1830年的2/3。同时,荷兰殖民者还恢复了对咖啡、烟草、靛蓝等实 

行强迫种植制和强迫供应制;荷兰殖民者还禁止印度尼西亚封建主出租土地 

给外国种植园主,要求废除还没有失效的租赁契约,以便排挤其它外国资本 

的势力;荷兰殖民者还保留了英国人曾采用的货币地租。印度尼西亚人还被 

迫缴纳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多达30多种,如门户税、庭院税、牲畜税、稻 

谷税、迁居税、土地贸易税等,甚至通过桥梁、进入市场都必须纳税。荷兰 

殖民者 1816年实行的这些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荷属殖民地——印 

度尼西亚的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印度尼西亚的商品货币关系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但是荷兰殖民者的经济政策造成了农民、小生产者的贫困与破产, 

也使部分封建主对殖民统治不满,终于爆发了1825—1830年的爪哇大起义。 


… Page 61…

  5年的起义不仅消灭了约15000荷兰殖民军,惩治了许多贪官污吏和不法商 

  人,而且烧毁了无数种植园,使印度尼西亚的殖民地经济停滞不前。1830年 

  以后,荷兰殖民者实行强迫种植制度。这个制度规定,农民必须在自己1/3 

  到2/3的土地上种植欧洲市场所需农作物如甘蔗、咖啡、靛蓝、棉花、烟草 

  等等,并按照规定价格将产品出售给政府。在收购农产品时,殖民当局首先 

  从产品中扣除土地税;当农产品的价格超过必须缴纳的税额时,超过部分不 

  归还农民;但在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必须缴纳的税额时,农民必须出售粮食来 

  偿付土地税的不足部分。农民必须把产品无偿交运政府仓库,并为政府无偿 

  从事各种劳动。荷兰殖民者为了有效地推行强迫种植制度,规定给监督农民 

  种植的封建主和官吏农作物总收成的一部分,同时还给予他们大片土地和种 

  种特权。“数十年来,荷兰人一直沿用一种强迫劳动方式——耕作制——开 

  发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这就是当局要农民缴纳一定数量指定的收获物作为 

                                                                      ① 

  税收,如糖或咖啡。1870年后才采用一种比较自由的制度。”荷兰殖民者 

  采用强迫种植制度从印度尼西亚获取了巨额的利润。1830—1870年,实行强 

  迫种植制度40年,约获取8亿盾的利润,相当于东印度公司两个世纪所获取 

  的总和。由于大量土地用于种植指定的农作物,谷物生产减少,连年发生饥 

  荒。在爪哇的淡目,原来有居民33。60万人,1848年饥荒后仅剩12万人; 

  格罗波甘原有居民8。95万人,1849年饥荒后仅剩9000人。为了获取利润, 

  荷兰殖民者在对内实行强迫种植制度的同时,向外进一步扩张。1815年,荷 

  兰人只占据爪哇岛和另外一些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英国人占领了新加坡 

  等,法国人出现在印度支那,德国人占领了新几内亚东部等,美国势力也开 

  始向这一地区扩张。荷兰为了阻止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扩展、剿灭 

  当地海盗和发现世界上所需求的原料,“他们把统治扩展到这整个长达三千 

  英里的群岛上。一连串原来只与买卖有关的贸易站被他们创立的殖民帝国所 

            ② 

  取代。”到70年代初,荷兰基本上控制了印度尼西亚。荷属印度尼西亚和 

  英属印度成为19世纪资本主义殖民地的楷模。 

        (4)朝鲜、越南、菲律宾、阿富汗、泰国经济 

       朝鲜在19世纪仍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国王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国 

  王将土地分给文武百官,以收入当作俸禄和衙署的经费,但土地在19世纪已 

  开始买卖,国有土地制已开始向私有制转化;农民在各类土地上耕种必须缴 

  纳土地税、人头税,以及服兵役和其它徭役。地方政府和官吏还向农民征收 

  其它税,如火田税、芦田税、盐税、船税、工匠税、市场税等。19世纪以前, 

  朝鲜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