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南方战线。至10月底,对波战争结束,红军得以全力对付弗兰格尔。弗
兰格尔退守克里木。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在11月解放了克里木半岛,歼
灭了弗兰格尔的军队。至1920年底,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基本上结束
了。
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基本结束,使红军由迅猛扩张的战争时期向和平
建设时期过渡,武装部队的人数也由最高峰时(1922年底)的550万人,逐
步减少到1924年的56万人。在此之后又有小幅的增长,到1932年时为88。5
万人。红军开始向着正规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红军的体制及武器装备
红军是一支新型的军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俄共(布)领导的,以党
的宗旨、利益做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一切服从于党的领导。俄共(布)中
央于1919年底根据列宁提议通过的《关于军事部门政策》的决议中就指出,
党应当对军事部门的政策负全责,党的影响应涉及苏维埃武装力量的军事建
设和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
在红军刚刚成立之初即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共产
党员成为红军中的核心力量。内战期间,俄共(布)曾大规模地把党员派往
前线。1918年10月,红军中有党员3。5万人,一年后达到12万人,1920
年时有30万人。在后来大规模的复员时,党员骨干仍都保留了下来。这对
于红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并取得伟大胜利,红军表现出来的无畏
的精神和铁的纪律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就是1918年11月成立的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
员会,由它统一领导各军事部门。在内战最紧张的1918年12月至1920年2
月,国防委员会曾召开了101次会议,其中有99次是列宁主持的。一切最
重要的战局的战略计划都是在这里做出的。这是红军总指挥部和各个方面军
军事委员会制定军事战役具体计划的基础。
在国防委员会下,又建立了红军总指挥部。在此之下,又根据战争的进
程设立了方面军、集团军,再下为师、旅。内战结束后,战时的体制有所改
变,逐步按战略地域分成各个军区。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为苏联革命军事委
员会,陆海军人民委员会及后来的国防委员会。红军中实行的领导体制是一
… Page 15…
种高度集中的单一首长制。
红军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内战末期,红军中就有了200
多个培训班和学校,共培养了2。6万多人。内战结束后,学校和培训班的网
络逐步建设起来,培训制度也正式确立。到1931年,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
数量已达到1924年的1倍。并着重加强了机械化摩托化、炮兵、化学兵、
军事电力工程、军事工程、军事运输等专业。这一时期的部队指挥人员已100
%地受到过专门军事教育,使红军的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1925年,第一个正式的《全苏兵役法》通过,规定了全体公民服兵役的
义务,并规定了红军的组织编制。
红军在内战期间,武器装备是极差的。步兵主要有步枪、马克沁重机枪、
手榴弹,只有少量的装甲汽车和列车。1920年时拥有45O架飞机的空军和50
艘舰艇的海军,这基本上都是沙俄军队的遗产。俄国国内当时的工业还不足
以制造精良的武器。
内战结束后,苏联开始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步伐,同时也在加强自己
的国防工业。1923年开始制造作战飞机,到1925年生产了300多架,并停
止了向国外购买。苏已开始试制新型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波列卡尔波夫、
图波列夫等人设计研制的TB—1重轰炸机,已优于国外同类飞机。
海军则主要是对沙俄时代的军舰进行改装和大修,当时的海军由波罗的
海舰队、黑海舰队、巴伦支海分舰队、里海和白海分舰队组成。至1928年
改装和修复工程才基本结束。
就整个20年代而言,红军的技术装备水平还是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
经济发展制约和军事工业水平低。军队中轻重机枪极缺,没有自动步枪。到
20年代末,仍只有7000门火炮,而高射炮、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完全没有。
1928年,红军共有1394架飞机,但基本上是老式的。仅有100辆坦克和装
甲车,部队摩托化能力很差,1928年末只有350辆载重卡车、700辆轻型汽
车,这是由于1928年以前苏联没有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工业。虽然联共(布)
14大在1925年就提出了工业化的方针,但成果要在30年代才显示出来。到
30年代初期,苏联在坦克和飞机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苏军装备了T—24、
T—26、T—28、T—35、T—37等型号的坦克,1930年的坦克年产量达到740
辆。远程轰炸机和重轰炸机也都可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30年飞机的
生产量达到860架。
4。远东及太平洋的军事格局
(1)美国军队的兰色梦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太平洋及远东地区成为了另一大战略要点,引起了
各国列强特别是位于这一地区中的美国和日本的激烈争夺。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赢家。美国本土上没有落下一枚炸弹,
… Page 16…
美国士兵在前线阵亡的只有10万人,而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在大战期间得
到飞跃发展。美国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为欧洲列强的债权国,它成为了资本主
义世界的老大。
战后美国军方以马汉战略为发展国防力量的指导思想,以此来制定美国
的军备战略方针。马汉的战略是以“海权”为中心,主张优于其它军种大力
扩充海军。围绕着对太平洋和远东及全球的争夺,战后10年,美国的战争
计划主要是针对英、日两国,特别是针对日本。1921年—1924年,由美陆
海军联合委员会 (参谋长联席会议前身)制定了“橙色计划”,其目标是尽
早建立西太平洋上美国对日本兵力的优势,通过封锁和袭扰打败日本,对其
海军部队和经济生活实施海上和空中进攻作战。在其后的10余年中,美国
此项计划的基本精神始终没有变化。美国的战略制定者还设想了其它几种战
争可能性,甚至进一步设想美国同时对英日两国进行海上作战,而制定了白
色一橙色计划。但20—30年代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对英国的作战不过是一
种最坏的打算。最可能的作战对象仍是日本。美国军方直到30年代后期才
逐步确认法西斯德国是最危险的敌人。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美国决心要建立起一支比英国更强大的海军。大战
刚刚止息,美国立即恢复1916年的造舰计划,增建1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
洋舰。到1919年美国海军军费已占到整个国家予算的1/3。进入30年代,
德国法西斯兴起,世界战略格局开始动摇,日本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成
为其真正的主要敌人,因而美国的扩军备战有增无已,即便是大萧条也未能
干扰政府的决心。1930年,美国海军已拥有各类军舰285艘,总吨位达到
929761吨。1933年,舰艇达到342艘,总吨位首次超过百万吨。
但这种海军制胜,海军第一的理论,影响了三军的平衡发展。在这期间,
陆军相对于海军是在人数和装备上非常不利的条件下进行建设的。1920年,
美国会通过了《国防法》,这对于陆军体制有深远的影响。用法律的形式确
立了以民兵为主体的美国陆军体制。规定美国陆军将由正规陆军、调服联邦
勤务的国民警卫队以及包括军官后备队和士兵后备队在内的在编后备役人
员组成。国民警卫队和在编后备役人员属民兵部队,即公民陆军。正规陆军
平时最高限额为28万人,国民警卫队为43。5万人。并将全部陆军分别划归
美国本土9个作战与管理兼顾的军辖区,每个军辖区辖1个正规陆军师、2
个国民警卫师和3个在编后备役师,以保证出现严重事态时以这些部队为基
础进行快速动员。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后备军官团的培训。1928年,在350所
地方学校建立了后备军官训练团,由正规陆军抽调军官担任训练团的军事科
学教授。每年都有训练团毕业的学生约6000人成为陆军后备役军官。战后
的这一时期,是美国陆军中正规部队与非正规部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阶
段。1920年的国防部还对陆军的指挥系统进行了改组,大大提高了陆军参谋
总部的权力。但总的说来,陆军的发展远远落在海军的后面。
美国空军的发展同样未能摆脱马汉战略的阴影,美国军界中虽早有人如
… Page 17…
米切尔将军提出了大力发展空军,并将其从传统的军种中独立出来的主张。
但这些主张一直未能受到美国决策人物的重视,空军依然被附属于陆军之
中,只做为国土防御的一 种手段。虽然美国在1922年将一艘运煤船改装
成了美国的第一 艘航空母舰“兰利”号并编入现役,但空军在未来
战争中的巨大 威力和作用还是未被人们充分地认识到。
尽管美国的陆军和空军发展比较迟滞,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
业国家,拥有最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力量,一但进行战争动员,就可以在很短
的时间内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2)日本的军备扩张与“大东亚共荣”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是个不小的赢家。大战不仅使日本在中国和
太平洋地区侵占了许多领土,而且为其在经济上开辟了繁荣的道路,日本也
在战时从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大战使日本的工业生产增加了5倍以上而基
本上没有战争损失。
但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极端匮乏,国内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
相结合的畸型发展,又使得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形成了向外扩张的极大动
力。日本历来的扩张方向是东亚大陆,自明治维新以来形成的大陆政策是其
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指导思想。
1918年6月,日本对原有的《帝国国防方针》、《国防所需兵力》和《帝
国军队用兵纲领》进行了修改。日本把假想敌国定为俄、美、中。在《国防
所需兵力》中规定,陆军战时兵力为40个师,海军则以“八八”舰队为基
干。在《帝国军队用兵纲领》中设想:①战争初期歼灭敌在东洋的舰队;②
陆海军协同进攻吕宋岛;③在东洋海面歼灭来袭的美国舰队。日本在亚洲和
太平洋的扩张,打破了远东的均势,威胁到英美利益,因而遭到激烈的抵制。
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规定了英、美、日三国军舰5∶5∶3的比例。日本
虽然受到制约,但其独占中国、排挤英美出太平洋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1922年